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其他类型>我力能扛鼎> 我力能扛鼎 第132节

我力能扛鼎 第132节

  疯玩了这好几天,珠珠还不明显,荼荼黑了一圈,露在外头的一截胳膊跟手背都不是一个色儿了。
  “回了家碾点芦荟叶抹抹。”胡嬷嬷道,主仆俩絮絮叨叨说着话,坐到腰酸背痛时,终于到了家。
  珠珠陀螺似的冲进去:“管家!我们回来啦!”
  从前院的护卫到后院的仆妇全出来迎,家里热闹得过年似的。
  凉茶送上来,井水冰过的瓜果摆满桌,椅子上铺层锦垫,再铺上打磨得滑不留手的竹席,舒舒服服坐下来。这才像是家,住那帐篷可太糟心了。
  全家人都长吁出一口气:“再不受那鬼洋罪去了。”
  一扭头,瞧不见荼荼,问:“你们二姑娘呢?”
  仆妇道:“二小姐拿了块西瓜,就回自己院儿了。”
  唐荼荼打了盆水,坐在院子里洗小衣。在围场时处处不便,这几件汗浸过的小衣在她包袱里装了几天,她就耿耿于怀了几天,总怕捂馊了。
  这已经是她改良过的内衣材质了,穿一阵子仍然会变形,能在运动时束着点,不会坠疼就知足了。至于聚拢效果,那是彻底不想了。
  唐荼荼搓衣服搓得心不在焉的。
  她骨头里上了根永不松懈的簧,这几天学射箭之余也没闲着,空闲时候就拿着个本子写写画画,把基础的地形测绘理论默下来了,今晚上再整理一遍,收个尾就行。
  字不多,理论和范例各写了几条。
  论工作量,地形测绘的难度要远远低于建筑测绘。尤其在这古代,对地图的精细度需求不高,没有后世决策支持系统那样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测绘到毫厘不差是没有意义的,能充分、完整地呈现地形,测距大致准确就足够了。
  她列出来的几条理论、一套沙盘,够裴先生和他家子孙辈去钻研几年了。
  至于手翻书和放映机么……
  唐荼荼忽然来了思路,她放下水盆擦干手,回屋随手翻开个空本子,伏案画起了图。墨刚蘸上笔尖,又咯噔噔跑出门,把小衣拧干了拿回来。
  七八月事多,从南苑回来只歇了一天,赶趟似的,中秋就到了。
  唐老爷告了两天假,抽了个上午回老宅祭祖。
  礼部刚忙完这么一场,同僚设了小宴要一起聚聚,顺道请了他,也没明说是喝酒吃饭还是狎妓听戏,唐老爷索性没跟着去,说“要回家陪妻女包月饼”。
  那群同僚都比他年轻,性子跳脱,闻言大笑出声,齐齐作揖:“唐兄对嫂子情深至此,实乃我辈男人之楷模。”
  唐老爷叫他们打趣得哭笑不得,瞧时辰不早了,往卯册上记了个下值,坐着马车路过三日酿时,提了两小坛桂花酒回家。
  月饼和桂花糕都得提前半天蒸出来,这儿的月饼没后世那么多花样,就是面粉、碱水、白糖浆,揉匀的面团切成剂子、擀成皮儿,包上五仁和豆沙两种馅,再拿木制的模具压出来。
  碱水还是古法制取的——用草木灰,就是柴草和树木枯枝烧成的灰,这东西是最早的天然植物碱,加水煮沸,再在水里浸泡一天,滤出来的清水就是碱水了。
  唐荼荼眼睁睁看着这碗浅灰色儿的水,被厨嬷嬷倒进了面盆里。她忍了忍喉头泛起的呕意,一时间觉得古人烧符水治病,也不是那么不能原谅了。
  唐义山在南苑时就没可着劲玩,这两天更着紧了,他后日就要进国子监了。
  上个月把文章交上去,有三位博士都给他写了回帖,言下之意都很看好他。这书读了一车皮的小少年仍然不敢怠慢,压月饼的时候也在作诗,魂不守舍的。
  牧先生说诗以道志,要他用心打磨几首,留一首小令作座右铭,还说入学之初,夫子都会留意学生的座右铭。
  珠珠笑他:“书呆鹅,迂夫子,抱起书来不撒手,从早到晚炼一字。”
  这小丫头颇有几分急智,顺嘴都能编首童谣出来,她嘲笑的是哥哥为了诗里那么几个字,反复斟酌炼字,不停计较到底用哪个字更妙。
  唐义山反过来笑她:“你温习功课了么?还有荼荼,你俩休学将近一年,再入学馆可是要考校学问、重新分班的。”
  他在小丫头脸上戳了个白面印,笑出了神童才子的自得:“天地玄黄四个班,要是丢脸分到黄字班,可别哭着回来找我补习功课。”
  唐荼荼字认不全,她也不打算临阵磨枪,她就是奔着末流去的,到时候从头学起,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只是,她压糕团的动作一滞:“每天上学几个时辰?累不累啊?”
  “可苦呢。”珠珠托着腮帮子发愁:“卯时起床,辰时上课,酉时散学,课上口问没答好的,还要留下来抄书呢。”
  唐荼荼算了算,刨去午间休息,一天得在学馆呆七个钟头,那还怎么去工部?
  “能上半天、歇半天么?”唐荼荼问。
  她话才落,唐老爷脸色一沉,放下了面剂子。
  “立身当以立学读书为先,多大的姑娘了,提不得笔,字如狗啃,一天学四个时辰还叫苦,还能做成什么事!”
  唐老爷看着荼荼的发面团子模样,她捏个月饼都捏得比别人馅少,总怕馅多了不填肚子,面剂子反倒大,压出来的月饼总是厚厚一个。
  唐老爷瞧着那一排月饼,都觉痛心。
  “世人都说什么女德妇德,爹也不用你长那些歪德行,可读书认字,方能明理——爹爹虽没什么大能耐,可总要好好地给你挣一份体面嫁妆,嫁到谁家去,你不得掌家管事?你拿什么本事管?张嘴大俗话,提笔不成书,能叫谁信服?”
  唐荼荼只问了一句,被这么劈头盖脸训了半天,她有点怔,心里泛起点自己不愿意承认的委屈。
  穿进这么具躯壳里,她偶尔、很偶尔地会忘记自己已经成年了,新瓶装老酒,这罐子“老酒”也跟着珠珠蹭了点稚气。
  有时,她几乎要把自己当成个大孩子了。
  被爹批评两句,喉咙口直冒酸。唐荼荼不知道该怎么说,干脆什么也不辩驳了,抿起一颗唇珠来,垂着头,把月饼皮擀得啪哒哒响。
  唐老爷在三个孩子面前没什么威信可言,一来他是软面皮,生气发火之前,自己三思又三思,气早平下去了,开口时只剩下大道理。
  这父亲不严,母亲却是地地道道的慈母。唐老爷教育孩子这么些年,唐夫人还是头一回没插嘴打圆场,握着馅料勺的手紧了紧,包月饼的动作不停,竖起耳朵听。
  “荼荼别怄气,听明白道理。”唐义山撑起了哥哥的架势。
  “你这回实在荒唐!天天跑得没影,猎场是什么地方,能容你到处乱跑?还有萧临风那……浑人!亏他饱读圣贤书,尽做有辱斯文的事儿,咱以后不见他了。”
  全家给她一人开大会,唐荼荼两颊都垮下来。芳草浅浅咬着唇,苦想着什么说辞能帮姑娘解围,越急,脑子里越是一片空白。
  正这会儿,外院通传:“外头来了位大公公,坐着轿子来的,说是要传手谕。”
  “手谕?!”
  唐老爷忙扑打干净身上的面,顾不上换衣裳,外头套了身公服,肃整神情带着全家人往外院赶,“什么色儿的手谕?”
  “杏黄的。”
  圣人用明黄着色,储君用的才是杏黄色儿的,手谕不盖官印,相当于宫里贵人的私诏,一路并不招摇,安安静静地进了唐家的门。
  快脚走到跟前,唐老爷一瞧那公公头上的三梁冠、腰间的银钑花革带——果然是詹事府的。
  他立马掸袖跪下,“微臣”俩字才刚蹦出口。
  那大公公含笑道:“大人请起,这是太子殿下传给你家大姑娘的。”
  等二姑娘扶着蒲团跪稳了,公公清声念道:“传太子手谕——赐唐家长女练雀花锦银佩绶一对、鸂鶒补子服一身,领文官杂职,可工部行走。”
  “补子服?!”唐老爷直当自己聋了:“公公说传旨给谁?!”
  公公失笑,双手捧着那封手谕递来:“大人自己瞧罢,老奴还得回去给殿下报信呢。”
  说完,含笑瞧了唐荼荼一眼,施施然领着人走了。
  那身官服翠绿绿的,正正方方的补子上绣着活灵活现的花鸟,沉甸甸的压袍玉佩油透润泽,放在叠得齐整的银绶带上,把全家都镇住了。
  前院的牧先生匆匆赶来,连坐街门口听说书的叶三峰也被仆役喊回来了,全家人围成圈,一起观摩这身衣裳。
  胡嬷嬷纳罕:“我的个乖乖,这是送错家门了?”
  唐老爷失神:“指名道姓说的,怎会有错?太子手谕又不是拿张纸胡写的,送出来前不知多少人一遍遍核对,谁敢出错?”
  牧挂书惶恐:“巷子里就咱一家姓唐的,曾听闻东宫城府深沉,最擅掐摸人心,老爷最近是不是做了什么不合宜的事,这是不是在敲打老爷?”
  叶三峰拧眉:“老爷一个五品小官,犯了错事就直接查办了,还值当敲打?哪有送套官服过来敲打的道理?”
  唐义山没经过什么事儿,半晌失语,圆睁着眼睛,看看这身官袍,又看看荼荼,惊奇地活像白日撞鬼。
  唐夫人眼睛快要长在这身衣裳上头了,半晌错不开眼:“老爷,你前些年的衣裳,是不是也是这样儿的?”
  唐老爷怔然称是:“这是七品文官补子服,老爷我五年前穿的还是这一身。”
  他捧着这封手谕翻来覆去地看,唐夫人急得不行:“老爷你看完没有啊?到底怎么回事啊?”
  “没有吏部批文盖章,只是太子手谕,这是不授官,领个杂职的意思。”
  只有珠珠最矮,踮着脚,半天看不着他们手里捧着的东西,吆喝一声道破天机:“姐姐是要当官儿了吗!姐——!太子为什么给你官儿做呀?”
  “荼荼呢!”全家人猛地想起来,呼啦啦围着荼荼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唐荼荼不敢说得太细,删繁就简,简了又简,她翻出自己画的那一沓南苑图纸。
  “我那晚在画画,被太子看见了,太子说这个画法很好,比现行的山泽舆图画法妙,让我尽快去工部给官老爷们仔细讲讲。”
  全家人仿佛长在了同一张脸上,全是一个表情。
  “这图,老爷我那晚上就看过……荼荼说她去画图了,咱还不信她。”
  唐老爷颤巍巍地接过闺女手里那沓图,用的不是什么好纸,他捧这一沓脆纸比捧太子手谕还慎重,捧到桌上和两位先生一起钻研去了。
  乍看,图上是一堆白描线条,细看,结构完整,树是树、墙是墙、校场是校场,亭台楼阁皆在望——可要是再问“这图有什么门道,有什么妙处”,唐老爷就瞧不出了。
  全家人传阅着这几张图,唐荼荼在他们一分慌张、两分不解、三分惊奇、四分怅惘的目光中,压出了整整一屉月饼。
  她拿巾帕把案板上的面糊擦干净,前脚才被训了一顿,这会儿有点蔫巴,提不起劲来高兴。
  “太子说,这图挺有用的,又说我一个小孩儿不便在工部行走,会派人跟我接洽。谁知他直接送了我一个官做,就……挺突然的。”
  全家人都哑巴了。
  半晌,见多识广的叶三峰撕开唇缝,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小姐得殿下赏识,这……倒也算件好事,别家闺秀会弹琴作诗有什么稀奇,咱家小姐能绘山泽舆图,能被太子赐下官袍,是不世出的大才女!”
  叶三峰越说,声调越扬,最后直要扬上天去。
  “一门双神童,足见老爷夫人教谕之善,老爷还愁官路不得亨通?红袍紫裳不愁来——叶某先在此给老爷贺喜了!”
  叶三峰拱手长揖到地,他红光满面,声气也足,喜庆得活像给人拜年。
  这么热的天,唐老爷愣是打了个寒噤。
  第128章
  太子于细节处用了心,专门挑中秋当天送来这么份大礼,可惜他低估了自己手谕的威力,天家恩赐,一落地就成了惊吓。
  唐府众人对着这身翠绿绿的衣裳瞅了半天。大晌午的,唐老爷连饭也顾不上吃,带上三大碗去家祠拜祖宗去了。
  他昨儿回去祭拜仙人时,心心念念盼的是“望祖宗庇佑,叫儿子学业有成,早早入仕;一双女儿豁达明礼,无忧无虑”。
  祖宗今日就显灵了——只是灵得偏了些,入仕的成了荼荼了。
  中秋家宴的重点在晚上,晌午这顿吃得清淡,山珍海味要留着晚上来。唐夫人魂不守舍地吃完晌饭,带着荼荼去自己屋试衣裳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