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重回1988之IT女王>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347节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347节

  眼看已经没得谈,安夏已经计划第二天就回程。忽然,她接到电话,是那天饭局上的一位同行,说他已经过来了,问安夏在什么地方。
  安夏有些意外。
  等他到了之后,安夏更加意外了。
  他不是一个人来的,那天一起吃饭的人都来了。
  安夏住的是本地最好的旅馆,搁大城市里,也就是一个中低档的小招待所,几位大老板进门就一脸嫌弃。
  “这边条件这么差,真的能弄好吗?”
  “都说投资不过山海关,虽说这不是山海关,是杀虎口,会不会也一样啊?”
  安夏将关于皮件一条街的新闻调出来给他们看:“你们要是担心的话,一会儿去皮件一条街看看,是真的想做实事,还是政绩工程,到现场,相信你们都能看得出来。”
  几位当真包了辆车,赶去了皮件一条街,亲眼看看,亲口问问,又观察了一会儿销售情况,他们终于相信这边的管理部门,是真的想干实事。
  市领导、电业局领导,「各位客商朋友」欢聚一堂,吃着羊肉喝着酒,畅谈未来发展。
  市领导喜气洋洋地说:“啊,盖风电场嘛,我们是支持的,地随便挑,我们也希望你们多多投资,这样才能拉动我们这里的经济发展。”
  意思是:想要地可以,拿钱来买。我们还等米下锅呢。
  然后,电业局的同志说出他们的现状:没钱,真就是没钱。
  不说什么回报收益率这种未来的事情,现在要他们买设备,那钱都是掏不出来的。
  国家电网的「厂网分离」制度是在2002年才执行的,分出了五家发电公司,按公司的运营方式做项目。
  现在,还是国家电力的地盘,很多事情不好操作。
  如果私人够有钱,自己搞定地皮和设备来发电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不并网的话,电力供应会高低起伏,有风时有电,无风时停电。
  并网之后,由电力公司集中调度。
  有风的时候,风力发电的电可以送去需要的地方;
  无风的时候,火电、水电、核电都可以过来帮忙代班。
  所以,无论如何,都还要走一趟国家电力公司的流程。
  几个民营企业,想自己发电,还要并网?
  没有明文禁止。
  因为从未有过先例。
  国家并不反对国营电力公司之外的单位自己发电,那些小水电站就是例子。
  但是人家小水电站不需要并网。
  水电比风电稳定太多了,就算有丰水期和枯水期,那也是可以预测的。要是赶上洪灾或是大旱,那也是提前几天就能估摸个差不离。
  风电要是不并网,老天爷突然哪天决定不刮风了,这上哪儿说理去。
  天气预报这个连下不下雨都说不准的废物,还指望它们预测风?
  电业局领导十分担忧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在新闻上看过数据中心的相关报道,知道这个数据中心特别重要,不能断电。
  安夏却没有回答他的担心,反问道:“如果能解决并网的问题,我们自己投资,是可以的吗?”
  “那当然。”
  “并网的事情,您先提申请,我这边找找人,帮帮忙,只要没有禁止,就有机会。”
  事情要一步步的做,紫金公司给电力系统做了不少东西,安夏早就跟大领导的关系处得不错。
  听说安夏想搞个风力发电场,还想并网,领导不仅没有反对,还十分积极。
  新能源在80年代就已经起步了,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司里,专门有一个部门,叫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处。
  当时热热闹闹的搞过一阵子,世界银行都给了一笔钱,专门用来推广风能和太阳能。
  但是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总之,啊,就是有点没面子。
  没做起来的原因是风电的电费实在太高了,比火电高太多,没人愿意用。
  风电贵的原因是设备太贵了,国内现在所有的风电设备,都是vestas和ge这两家国外公司来的。
  安夏以为只有这两家能做,因此形成了垄断高价。
  “国外只有这两家公司卖吗?”
  “不是,但是当时要买设备,都要找中间商,一台风机的回扣就是20万。”
  八十年代的二十万人民币!
  再加上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许多单位都蜂拥去买国外的设备,什么垃圾都能卖出去。于是厂家和中间商形成了价格联盟,就是不肯降价。
  “没有国产的吗?”
  “有是有,节能处那边找了洛阳拖拉机厂,西安飞机制造厂来生产风力发电设备,但是都没有成气候。”
  事实上,国产风力发电设备成气候,是国家在2008年给出高额补贴后,逐利的企业们才一拥而上。
  “没有成气候不要紧,他们还在生产吗?”安夏问道。
  “生产是还在生产的,但是整体水平,跟国外设备有一定的距离。”
  他说得太客气了,岂止是有一定距离……
  安夏表示理解:“能用就行。”
  并网的事情搞定。
  地皮根本就不算事,领导早就说了:钱到位就能办。
  甚至还给打了个折。
  安夏与那几位老板合作投资了一家公司,用于建风电场,起名为聚合新能源公司。
  紫金出钱最多,占控股地位。
  万事俱备,只欠设备。
  新公司的采购经理一脸为难的将他拿到的国产设备数据给安夏看,这个数据,相当不能令人满意。
  安夏却无所谓:“你就按国产设备的报价,跟外国人砍价。告诉他们,我们不是没得选,不是一定要买他们家的,我们有保底的选择。”
  采购经理顿悟。
  重金挖来的采购经理果然出息,运用兵法智慧,把国际上那几大风电设备提供商的价格联盟硬是给挑拨分裂了。
  最终拿到了一个不错的价格。
  “但是,他们要求我们采购的数量,比我们需要的多10%。”采购经理将对方的要求递给安夏。
  经过测算,增加的费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只是按现在的即定数据中心数量来看,平均发电量会超过所需。
  安夏本来的计划是:起风时自己用自己,没风时求其他发电厂救命。
  “没关系,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的数据中心机房很快还得扩建。再说,不还能卖给别人么,离首都那么近,首都肯定要电的嘛。”安夏大手一挥,批准了数量。
  令安夏意外的是,她甚至都没有等到卖电的那一天。
  就有三个在中国投资了研发中心的外企凑过来,大意就三句话:“听说你们要新建数据中心?我们正好也要。”
  “多少钱?”
  “能带我们玩吗?”
  能能能,欢迎欢迎,记得交电费。
  第152章 大白天的,怎么就遇上……
  虽说现在国内造不出质量能赶超国外三巨头的风力发电设备, 但并非完全没有。
  破车也是车,又不是航母,咱得求着国外公司。
  在安夏的概念里, 买风力发电机一共就分为三步:
  第一,付订金。
  第二, 收货。
  第三, 付尾款。
  后面要是出了什么质量问题,属于售后服务范围。
  前几次,国家电力用世界银行贷款购买的几套,也都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安夏这边已经安排各种相关的配套设施开始建设。
  趁着严寒的冬天没有到来的时候,该平的土地平了,该挖的地基挖了,该招的人招了,该备的服务器备了。
  所有的一切都已经齐备, 结果就在「购买风力发电机组」这个绝对不会出意外的事情, 出意外了。
  在签订合同后的半夜三点, 安夏被邮件提示音吵醒。
  邮件发送者是安夏采购风力发电机的公司。
  开头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十分抱歉……”
  安夏陡然从半梦半醒中清醒, 睁大眼睛看完邮件全文。
  邮件的大概意思是:听说贵公司购买我们的风力发电机,是为了军事用途,我们公司是好人, 追求普世价值与世界和平, 我们可见不得这个, 所以,我们不能卖给你。
  安夏:“??”
  这是从何说起?
  数据中心算是军事用途吗?
  可是陆海空三军都没有买啊,人家还嫌民营企业不安全,数据都还存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