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绛色大宋> 第682章 第六七四节 开始怀疑人生的大宋左相

第682章 第六七四节 开始怀疑人生的大宋左相

  周必大没算错,宛城这位大匠每年扣下的税远高于大宋收取的人丁税。
  “话不能这么说。”王师傅作好了手中的这些瓶胚,检查无误让徒弟小心翼翼的抬到架子上后洗了手,坐下喝了一口粗茶水:“我两个儿子不交税,因为他们是学徒,收入低,什么税都不用交,我大孙子今年五岁,蒙学班发了书本,不用交钱,只需要年节给老师一份仪程就好,也只是心意,并非学资。”
  王师傅继续算:“我家里有八亩上田,二十亩下田。依原先的算法,每亩每年一斗,其实也不算多,但若加上支称、折变,这一折腾比税还高。县里还要收两成的省耗、两成的鼠雀。再让税吏踢一次斗,再给个茶水,加上鞋耗。还有许多我都不记得了。”
  “现在呢。因为我家作工,我是大匠,我家的田只有两亩上田、两亩下田是要交税的,其余的叫口粮田,口粮田可以不上税,是养活老弱的。”
  “交税的田有两种交法,一种是上交,另一种是依官价卖粮,我家田少,我每年交的是一百三十五斤粮,正粮。”
  “其实,我也没交,我家每年到交的时候花个一贯钱买了米,将买米的票票直接交给税吏就可以,米不用搬回家再交上去,这又省了脚力的钱。”
  韩绛在旁补了一句:“若你的两个儿子领到了下匠的铁牌,他们就要交税了。”
  “交,咱认交,这税写在明面上,没有私下再扣的,交多少心里有数。我今年还捐了十万钱,大伙都捐了些,合起来给登封北线守军买了些猪,咱乐意。”
  十万钱。
  放在临安城,足够一个贫苦的小户一年的吃喝用度了。
  这觉悟,周必大很受打击。
  大宋年年财政赤字,年年入不敷出,每次有点什么事都需要加征,什么时候听说过普通人给捐钱的。
  一个人捐不叫捐,若是许多人捐了那这数量是巨大的。
  谁想,这时王师傅又补了一句:“结果没捐成,猪送到前线,没过几天有军中司马送买猪钱来了,原本以为是个官,谁想竟然是老王家的五小子,结结实实给打了一顿,谁想这娃子竟然变硬气了,又打,他才松了口气,一户最多不能超过五百个钱,再打,这才依每户三千个钱最终捐了。”
  捐钱!
  需要打衙门的官才能捐。强牺 zhuiwen.org 读牺
  周必大感觉自已以往的道德观完全给颠覆了。
  这时,远处有人高喊:“老王三哥,四哥,五哥,七哥,晚上喝酒去不,若是去我便去抢位置。每人一张酒票,都别忘了。”
  王师傅高喊的回应了一声后对周必大说道:“这位贵人,咱虽然不识太多字,可也会算。以前襄阳西住的时候那酒挺贵,听说一碗酒的钱朝廷要收去七成,咱也去过临安,临安一百文一斤的酒咱喝过,贵人可以尝尝咱这里八文钱一斤的酒。”
  这话言下之意便是,临安城一百文的酒没有这里八文钱一斤的好喝。
  周必大转过头问韩绛:“这里没有榷禁?”
  韩绛摇了摇头:“酒有,酒抽重税,一倍。而且酒价分两种,每户都有酒票,酒票买酒是普通价,没有酒票的话价高三倍。转卖酒票劳役十日,倒卖酒票劳役一年。”
  王师傅哈哈一笑:“贵人喝的是好酒,登封的规矩是,混酒不要票,清酒才要票,没票了就喝筛的酒,有票就喝清酒。今天喝好酒。”
  这只是一个寻常的窑口。
  看看日头,差不多快要打下工的时间里,许多人都开始收拾自已的工具、行装。
  三三两两的约的去喝酒的有。
  年轻人也有想去喝酒的,却被年长的暴打,然后每人发一张小票票,然后个个一脸苦涩的去领背包往窑后的空地去了。
  周必大跟过去看了。这候 zhu i wen. org 章汜
  这里每人只有一份饭,吃完就赶紧去上课。
  识字学堂。
  周必大不怎么相信,他问陆游:“放翁,这是作给我看的吗?”
  陆游反问:“益公,这宛城所管的区域,你指一个县我带你去。给寻常百姓谋一条活路,这是最初的想法,可人活下来之后呢,自然应该活的更好,活的好了识点字,懂点礼才是治世治民之道。”
  陆游说的很自豪。
  他一直追究的,想过却不认为可以实现的事情,真实存在了。
  周必大开始思考宛城控制下的县、村,有什么地方值得自已去看一眼。
  韩绛这时说道:“我就不跟着了,我去要办点我自已的私事。”
  周必大不需要韩绛陪着,有陆游同他一起就可以,下意识就回答:“恩,绛哥儿你去忙你的事情吧。”
  可回答之后,周必大反应过来了:“在宛城,有私事?”
  “有。”
  “何事?”
  “私事。”
  周必大不相信韩绛到宛城会有私事,以这里的特殊性,对于韩绛来说每一个件事,都不可能是私事。
  可韩绛咬死了,自已要办的事情是私事。
  周必大也不好再问是什么事,只问:“何时在宛城相见?”
  “随时,我就在宛城南不远。”
  “好。”
  宛城南不远有什么?
  周必大开始就自已对宛城的了解作一个分析。
  陆游很清楚,周必大不可能猜到的。
  韩绛到宛城南是两件事,其中一件确实是私事。因为韩绛要去桐柏山。
  桐柏山风景不错。
  但韩绛在意的是桐柏山的一个特殊的工坊,桐柏山拥有玻璃用凝灰岩矿,还有大量的天然碱,以及白云母、水晶、萤石等等。
  大量的琉璃工匠正在不断的尝试烧制所谓的玻璃。
  韩绛认定了,琉璃就是玻璃的有杂质材料,而玻璃是纯度更高的一种材料。
  韩绛需要这个工坊。
  原先的计划中,这个工坊的产品是用来制作研究用的玻璃器皿的,可现在不同,韩绛需要许多自已前往金中都的礼物,以及日后在临安卖到天价的产品。
  水晶瓶装的酒,以及水晶套装酒具。制大制枭
  这是临安与宛城的无榷禁贸易协议生效之后,宛城卖往临安的第一种商品。
  所以韩绛要亲自去关注一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