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科幻未来>三大队> 三大队 第29节

三大队 第29节

  见没有人看自己铺在桌面上的资料,程兵索性一收,摆了摆手,合上沉重的眼皮在桌上趴了一会儿。在里面的时候,程兵每天起得比今天早多了,可他现在却只觉得疲惫。
  车头经过铁路交口,车厢一阵晃动,程兵睁眼望向窗外,几辆列车正沿着扳道岔调整过的铁路,如高架桥般或平行,或曲折地错过。京广线、沪昆线、湘黔线……火车头没有方向盘,列车只能沿着铺好的铁路抵达预设的终点,无法跨线,无法调头。
  突然,程兵在并排的车厢内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跟程兵一样,穿着灰夹克,眉眼间藏着在公安系统内奋斗过的锋,程兵耳边似乎响起那熟悉的骂声。他一阵恍惚,眨眨眼再仔细看时,两辆列车错车结束,车窗外只剩下灰蒙蒙的湘潭大地。
  程兵宁愿相信,刚才那只是对面车窗反射出的影子。
  他看到的就是自己。
  他再次弯下倦怠的脊梁,把自己埋困在一方桌面之上,又抬起头时,列车已经跨过巫山山脉,一头扎进四川盆地。窗外细雨连绵,在车窗上形成倾斜的细线,秋风把一片尚未泛黄的树叶拍在窗户上,依然茎脉分明。
  另外三人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什么,语气兴奋。见程兵醒来,小徐递过手机,指了指屏幕。
  屏幕上是一如往常的桌面,几个零零散散的图标之间看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程兵露出疑惑的表情,小徐又精确地指了指屏幕上的日历。
  “程队,9月21号了。”
  想不到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年,程兵一会儿觉得七年颇有分量:时代变迁,信息爆炸,压得他喘不过气;一会儿又觉得这七年轻飘飘的,似乎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期待同样的结果。
  蔡彬正在旁边啃一个酱鸡腿,他喉结滚动,狠狠把嘴里的食物咽下,声音似乎都透着油光:“刚刚我问了问菩萨,它说这是个好兆头,解铃还须系铃人,哪天出的事儿,哪天给事儿了了。程队,没准我们下车就能在车站堵住王二勇。”
  “只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一罢了。”
  程兵不动声色地把小徐的手机推回去,又把收起的资料摊在桌面上。
  追逃工作从没有一步到位的捷径,如果真能快速得到结果,那也是竭尽全力之后的幸运。
  “现已确认,王二勇弄了张假身份证,改名王凯,潜伏回了四川德阳。我已经把这个消息同步给了杨剑涛。更可以确定的是他一直没换行当,咱们就从德阳的各个空调维修公司开始摸排。”
  “是!程队!”
  “这次我们打法有所不同。”程兵再次用上了磁标和地图,“长沙的经验让我明白了,效率是最重要的,王二勇狡兔三窟,在一个地方根本待不长,很可能再次离开,或许我们已经在错过的过程中了。因此,不能像我之前一样,在同一家维修公司干的时间太长,摸排清楚该公司的人员情况,尽快离开,开展下一家。”
  “程队,”廖健举起手,“这样会不会有问题?”
  他想起了之前在长沙时,保安公司都会互通有无的情况,这样频繁跳槽势必引起注意,没等摸排到王二勇,自己先变成了易被王二勇发现的目标。
  “这里跟长沙不一样。”程兵狡黠一笑,示意众人看向地图,“因为山峦和水系的分割,德阳各主要街道不像长沙一样呈中心放射状,而是沿交通要道和铁路线建城,有点深圳那种卫星城的感觉,中心和中心之间离得比较远,沟通不会太多。”
  “看着可不小。”蔡彬开了句玩笑,“这要开出租,感觉比在长沙挣钱……”
  小徐点了点地图:“程队,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得……”
  程兵表示肯定:“对。我的计划是,我们下车后先在车站附近找个地方暂住,我把空调维修的整个流程和主要技巧教给你们,这段时间大家也可以在四周摸排摸排,万一真像老蔡说的那样,在车站就按住了王二勇,你们也不用学会修空调了。”
  最后,程兵又把磁标分别落在地图各处,像一位通览沙盘,指挥大型作战的高级将领。
  “小徐,之前一直在网吧值夜班比较辛苦,我把罗江区留给你,这里环境稍微好点。”
  小徐摆着手就要起身移动磁标,被另外两个人伸手按在座位上。
  “听程队话!”廖健和蔡彬异口同声。
  “剩下三个距离较远的,德阳下辖的县级市,我们三个人分一下。”程兵三下五除二把磁标固定好,“老蔡去广汉,老廖去绵竹,我去什邡。先分开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排查出结果,我们再会合到车站附近,重点盘查情况最复杂的旌阳区。”
  分开行动,很多紧急情况四个人不能马上互相照应,他们又敲定了很多细节。
  比如说,遇到疑似王二勇的人,千万不要轻举妄动,保证不丢失线索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联系其他人,四人会合再商议下一步情况。
  实际上,这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行动滞后,错失一些转瞬即逝的机会。但看着程兵坚定不移的表情,其他三个人都接受了,并且心领神会——程队这是想起老张了。
  比如说,遇到其他不法行为,能不出头就不出头,第一时间报警,让警方来解决问题。
  “别说你们了,我估计也忍不住。”讲到这儿,程兵自己都笑了,“都不是新人了,大家心里都有杆秤,自行把握吧。”
  入夜后,列车晃晃悠悠,缓缓驶入德阳站。铁路聚合又离散,离散又聚合,这往复的循环有点像人生。细雨绵绵,四个人都没打伞,步伐急促地穿梭在德阳市陌生的街道上。程兵抬头,任由雨点打在自己脸上。
  陌生终会变成熟悉,今夜没有月光,并不影响第二天是个晴天。
  太阳总会升起。“哎哥,咱这儿有没有一个叫阿凯的啊,本地人,说话跟你差不多口音。”
  黄色的空调维修面包车拆得只剩下三四个座位,后面大部分位置都留给了空调主机、外机和工具箱,小徐开着车,把头埋在方向盘上,眼神顺着挡风玻璃向最上方看,查看着路口的路标。
  “哎!左拐!又占错道了。”副驾驶坐着一个跟小徐年龄相仿的空调维修工,他伸手过来,猛拉了一把方向盘,车头终于回到直行路上。看他手上的纹路和指甲缝里的润滑油泥垢,此人的工龄似乎和程兵的警龄一样长,年龄不大,已经是空调维修界的资深专家。
  他胡乱搅了搅小徐的长发,把座椅靠背一放,恢复了双脚搭在车窗外的躺姿:“你这小子又心不在焉了吧,这路开过几次了,还不记得。你挺灵巧的,手上活儿也细致,怎么天天惦记打听人的事儿呢?什么阿凯,跟你有仇啊。”
  小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话里话外却还是向着寻找线索的方向探寻:“不是,我听说阿凯干的时间挺长,跟着他……”
  “资深专家”不满地推了小徐一把:“什么意思嘛,嫌我技术不过关,跟着我你吃亏了?”
  小徐连连摆手:“不是不是,哥,你误会了,跟您我学了特别多东西,就是咱公司工资确实有点低,我还等着攒钱娶媳妇儿呢……”
  “这话说得还对点路子。”“资深专家”点起一支烟,颇为享受地抽了一口,“咱们这片儿应该没你说的这个人。”
  “哥,你先下,我把车停好再把工具拿过来。”车辆缓缓驶入一所学校的停车场,放下“资深专家”之后,小徐默默掏出包里的文件夹,在这家公司的名字上划了一道。
  这是成都一所重点中学在罗江区设置的新校区,师资力量雄厚,很多老师都是985师范高校毕业的,还有一些返聘的资深教授,校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具有可承接大型比赛规格的体育馆和体育场,教学楼设计非常合理……
  就是空调都不工作。
  这不是单一空调外机的问题。小徐跟着“资深专家”来到教学楼顶层,找到了配电箱,还没等“资深专家”工作,小徐把电笔一插,观察上面或红或蓝或不亮的灯光提示,接着把万用表分别接在零地、零火、地火等线路组合上,最后拍了拍手,下了结论:“这儿负责空调的线路是独立在其他供电之外的,输入电压都不好,应该不是学校配电箱的问题,是上一级对应空调的零线和地线接反了。”
  “真的假的,你别诓我。”见小徐三下五除二就排查出了问题,“资深专家”有点不相信,他亲自上手操作了一遍,得出的结论跟小徐相同。
  他颇为赞许地对小徐竖起大拇指,接着对旁边跟过来的校工说:“不是空调的事儿,你得找本地配电站的人,电路调整好之后,我们再测试一下空调看内部有没有烧坏。”
  顺着校工离开的方向看去,绵远河绕城而过,水面平阔,碧波荡漾,初升的朝阳射下几缕阳光,在河面洒上一层金粉。微风拂过,学校早课的铃声恰到好处地响起,小徐刚刚沉醉在这片刻的宁静中,“资深专家”的声音就破坏了一切氛围。
  “哎,你不羡慕吗?”
  小徐挠挠头,有点不解:“羡慕谁?校工啊,他挣的有我们多吗?”
  “资深专家”恨铁不成钢地摇了摇头:“一看你就没文化,我说的是学生!我们脚下正在楼里上课的学生!无忧无虑,学知识,多好,我当初要是好好上学,现在也不至于干这破工作。”
  “哥,那你本来想干什么啊?”
  “考警校,当警察!”
  小徐一愣。
  “资深专家”的表情中透出某种和社会阅历不符的幼稚:“每天抓坏人,还有钱赚,惩恶扬善,百姓爱戴……”
  小徐表情微变,语气低沉地打断了他:“我不羡慕,我高材生。”
  “你高材生?”“资深专家”露出一副“你别吹牛了”的表情,“你要是高材生,我就是清华毕业的,你高材生你修空调?”
  小徐不再搭话,目光落向地平线尽头,那里一片白茫茫,分不清是云还是阿坝州那终年不化的雪山之巅。
  “资深专家”也没了兴致:“你在这儿等着吧,电工来了之后看看情况,我去车里躺一会儿,早上起得太早了。”
  他离开之后不久,配电站的工作人员就到位了,表示已经重新接了线路,小徐快速地排查了一下各个教室内的空调,都能正常运转。他在教室最后检查空调的时候,学生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学期刚开始不久,连坐在最后排的同学都聚精会神。
  小徐顺着他们的目光看过去,盯着讲台旁那个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穿着中山装的男教师,忽而一阵恍惚,鬼使神差地,他没有离开,就在教室后面静静站着,直到下课铃响起才如梦方醒。
  学生的天性还是爱玩,一到下课,大家就四散出教室,来到操场之上,那位老教授收起教案后,来到小徐身边,老花镜搭在鼻梁上,眼神从上面的缝隙射出来。
  “小伙子,你也对物理感兴趣?”
  小徐摇摇头,有些害臊地离开了。
  他心里想说的是:我其实对您比较感兴趣。
  这个瞬间,他无比想念自己的父亲母亲。
  ……
  日头已经攀上天空最中央,火辣的阳光直射下来,空气蒸腾,似乎具象化成了浮在半空中的沙砾。这沙砾混着工人们的汗水一起,形成地基,形成水泥,形成砖瓦。
  尘土飞扬,透过建筑工地蓝色挡板的缝隙,蔡彬能看到一座似乎在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建筑——灰色的圆锥状主体拔地而起,犹如坠入地球的天外来客,四周有祥云般的步道蜿蜒环绕。圆锥的顶部做了镂空处理,三根孤零零的“绳索”拴着一个碟状的圆盘垂下来,把整个建筑变成了自远古洪荒时代夺路而出的祭祀台。
  这里是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青铜馆陈列改造工程的收尾现场。工程早在去年就基本竣工,三通一平工作完成后,空调系统的更新迭代开始了。一大早,蔡彬就坐在皮卡车后斗,跟几个工人和空调部件一起吹着风来到此地,忙活了一上午,连水都来不及喝上一口。
  连续几天的盒饭吃得蔡彬有些难受,他到工地外转了转,有很多附近的村民骑着三轮车,驮着自制的炉灶在门口做起生意,炸串炒饭,炒菜炒粉,花样很多。蔡彬看了一圈,点了一份炒粉回到工地,跟其他工人蹲在一起。
  几位老工人边吃边喊,大声交流着只有他们能get到笑点的俏皮话。
  “老赵,天天在这儿做活儿,那三星堆你看过没?”
  “你白在这儿生在这儿长了,三星堆,广汉人谁没去过?”
  “这话你可错了,那北京人天天去故宫啊?小区里宣传画都看腻了,谁花钱进来买票看那些土疙瘩。”
  “我还真进去过。”
  “你讲讲,里面啥样?”
  “那三星堆面具,眼睛支出来一大块,跟大螃蟹似的,说是根据他们首领的样子造的,那首领叫什么……”
  “蚕丛嘛,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你到底是不是本地人?”
  “哎,对就这名,我进去一看就乐了,眼睛长这样,那不是甲亢吗?只有得这病,眼睛才凸出来一块。”
  “哎?你说话就说话,别夹枪带棒的,我甲亢好多年了一直吃药控制,你不知道啊?”
  “就知道才这么说的。不知道我还不这么讲了呢!”
  一个不合时宜的外地口音打断了众人的笑骂。
  “哎,兄弟们,咱这儿有没有一个叫阿凯的啊?”
  蔡彬摘下安全帽,脱掉工服,光着膀子大口嗦粉,跟身边的工人们没什么两样。
  其中一个年岁偏大的工人把头从盒饭里抬起来,嘴边油光锃亮,拿筷子一指,含混不清地说:“那不就是阿凯吗?”
  蔡彬忽而失重了,仿佛从万米高空坠落,心就堵在嗓子眼狂跳不止,下一秒就会蹦出来。他紧闭双眼用力呼气,终于平稳落地。
  他顺着老工人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个身着工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缩在角落里,独自一人享用着午餐,显得和其他工人格格不入——
  最重点的是,他面对着施工挡板,背对着众人,蔡彬换了几个角度都看不清他的脸。
  蔡彬手心的汗一下比身上出的还多,他掏出手机,长按“1”,那能直接联通他的紧急呼叫人程兵,手机屏幕刚跳转到拨通界面,他一下就把电话挂掉,放下手里的炒粉朝那人走去。
  蔡彬尽量让自己脚步轻盈,直到那人身后,对方也没有发现他。他点了点对方的肩膀,喊了一句:“阿凯?”
  对方吓了一跳,一下就站起来,作贼一样回过头。
  不是,不是王二勇。
  那是一张蔡彬完全没有见过的脸。
  他手捧着铁质饭盒,嘴里塞着半根鸡腿,一看就是家里给准备的午饭。
  蔡彬笑骂道:“你这人,自己吃独食是吧,好像怕我们跟你抢似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