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其他类型>关山南北> 第280章

第280章

  裴昀吩咐下人安顿好这三人后,便要去寻白行山,他今日带属下去了城外勘探山势地貌,以寻建城之址。
  出了书房,向大门走去,忽听正厅传来一片吵嚷之声。裴昀前去一瞧,只见厅中站着一陌生女子,看相貌应有四十几许,但仍是杏眼桃腮,身姿窈窕,她头裹纱巾,身着短打,一眼望去便知是个泼辣爽利之人。
  此时她正单手叉腰与馆中小吏争执:
  “女子怎地了?女子便没得贤士?便不能进这招贤馆?谁还不是女子生出来的?你娃莫同我摆龙门阵,快去禀报你们那白大人去!”
  小吏被那女子一口连声呛得说不出话,正愁眉苦脸,一看裴昀登时如见了救星:
  “裴大人!不知从何处来了这位姑奶奶,二话不说闯进馆中,非嚷着要见白大人,您看这——”
  这段时日平白无故来踢场子的裴昀也见得多了,当下挥手示意他退下,迳自上前对那女子拱手道:
  “这位夫人,在下裴昀,白大人如今不在府衙内,不知夫人欲见白大人所谓何事?在下可替夫人传达。”
  裴昀此举先礼后兵,谁料那女子只听了“夫人”二字便眉头大皱:“少叫我夫人,姑奶奶我还没嫁人!”她顿了顿,又道:“我不管你是谁,那白大人不在也就罢了,你去给我寻个和蒙兀鞑子打过仗的兵官来,我有话要当面问他!”“这位夫咳...姑娘?”裴昀心中生疑,“为何要寻这等将领?”
  女子冷笑了一声:“我要好好问一问,那蒙兀鞑子的火器是否当真天下无敌,吓得他们屁滚尿流,把大半个蜀川全都丢了!”
  “姑娘为何如此问?”
  “就凭这个!”
  女子娇叱一声,右手迅速一抛,一枚黝黑的暗器当头向裴昀袭来,裴昀眼疾手抽剑一劈,将这暗器击飞了出去,落地瞬间即刻爆炸,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那一片桌椅板凳都被炸得粉碎。
  “霹雳弹!”裴昀一惊,昔日在西宁州朔月圣地她见过某人及手下随身携带此物。
  “你是蜀中雷火堂的人?”
  女子傲然道:“不错,我乃雷火堂石中秀。”
  “原来是石掌门大驾光临,在下失礼了!”
  蜀中雷火堂,以火药暗器而独步天下,门派中人不轻易涉足江湖恩怨,却始终在江湖有一席之地。即便是最顶尖的高手,遇见雷火堂的暗器也不敢说能全身而退。
  石中秀看她有见识,面色缓和了几分:“你和鞑子交过手么?可知他们火器究竟如何厉害?”
  裴昀见其性烈如火,脾气爽快,略微思虑,脑海中便有了主意,随即颔首正色道:“蒙兀军中最厉害的要数一种以火药作石的火炮,以巨石配重,故而可投射数里,威力极大,多少高大城池都抵不住这等炮火轰击,城破人亡。蒙兀人仰仗火器之力,耀武扬威,还曾口出狂言......”
  石中秀连忙问道:“鞑子说什么?”
  “说蒙兀火器天下第一,中原汉人莫能匹敌。”裴昀故意唉声叹气道,说得煞有其事,“就算是什么蜀中雷火堂雷水堂,也远远不是他们的对手!”
  “放狗屁!”石中秀登时火冒三丈,拍案而起,“我们雷火堂研制火器之时,他蒙兀鞑子还在漠北草原捡牛粪呢!”
  随即她又有些狐疑:“蒙兀人当真如此叫嚣?他们也听闻过我雷火堂大名?”
  裴昀一本正经道:“蜀中雷火堂大名鼎鼎,天下皆知,若论火药火器,雷火堂敢称第二,谁敢称第一?蒙兀人敢如此叫嚣,正是有心羞辱我大宋无人!”
  “岂有此理!焉敢小瞧于我!”石中秀怒道,“你们这招贤馆不就是招揽人才为军中效力的嘛,算我雷火堂一个!不把那群鞑子轰得屁滚尿流,滚出蜀中,我就不姓石!”
  裴昀微微一笑:“得雷火堂仗义相助,我军必能如虎添翼,在下替白大人多谢石掌门了。”
  第138章 第三十二章
  白行山回府之后,得知招贤馆又添几员猛将自是喜不自胜,亲自于家中设下酒菜招待几人。比起山珍海味大摆筵席,这般穿房过屋妻子不避的信任反而更显真诚,众人皆是十分动容。眼下正当用人之际,白行山当即将这几人各自安插下去。
  播州杨氏常年与夷人打交道,亦学会了以夷制夷,招募当地夷人收于军队中,训兵练兵自有一套。杨邦钰自幼耳闻目染,自然学得皮毛,因此被调至陈固手下,辅佐他训练民兵。
  冉氏二兄弟平日里沉默寡言,天天早出晚归去向不明,也不与旁人多交谈,但确是有真才实学。经其连日探查走访,终选定了以合川为中心的十六处天险之地,以建关隘要塞。在那张标注了密密麻麻小字的舆图呈于白行山案上后,白行山当即拍板同意,任命冉晋为承事郎、代合州知州,冉普为承务郎、代合州通判,全权总揽建城事宜。
  至于裴昀,招贤馆诸事告一段落,她与卓航便带领着此番招募的几名工匠,随石中秀回到了雷火堂,共同研制可抗衡蒙军的火器。
  重庆府以东有座道祖山,悬崖峭壁之上有无数硝洞,盛产硝石,相传当年九重天太上老君丹炉倾塌,落于下界,成此山峰,故而得名。
  一硝二磺三木炭,硝石乃是制火药必备之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道祖山下有一石家村,村中百十来户人家世代以制贩烟花爆竹为生。年月久了,花样越发翻新。某次,有户人家偶然之间制出了一种威力十足的火药弹,也便是日后霹雳弹的雏形,从此雷火堂之名渐渐为世人所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