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我靠开医馆闻名全世界> 我靠开医馆闻名全世界 第106节

我靠开医馆闻名全世界 第106节

  梨子恍惚着觉得听懂了,“好像挺有道理,那我应该吃什么药?”
  白苏给她开了方子,以川穹、白芍、夏枯草、煅牡蛎等药材配伍,其中多用川穹白芍,川穹行气散结,白芍养血柔肝,两者是调动气机的最好搭档,“吃药期间注意休息,最好是停下工作、”
  梨子有些犹豫,因此没有回答。
  白苏知道她的答案了,没有再劝说,将方子交给何信去抓药,随后再帮古月把把脉,“少熬夜,其他倒还好。”
  古月笑着点点头,“谢谢白医生。”
  两人药柜那边等着拿药,等待期间还不忘拍拍照片,原木的窗格,古朴长街,青砖黛瓦,处处都透着历史韵味。
  白苏只看了眼就收回了视线,继续帮进来的中年男人看诊,男人大概四十来岁,他撩起裤腿,指着小腿上凸起像小蚯蚓似的青筋说道:“白医生,我因为工作原因导致双腿静脉曲张,因为有点疼算是严重类型了,医院呢是建议手术,但我不太想做手术。”
  白苏看了看中年男人的腿上的血管,有些都扭曲成块了,瞧着确实很严重。
  她给中年男人把了脉,脉象沉迟濡缓,湿气比较重,“你工作一直挨着水吗?”
  中年男人点头,“我是超市里卖水产的,每天都站在水边,旁边还有冻库,女人都受不住,只有我能受得住。”
  “你这脉摸着也危险。”白苏又看了看他的舌头,舌淡苔白,湿寒凝结,“你双腿静脉淤堵和湿寒有很大关系。”
  中年男人认真听着,很是赞同:“医院也说是血液淤堵导致血管扩张才变成这样的。”
  白苏点头,“没错,这个病本质上来说就是一团淤血堵在了血管里才变成这样的。”
  她顿了顿:“可以放一下血,然后再吃药去寒散瘀。”
  中年男人自然没有意见,配合地坐到针灸的区域等着放血治疗。
  放血比较简单,白苏叫了程冬冬帮他放血,放出来的是颜色偏黑的瘀血,和正常血颜色区别很大,一眼就能瞧出不同。
  放完后,中年男人不觉得失血头晕,反而觉得双腿轻松了一点点,“我这就好了吗?”
  “没有,只是放了一点淤血出来,还得吃药去寒散瘀。”白苏拿起笔给他开药方,“没有心脏病血栓之类的吧?”
  中年男人:“没有。”
  白苏点点头,给他开了一张很简单的药方,分别是芍药、甘草、附子,药方虽然简单,但组合起来却能治疗肌肤失温、筋脉失养。
  “才三味药啊?”中年男人都惊呆了,平时去医馆开的至少二十来种药,“会不会太少药效不够?”
  “不会,医馆的药材都是野生的,年份足,效果很好,而且开得也比较重。”白苏顿了顿,又写了一个伸筋草递给他,“你家是哪里的?知道这种野草吗?知道的话可以挖一些回家每天泡脚,可以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对静脉曲张也有不错效果。”
  中年男人:“医馆没有吗?”
  白苏解释:“泡脚用量大,从医馆买不划算。”
  中年男人有认识的朋友住在村里,“我问一问家里,谢谢白医生为我省钱。”
  “没事。”白苏将药方递给程冬冬。
  程冬冬接过药方看了看,忽然想起书上也是说过静脉曲张的,“师父,《外科正宗》里写过是不是?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1
  白苏点头,“记得啊?”
  程冬冬点头:“我这两天在瞎看,刚好看到。”
  白苏见他看了,于是顺嘴和他说道:“静脉曲张还有其他类型,气血瘀滞型或是血燥筋挛型,用药也各有不同。”
  程冬冬都立即记下,回头试着帮表哥辩证看看。
  两人说话间又有人进来,是之前来过的那个心脏病老太太,看到她的刹那,白苏整个人都警惕起来。
  心脏病老太太问道:“小医生,我脚上也有那种凸起的筋,是不是也可以开那种药。”
  听到小医生这几个字,白苏轻轻蹙了下眉,重开医馆时大家不信任会这么叫,如今已经基本上都尊称白医生或是小白大夫了,“你心脏病严重,不能用这个药。”
  老太太耷拉下眼皮:“你是不是因为那个药少便宜就不开给我?我又不是不给钱。”
  “……”白苏捏了捏眉心,耐着性子回答她:“这方子是去寒化瘀的,用药都非常重,尤其是白芍会让身体血液加快流动,你有心脏病,还有血栓,完全是受不了的。”
  她给中年男人开这个药是因为他本身还算身强力壮,没有心脏病之类的疾病,“你如果想治静脉曲张,我得另外给你开温和一些的方子。”
  心脏病老太太皱着脸,总觉得白苏想坑她,转身就走,“算了,我不看了。”
  白苏看着老太太匆匆走远的背影:“……”
  程冬冬也很无语:“这人咋这样呢?”
  何信跑到门口看了几眼,“小师姐,还好她走了,不然我生怕她付钱时让我再送她几个纸壳子。”
  白苏听到这话忍不住笑出声,看来大家都这种老太太避之不及。
  排在后面的其他人也大为震惊:“排队这么久竟然不看病了?有病吧。”
  “她不看我看。”等在后面的病人直接进来,“白医生,我朋友之前来你这里治疗了子宫肌瘤,听说你厉害,所以我专程过来看看我的囊肿。”
  进来的人是周云娟的朋友,叫谢红,子宫里长了几个囊肿,医生让腹腔镜下切除囊肿,但她想着朋友之前吃中药消除了肌瘤,于是也过来看看中医怎么说。
  在白苏看来,囊肿肌瘤这些都是妇科癥瘕,这类病大多都是因脏腑失调、气血阻滞、瘀血内结引起,气聚为瘕,血瘀为症,只需要除湿祛痰、化痰逐饮、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就行。2
  白苏帮谢红把了把脉,是气血阻滞导致的卵巢囊肿,用桂枝茯苓汤加减配方就行。
  谢红又指了指自己的手腕,“我这里有一个腱鞘囊肿,吃这个药也可以一起化掉吧?”
  白苏伸手摸了摸谢红的手背腱鞘位置,很快就摸到了一个小小的囊肿,按着还会移动。
  白苏看了眼还在喋喋不休说着这么发现囊肿的,大拇指腹稍稍一用力,谢红的腱鞘囊肿就没了:“好了。”
  “好了?”谢红愣了愣,连忙去摸自己的手背,“诶,刚才还有啊,你怎么一按就没了?”
  何信说道:“我小师姐给你按没了啊。”
  “这个还能按掉?”谢红呆了呆,“我平时也经常自己按,怎么都没按掉呢?”
  “你又不是中医,又不懂手法,肯定按不掉的。”程冬冬刚才都看清楚师父的动作了,回头他也试试去。
  谢红想想也对,随即眼睛亮晶晶地望向白苏,“白医生,你能自己把我肚子里的囊肿按没吗?”
  白苏有点无语,想得倒是挺美。
  “……不能。”
  谢红笑呵呵地说道:“我以为可以呢,那样就不用吃药了。”
  “我没那么厉害。”白苏将药方递给程冬冬,然后继续帮后面的人看病。
  一个接一个的进来,白苏一直忙到下午六点多才将排队的小三百号人看完,整个人都要累瘫了。
  傍晚小镇在夕阳余晖下,显得宁静又热闹。
  白苏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门口的台阶上坐下,望着满巷余晖发呆,脑子都有点转不过来了。
  驱着轮椅从另一端缓缓开过来的檀越,看着坐在昏黄光晕里的白苏,乌黑头发简单挽起,耳边几缕发丝垂落,晚风吹过,头发随意飞动,令他有些恍惚,好像很久之前在哪里见过。
  白苏听到动静,抬头看向逆光而来的檀越,“今天头疼吗?”
  “好些了。”檀越今儿没过来,就是有些头疼,不过下午倒是好一些了,这会儿有精神出来透透气。
  “我看看。”白苏没起来,就坐在台阶上帮檀越把脉,脉象这会儿还算平,“倒是没撒谎。”
  檀越垂眸看她满脸疲惫,“你还好吗?”
  “还好。”白苏左右偏了下头,活动了下脖子,“明天终于可以休息了。”
  檀越问道:“休息想干嘛?”
  白苏仔细想了想,“想睡个懒觉,然后再吃一顿好的。”
  檀越刚想问想吃什么好的,程冬冬两人就跑了出来,蹲到白苏的另一边,“师父,不是说今晚吃好的吗?我们现在去吃火锅吗?”
  白苏问两人:“你们收拾好了吗?”
  何信说道:“都收拾好了,等下把垃圾扔掉就行了。”
  程冬冬看向檀越:“檀先生也一起去吗?”
  “他不能吃辛辣。”白苏转头看向清隽的檀越,抱歉地说道:“我们要出去吃晚饭了。”
  不能吃辛辣的檀越点点头,“你去吧。”
  “好,那你先回去,我晚点过来帮你针灸。”白苏叫何信锁上门,然后便同何信两个提着垃圾一起朝巷子外走去。
  檀越望着白苏光阴里的背影,以及围在旁边的两个小跟班,清润的眸中浮出一抹羡慕之色。
  宁远看到后小心询问:“您想吃火锅吗?我们可以让阿姨做清淡的鸡汤火锅。”
  檀越轻轻摇了摇头,他并不是想吃火锅。
  宁远耸耸肩,老板心思真是越来越难猜了。
  白苏领着程冬冬和何信去了他们想吃的卤味火锅,里面除了新鲜菜品,还有很特色的卤鸡爪、卤猪蹄、卤肥肠等等,直接煮上就能吃,味道非常丰富。
  “还挺好吃的。”程冬冬啃着卤鸡爪,鸡爪又软又糯,一撸就全都撸掉了。
  何信啃着大猪蹄子,头也不抬的说道:“好吃。”
  白苏觉得还行,就是味道太杂了,她还是更喜欢简单一些的味道,所以她单独叫了一些莴笋、藕片、茼蒿等新鲜蔬菜。
  老板娘亲自过来送的菜,“小白医生,你们慢慢吃啊,不够再叫我们。”
  “好。”白苏说话时注意到老板娘时不时扶一下腰,“腰不好吗?”
  “这两天有点疼,估摸着是那个要来了。”老板娘月经不调,经期不准,上个月还是月初,这个月又到月中了,每次来时都很不舒服,烦得很。
  白苏询问道:“不准吗?”
  “对,不太准,但每个月都来,我也就没怎么管她。”老板娘无所谓的说道,“反正就那么一回事,有就行了。”
  白苏温声提醒:“还是要多多注意一些。”
  “应该没事吧?我看好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医生也说很正常。”老板娘说道。
  程冬冬说道:“月经不调的确是常态,但你一直不注意肯定会影响身体气机的,就像很多时候你觉得不舒服,但去医院检查不出问题,这时候肯定就是这方面出了问题。”
  老板娘有点害怕,“可我天生怕苦,一吃药就吐。”
  白苏理解,有些人就是喝不下:“如果只是简单月经不调,多泡一些月季花来喝就行,月季花对活血调经、疏肝解郁效果还不错。”
  老板娘欣喜:“真的啊?我家里正好种着有月季花,回头摘了花瓣来泡水。”
  白苏提醒:“几片没什么效果,最好一把抓,熬一锅水喝一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