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其他类型>我力能扛鼎> 我力能扛鼎 第136节

我力能扛鼎 第136节

  常宁满口答应:“行,行!明日复明日,一年又一年,大皇兄孙子遍地跑的时候,正好给你做压床童子。”
  晏少昰:“……”
  一张嘴,话全窒在喉咙口了。他警厉地盯一眼常宁,可这丫头一点不怕他,只得撩袍走了。
  他从坤宁宫出来忘了乘轿,一路行到宫门口,两侧金吾卫如草穗见风一级级低头。绵延至东西、看不着头的巍峨红墙阻了视线,晏少昰才慢慢收拢心神。
  廿一两步追上来,眉眼里裹着点笑:“殿下,二姑娘去工部当值了,今儿头一天。”
  晏少昰点头未作声,钻进马车,在车上吹着冰鉴的凉气,看了五页书,喝了两杯茶,落尽了身上的汗。
  他才纡尊降贵道:“去瞧瞧罢。”
  马车从午门深长的甬道出去,沿着东头直行一刻钟,工部便在眼前了。
  这地界车马喧嚣,官员车制卡得不严,赶车的马从单骑到三骑、车篷从麻绸到云锦都有,给官员分出个寒与贵来。
  晏少昰一路穿门过院,道两旁的品官小吏都退到路边行礼。有人迎上来且才出声,被他抬手喝止:“不必通传,我自个儿进去。”
  工部他不常来,却知道袁先生的院子是哪一间,院名“四方地物”,是个专门画省府州道和山泽舆图的院。
  简略的舆图一张桌子能摆得下,最大最详细的舆图长宽两丈,是放不到桌上的,得铺在地上画,撰图师傅要换上干净衣裳,穿上簇新的白袜,跪伏在地上画。画一寸,膝底下跪着的蒲团随着人走一寸,很费力气。
  袁家的老先生年纪大了,没个好腰,唐二这个岁数么,腰腿麻利的,大概堪用很多年。
  晏少昰唇角挟了笑。
  老远瞧见四方地物院前围了一圈人,院门大敞着,一群青衣绿袍的小吏目伸长脖子,抄着手看热闹,把进门的道儿挡得严严实实。
  廿一斥道:“不在各院当值,都围这儿做什么!速速散去!”
  众人被他轰走,清出了一条路,露出满院的狼藉来。
  院子里,地上没铺舆图,而是铺了一地蜡模,满地白汪汪的石膏粉,乍一眼分不清哪个是人。
  晏少昰奔着那道最矮的身影瞧。
  唐荼荼今早才上身的官袍已经不见了,罩了一身不知道谁的粗麻布衣,半蹲着,衣摆拖在地上。
  一条方巾裹住了半张脸,头发也缠裹着,手上戴着胶皮手套,通身上下只露出两只眼睛来——她跟裴家两位先生一起,拿石膏和泥、拿抹泥铲子砌砖头。
  满院的白灰如雪籽,纷纷扬扬啊。
  晏少昰额角青筋蹦得欢快,想踢走她的心都有了——好好的工部!她来了一天!就祸祸得不成样子了!
  唐荼荼带着几个杂役做活,两位裴先生半躬着腰仔细瞧。
  她语速没往常快,手上分着心,说话有点赘嗦。
  “抹的时候要一层层抹匀,不然容易开裂……你们一般用的是铁模子,那模具不适合烧铸小件,咱们试一个失蜡法。”
  “把生石膏先煅烧,再磨细成粉,这就变成了建筑石膏。石膏耐烧,硬度也合适,也能拿来重复多次地烧小件模型,比铁模子好操作。”
  裴先生问:“拿什么烧?”
  唐荼荼:“随便一个砖窑厂、瓷器厂,什么都行,石膏凝固即定型,烧只是为了融化里边的原蜡模,把蜡烧熔了倒出来脱模,以后再做金属小件,只要往里边灌注熔液就行了。”
  她像小孩玩泥巴似的玩得带劲,把一团团黏浆砌成了砖,几个杂役加一块都没她手速快。
  一扭头,唐荼荼两只眼亮起来:“殿下,你怎么来啦?”
  裴家几位先生连忙上来见礼,各个面粉缸里爬出来似的,一凑近,晏少昰就鼻子发痒。
  可两位裴先生是长辈,晏少昰只得闭着气勉强见了一礼:“诸位去洗漱罢。”
  裴家先生走了,院里杂役也不敢呆,贴着墙角走了个干净,转眼就剩唐荼荼一个了。
  “哎这群人,都不收拾。”唐荼荼没法,扶着腰站起来,拿了把大笤帚扫满地的白灰,方巾底下的声音朦朦的:“殿下去隔壁院儿等我。”
  晏少昰脚下没动,眉沉沉覆眼,他盯着她这一身异域装束瞧,像极了一身白袍裹到脚的大食人,无一处顺眼,又因她这一身灰头土脸而不高兴。
  太子保举,工部行走,不坐值也就不受人欺负,这么体面一个官位,她上任一天,都能狼狈成这样子。
  晏少昰凉飕飕哼一声:“唐大人新官上任,抹泥扫地,好大的威风。”
  “……”
  唐荼荼听出他是在阴阳怪气说反话了,可这位爷一向心口不一,嘴上嫌弃,还不是在这儿杵着吃灰。
  唐荼荼麻利地把地扫完,往门口走了两步,“殿下站远点。”
  她拿起块不干不净的汗巾抽打身上的土,漫天尘屑乱飞。
  她是真没拿他当外人,连招呼都不打全,晏少昰额角蹦了蹦,掩着口鼻直往后退,还是落了一身的灰。
  他这丝绸衣裳最怕沾土,后晌得回刑部当值,怕是还得赶回府里换身衣裳。
  晏少昰忽然有点气馁,不由望了望皇宫方向:母后那儿好好的午膳不吃,跑出来受这罪。
  第131章
  工部衙署在崇义坊,向东横跨过宣阳坊,就到东市了。
  二殿下在闭目休息,他略仰着脸靠在车壁上,唇色如红蜜蜡,唇缝与人中成一个细长的雨滴型,透着点单薄的秀致,跟他整个人的气质不一样。
  他的马车上放着类似u型枕的硬枕头,可以挂在脖子上,丝绸面沁凉凉的,不捂汗。
  唐荼荼暗戳戳欣赏了片刻,摸了摸自己荷包里的银子。
  摸着一张小面银票,她低头飞快一瞧,是十两的,大概够请他吃饭了,所谓吃人嘴软,不能回回蹭人家的酒菜了。
  二殿下是讲究人,唐荼荼和他吃过几回饭了,这位殿下没有“一桌摆十八个菜,尝一口扔一盘”的毛病,菜式花样却不少。影卫大概是把楼里所有招牌菜全点了一遍,在后厨监督着厨子做完,再充分发挥摆盘美学。
  四样凉素菜摆一盘,凉荤菜摆一盘,热炒以掌心大的小碗装,瓜果蜜酿、果饯点心,全摆得秀致又精巧。
  鱼肉剔去了骨,四喜干果摆成朵朵梅花,鲍汁豆腐叠成宝塔状,松茸鹿筋绿是绿、黄是黄,盘沿上连滴菜汁也不见。
  酒楼特色菜都一样不漏地尝着了,剩下的也没浪费,全由影卫吃了。
  他是既挑拣口欲,又珍惜物力。
  放以前,唐荼荼连坐在大堂里点仨菜都有点肉疼,眼下觉得花十两请二殿下吃这么一顿饭,也挺值当的。
  果然兜里有钱就开始祸祸了,她痛心疾首,暗自忏悔三秒钟,才提起筷子来。
  主食是一瓷盆剔尖面,唐家的厨嬷嬷不会做这个,唐荼荼没尝过,咬了一口,觉得这面劲道弹口,浇头味道也不错,多挑了一筷子。
  晏少昰留意到了,抬了抬眼皮,似不经意问:“你唐家祖籍山西,三晋人爱吃面食,你是哪儿人?也是三晋人么?”
  唐荼荼筷尖一顿,意识到他这是问自己,上辈子的自己。
  她回想了好久,才拢出一个说法。
  “我们那时候,家乡和地域观念不是很重。我爷爷奶奶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父母早年随工作落户在浙江,后来环境恶劣了,沿海灾害频发,全家便往内陆迁。”
  “我自己吧,出生在妈妈的故乡安徽,早年读的是寄宿学校,在浙江念书。后来天灾来了,大量人口向中部六省迁,全国调籍时将我户口落在了山西,之后就一直留在晋省基地了,也算是半个山西人吧。”
  时空的差异,横亘在他二人之间相差的一千年里。
  晏少昰每个字都听懂了,照旧理解得失了准头。
  他不知后世有长着钢铁翅膀的大鸟,一日内能驮着人绕着中国兜个圈,只从唐荼荼几句话里听出了家人分离、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悲苦。
  心湖起了微澜,他执起公筷,给唐荼荼夹了两片鱼。
  可惜二殿下不是什么和善人,给人夹菜也没能显得亲切热络,弄得唐荼荼受宠若惊,捧着碗去接了这两片鱼:“您客气了!”
  晏少昰默了默:“不必敬称。”
  唐荼荼又“好嘞”一声应住了。
  大概是她“好嘞”的声调跟方才上菜的小二太像了,听着更不是滋味儿。晏少昰这回沉默了更久,半晌才续上话:“你,惯吃哪一菜系口味?”
  他没瞧出来。
  唐荼荼:“都行,我不挑。”
  她吃了好几年的白米饭、脱水蔬菜,物种大灭绝时,蔬菜几乎绝了种,后来的都是农学院改良品种。各种味道合成剂像药丸子一样装在真空盒里,拆开充水一泡,就是调味料,能尝遍世界各种菜系的味道,速食又快手,味道也还凑合,总比白米饭好得多。
  晏少昰:果然,没吃过什么好东西。
  他不再开口。
  雅间门挡住大堂的嘈闹,两人安静又自在地吃完了这顿饭。
  饭过半,他才拎出两句正经事来。
  “调你入工部是去当智囊的,不是当杂役的,七品虽低微,也够支使些杂役——我跟左右侍郎知会过了,你要做什么费事的活儿,拿我私印去找侍郎大人,让他给你派人,别在抹灰扫地的碎催事儿上耽误工夫。”
  唐荼荼笑起来:“劳动不分贵贱,扫帚划拉两下的事儿……行行,我听殿下的,以后多摆摆官威好吧?”
  二殿下眉头这才松开,又问她舆图还有多久才能讲完。
  唐荼荼:“我把理论写出来了,裴先生说要拿回家琢磨。做烫样模型不是我强项,砖窑瓷窑师傅都比我强,等组装沙盘的时候才用得着我,最近应该不会很忙。”
  晏少昰点头,接着道:“你在围场画的那手翻书,皇兄让他底下的幕僚琢磨过了,成事儿快,书里能画万事万物,如若推行开,于国于民大有裨益——可几个钱帐管家算来算去,手翻书还是得走雕版印刷的路子,花耗财力甚巨,只有父皇点头才能行。”
  唐荼荼坐直了:“殿下的意思是?”
  “咱们挑个大典,做几套手翻书献进宫里去。今年大节剩得不多了:九九重阳、十一月十八冬至,再有,就是腊八和除夕了——你看看什么时候能做出来,需要多少画匠,我给你调拨。”
  手翻书……只要皇上点头,掏银子,就能快速落地么……
  唐荼荼脑子转得快:手翻书的难点在于大量的绘图,以一秒12帧为例,一秒里就需要画十二张,将动作全部分解。
  可说到底,手翻书做得再精美也只是连环画书,写实性不强,纸页大小最大超不过一只巴掌,要是再大的画书,免不了画面元素混乱的问题,会导致视觉注意力分散,画面连贯性反而会下降。
  更何况……
  既然要画那么多画,最麻烦的工作都做了,何不给皇上瞧一个更精妙的?
  唐荼荼眼睛一点点亮起来:“殿下能给我调拨多少画匠?”
  几个,几十个?
  她听见二殿下说:“我皇兄的知骥楼养士上千,我那儿,大约也有一二百人可用,尽是些文才,其中七成都善书善画,够用么?”
  唐荼荼:那可太够用了!!
  她眼珠子亮得惊人,提了根筷子,筷尖蘸着桂花酒在桌上算数,只见她飞快写了一串大食数码验算,眨眼间就有了结论。
  唐荼荼问:“殿下说的这四个节日,哪个更盛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