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玄幻奇幻>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134节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134节

  无名殿前后的小竹林长起来还需要时间,不过扦插竹段上,现有的枝叶也颇为可观,只是露在地面上的竹节并不多,显得有些矮小。
  做牌匾之事,方长只是在工棚里选出了木板,写字后交给阿牛来完成。
  这段时间的训练与耳濡目染,已经让阿牛变成了多面好手,不管是木工瓦工蔑编庖厨,他都会上不少。方长感觉,如今将他放下山去,即使只是个普通人,做到这种程度也不会饿到。
  “好,就这样钉吧。”
  方长对站在梯子上的阿牛说道,后者正用锤子和大青铜钉,将牌匾钉在殿门上。都是有修为在身的,不会歪斜,倒是要方长来决定高低位置。
  咔咔咔几下钉上,阿牛从梯子上跳下,将木梯拿在肩上。
  而后师徒二人一齐退后,从稍远一点的地方,看彻底完工后这座建筑的效果。
  “嗯,不错。”
  方长笑道,旁边的刘阿牛也赞同的点点头。
  这座无名殿用料充足,气派得很。
  它以土为基,以石为阶,木柱砖墙,青瓦飞檐,最为显眼的地方,则是规整明亮的玻璃窗,和正门上方写有“无名”二字的牌匾。
  阿牛去将梯子放回工棚。
  方长则缓缓走进去。
  正门里面没多少陈设,只有几张椅子几张桌子,各自用料充足,但因缺漆显着木材本色,几只自制的茶壶茶杯凌乱的放在桌面上。无名殿又不用供奉什么,倒像个简单的会客屋舍。
  旁边进去,便是方长的起居室。
  靠窗摆着书桌,上有砚台笔架,南面阳光照射进来,将桌上纸张照的明亮。旁边有书架衣柜,还有一张真正的床榻,上面摆着旧被褥,被叠的整齐。墙上照例钉着一些木块,悬挂着斗笠之类杂物。
  ------------
  第211章 【远方飞来的信】
  屋里的物件,以竹木为多,比如桌椅衣柜、书架床榻、笔筒笔架之类。
  他不在卧室里喝水喝茶,故而这间屋子里,也没什么陶瓷器件。
  而后便是青铜器,比如用来照明的油灯,便是青铜所制。这也是目前方长最容易得到的金属,毕竟开一次炉就有许多,除了比较费木炭,矿石并不缺乏。
  虽然那处铜矿除了伴生锡之外,还有白银,无需冶炼,但由于量不大,他并不常使用。一直以来,方长除了用白银做发簪葫芦口等小零件外,还做了几只银盘银碗,以及今天的窗户合页和镶玻璃钉子,其余便是下山时候当路费用,
  这种贵金属在山下可以换钱,且比铜锭占地儿小,更适合随身携带,不然若是行走稍远的路,扛着大量铜锭下山换钱有些太骇人。
  屋中最显眼的,则是一架纺车。
  它和山下常见的家庭纺车一模一样,一个简单的木头架子,上面有个连有摇柄的大绳轮,联动一根纱锭轴。这种绳轮结构,可以让纱锭转动速度均匀,不易断。
  云中山物产丰富,之所以制作这架纺车,是因为春日里方长在山中转悠时,见到有野桑蚕,遂捉了养起来,得了不少蚕茧。将蚕茧处理过后,闲来无事时,他便造了这架纺车,可以将丝纺成线。
  而且方长手头也有不少棉种,是他去年下山时候所得,已经寻找了合适地方播种下去。等待发芽开花,便可采集使用,只是到时候还要制作配套的弹花弓之类。
  到时候,这架手摇纺车,不仅可以纺丝线,还可以纺棉、麻。
  现在方长手头材料很少,纺好丝线后只是积攒着,但他还是用青铜做了些针,有时候衣服有破损,便缝上几下,毕竟除垢术只能解除脏污,无法填补漏洞。
  他计划等手上的纱锭再多一些,就造个简易织布机,将线织成布使用。
  无论是做窗帘还是做被褥,都是极好的。倒是身上衣物无需自制——他已经习惯了在山下定制。
  在座位上坐下,抽出两本书细细阅读。
  玻璃窗透光性非常好,明亮又清晰,就好似开了窗户似的,但又有没有风吹进来掀动书角,这一点已经足够让天下所有读书人羡慕。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饭时。
  正在练习厨艺的阿牛负责做饭,如今他的手艺已经很不错,烹饪出来的的食物有模有样。
  “师父,开饭啦——”
  “好的。”
  方长应了声,将手中这本《地理山川杂记》合上,归于书架。这本书还是当初从山神那里借来后,自己抄录的,原本已经归还了章淳。
  走出殿门,前面银杏树下的石桌上,已经摆了几个碗碟。
  夏季的云中山,到处都是食物,每日都不重样,而且恢复了捕猎之后,桌上也有鲜肉做的菜,只是阿牛依然更喜吃素。
  倒是仙栖崖上自种的粟麦高粱等主食一直不充足,毕竟之前崖上开垦的田亩较少,收获数量有限,大多数时候还要靠地薯、野豆、各种坚果填充,或者直接以肉与蔬菜当主食。
  还好不论是方长还是阿牛,吃饭更多的是种仪式感,不挑食。
  桌上菜肴被烹饪的色香俱全、味道鲜美,虽然调料不多,炊具也稍显简陋,但诸如丝瓜、菜豆、山葱、水芹、茄子、南瓜等菜肴,五颜六色的摆在桌面上,看起来就赏心悦目。又有一大碗扣肉,以自制的地薯粉丝垫底,蒸的软糯酥烂,浓香绕舌。
  “阿牛,你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方长笑道,不过不等阿牛回答,他忽然放下筷子,看向远处云层中。阿牛很疑惑,顺着师父的眼光朝远处看过去。
  顷刻,有片纸从远方分来。
  方长顺手一抄,接在手里,却是个纸飞机。当然,这纸飞机也有其它称呼,比如山神章淳就称呼它为“平头蝠”。虽然交给于青菱和柳元德的时候,他们并未说话,但是想来他们对此应该也有特别的称呼。
  嗯,他已经知道,这只纸飞机的来源是于青菱和柳元德。
  轻轻展开,上面写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字迹清晰优美,很见主人功底。方长先看了了落款,果然是柳元德和于青菱,不过这篇字想来应当是柳元德所书,毕竟他是个读书多年,差点就去考科举的人。
  “原来如此。”
  匆匆看完,方长放下纸,轻轻吁一口气。
  对于师父收到的信息,阿牛没有去问,也没有去看,只是不停进食。方长也没有将其中内容,告诉自己这位即将下山的记名弟子,有些事情知道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儿,平平淡淡才是大福分。
  柳元德和于青菱在护送完毕,离开南疆后,卷入了不少风波。
  通过所遇到的各种事情,以及他们自己的渠道所获情报,推得了一些情况。
  想起方先生是他们所遇到修行人中,最为熟悉也是看起来最厉害的,所以他们用方长当初留下的纸,特意将相关情报写下。
  妖怪们的组织,已经在天下许多地方都占了上风,动乱已四起。各地也有豪杰们,各自举兵,有的附逆,有的奋起抗争。往往又有修行人加入,许多地方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黎民百姓困苦不堪、流离失所。
  他们在这次护送后,也有了不小实力和许多声望,好些江湖人士没有离开,而是追随二人一起,收编了几只零散队伍,正准备寻找可靠义军加入。
  于青菱和柳元德在路途中得知,妖怪组织们的布局,乃是“满天星斗”之势,在各州府都安放了人手。
  为此,有东南西北四个分堂,分别在东海群岛、南疆丛林、西域大漠、北部冰原里人迹罕至之处,专门为妖怪们源源不断培训手下。估计再过几年,对方在各地州府都人手不足的问题,就会被弥补。
  那时候,天下的形势肯定会更严峻。
  于青菱和柳元德说,他们计划找到可靠义军后,看能否组织人远征四方。
  ------------
  第212章 【耕牛的理想】
  方长将信纸放好,对阿牛笑道:
  “继续吃饭吧。”
  “嗯。”
  两人慢条斯理地,将所有碗盘中食物一扫而空。
  阿牛像最近所习惯的那样,起身收拾碗筷,去浣花溪的流水中刷洗。
  方长则走回屋中,抽出一张纸铺在桌上,在砚台中加了些水,取出块自制墨,轻轻研磨几下。
  而后他将几天未用的笔,浸泡在水中,等了一会儿待笔头化开,才提笔蘸墨,在纸上刷刷写下两行字:
  “知道了。”
  “有事可以用这张纸空白处回复。”
  自制纸张的水平越来越好,虽然依旧不够洁白,但书写起来感觉很好,十分托墨,而且纸质坚挺。
  他轻轻晾干墨迹,将纸张折好,成为平头纸飞机,而后打开玻璃窗子,捏住纸飞机的中间部位,望空中轻轻一扔。
  纸飞机在天空中划出一道白线,轻盈迅捷地越过山崖边沿,朝下方飞去,而后猛地跃升,迎着太阳的方向,扎入云中不见。
  方长笑笑,正待重新关上窗子。
  他看到不远处,阿牛从厨房走出来,似乎已经将里面收拾好,于是对弟子喊道:
  “阿牛,过来。”
  “好嘞。”阿牛应和一声,立刻朝这边走过来,穿堂进屋,到方长面前行礼问道:“师父有何吩咐。”
  “准备准备,我们一起下山吧。”
  “好。”
  阿牛听到师父的话,很是愣了下,不过他早就知道,终究会有这么一天。
  向来乖巧的他,并未过多发散思维,而是答应之后,便默默地回自己正住的客房里,收拾行李。
  方长注意到,阿牛的情绪有些低落,不过他没有作声,而是任由自己这位即将离开的记名弟子沉闷。
  缘起缘灭,本就是世间寻常事。
  如果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参透这一点,对阿牛的修行有许多好处。
  他也回过头,从柜子里取出那块惯常使用的青布,熟练地开始打包裹。平日里灵泉剑他一直不离身,本就在背上,酒葫芦也被重新从墙壁上摘下,挂在腰间——回山后这段时间,葫芦里面的酒没喝掉多少,还有不少缸。
  用于更换的旧衣服也放进包裹里,还有一些小零碎,不过靠着手上除垢术,他下山这些次,还没有出现过需要换衣服的情况。
  由于现在还是夏天,方长积存的零食并不多,没有多少可以放进去,他只好遗憾地取消了这一项。取而代之的,是他去了趟外面工棚,取了不少白银放进去。
  小餐刀已经被换上了皮鞘,插在怀里,这也是下山后很方便的工具。
  “师父,我准备好了。”
  不一会儿,方长走出门去,发现已经收拾好行李的阿牛,早已经在厅堂里等着他。阿牛没有多少行李,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甚至能够做包裹的布料他也不具备。
  云中山上虽然物产丰富,但方长尚未学会纺织,没法凭空变出布来,因此在仙栖崖上生活的阿牛,也只有化形时候所得那身衣服。
  阿牛只是挎着个篮子,那还是当初刚上崖时,方长用以装满了烤地薯,一起送给他时候的物事。
  篮子里面还放着几件他自制的小工具,以及一些食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