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科幻未来>异界大召唤系统> 第二十四章 争天下

第二十四章 争天下

  随着六大派的元气大伤,江湖势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蹶不振,但蒙古一方,也因为皇帝还有满朝文武的离奇死亡,陷入权利的角逐之中,皇帝死了不要紧,再立一个就是了,但满朝文武一死,让蒙古高层顿时处于一个权利的真空带,各方领兵将领没有了上司,相互之间,又是平级,谁也不服谁,按照蒙古人的习性,开始为了权利的争夺,而陷入相互之间的攻伐之中。
  一时间,神州大地,烽烟四起,各方蒙古将领为了获得最终的权利果实,开始大肆征伐,本就凋零的民生,变得更加凄惨,再加上六大派的沉寂,这个时候,明教突然强势崛起,不到一月的时间里,尽占川蜀之地,而后脚步不停,明教都统徐达亲率两万明教精锐,自长江顺流而下,直入荆襄腹地,战舰驶入汉水,在光明左使杨逍和青翼蝠王的接应下,一举攻破襄阳。
  这个时候,驻守在荆襄一带的蒙古守军才反应过来,连忙驰援襄樊,想要趁明教立足未穏之际,将明教赶出襄阳。
  而这是,张定边、常遇春、赵普胜三人各率一路兵马,趁着蒙古军兵围襄阳,后方空虚之际,三路齐出,以席卷之势,在武当派的协助下,一举攻破长沙、武陵、零陵、桂阳等三十六座县城,加上襄阳,竟是在旬月之内,让荆襄之地丢失大半,三路大军破城之后,也不停留,自有人来接手这些攻占县城的政务,出榜安民,三路大军从三个方向直取围在襄阳附近的蒙古军。
  蒙古军首尾难顾之时,徐达却带着人马自襄阳出兵,中心开花,彻底打乱蒙古军的阵脚,四路大军将蒙古在襄阳的守军杀的七零八落,最终在襄阳城下顺利会师。
  从明教起义开始,到四路大军顺利会师襄阳,前后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明教已经成功占据了天下最富庶的两州之地,明教声势,自此被推向一个巅峰,同时,也给受战火荼毒的汉人百姓打了一剂强心剂。
  随着明教起义成功,就像一个信号一般,整个神州大地,不堪继续忍受蒙古人欺压的百姓不断揭竿而起,起义军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让原本还陷入内斗的蒙古人顿时蒙了,他们竟被一群汉人农夫,给赶的狼狈鼠窜,有心反抗,但一时的镇压之后,换来的,却是更激烈的反扑,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义军的行列。
  “教主,如今形势一片大好,我明教声势如日中天,属下以为,我明教是时候再进一步了,臣斗胆,请教主登基大宝,以正我明教之威名,号令群雄。”襄阳,往日的城主府如今已经被改成明教的议事堂,议事堂下,白眉鹰王一脸激动的说道。
  就算在此前做了一年的策划和部署,也没想到事情进展的会如此顺利。
  “鹰王,你太乐观了。”卓傲摇了摇头道:“有没有想过称帝的后果?”
  “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白眉鹰王理所当然的道,明教是第一支起兵反元的义军,同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卓傲称帝,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这种想法的,在明教之中,可有不少。
  “打天下可不是江湖厮杀。”摇了摇头,卓傲将目光看向下方的刘基道:“伯温,你来说。”
  “是,教主。”刘伯温站出来,微笑着看向白眉鹰王道:“鹰王可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若教主此时称帝,恐怕等待我们的,不是号令天下,而是群雄群起而攻。”
  “他们敢!”鹰王瞪眼道。
  “有何不敢?”刘伯温摇了摇头,叹道:“这是争天下,而不是江湖争利,我教虽然强大,但还远远不足以达到压制群雄的地步,一旦教主称帝,群雄岂能心服?要知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事关江山社稷,谁又甘愿拱手相让?”
  “那我们现在该做什么?”鹰王摇了摇头,他虽然能独当一面,但那是指江湖,放到天下,鹰王的目光还没有那么远。
  “很简单。”卓傲微笑道:“高筑城墙,广积粮草,招纳四方流民,兴修水利,休养生息,等他们打的差不多了,我们再出手,摘取果实。”
  “这……我明教向来行事光明磊落,此举,是否与我明教教义不合……”白眉鹰王皱眉道。
  “鹰王,这是在打天下,不是江湖斗狠,难道非要让我明教弟子流血伤亡,才行吗?”周颠道人摇了摇头。
  卓傲和刘伯温对视一眼,摇摇头,默契的没有再多说,如今明教虽然势大,但江湖气太重,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善才行。
  接下来的两年里,天下烽烟四起,战火遍地,而明教所控制的巴蜀、荆襄却是一派安静祥和,仿佛人间乐土一般,两年里,卓傲兴修水利,鼓励农耕,发展工业,召集能工巧匠,专门研发各种利民设施。
  同时,因为各地烽烟四起,产生大量流民开始涌向荆襄,卓傲来者不拒,大量接收流民,甚至派人前往各地招收流民。
  两年来,底盘虽然没有多大改善,但明教治下的人口,在两年的发展中,几乎是以爆炸式发展,到了第二年年底,人口已经足足是两年前的三倍还多。
  卓傲很清楚,这是因为各方诸侯混战,无暇顾及人口的原因,就算有人意识到人口的重要,奈何根本没有多余的粮草来供养这些人口,只能眼看着人口被明教几乎以掠夺式的方式夺走。
  经过两年的混战,蒙古人被赶到黄河以北,王保保、赵敏两兄妹在会师之后,死守大都,随后在混乱中,远交近攻,两年来逐步蚕食周边大小势力,终于将义军势力赶出黄河,将黄河以北的低于尽数掌握在手中,同时不断接收自南方逃回来的蒙古人,如今,若只论地盘的话,绝不比明教所占据的小。
  到了第三年,明教终于不再沉默,随着江东局势紧张,昔日本是明教弟子,但随着天下大乱,不少各地分舵舵主生出了别样的心思,纷纷选择自立。
  此时,正是一名昔日的明教舵主穷途末路之下,希望能够重回明教,救下他一家,对此,卓傲力排众议,命徐达率军渡江救援。
  当然,接人是小,最重要的是,明教当了两年的中立派,如今突然要对外动手,需要一个合适的借口,这名舵主的求援正是最佳时机。
  江东这两年来,一直战乱不休,大大小小的势力加起来足有十几个,根本无法将长江这道天堑有效的利用起来,徐达率军横渡长江,随后登陆,一路势如破竹,不出半年,在徐达的进攻下,将江东彻底占据,屯兵江边,虎视淮南一带的张士诚。
  尽占江东之地,只是一个开始,沉寂了两年的明教,再次向世人露出狰狞的獠牙,常遇春率军出南阳,在川中都统张定边的配合下,攻取汉中,随即两路大军同时转道,合围开封也就是洛阳一带,同时赵普胜兵出汝南,配合徐达,水陆两军夹击张士诚。
  这一战中,诸侯惊骇的发现,明教士兵所用的兵器、战甲乃至弩弓,要比其他诸侯强上一截,已经丝毫不逊色蒙古的精锐军队的装备。
  这便是卓傲两年来召集天下能工巧匠所研发出来的成果,科技上,完虐诸侯,而且诸侯连年征战,治下百姓的日子并不比昔日蒙古治下好多少,加上卓傲不遗余力的明里暗里向四周宣扬明教治下百姓如何滋润,也使得诸侯在民心上很难占到便宜,张士诚被仓皇赶到淮北,自此,明教势力占据了半壁河山。
  不过打到此时,两年来蕴藏的潜力已经耗尽,同时卓傲的地盘也和蒙古正式接壤,同时在中原之地,也出现卓傲的竞争对手——朱元璋。
  当初朱元璋随张无忌离开后,半路上却趁张无忌不备,悄悄溜走,躲在山东一带,一边观察天下动向,一边暗中蓄养实力。
  当初光明顶议事,朱元璋几乎全程参加,对于明教的计划,自然了然于胸,本想将这个计划透露给朝廷,让朝廷和明教死掐,谁知道卓傲直接出手干掉了蒙古皇帝和满朝文武使得天下大乱,明教强势崛起。
  朱元璋虽然知道明教的计划,但他却没有明教的底蕴,只能借着预判,在明教崛起之际,顺势而起,凭借出色的能力,半年内,成功将山东之地收入囊中,更远交近攻,经过两年的不断发展,如今已是除了明教和蒙古之外,最大的一路诸侯,随着常遇春和张定边攻占洛阳,双方也开始接壤,对于这位曾经的兄弟,竟然背叛明教,明教之中,几乎都是咬牙切齿,朱元璋昔日苦心经营的人脉,早已荡然无存,所剩的,也只有仇恨。
  朱元璋趁着张士诚仓皇逃窜之际,伏兵围杀张士诚,接手了张士诚留在淮北的地盘,与明教部队隔着淮河对峙,自此,蒙古、明教、朱元璋相互接壤,隐隐有三分天下之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