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777章 李素终究只是个修水利的

第777章 李素终究只是个修水利的

  诸葛亮把李素“摆出明后年以中线、南线进攻曹操为主的姿态,让袁绍乃至未来的袁尚放松警惕”的思路大致叙述了一下。
  到这一步,荀攸法正都还很容易理解,后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为这个姿态做配套,如何实打实地进行后勤准备。
  考虑到刘备政权的资源实力分布,关中和凉州,乃至即将收复的并州,这些地方的兵力和粮草,未来或许只能在光复幽州的战斗中发挥主攻作用,
  或者最多再包括冀州的少数几个郡,而且这些郡往往是连接并州与幽州之间交通要道的咽喉位置。
  而剩余的冀州大部分地区,以及青、徐、兖、豫,扬州的江北部分,都得靠中线和南线的力量来解决。
  哪怕战斗部队可以从北线出击,进入敌境之后,也得快速完成穿插包围、与中线战区打通联络。这些北线部队的持续军粮供给,还是得靠中线接济,粮道还是在中南部。
  李素对这个问题的安排,主要就分成两部分——这也是之前他跟鲁肃讨论时,没有涉及到,但后来给刘备写奏表时,才全面充实进去的。
  诸葛亮根据他刚才现看现卖的理解,给大家讲解:
  “按照司空的计划,未来南路由扬州攻两淮,粮道可以分两条,首先是攻打江北的濡须口,然后挺近到淮南的居巢、巢湖、合肥、寿春。
  这条路兵马的粮草来源,主要是靠江夏郡和豫章、鄱阳、庐陵的产出,也就是拿整个赣江流域诸郡的产出,调度供应前线。
  另一条道路会更东边一些,从京口攻广陵,然后走广陵郡境内的战国时吴王夫差所挖邗沟故道,北上威胁淮泗的下邳、彭城。
  不过这条路未必能走远,主要是邗沟故道经过数百年淤废,渐渐年久失修。曹操当年破徐州时,更是处处屠城,徐州一切设施受损严重,六年了都不知道有多少修复。如果邗沟完全没有修缮,到时就不能指望。”
  诸葛亮先盘点综述了一下未来扬州北伐的路线,这部分大家都没有歧义,所以很快带过。随后他就讲到关键的中路进军问题。
  “除了南路之外,我军中路要靠荆州攻豫州。而荆豫扬三州之交,乃是大别山区,难以大军进兵,只能骚扰,这一点也是早就证明了的。强牺 bxwx.co 读牺
  司空今年早些时候,还让沙摩柯、昆明孟氏伪装成王平的无当飞军,翻大别山剽掠汝南周边,可是在夏侯渊支援汝南之后,沙摩柯也再难有寸进,便是铁证。
  这种情况下,要绕过桐柏山与大别山,从南阳攻颍川许昌,众所周知最好走的路就是走秦岭支脉伏牛山、与大别山支脉桐柏山之间的博望-叶县-昆阳进兵。这候 bxwx.co 章汜
  早在两年前,朝廷剿灭反贼袁术、夺取南阳时,张飞张将军就重兵速进,趁着高顺将军围宛城时,尽量剽掠当时还属于袁术的南阳-颍川边境诸县。
  当时,我军在袁绍和曹操攻入颍川境内之前,抢到了叶县和昆阳。此二县原属豫州地界,已在桐柏山与伏牛山垭口的东北,与垭口西南的荆州博望县隔分水岭相望。
  叶县、昆阳位于颍川支流澧水之畔,博望位于汉水支流淯水之畔。这两年高将军领兵守住叶县和昆阳,好歹还能靠荆州军粮陆运到前线,与夏侯渊相持。
  但未来如果千里远征,从昆阳进逼许昌,继续深入,则必须因粮于敌,或打通汉水与颍川-鸿沟之间水道。否则,哪怕光靠广造在西北凉州颇有建树的篷车,也是转运靡费甚巨。
  为了千秋大计,司空此番秘奏中,正式恳请陛下拨款拨人,全力修造沟通淯水澧水的运河,以示朝廷直接沟通汉水与黄淮水系的决心。
  而且只要此河开始修筑,曹操一定会相信陛下因为北线后勤困难,来年主攻方向是豫州,从而只知自保,不敢再支持袁绍。
  而袁绍的颍川、汝南地盘,到时候已成飞地,袁绍肯定会拱手把这二郡实质上让给曹操占领防守,以防我军进入颍-淮流域。
  将来,曹操干涉袁绍内务、插手关东伪朝中枢的胆量一定会更大,介入会更深,一切都利于我们乱中取事,在袁绍死后挑拨袁尚与曹操反目、袁谭与曹操勾结。”
  说来说去,图穷匕见,原来李素的最后一步“演戏”,还是想旧事重提,把修淯水-澧水运河的事儿,正式提上日程表。
  这里面着实有些阳谋了,荀攸和法正听完后,都能感受到,其实李素修这条运河,从纯军事价值角度来说,不一定完全能回本。
  诸葛亮说“即使有了水陆两用大篷车,还是得修这条运河”,明显是在为尊者讳,给自己的恩师的决策帮腔。
  刘备作为“仁君”的人设,在征发民力大规模修运河方面,肯定不能像隋炀帝那样横征暴敛竭泽而渔。不给点借口逼一下,未必下得了这个决心。
  但如果在战争年代的动员体制下不做这个事儿,到了和平年代其实更加难以动员了。因为可见的直接收益没那么大了。制大 制枭
  李素想挖这条运河,目的当然是进一步把大汉朝的西南地区与东北地区紧密连接起来,让汉朝的朝廷中枢,未来可以更高效地调度荆楚和蜀地的资源。
  益州的物资,在西汉的时候曾经通过蜀道连接关中,对朝廷颇有助益。汉初文帝把邓通弄去蜀地开铜山,富甲天下,景帝武帝的时候卓王孙司马相如那些家族,多少蜀地豪商都能襄助国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