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玄幻奇幻>第一氏族> 第770节

第770节

  “教中已经决定神战大军暂不出动,过完今天这一关,包括普通战士在内,咱们这些在曹州奔波拼杀过的教众就会轮休,而且是大休,可以好生在家里歇一歇,松快松快。”
  拾级而上去大威宝殿的路上,朱昱把刚打探到的消息说给赵宁听,看他的样子,好像已经迫不及待要回去温柔乡载沉载浮。
  朱昱接着道:“其实今天述职没我们太多事,各项事宜会由萧上师与刘上师跟教中禀报。首席大上师如果需要查漏补缺,才会派人来简单问问我们。”
  赵宁点头嗯了一声,聊作回应。
  他一手引发神教内部的根本矛盾与深层隐患,让神战大军在曹州一败涂地,推动神教整肃内部的风潮成为迫在眉睫的大势,趁机组建白衣派,叫自己这个刚入神教的江湖修行者执掌大批教众、战士,原以为有可能因此见到金光教神使,得对方面授机宜。
  动静闹得这么大,没想到还是只能与首席大上师碰面。
  赵宁多少有些失望。
  他暗想:这金光教的神使如此能藏,犹如见不得光的老鼠,很可能就是那个人了。
  如朱昱所言,赵宁一开始连大威宝殿都没进,在院子里呆了半天,期间一直不曾被叫进去说话,直到刘晃离开,他才被首席大上师阿蝶单独会见。
  萧不语在赵宁面前姑且惜字如金,首席大上师有过之而无不及。
  “神需要白衣派,所以便有了白衣派。
  “神借用了你的力量,也是赐给你力量。
  “你需要谨慎持有这份力量,时时以神的意志为无上旨意。
  “倘若你违背了神的意志,神随时会收回对你的恩赐。”
  身着首席大上师华贵雍容的神袍,手持象征神使权柄的符文权杖,站在地台上气势如渊的小蝶,神神叨叨对赵宁说完这番话,便让赵宁离开了大威宝殿。
  从始至终,赵宁面无表情。
  他的气机早已悄然覆盖整个总坛,对这里的一切洞若观火。
  离开大威宝殿顺台阶而下的时候,赵宁听到了身后宝殿中小蝶与萧不语的对话。
  “首席,就算我们不去夺回曹州,也没必要把力量尽数撤回汴梁,将正面战场完全让出来吧?那会让魏氏、杨氏觉得我们怕了反抗军。”
  “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神的光芒笼罩大地,神的仆人不会畏惧任何存在,无论那是反抗军还是晋朝朝廷。”
  “那我们为何一下退这么远?”
  “因为中原风云即将大变。”
  “这,有什么是我不能知道的吗?”
  “大上师是教中二品大上师,只要不涉及神使,没什么不能知道,本座可以将答案告诉你,但也仅限于大上师你。”
  “请首席赐教。”
  “日前,从洛阳往河阳进发的秦军主力第一梯队,忽然半途转向,昼伏夜行急速撤回了洛阳!”
  “这......这是为何?”
  “大上师,本座能告诉你的就这么多。”
  “多谢首席赐教。”
  两位王极境中期的高手在进行这场谈话时,怎么都不会想到,他们正被一名王极境后期修行者的气机悄然笼罩。
  听完两人的对话,赵宁眼帘低垂。
  一句话瞬时占据了他的脑海:魏氏要攻河东!
  第八六二章 出其不意
  潼关。
  关城上空,魏无羡浮空而立,大风拂面,衣袍猎猎。
  此刻,他面色如铁,目光似箭。
  他面对的并不是潼关东面,而是北面。
  北面小几十里外,便是蒲津渡。
  黄河天堑,河水滔滔,关中、河东之间能够横渡的地方不多,可以让大军通行的地方更少。
  蒲津渡,是沟通关中与河东的咽喉渡口,关中与河东的兵马往来,绝大部分时候都得经由此地。
  蒲津渡之于关中、河东的意义,相较于潼关之于关中、关东的意义不遑多让。古往今来,围绕蒲津渡发生的战事多不胜数。
  在魏无羡因为小而显得格外深邃的双眸中,黄河两岸此刻正聚集着大批兵马,蚂蚁一般无边无际,军械物资堆积成山,车马如流。
  而在蒲津渡的铁锁连舟浮桥上,铁甲战士正在快速渡河,队伍龙蛇一般不断扭动着身躯,将从西边营垒前军阵中的将士,不停注入东边旷野上的人群。
  蒲津难渡,而今,秦军渡过了!
  “赵氏也好杨氏也罢,他们都万万想不到,我们虽然得了洛阳、河阳两镇,但主力大军并没有进入中原,参与中原逐鹿的意思!”
  魏崇山跟魏无羡一起注视着大军渡河,轮廓分明犹如刀砍斧凿的国字脸上,满是金戈铁马的豪烈锐意之色,犹如一个俯瞰天地的帝王。
  “别人想不到的路,才是我们的堂皇大道。”以魏无羡从小就有的深沉心机与深厚城府,此时也无法完全掩盖言语中的激奋之意。
  秦军佯入中原,实则谋攻河东,这是魏无羡定下的奇谋!
  魏无羡之前说他跟赵宁的交手早已开始,原因便在此处。
  杨氏以洛阳、河阳两镇为筹码,说动魏氏加入中原大战,并与魏氏缔结军事同盟,原本是想联合对方击败赵氏,瓜分中原大地。
  却不曾想,魏氏既要洛阳、河阳两镇,又要依照先前的计划进入河东,可谓是双拳出击,两只手都格外有力。
  所作所为出人意表。
  河东,洛阳、河阳,他们竟然是全都想要。
  在秦军先锋十万大军东出潼关,占据洛阳、河阳两镇后,魏氏做出秦军主力随即东出的架势。
  为了迷惑杨氏与赵氏,他们甚至不惜让第一梯队的大军进入洛阳,而随之出动的运送粮秣物资的民夫,更是多达数十万。队伍日夜不停,一度连绵百十里。
  在所有人都以为秦军必然进入中原时,魏无羡让秦军第二梯队主力,在潼关前突然调转了方向,全速直奔蒲津,兵锋直指河东!
  于是潼关前的后队变为前队,出了潼关的前队变为后队。
  魏无羡能够这样施为,最重要的一个便利,便是蒲津距离潼关实在太近。大军转向十分便利,前队后队之间可以实现无缝衔接。
  秦军第二梯队主力十五万大军,在渡过蒲津之后,完全可以承担开路先锋的职责,在河东西南方位攻城掠地占取先机。
  等到第一梯队主力从洛阳方向折返,秦军在河东之地还能进行第二波强力攻势!
  “反抗军拢共四十万,三十万进了中原,为争夺中原赵氏可谓是全力施为。可他们剩下的十万将士既要驻守京师,又得照顾边关,能够用在河东的兵马有多少?”
  魏崇山笑意浮上面庞,“河东空虚,这正是秦国用兵之地。如果先锋攻势顺利,我们拿下晋阳甚至都不需要用到从洛阳返回的兵马。
  “等到从河东俯攻河北、燕平时,再全军进发一鼓而下!”
  魏无羡脸上没有笑容。
  他费了很大劲才忍住,保持自己喜怒不形于色的大将风范。
  他声音沉稳地道:“自古以来,大业根基在关中者,陇右为背心,蜀中为后院,河东为左翼,汉中为右翼,若想进取天下,则必先稳定后方,而后取两翼之地,再形成合抱中原之势。
  “汉中我们早已攻取,如今便只剩下河东,无论如何也要拿下!
  “河东地势高峻,俯瞰东西南三面,尤其是进攻河北最为便利。我们若得河东,再得河北便不难;若失河东,关中亦受严重威胁。”
  说到这,魏无羡稍缓一口气,目光从蒲津渡投向东北方向。
  他的眸中渐渐有了烈火之芒,他的嗓音徐徐变得厚重有力:“河东之地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佯攻河东都是恶仗,想要建功并不容易。
  “究其原因,大半归于地势,纵观天下,河东地形之盛最为完固。
  “东有太行山,太行八径扼控进出河北之通道;西有吕梁山,可以凭此阻挡关中之敌;南有中条山,足以限制中原兵马来犯。
  “河东内部,山河密布错综复杂,小型珠状盆地极多,且这些盆地相对封闭,故而成为一个个独立小区域。
  “从古至今,河东的势力在这些地域不断经营,建造了不少军事重镇与险要关隘,它们分别面向不同方位,各具意义。
  “而在河东之地的腹心,晋阳之南,则有一片极大的平坦盆地,靠着汾水主干与分流的灌溉之利,可谓是沃野千里良田无数。
  “百姓靠此衣食充沛,大军因之无缺粮之忧。
  “河东既有关山之固、地形之险、河流之利、沃野之粮,便不可谓不固若金汤。
  “总的来看,河东具备极为有利的内线作战地位。外来兵马想要攻入河东不易,意欲攻占河东全境更难。
  “当年察拉罕率领四十万精锐天元大军,鏖战数年,始终无法奈何河东军,最后只能落得个含恨退兵的下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这里。
  “河东占据着地形之利,兵马想要向外进攻却极为便利,三面都可出击,且皆是俯身向下,天然就有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优势!”
  一口气说完这些,魏无羡长吐一口气。
  一言以蔽之,对于河东的敌人来说,既不能等到河东兵马来打自己,轻易又无法主动去进攻河东,可谓是进退两难,徒叹奈何。
  河东乃霸业根基之地,不是说说而已。
  因是之故,秦国一旦有机会出击河东,便绝对不能轻易放弃,莫说为此劳心劳力,便是付出相当代价都值得。
  对魏氏而言,以河东河北为交换,把中原让给杨氏,是一笔无论怎么说都划算的买卖。
  等到秦国得了河东河北,再跟汉中配合,双臂合抱中原,那就是大势在握。
  更何况秦军眼下还占了洛阳、河阳两镇,只要这两地不失,日后进取中原可谓是占尽便宜!
  有杨氏在中原拖着赵氏大军,魏氏眼下进攻河东,那是趁虚而入。秦国想要建功立业、吞吐天下,没有比现在进攻河东更好的选择了。
  天赐良机,不过如此。
  魏崇山的视线也从蒲津渡离开,纵目看向东北方向。
  蒲津渡之所以是咽喉要道,就是因为这里战略价值极高,秦军从蒲津渡北上进攻河东腹地,就可以避开吕梁山、中条山之险,且蒲津渡面前就是大片平地。
  河东地形,自晋阳到蒲津渡之间虽然不是一马平川,但相对于西面的吕梁山、东面的太行山而言,却是平坦许多,中间有许多盆地。
  这是河东内部一条宽阔的带状通道,也是关中兵马进攻晋阳的唯一路途。
  当然,它只是通道,不是完整平原,在进入河东中心的盆地平原之前,依然有连绵山地无数险阻横亘在途中。
  “晋军自渡河南下进入郓州,一面在兖州、沂州用兵,一面在曹州谋战,兵马纵横随心所欲,说到底,那是中原气势平坦无险可守。
  “而在我们面前,处处都是关山险阻,遍地皆是荆棘重镇,想要突破晋军在这里的一道道防线并非易事,万万不可轻敌。”
  魏崇山老成持重地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