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其他类型>八零女书记> 八零女书记 第68节

八零女书记 第68节

  小村太小,没有私人饭店,就是在马村长家吃的饭。马村长家的居住条件还算不错,盖的是全村唯一一间砖房,三间正屋,前后院子;自家有一条渔船,跟弟弟一家合伙。
  村长媳妇穿得起的确良花衬衫,但普通村民有一半还在穿特殊时期的黑灰蓝,孩子们因为长得快又费衣服,衣服上补丁较多。男孩子基本只穿一条短裤就在外疯跑,女孩子大多数也都是短裤或只到小腿的七分裤,莫名的很“时髦”。
  村民普遍都瘦,就没看到谁营养过剩过于肥胖的,中年男女也顶多是个微胖,老人也普遍消瘦。
  下来视察并不会提前通知,马村长也没来得及去买点好米,就吃的镇上粮店里买的杂交米,说实话并不好吃,不够香,口感一般。姜明光已经很久没吃过这么“不好吃”的米饭了,还好鱼子酱和虾酱挽救了一下。
  素菜是凉拌的龙须菜和裙带菜,倒是非常鲜嫩可口。
  姜明光一边吃饭一边想,搞海藻养殖也是一条路子。虾尾村这儿不适合做海港码头,但海岸线这么长,沿海的村子搞水产品养殖应该是可以的,就是要考虑品种,也不能随便上马。马上放下碗筷,拿出笔记本记下来。
  “书记,吃饭还忙着工作啊?”马村长说。
  “这叫灵感,灵感来了就要记下来,不然忘记了。老马,你说说,你觉得不考虑钱的情况下,你们村要怎么才能脱贫?”
  “啊?要我想啊?”马村长有点慌,“我也没啥主意,上面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保证全力配合。”
  这番表忠心倒也不能算错。
  “行吧,能全力配合就行。”
  “应该的应该的。”
  下午还是去村民家里走访,随机挑了几户渔民。
  渔民普遍都穷,能盖的上砖混泥房子的都算是经济情况比较好的家庭了。泥土不要钱,砖块一分钱一块,盖房子的人工花点钱,房梁和其他部位的木头花点钱,几百块也就能盖新房子了。
  先走访了村里最年长的马老汉家。
  作者有话说:
  我家有亲戚在淡水湖洪泽湖当渔民,家产就是能住人的船,一条船20万左右,很敞亮。岸上也有房子,条件相当好。海船不知道能不能住人,这方面不太懂就略略略了。
  兰考县焦裕禄不能说在任上“累死”吧(癌症去世),但要不干这个职位,好好休养,多活几年还是可以的吧。焦裕禄是典型,但还有更多默默工作的县干部、镇干部、基层干部,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脚踏实地的基层干部。贪官污吏是有,哪国都免不了,但好干部更多,不然这个国家还能行吗。
  今天看到一个台湾演员之前发了一个博,说某人认为某地脱贫攻坚做的不到位,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为此找到这个演员,澄清不是这么一回事,并邀请她实地考察,最后这个台湾演员真的去了当地,拍了视频,基层工作人员做的非常好,是那个某人误导了演员,其目的是在有店铺有商品房的前提下还想享受脱贫攻坚的优惠政策。视频拍的挺好,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见到了偏僻地区的基层工作做到了什么地步,工作真的做的很好很细致了。关键词“阿克塞县”。
  第77章
  马老汉四十岁才娶了老婆,生了五个孩子,只活下来三个;如今马老汉年过七十,老婆死了,三个孩子都是二三十岁,全都是光棍,只留了老三在家,马老大马老二在本省一家船运公司做船员,一年也回不了一次家。
  三月份马老三出海,不知道跑去了哪里,连人带船都没回来,全村出海找了半个月也没见着。马老汉痛失幼子,哭得眼睛都要瞎了。
  这种情况,村里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慰问慰问。马老大马老二跟船出海了,没个半年回不来,马老汉孤苦无依,天天唉声叹气。
  马家房子倒是去年才翻新的,是两个儿子寄回来的钱。马老三的收入也只够爷俩生活的,没什么积蓄。马老汉算不上“孤寡老人”,但又确实生活困难。
  “这样吧,你们村里给安排个人,专门负责照料孤寡老人和马老汉这样孩子不在身边的困难户,至少一日三餐管理起来。你们村小,能有几个孤寡老人和困难户?够五保户资格的,申请一下国家的补助。马老汉暂时缺乏生活来源,也给他申请一下,先申请半年。等马家另两个孩子回家,让他们父子商量一下,老人总归还是要人赡养的,要么回来一个,要么给生活费。”
  马村长说:“行。”
  “看看哪家愿意承担这个事情,一日三餐定个价格,直接给钱,要求至少两荤两素,一份炒肉丝,一份鱼,一份青菜豆腐之类,一份海藻,除了猪肉要买,其他也不贵,对吧?”
  马村长连连点头,“行,不贵。”
  “你们可以定一份菜单,每周七天,菜色要有不同,不能天天都吃同样的几样菜。米饭要管饱,还要保证干净卫生,送餐上门。集中管理三餐实际比一家一户单做要省钱,其实就约等于食堂,只是你们这个食堂是专门为孤寡老人困难户服务的。先试行一个月,账直接从五保户补助里面扣除相应费用,还包括给做饭的这个人的工资。”
  马村长想明白了,“这是好事啊,就等于至少解决了一个人的工作。”
  “对。这个工作安排给女人,找个平时手脚麻利爱干净的妇女去做。”又说:“老马啊,你要把在家里的妇女同志的劳动力利用起来。女人不能上船这事是上千年的思想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儿。男人出海了,女人待在家里做家务活,可家务活不算钱啊,咱们的女同志多亏呀!”
  马村长不以为然,“女人嘛,还不是在家带带孩子做做饭收拾收拾家,家里没个女人可不像话!”
  “你这个思想也有点陈旧了。”姜明光适度的板着脸,“要承认女同志在家里的劳动,女人不能出海挣钱,家务活也得不到你们男人的承认,那怎么行呢?就是旧社会给地主家当佣人还能有工钱呢。”
  马村长一琢磨:没错啊!
  再去一户有残疾子女的家庭走访。
  这家原本已经有了一女一子两个孩子,女儿是头生子,今年九岁,五岁检查出来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好治,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做手术,但我国现在心脏手术技术还很落后,这孩子可能活不到成年。因此这家得到了生育第三胎的指标,生了个三娃女孩,还没满周岁。
  俩夫妻都挺能干,男的头脑活络会说话,肯干能跑,在县里几个镇联系鱼贩,算是个中间商,这附近几个渔村都是他的业务范围,收入算是村长之下的头一份;女的开了全村唯一一个小杂货店,方便全村群众。
  村民多可怜他家大女儿年纪小小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死了。他家生活倒是很不错,盖的也是新砖房子,儿子七岁上学去了,大女儿在家。
  “怎么不让孩子去上学?”姜明光问。
  女店主忙着倒水泡茶,“书记您坐。”
  “去哪里看的病?”
  “去沪城找的专家看的,说那个词我也不懂,病历也看不懂,就说妞妞是什么‘先天性心脏缺损’,心脏少了一块重要的部件,所以她脸色不好,您看,她这个嘴唇青的,就是没血色。医生还说,心脏送血到全身,这个作用有问题,不行。妞妞,去前面问二姨婆要一袋子海贝壳。”
  女孩答应了,慢慢儿出了门。
  “这么严重?”姜明光有点吃惊。
  “孩子也知道自己的病不好治,”女店主抹着眼泪,“哪是我们不让她上学,是怕她在学校晕倒了——这也怪不好的。她不在家,我心里不踏实。”
  姜明光心里也怪不好受的,“再严重也得治,现在沪城和首都那边能做心脏手术的医生也不少,回头我请人帮忙打听打听,你们带孩子再去看看。再怎么着也得尽量治治啊。”
  “您说的是。孩子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养了这么大,要是有个好歹,我怎么受得了!”女店主眼泪哗哗的。
  “别哭别哭,有病治病,当父母的尽力就行。”现在农村没有医疗保险,看病花钱,还是花大钱,所以很多农村群众都是小病忍着、熬着,一直到成了大病才舍得看病治疗。她想着政府也确实没有什么地方能帮他们的,这得亏是千灯镇就是个小镇,人口不多,她还能多为群众着想一点。
  想照顾到每一个人实际不可能,基层干部累死了也做不到,事情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都给你做到位,但总会有人做,一直有人在做,对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循序渐进才是正常的、应该做的、也是能做到的。
  女孩子一会儿回来了。姜明光问她想不想上学,她腼腆的点点头,小声说,想上学,想跟弟弟一样背着书包上学。
  因为要到邻村去上学,且一天来回几公里,她这个身体情况,确实也不适合去上学。
  “上学是没办法,你身体条件不允许。让弟弟回来教你好不好?弟弟好吗?听话吗?”
  女孩懂事的点点头,“弟弟很好,他从来不跟我吵架,只有我骂他的,嘻嘻。阿姨,你是书记,是很大的官吗?”
  “一般大的官。”姜明光笑着摸了摸女孩头发。
  “比村长的官还大吗?”
  “比村长的官大一点。”
  女孩露出羡慕的神色,“阿姨好厉害。二姨婆说新书记是个好人。”
  姜明光便看了看马村长,他有点不安。
  村长嘛,摆摆村长的“威风”应该也是常事,她今天管了,明天可管不了,只要村长做得不过分,她也就当不知道。
  “那是。你们村长要是欺负你或是二姨婆,你就去镇上找我,知道吗?”
  女孩点点头。
  马村长赔笑,“妞妞,我可是你叔叔,我对你挺好的啊。”
  姜明光笑着说:“咋了?老马,你还较真啦?”
  “不敢不敢。书记,不瞒您说,我就是本村人,这里随便一个都是我哥哥姐姐大伯大婶,我哪敢欺压长辈亲戚啊!”
  “没有就好,没有就对了。”
  马村长现在是不敢得罪她的,也不可能她刚来没几天就给她找事下绊子;虾尾村又太小,搞不了什么幺蛾子。她顺手敲打敲打他,这也是很正常的,她又不怕得罪他。
  这就是“当官”或者说“居上位者”的优越性。
  给女孩留了一斤大白兔奶糖,又给还没放学的男孩子留了一盒中华铅笔。
  “下次我再来看看你,你要是能认识字了,我送你描红本和画册。”
  女孩子很高兴,“书记阿姨您真好!”
  第78章
  在虾尾村没有见到真正困难的居民,大概是马村长想给她留个好印象。
  做基层工作实际上繁琐又细碎,全都是水磨工夫。要是按照姜明光的标准来看啊,除了蒲宁市还能看看,到了长宁县便看不得了:街道狭窄,街道两旁的房屋陈旧, 第三产业很少,服务性行业也少得可怜;千灯镇就更寒酸了,放眼看过去,全是亟需发展的方方面面。
  忙了小一个月,走访、视察了全镇16个村,接下来跟各部门的主管领导开会,落实了一些基础建设工作,
  首先是教育,各级村小学、乡小学、镇小学、镇中学,该翻新的翻新,该扩建的扩建,该招聘的招聘;几乎所有小学都面临教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还因为没有编制,很难招到合适的老师。全镇有一半的乡村老师没有编制、拿着菲薄的工资,福利低得吓人,因为没有编制就没有福利。
  除了扩招乡村老师之外,姜明光这个新镇委书记拍板,给所有教师都涨了一级工资。一时之间,镇教育局上下喜大普奔。
  接着是治安问题。83年开始的严打为期三年,到了85年9月,已经为期两年零三个月,全国上下治安情况大为好转。财政拨款加大力度,千灯镇公安局这几年配了好几辆警车,警用三轮摩托也没下班,交通工具还是够用的。
  严重的刑事案件不多,很多是喝醉酒打架斗殴,邻里纠纷,车祸也不算多,偷盗行为有点多,宗齐光去菜市场买菜,被人偷了钱包,气得他要死,菜也不买了,蹭蹭跑去镇公安局报警。当晚,片区民警就把他的钱包给找回来了。
  开会的时候姜明光便说,公安部门要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小偷猖獗是公安局的失职,不要以为小偷小摸不算什么严重的犯罪行为,人民群众应该能放心安全的带着钱包出门。
  镇公安局狠抓了一番偷盗行为,抓了几十个人,挖出了一个千灯镇本土的偷盗集团,这个偷盗集团分工明确,作案范围远至市里乃至省会。顺藤摸瓜之下,几个月之内打掉了一个流窜作案的犯罪团伙,倒是意外收获。
  然后是几个部门联合开会,姜明光要求科技部门研究一下沿海村子适合养殖的水产品。珍珠养殖要求自然条件比较高,可以先搞一个科研小组试验性的养殖,圈个几公里的海面;其他养殖主要是鱼虾贝类这种消耗量很大的水产品,海水鱼的种类众多,有的能养殖有的不能,也有好吃和不好吃的分别,海水养殖肯定是大有可为的。
  定下来品种之后,就要找海边养殖场的场地,不要在意附近是否有居民,养殖场建立起来之后,建设新的村子或是整个村子集体搬迁也不是什么事儿,一次投入可以有几十年的收益,当然十分划算。
  养殖产业被定为这三年的重中之重,要在明年春天就开始正式养殖,之后经验丰富了,还会逐渐增加养殖场的面积。不要担心销路,规模搞起来之后,压根不要愁销路。
  最后还是基建工程,基建工程不能放松,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铺到下面村子里。国家制定了“五年计划”,千灯镇也要有自己的“五年计划”,不能说她干了三年走了,丢下一堆“无头工程”。
  她知道要给继任留点事情做,修路盖桥事实上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都达成“村村通”,每一任领导都能有点基础政绩,也算是“端水主义”,大家都皆大欢喜,这叫“既不损人又利己”,又叫“非零和博弈”,“双赢”的局面。
  长宁县比玉龙县纬度高一点,冬天平均气温两县差距不大,玉龙县靠山较冷,长宁县靠海,实际上冬天倒也不算冷,别去海边吹冷风也还行。
  大方向定下来了,千灯镇的镇长开始往下面跑,落实实事;镇委书记开始往县城和市委跑,伸手要钱。
  教育、治安说起来难度不大,公安局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就行,没有额外开支;教育局开支增加了,主要是教师工资,而且也是放到明年一月才开始增加,财政方面的压力不大,做好下个年度的财政预算就行。长宁县也是全国级的贫困县,财政预算做好了就能批下来钱。
  基础建设反正也是不可能一步到位,那就按部就班的做下去,问题也不大。
  最重要的当然是搞养殖产业了。十亿人口的消耗量巨大,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人对“吃”的需求大增,普通群众收入也相应增加了,供求市场一直在迅猛发展。跟群众的购买欲望相比,国内的养殖产业包括水产品养殖产业还远远跟不上。
  近海的海洋捕捞业这几年发展迅猛,这也是马老汉家两个儿子都跑去外地进船员公司的前提。现在沿海省份都已经注意到近海和远洋捕捞产量下降的问题,只靠自然界海洋捕捞已经无法满足国内群众的生活需求,人工养殖必定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重头项目,无论是养殖家畜还是养殖水产品,都是关系民生的大件事。
  一个镇的资源有限,要想办养殖场就要有技术,小小的千灯镇可没有什么高级的养殖技术,但渔民们已经眼馋外地的养殖户了,认为养殖户收入稳定,可比散着出海捕捞靠谱的多,旱涝保收,前途一片大好,这一层观点倒是不需要下力气转变了。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蒲宁市很快也就组织了一些被选中的海边渔民去隔壁市考察取经,渔民们回来后都对养殖产业充满了信心,都觉得别人能行,他们肯定也能行。
  至于具体是一家一户承包若干海面办养殖场,还是几家亲戚联合开办养殖场,这就是当地村委会考虑的事情了,镇领导不可能为基层考虑到如此细致的地步。任务发下去,海边的村子按照人口多寡,分别有若干亩养殖场的试点计划,是根据外市经验制定的肯定能做到的任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