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60节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60节

  李夫人说道:“你比娘聪明,也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日后家业兴旺,而不要觉得都是自己的功劳,这是你们夫妻共同经营的结果。”
  “这也不是让你不要管理家业,家里的事情你也要管,男人的事情多,家里这些细碎的事情你要担起来,他才时间在外面闯荡。”
  方若兰连忙点头。
  李夫人又说道:“你过去就能掌家,这是你的福分。娘不担心你做不好,但是苏家如今人丁不旺,别忘了重要的事情。”
  方若兰脸颊一红,李夫人又掏出一本精致的书。
  “这幅图你且收着,另外还有几个调养身子的方子,这些日子也可以吃起来了。”
  次日,方望海果然返回泉州城,紧接着又过了三日,浩浩荡荡的聘礼队伍,在林显扬的带领下吹吹打打的进了泉州城。
  泉州城内也被苏泽的聘礼给吓到了,福建人重视厚娶厚嫁,但是这么长的聘礼队伍还是很少见的。
  这其中不仅仅有常见的聘礼,还有海外的珍贵香料,高档的苏州刺绣,林林总总让泉州老百姓大开眼界。
  听说女方是南京户部侍郎方望海家,而男方是本省解苏泽,老百姓又觉得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林显扬代表男方送上聘礼,方望海又请他们吃枣糕,交换婚书就算是定下了日子。
  好事将近,苏泽和方家都开始向亲朋好友发请帖。
  和苏泽相熟的,要么准备动身前往南平参加婚礼,要么准备贺礼派人送过去。
  苏泽这下子才明白,结婚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情。
  来访的亲友需要安顿,苏泽在福建的人脉广大,不仅仅是读书时候的同学,作为一省解元,同年的举人也都送上了礼物。
  那些不太熟的还要尽快回了,相熟的就不能直接回礼了,那会被认为不尊重,还必须要记录下来,等到对方家中有喜事的时候回过去。
  苏泽的账房技能竟然足足涨了700点!估价技能也成功涨到了lv4!
  其中主掌福州市舶司的陶公公,送上了一匣子银灿灿的银币,这些银币各种样式都有,应该是市舶司从客商那边收来的孝敬。
  光是这些精致的各国银币就让苏泽很喜欢,不要提这匣子银币的价值了。
  于二公子则送来了一匹好马,这匹马比上次送给苏泽的马还要神骏,苏泽只能收下,等到下一次于二公子再纳妾的时候回礼了。
  长宁卫的诸人也都送上了礼物,林良珺一边帮着苏泽操持,一边也带来了林默珺的礼物。
  不得不说,在所有的礼物中,苏泽最喜欢的还是林默珺送来的礼物。
  林默珺的礼物是一把精致的短铳,据说这是林默珺在帮助琉球和倭寇作战中的战利品,是某个倭国高级武士的配枪,是高价从佛郎机定制的。
  银质枪托和纯手工制造的枪管,枪托上还有手工雕刻的浮雕,苏泽对这把短铳爱不释手。
  除了短铳之外,林默珺还送了一艘精致的船模给苏泽,据说这船模是和澳门建造的那艘葡萄牙巨舰一模一样,是建造那艘巨舰的首席船匠亲手制作的。
  也不知道林默珺是从哪里搞来的这艘船模,苏泽将船模小心的放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每天都要拿起来把玩端详。
  转眼到了吉日前一天,方望海带领家人已经抵达了南平,送嫁妆的车队再次震撼了南平百姓。
  方家的陪嫁不亚于苏泽送的彩礼,甚至还要更多上一分。
  珠宝首饰自然不必说了,李夫人给方若兰准备了三十多人的陪嫁,这其中包含丫鬟到厨娘再到裁缝,方爱竹的身契也在其中,他已经被苏泽要了过来,以后就是苏泽的书童了。
  方望海还是暂住在城隍庙后厢,新任的延平知府和南平孙知县都在城外迎接,整个南平县都知道了明日就是解元公的好日子。
  方望海看着南平城,想到曾经在延平府做知府的日子,女儿要出嫁了,心情也有些复杂。
  谢绝了城内门生故吏的拜访,一家人坐在城隍庙后的院子里,方望海又想起第一天到任南平的日子。
  “等你婚后,我就带着你娘和弟弟去南京了。”
  方望海对着女儿说道。
  方若兰点点头,方望海这种大员基本上都会带妻子上任,上一次是因为没有安顿下来,这次一起去南京也是正常的。
  方望海又说道:“你们婚后在南平待到年后吧,等年后也让苏泽带你一起去南京,那边的事情还需要苏泽帮衬着。”
  李夫人不满的说道:“女儿女婿刚成婚,你就要让女婿给你帮忙,这路上舟车劳顿的,备孕的事情怎么办!”
  方望海叹息一声说道:“南京那边还有很多事情要苏泽帮着筹办。”
  李夫人颇为不满,但是想到如果都去了南京,和女儿也能多见面,也没有再出言阻止。
  方望海有些话想说,可是看着女儿,又半点都说不出来。
  第二天清早,整个城隍庙后宅就热闹起来。
  第253章 大婚
  婚礼,昏也,就是在黄昏时候举行的仪式。
  不过大早上就要开始忙碌,方若兰早早的起来,先随着父亲方望海拜见了方家的祖宗,等到嫁人之后,方若兰作为苏泽的妻子,就只能祭拜苏家的祖先了。
  完成了祭礼之后,方若兰又给父母请安问福,李夫人也难得的露出又悲又喜的表情。
  喜的自然是女儿得到苏泽这样的良配,过去又直接能掌家,这样的婚事自然是相当好的。
  悲的是女儿从此出嫁,日后能回娘家的日子就不多了。
  方望海也有些惆怅,不过很快就有人登门祝贺,方望海忙着迎客,也冲淡了一些忧伤。
  完成了这些礼仪性的仪式,方若兰就开始梳发穿衣,准备苏泽过来迎亲。
  而苏泽在家中,他的亲朋也在新宅中布置,方爱竹已经早早的来到他身边,还带了新郎的吉服。
  负责主持婚礼的自然还是阴阳生韩历,他看着苏泽的吉服说道:
  “啧啧啧,这可是九品官袍改的吉服,不愧是方侍郎嫁女儿啊。”
  苏泽的亲朋好友,大部分已经成婚,只有林显扬这么几个人还没结婚。
  看到韩历称赞吉服,林显扬问道:“韩大哥,这吉服也有什么讲究吗?”
  韩历说道:“国初对士庶婚礼有定制,只有官员和官员之后,在婚礼上能穿官袍。”
  “不过现在早就已经放开了,寻常人家的男子,一辈子也能穿一次官袍,就是在结婚当天。”
  陈朝源和林清材都点头,他们在结婚的当天就穿的官袍,这也算是一种美好的寓意,读书人更是会花费大价钱买一件官袍在结婚当天穿。
  韩历又说道:“不过寻常人家哪里买的起官袍,所以吉服也只是类似于官袍的吉服而已,但是苏兄这件可是正儿八经的九品官袍。”
  众人纷纷用艳羡的目光看着苏泽。
  林显扬说道:“我家阿泽兄弟可是解元,区区九品官也是当得的。”
  众人点点头说道:“这倒是也不违背律令,啊哈哈。”
  这件官袍所改的吉服穿起来相当的复杂,苏泽好不容易穿上了之后,又要梳头修面。
  这边方若兰也好不容易套上了霞帔,方家请来的捏面妇人又上前,对着方若兰的脸就是一阵捏。
  能够给人捏面的,都是在城里最有福气的妇人,必须是父母健在,丈夫儿子都在,家中还要三年都没有办过丧事的“十全”妇人。
  方若兰原本是鹅蛋脸,生生的被这个妇人捏成了包子脸。
  方若兰痛呼出来,她弟弟笑嘻嘻的看着姐姐受苦。
  好不容易捏完了脸,再戴上凤冠,这才算是将这套吉服穿上了。
  捏面的嬷嬷看着方若兰,从李夫人那边拿来了赏钱,忍不住赞叹道:
  “老婆子总算是开了眼,这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凤冠霞帔!”
  李夫人脸上也有一丝自豪的说道:“这是外子升三品后朝廷刚刚赐下的诰命服,先改成嫁衣给兰儿用了。不过我家兰儿日后也肯定能得朝廷封诰的。”
  嬷嬷的腰躬的更低了,普通人家嫁女儿,也会准备红霞嫁衣,南平县里富庶的人家,也会准备凤冠霞帔。
  不过和男子的吉服一样,普通人家准备的嫁衣也都是“山寨货”。
  凤冠霞帔其实原本不是嫁衣,而是朝廷封赏的外命妇的礼服,也就是所谓的诰命服。
  内命妇是皇帝的嫔妃和皇室女性得封赏的宗亲。
  外命妇就是大臣的妻子,这必须是得到诰命封赏的才有资格得到凤冠霞帔。
  方望海也是升任正三品的户部侍郎,李夫人才得到诰命封赏,也就有了这套凤冠霞帔的。
  这套首饰和衣服都是宫内赏赐的,自然要比外面的“山寨货”精致很多。
  捏面的嬷嬷连连称赞,不愧是方侍郎家嫁女儿,而且嫁的是本科的解元,这方家娘子可真是太有福气了。
  在明初的时候,士庶婚礼还是相对简单的,但是等到这个时候,婚礼的仪式已经相当的复杂。
  各种仪式都有规定的时间,要不是韩历在这边筹办,苏泽还要专门请阴阳生来操办。
  即使是这样,苏泽中午也没吃什么东西,等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这才匆忙的骑上马,向着方家暂住的城隍庙而去。
  而方若兰更惨,她中午干脆就没吃上东西,现在她正在母亲的带领下祭拜喜神。
  拜完喜神之后,门口的爆竹声响起,接亲的新郎来了。
  李夫人看着女儿,握着她的手说道:
  “从今天开始你就嫁作人妇了,日后的事情就要你自己做主了。”
  方若兰有些伤感,但是更多的反倒是欣喜。
  李夫人看着女儿,笑着说道:“果然是女大不中留,看你这样娘也放心了。你爹这个人本事不大,就是看人极准,他说了你嫁给苏泽是去享福的,娘也信他。”
  方若兰都忍不住翻白眼了,三品户部侍郎还叫本事不大?
  门口传来喧哗声,这是方家的亲友围着苏泽讨要红包。
  要是普通人家闹婚礼的习俗更加低俗,不过方家是朝廷大员,苏泽掏了几个红包也就放行了。
  最大的一个红包自然是要给自家亲小舅子的,方若兰的弟弟拿着红封,喜滋滋的进了后宅,显摆的说道:“娘!姐夫可真大方啊!”
  李夫人一把夺过了红封,看到里面几片金叶子,对着儿子说道:“存起来给你娶媳妇用!”
  方若兰的弟弟哇的一下就要哭出来,李夫人看着这个读书不开窍的儿子更来气了:
  “你爹,你舅舅,你姐夫都考上了举人,你看看你这不成器的样子!等婚礼后去了南京,你给我在家好好读书!”
  方若兰看着愚蠢的弟弟,露出一丝笑容,出嫁的忧愁也少了几分。
  接下来就是最后的出嫁仪式了。
  李夫人走到前面,和方望海一同见了苏泽,看茶完毕之后,在陪嫁的簇拥下,身穿凤冠霞帔的方若兰被请到了前厅。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