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生活>你好,1983>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番汉合时掌中珠》(求月票)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番汉合时掌中珠》(求月票)

  漫天黄沙,吹得暗无天日,风沙所到之处,吞噬一切。
  整个世界,变得如同末日一般。
  躲在帆布下面的人们,耳朵里充斥着的,只剩下怒吼一般的风声,以及沙粒抽打帆布发出的啪啪声。
  帆布也被狂风鼓动,不停抖动,发出呼哒呼哒的闷响。
  还好有李铁牛他们压着,不然的话,帆布早就被刮跑了。
  躲在下面的人,别无他法,只能默默地忍受,承受着风沙的煎熬。
  估计大多数人,此刻心中都在不停地祈祷。
  大自然一旦发威,还真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外面是黑天还是白日,终于,耳边的呼啸声渐渐远去,不过大伙的脑子里,依然不停地轰鸣。
  “好像风沙小了一些。”李铁牛的大嗓门忽然响起,声音有点发闷。
  随后传来滚动的声音:“哎呀妈呀,浑身疼,六子,有没有去痛片啥的?”
  李铁牛啥时候张罗吃过药啊,可是连续被风沙抽打帆布,他铁打般的身体,也终于吃不消。
  周围一圈人,也都纷纷解开身上的绳子,他们更不好受。
  呼啦一下,帆布被大风卷得腾空而起,还没来得及解开绳子的两个人,直接被一起带走。
  外面的风沙,虽然有所消退,但依然十分强劲。
  大风卷着沙粒,噼噼啪啪抽打在身上,每个人都连忙背过身去。
  外面的天空虽然一片昏黄,但还是有些光亮,刘青山看看手表,大约七点半,应该是早上。
  一场沙暴,持续了整整一夜。
  刘青山便猫着腰,开始挨个点名,还好,一个都不少。
  两名驼队的大叔,也猫着腰,开始寻找他们的骆驼。
  呼唤一阵之后,一处沙窝之中,终于站起来一群骆驼,它们抖着身子,上面全是黄沙,估计是被埋到沙子里了。
  看来刘青山说的没错,沙漠中的动物,自然有抵御风沙的法子。
  随着风沙越来越小,大伙也终于敢直起身,四下望望,感觉看到的景物,和昨天相比,已经大不相同。
  一场大风沙,就足以改变沙漠的地形。
  又检查一下饮食,还好,昨天都被集中到帆布下面,并没有遭受损失,还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哎呀,差点被沙漠给埋喽,我看看骆驼去。”
  小六子还惦记骆驼呢,顺着风向驼队走去,小小的身子,被吹得东倒西歪的。
  “六子,先回来。”刘青山真担心一阵大风,把她吹上天。
  “哥,快来,那边沙子底下有人!”小六子忽然大叫起来。
  刘青山也是一惊,连忙向前飞跑。
  但是随即他又想起,自己刚刚清点完人数,一个都不少。
  距离很近,几步就跑到了,小六子蹲在那,已经用小手扒拉着沙土:“哥,好像是雕像。”
  刘青山也俯身查看,果然是一尊雕像,从展现出来的面部轮廓来看,应该是一尊佛像。
  不会是一场大风,把掩埋在这下面的宝贝给吹出来了吧?
  刘青山大喜,俩手又在附近扒拉几下,果然又感受到和沙子迥异的东西。
  “夏教授,鲁先生,你们都过来看看,这下面有东西!”刘青山吆喝一声。
  大家也顾不得还没有停息的风沙,全都跑了过来,人多力量大,很快就发现下面越来越多的文物。
  有一尊尊佛像,虽然掩埋在黄沙之中,但是却没有丝毫损坏。
  也有一幅幅版画,虽然历经千载,但是上面依旧色彩斑斓,绘画栩栩如生。
  更有一卷卷的古籍,全都装在麻袋里,连麻袋都没有丝毫腐朽,更不好说里面防水的油纸之类。
  更多的则是一些瓷器和陶器,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可谓琳琅满目。
  “这肯定就是科兹洛夫当年埋藏的文物!”
  鲁先生激动地说道,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他们就发现上百件文物,而且下面掩埋的还有许多,这么大规模的,那肯定是不会差啦。
  万万想不到,一场大风,他们却因祸得福。
  发现文物的地点,基本就在他们驻扎之地的下方,就算发掘的话,也不会发掘脚下,肯定就此错过。
  还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大伙先吃饭,吃完饭再干,也有力气不是!”刘青山在激动过后,就开始张罗起来。
  随着太阳显露出来,风沙也彻底消失,大伙昨晚就没吃饭,还真饿了。
  “哈哈哈,吃饭吃饭,虽然有了这些精神食粮,但饭还是要吃的嘛。”夏教授眉开眼笑,总算是不虚此行啊。
  别人都回到驻地这边享用早餐,可是还有一位研究西夏文的专家李教授,却坐在那里不肯起来,似乎没有听到刘青山的招呼。
  “李教授,吃饭啦!”刘青山又吆喝一声,却见那位李教授依旧一动不动。
  “老李,有什么发现?”夏教授等人也围了上去。
  只见李教授手里拿着一卷古籍,正如饥似渴地读着,整个人,已经完全沉浸到书中。
  夏教授站到李教授身后,瞧着对方手上的古籍,然后瘦弱的身躯,也忍不住颤抖起来,因为他看到,古籍上的文字,竟然是用汉文和西夏文,两种文字书写而成。
  这就相当于一本字典啊,有了这本书,就能彻底识别西夏文。
  “哈哈,重大发现,老李,老鲁,咱们找到了研究西夏文的钥匙!”夏教授仰天大笑。
  笑声终于叫李教授也清醒过来,他小心翼翼地合上古籍,只见封面上,也是用两种文字书写。
  上面的汉字是《番汉合时掌中珠》。
  毫无疑问,这就是相当于古代的一本字典。
  几位教授兴奋了好一阵,这才被叫去吃饭,吃饭的时候,那位李教授还难掩兴奋地说道:
  “大多数西夏文献,都在俄国那边,现在好了,有了这本掌中宝,咱们也能编写自己的对照字典,不用再去那边看他们的脸色。”
  夏教授也连连点头,使劲咬了一口饼子:“我觉得那下面肯定还埋藏着许多文献,咱们要尽快运到兰州。”
  “不是应该运到首都吗?”李教授和鲁先生不乐意了,这是原则问题,必须说清楚。
  夏教授却依旧坚持:“我们省这边,有专门的西夏博物馆,而且这边离我们那近啊。”
  鲁先生立刻反驳:“老夏你这么说就不对了,要是从现在的行政区划来说,这边还是内蒙的地界呢,也不归你们管。”
  得,几位老先生饭也不吃,先吵明白再说。
  咳,刘青山轻咳一声:“各位教授,我才是这次考察的资助人,而且按照最初的协议,发现的文物,虽然是归属于国家,但是必须放在我的博物馆里进行展出。”
  几位教授的目光一齐向他投射过来,令刘青山都倍感压力。
  夏教授叹了一口气,选择了放弃。
  是刘青山他们的队伍拯救了他们,不然的话,他们师徒现在只怕已经……
  鲁先生和李教授也都无奈地摇摇头,李教授郑重地望着刘青山:
  “刘总啊,我去过你的博物馆,确实不错,不过好像也没法展出这么多文物吧?”
  刘青山嘴角微微翘起:“我准备在原来的博物馆旁边,再建一座单独的博物馆,几位教授放心,肯定不会阻止大家去研究的。”
  好吧,也只能如此。
  众人一起点头,然后这才继续吃饭。
  即便如此,但是他们发掘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这些老学者,在意的是这些文物本身,而不是它们到底归谁所有。
  套用一句话:他们是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
  大家整整忙活了一天,而埋藏在沙子下面的文物,却犹如一座巨大的宝库,似乎没有尽头。
  刘青山一瞧,赶紧找大伙商量:是不是先运出去一批?
  几位教授也表示同意,瞧着这架势,下面指不定还有多少呢,分期分批往外运,是个不错的办法。
  于是队伍就兵分两路:一路留下来继续发掘,另外一路,则在刘青山的带领下,先用驼队,把文物倒腾到沙漠边缘,汽车队驻扎的小村子。
  到时候,再带着补给返回。
  “最好是再增加一些骆驼,这些雕像,有些是石质的,太沉了。”夏教授也提议道。
  刘青山也点头答应,这些文物,运输起来要格外小心,确实需要大量的骆驼来托运。
  主要是汽车开不进来,要不然就省事多了。
  整理好驼队,就像那些佛像,一头骆驼,顶多也就能驮两尊,一边一个。
  而他们已经发掘出来的,就足有上百个。
  刘青山领着李铁牛,随着驼队返回,他把李铁留在这边,负责守卫。
  一周之后,刘青山带领大部队返回,队伍之中的骆驼,已经增加到五六十头。
  即便如此,又往返了两次,总算是把这一批文物才彻底运出去。
  前前后后,一共经历了两个月的时间,外面都已经快要入冬。
  考察队终于撤离了黑水城,重返人间,从沙漠回到那个驻扎的小村子,大伙都有一种隔世之感。
  喝上一杯热乎乎的茶水,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夏教授嘴里也不由感慨:“终于又活过来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