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其他类型>深层心理学> 第十二节 症状成因之—偶然提醒

第十二节 症状成因之—偶然提醒

  如果大家能够从那些案件中找出最基本的逻辑,就应该能够清楚地看到,案例在“表哥的笑”那个环节嘎然而止。
  这个笑看似简单,不起眼。但正好就是要寻找的那一点致病因素。
  这一点到底有何特殊?竟能牵一发动全身?
  它又是如此的不起眼,以致不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无从了解和关注。
  患者也总是认为自己的病源异常强大,必定要经过极大力量地改变才能起效。
  任何好转都被他们认为是暂时的,不真实的。因为这种好转来得太过简单。
  这就是我要寻找的“偶然因素”和“外力作用”。
  何谓“偶然”?
  偶然就是随机的,并非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同样生在一种家庭,兄弟姐妹之间的性格会有较大差异?有开朗和悲观之分?
  同一种家庭背景,这是必然的。子女都必然经历的。
  那么,什么是偶然呢?
  那就是兄弟姐妹不一定都要经历的,随机发生的。
  回到上例,当那个男孩的父母在争吵的时候,男孩并未知觉,依然自娱自乐地玩玩具。
  在他的潜意识中,父母和他之间永远是有爱的,不可分离。
  所以,如果父亲愤怒地踢开他的玩具,本能地反应就是敢于抗拒父亲。
  抗拒过后,就会被淡忘。
  这跟我前例中举的考100分的例子相关。
  如果考不到100分,会很痛苦,焦虑;
  如果放弃100分的理想,会变得无所谓和抑郁。
  所以,只能无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能考100分,转移注意力,消除焦虑;而又不放弃理想。
  当没有考到100分的时候,本能地惊讶反应会抵消许多负面情绪。
  同样的,过度依赖母性、强烈抵抗父性,会形成强迫;而放弃母性,又会抑郁。
  所以只有无条件相信一定能战胜父亲的刚烈,才能转移注意,而又不背弃母亲。
  只有一个人无条件地相信能够胜利,失败来临时,本能地意外反应才会显现出来,成功抗拒痛苦。
  所以,如果按照这条道路,上例中的男孩如果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父亲愤怒一踢,自然的本能必定会爆发出相应地对抗。对抗的结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本能的抗拒已经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男孩的本能在释放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极其隐秘而微妙的转折。
  这个转折就是——表哥那若有所指的笑。
  男孩在此之前,无条件的信任保持得很好!总是无条件相信父母的爱。
  不管是他们相互的,还是对他的。
  所以,当他的玩具突然被踢开,他第一想到的是表哥,而不是父亲。
  正因为表哥那意味深长地笑,才使得他的本能反应产生了延迟,不知不觉退缩回去。
  尽管已经知道是父亲踢的,但本能已经退回大部分,而没有继续释放。
  可不要小看这简单的一笑。
  就是这一笑,在今后成为他疾病康复地最强障碍之一。
  这可以从他以后的心理看出:当他越接近成功时,越感觉仿佛有一种嘲笑会让他前功尽弃。
  这种自毁成功几乎已成为他的一种宿命论。
  这直接导致他宁愿先选择不成功,甚至自行前功尽弃,以免被前功尽弃的失落感所伤。
  这就是上面所说的5%的致病因素。
  仅仅是因为这一笑的作用。
  同样的,当成功来临时,他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总觉得来得太简单。
  正如心理疾患者认为心理好转来得太简单,肯定不真实,宁愿选择继续沉溺于心理病态中。至少这样不会让他太困惑。
  无疑,这一笑实在太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转折作用却是巨大的。
  正如人们常说的“蝴蝶效应”。
  所以,人们在不了解一个心理疾患者为了一丁点事,而心情波动巨大时,常常报以教导和指责的口吻。
  这是正常的。
  但身为心理医生,如果不知道这一微妙的致病因素,就以说教的口吻去指导患者,效果也一定是不理想的。
  因为这种由小及大的转折作用,并非凭空臆造。而是依据患者本身的心理历程。
  就上例而言。
  那个男孩在此事之后,对表哥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转折。
  以前他对表哥是存在正常抗拒的,并不会讨好迎合他;也算是一个对立面。
  但经历此事之后,他对表哥的评价过份夸大了。
  可以从下面的一件小事中看出。
  有一次,当他问表哥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是谁?
  表哥回答说:爱因斯坦。
  就是这个简单的答案,以后让他莫名其妙地疯狂崇拜起爱因斯坦。
  尽管他根本不了解爱因斯坦及他的理论。
  如果有人否定爱因斯坦的理论,他必定如临大敌,拼命维护,直至产生强迫和抑郁情绪。
  这种偶像的作用极其强大。
  当他的偶像的形象突然改变,比如由积极转变化消极时,对他的打击是致命的,竟能使患者感同身受,也由积极转换为消极。
  当然,偶像的影响并非问题根源,根源只在于那个偶然的提醒,使得他的心理能量转移粘附到偶像上来。
  这就和前面举的例子一般:为了追求所爱的人,宁愿去挖掘、迷恋她的阴暗面。达到一种“退行满足”。
  如果说这种雷同还有待考证,那么,当他偶像的地位突然被另一人危胁时,他竟然有可能极其隐秘地把感情转移到那个对立面上;转而移情别恋,崇拜起当初抗拒的那个人。
  这种转换就正好验证了这种雷同同出一辙。
  如果把危胁偶像地位的人当成阴暗面,把偶像当成积极面。
  患者有可能总是在积极与阴暗面之间反复转换。当阴暗面影响积极面时,他有可能莫名其妙地转移到阴暗面。
  这就是前面说的,某善良男子追求一个女孩,可那女孩却偏偏喜欢坏坏的男生。
  为了令她自责与反省,他选择自暴自弃,投奔到曾经抗拒的对立阴暗面。这就是“退行满足”。
  这似乎是老话重谈,似乎没有多大意义。
  但是,仅仅停留在“退行满足”这个概念上,那是远远不够的。
  具体来说,“退行满足”与“偶像崇拜”、“爱的过高估价”有关。这两点已紧密联系起来,无需多言。
  也知道是因为“偶然提醒”,才会让一个人对某个人过高地估价,而对自己极度贬低,不得不寻找对方的阴暗面,并想要去帮她解决,才能获得对方的爱。这就是所谓的“退行满足”。
  联系起来看,似乎知道了症状的根源就是“偶然提醒”,只要克服它,回到提醒前的状态,症状就不复存在。
  而被提醒前的状态,不难看出,就是“无条件相信”。
  也就是说,当患者再次面对生活时,他只需保持这种无条件自信,症状根本没有存在的可能。
  回到现实中,患者的信心确实大增,这是毋容置疑的。
  但是,这又回到了那个老问题上,还存在那个5%的致病因素。
  信心并没有回复到真正的无条件,还是有顾虑的。
  比如说,一个人在某单位工作,从不适应,到慢慢地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克服许多心理障碍,学会开玩笑、学会找话题、学会妙语应答……看上去一切都很美好。
  但是,当他的同事突然话锋一转,挑出他的某个缺陷来说。他便无所适从、惊慌失措了,下意识地选择逃避这种负面评价。因为他害怕仅仅因为这一点缺陷,破坏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人际关系。
  更进一步说,他是无法找到一种语言或者心理状态来应对这种缺陷的评价。
  这就是上一节所说的:因为对"美中不足"的刻意规避.
  不可否认,他通过心理分析,恢复了许多积极的、美好的心态.获得了别人一致好评.
  但是,他无法容忍因为"美中不足"的一点缺陷,而导致前功尽弃.
  这似乎又回到了患者身上常见的"完美主义".
  难道所有的心理分析全是白费?
  如果这样理解也是正常的,但不妨沉下心来,也许会有新的理解.
  因为通过心理分析,他从客观上淡化了曾经许多过分完美的理想.只是还差一点缺陷,无法接受.
  就像一个人从深水中逃生,努力往上游,游了99米高,但是最后一米却受到了阻碍.
  如果不能突破那1米,前面的99米确实是白费心机.但在他仍然有气息的情况下,你能否定那99米的价值吗?
  显然是不能的.因为还有突破的希望.
  简单来说:这还是一个量与质的问题.
  在量变受阻,却没有彻底停止之前,就不能断言无法质变.
  在游的过程中,他会感觉压强的不断减小,身体会相对舒服.
  他甚至有一种错觉认为已经露出水面.
  这是因为他遗失了在水面的那种感觉,那种记忆.
  此例也许不够严密,但大致如此.
  这也是为何心理分析总是给患者一种"已经康复"的错觉,是因为他遗失了真正的健康是种什么感觉的记忆.
  治疗就是一个记忆的恢复过程.
  从记忆的角度来说,他恢复了95%的记忆来应对负面评价,但还有5%的记忆无法找回,只能选择逃避。
  而偏偏是这5%的记忆遗失,很有可能让他那95%的康复前功尽弃。
  这种过早的“见好就收”,还会导致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迷狂性心理障碍。
  就像一个人,对一件事非常好奇,不断询问别人此事的进展;每询问一句,他都能获得一种满足。
  但是,当询问中突然遇到一个敏感点,他只能生硬地选择压制这种好奇心,立即停止询问,满足于当下得到的答案。
  这与纯真的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心态相背离。
  但恰恰是这种纯真的好奇心,才是健康人群所拥有的。
  强行中止这种好奇,只会自绝快乐,还会导致自己潜意识的迂回满足——不断在脑海中循环一件事的进展,无穷无尽。
  现在对这种病态心理作出批评,鼓励他要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还为时过早。
  心理分析的步伐非常严格,在没有完全了解患者的顾虑之前,批评和建议都不是最好的方式。
  现在要做的就是还原这5%的记忆到底是什么。
  前面说过,这5%跟“偶然提醒”相关。但并不能代表这5%就是“偶然提醒”。
  下面就具体阐述这5%的记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