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大明国士> 第527节

第527节

  第五百零二章 朱瞻基的斗志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朱瞻基问起,陈堪自然也不会隐瞒他。
  师徒二人静默片刻,朱瞻基重新整理好心情挨着陈堪坐下。
  “老师,这件事情,皇爷爷筹划了多久?”
  朱瞻基有此一问,陈堪也不奇怪。
  从朱棣力排众议将朱高煦定为出征的人选之后,大明的许多有识之士便已经有所猜测。
  朱瞻基之前所处的环境过于平缓,以至于让他失去了一定的政治敏锐度。
  但现在他能反应过来,也还不算晚。
  沉吟片刻,陈堪如实答道:“你要问陛下什么时候有了这个念头,那时间就早了,大概在为师谋划辽东与草原之时,陛下便与为师聊过分封的可能性。”
  朱瞻基愕然:“这么早?”
  陈堪点点头,继续补充道:“至于是什么事情让陛下坚定了重启分封制度的决心,大概是为师从南洋回来,陛下对于大海真正有了概念之后。”
  陈堪这么一说,朱瞻基便懂了。
  大海的概念是什么,如果让大明的百姓来回答,一定是财富。
  海外有财富,无尽的财富,大明每一支出海的船队,就没有听说过有亏本的。
  海外那些小国,多的是黄金象牙玛瑙香料,大明只需要带一点麻布,陶器,茶叶之类的出去,就能换回来许多珍宝。
  一匹麻布,在海外那些落后的小国,几乎可以换来同等面积绒毯,茶叶更是与白银等重。
  至于丝绸和瓷器,那得用黄金来换。
  海外遍地是财富,这是大明人如今的普遍认知。
  但,那是百姓。
  对于统治者来说,海外意味着遥远的距离,意味着一整年才能来回一趟的船队,也意味着中央中庭想要对海外进行实控是天方夜谭。
  距离太远,不管是派遣官吏,还是迁移百姓,亦或者驻兵,对于中央朝廷来说都是不划算的事情。
  朝廷要花费的代价极大,但得到的回报,可能还不如多设几个市泊司收税来得多。
  但这不是朝廷放弃这些地方的理由,土地这种东西,即便是最顽固的老夫子,也不会嫌多。
  直接殖民不划算,那怎么办?
  那就分封。
  就像周朝分封诸侯一样,中央朝廷给你进行前期的投资,给钱给兵给粮食,但到了地方之后,盈亏自负。
  中央朝廷也不需要你回馈母国多少东西,大家就正常的贸易往来。
  但名义上你要归属我大明统治。
  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中央朝廷可以以极小的代价,对非常遥远的地方进行文化渗透。
  海外蛮夷不知道什么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没关系,我派人来教你。
  汉人,可从来不是一个以血脉为核心凝聚而成的种族。
  只要全天下都认同了汉人的文化理念,那这些地方就不可能脱离中原自立。
  就算他们有了自立的心思,想的也是如何打回中原重新当家做主,而不是分裂。
  只要大明能够成功建立起汉人文化圈,朱棣分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朱瞻基很快理清了朱棣和陈堪为何重启分封制的目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个苦笑。
  “皇爷爷这是要给弟子这一脉设下无数道禁制啊,难怪,难怪......”
  朱瞻基感慨了一句,随即苦笑道:“弟子还疑惑,这一路走来为什么老师的行为与往日里大相庭径,甚至连我大明如今税法的问题都要通过这种隐晦的方式告诉弟子,甚至连壑弟也不放过,老师,您和父皇还真是,真是用心良苦啊。”
  陈堪摇头笑了笑,淡淡的说道:“也不算禁制,只能说是一种警醒,你这一脉,控制了整个中原核心,麾下有着无数的名臣勇将,更兼国富民强,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被人打回来夺了大位,那为师也只能说是活该。”
  朱瞻基点点头,不由得暗叹口气。
  这个道理,他何尝不明白。
  正如陈堪所说,他这一脉,有着最好的资源,最先进的武器,最勇敢的军队,还有最智慧的文臣。
  如果说朱棣准备分封出去的皇族宗室手上拿的牌是一支三,他这一脉拿的就是四个二加王炸。
  先天立于不败之地的情况下,还能被其他宗室打回来夺了大位,那真的只能说是活该。
  这一点,他相信皇爷爷也是考虑过的。
  但皇爷爷是皇帝,不可能将感情作为衡量标准,就算皇爷爷再喜欢他,如果他这一脉不成器,该废还得废。
  反正他这一脉是姓朱,将来别的一脉打回来这天下同样姓朱。
  只要这天下是姓朱,那就是皇爷爷的血脉后代,宗庙供奉血食也不会少了他一份。
  很现实,但这就是让大明江山万年最好的法子。
  “趁着陛下现在正值壮年,尽快成长起来吧!”
  陈堪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随后起身拍了拍屁股,转身朝大帐走去。
  朱瞻基在信江边上枯坐了好一会,脸上忽然露出坚毅之色。
  他本身也不是什么意志薄弱的人,陈堪和朱棣的安排反而激起了他心里的斗志。
  太祖爷鼎定大明,他的皇爷爷开拓大明。
  不出意外的话,大明未来的疆域将会大到一个夸张的地步,甚至比前元更加夸张。
  他的父亲眼看也是个有能力的。
  他也得努力才行啊。
  不说强爷胜祖,至少也要有能力守得住祖宗留下来的江山才行,不然岂不是辜负了皇爷爷和老师的期待?
  坚定了心中的信念之后,朱瞻基心头瞬间清明无比。
  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尘,长吸一口气,昂首挺胸的回了营帐。
  ......
  翌日,陈堪依旧是早早的启程离开了龙虎山,只是队伍里多了两个愁眉苦脸的小道士。
  陈堪依旧是骑马,只要不下雨的时候,陈堪都比较喜欢骑马。
  主要是大明的官道硬化工程还没有辐射到两京之外的大多数地区。
  尽管侯府出产的水泥现在已经卖得全世界都是,但各省除了联通治下主城的道路,基本上也不会在道路硬化上下功夫。
  当然,倒不是不想,而是大明的财政情况抵不住。
  又要打仗,又要发展民生,还要研究各种新式武器,再多的钱也经不起这么造,那就只能先紧着军国大事。
  偏偏这一次陈堪选择的道路都不是主道路,就算道路宽阔,但也免不了有些小洼小坑。
  所以整支队伍,除了两个女眷带着一个小女孩随时待在马车里,就连朱瞻壑在不下雨的时候也不会选择坐马车。
  队伍缓慢前进,中午时分,陈堪下令停下生火做饭。
  大张小张两个道士推推搡搡的,似是有话想说,但两人都不愿和陈堪接触。
  所以推搡半天,小道士张本初果断找到了正在和朱瞻壑密谋的什么事情的朱瞻基。
  “道长何事?”
  朱瞻基和朱瞻壑默契的停止了话头,将好奇的目光看向有些拘谨的小道士。
  张本初对着两人一礼,挠挠后脑勺,期期艾艾道:“二位殿下,那什么,小道与师叔打算脱离队伍先去云南,不知二位殿下可否转告侯爷一声?”
  此言一出,朱瞻基和朱瞻壑顿时面面相觑,都是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表情。
  经过昨夜和陈堪谈心,朱瞻基大概也猜到了龙虎山要这两个道士跟着他们的目的。
  无非就是交易。
  皇爷爷拿走了道门实际的利益,总要给点补偿的,利益上的补偿不可能,那就只有名义上的补偿了。
  所以这两个道士实际上是去京师接受封赏的,而在接受封赏之前,他们需要出去满世界的溜达一圈,说是显示一下存在感也好,说是到民间积累声望也好,这个过程肯定是免不了的。
  朱瞻基和朱瞻壑一个营帐,这些事情朱瞻基知道了,朱瞻壑也就知道了。
  但现在,这两个道士竟然要放弃这个机会。
  这就让他们很想不通了。
  想了想,朱瞻基朝张本初行了一礼,问道:“道长,可是吾等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
  小道士摇摇头,先是左右打量了一下,随即小声道:“殿下与侯爷待人和善,小道是感激的,但小道与师叔下山了,自当去红尘之中历练一番,否则岂不是失了离开山门之意?”
  “哦!”
  朱瞻基朱瞻壑哦了一声,脸色顿时古怪起来。
  张本初再次小心翼翼的问道:“殿下可否代为转告?”
  朱瞻基面露沉吟之色,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
  张本初脸上满是期待之色,但见朱瞻基迟迟不开口,不由得有些焦急。
  “可以是可以!”
  半晌之后,朱瞻基开口了,张本初一喜,正欲开口。
  朱瞻基便又继续说道:“但是,道长要想清楚,天师大真人让二位道长下山,乃是为了提高道门的声望,两位道长若是就此离去,将来天师大真人那边......”
  “无妨,无妨!”
  张本初急吼吼的打断了朱瞻基的担忧,稽手道:“殿下,小道知晓其中轻重,小道与师叔历练完毕,会先至云南等候侯爷与殿下,届时与侯爷和殿下一道回京,误不了事。”
  朱瞻基咂摸了一下嘴,颔首道:“行吧,既然道长明白,我等自无阻拦之意。”
  闻言,张本初顿时大喜。
  朱瞻基摇摇头,对着不远处的云程招招手,吩咐道:“给二位道长一人支应百贯宝钞。”
  张本初愕然道:“殿下,不用和侯爷说一声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