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其他类型>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第6节

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第6节

  林书艺跨进门槛的时候,突然开口:“我觉得你说得对,我们以前学的东西在这地方不见得就用不上。”
  林书艺平时是个温温柔柔的人,突然大声说话,其他的知青一下子朝她看了过去。
  她见这么多人看向自己,耳根有一点红,但不知道怎么的,话就说出口了。
  或许是受到史佳瑞修收音机、修拖拉机的刺激,或许是她真的太想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了吧。
  第6章 写信
  “我们读了那么多年书,为什么下乡就什么都不是了?主·席说农村广大天地大有作为,这句话不会是假的。”
  “肯定是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所以才没有一丝一毫的作为。”
  看看史佳瑞,人家来多久,就为大队里办了什么事?
  有些时候想想,村民们不待见他们知青,真的是村民的原因吗?
  其他知青沉默不语。
  半晌,李泽宝问:“什么方式?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再说了,这里的人需要我们吗?”
  这也是其他知青心里的话。
  林书艺抿了一下唇,“那就创造机会让他们需要我们。我们这么多人,还想不出办法吗?”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像我们之前唱歌,只要我们团结起来,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平时温温柔柔话少的女知青,一旦有想法,眼睛也亮得惊人。
  刘爱萍作为刚下乡的知青,还没有体会过双抢、修河、修路的辛苦,听了林书艺这话,不由热血沸腾。
  “书艺说得对,我们知青团结起来,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吗?”
  史佳瑞看了其他知青一眼,看得出来他们对林书艺这话并没怎么听进去。
  如果是刚下乡的知青,可能还真的抱有在农村做出一番作为的想法,而现在,他们只想早点回城。
  “有些事情你们觉得不可能,但不试一试怎么就知道不行呢?”
  史佳瑞说:“知青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你说得倒简单。”角落里,两个凑在一起的女知青面露嘲讽之色。
  史佳瑞笑了笑:“对我来说,不只说得简单,我做起来也简单。”
  那两个女知青面上不由一僵。
  如果是其他知青,她们俩还能嘲讽回去,可是史佳瑞确实有这本事啊!
  知青点的老好人耿连忙出声:“好了好了,先吃饭,有什么事吃完饭再好好聊。”
  罕见的,知青点开了个大会,新老知青齐聚一堂。
  但大家对于帮忙农村的方式还停留在提供资源的想法上。
  然而大部分知青在城里也是普通家庭,就算家庭可以的,在这什么都是计划的年代,怎么可能弄来资源呢?
  知青们说了半天,全都行不通,沮丧的氛围越扩越大。
  那两个女知青咬着耳朵叽里咕噜的说着家乡话,虽然听不懂内容,但听语气,就知道她们是在嘲讽。
  史佳瑞看了她们一眼,侧头看着垂着头的林书艺,提示道:“为什么你们是想到为大队提供资源人脉?”
  “我们都是从城里来的,城里缺什么?”
  “什么都缺呀!”刘爱萍懒洋洋地说。
  李泽宝侧头看史佳瑞:“你是什么意思?”
  “城里的各样供应来自于哪里?是不是来自于各个大队呢?”
  刘爱萍拍了下手掌:“这个我知道,我们吃的菜,都是从城外的大队里收来的,很多时候都不够分。”
  李泽宝若有所思。
  耿连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帮助大队生产农副产品,然后供应给城市吗?”
  “我是第一届知青,我们也曾想过,但是大队里的地是有数的,扣除计划生产用的地,其余的地要种农副作物,种粮食,腾不出来。”
  挨着耿连坐的一个高瘦男知青林世盛说道,“我也提议过种果树,但是因为那一片橘子林,以及果树周期太长,大队和村民都不同意。”
  “难道就没有周期短的植物吗?”刘爱萍疑惑地问,“种青菜,晒成菜干也不行吗?”
  李泽宝突然开口说:“周期短的作物,我想到一种,种蘑菇。”
  林书艺侧头看李泽宝:“蘑菇确实很合适,但我们上哪拿菌种,上哪学习种植方法?”
  其他知青沉默着,他们都是城里人,吃过干蘑菇的次数也不多,根本就不知道种植方法。
  林世盛问:“你们有认识的人在农科院吗?或许可以写信问问。”
  史佳瑞全程安静听着,见他们提到了蘑菇,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农副产品,生产周期也短。
  她当然可以提出方案,并且提供所有的资料,但是这样有什么意思呢,其他知青没有参与感,又怎么会真正下功夫去研究呢?
  史佳瑞赞同道:“蘑菇的种植周期确实短,虽然活比较繁琐,但也比下地轻松。”
  一听到种蘑菇比下地轻松,有几个知青头往上抬了抬,显然的,很多人都不乐意下地干活。
  特别是水田,那真的是什么情况都可能碰到,对于从没下过地的知青来说,这比其他农活还要磨人。
  “那我们都写信给家里,想办法托人问问蘑菇的菌种和种植方法,尽量弄起来,才有资本跟大队谈。”
  李泽宝说着看向那些一直没开口说话,并对此不以为然的人,“想想回城,如果你们想一直待在乡下,一年都不见得能回家一次,那我无话可说。”
  这场谈话,让大石大队的十几个知青都行动起来,纷纷给家里写信。
  然后莫名的,史佳瑞就成了被委托去寄信的那个人。
  大家都觉得她现在在大队可以说得上话,请假也容易,由她去更容易。
  史佳瑞知道自己的体力,她靠自己是绝对去不了公社的,拖拉机也不是说用就用的。
  她想到李金兰要回娘家拿收音机,而双木大队距离公社不是很远,就厚着脸皮去拖她帮忙。
  事实上,不只知青,就是村民去公社一趟都不容易,帮忙买点针头线脑、寄个信啥的都很正常。
  李金兰很爽快就答应了这事,这对她来说就是顺手的事情。
  其实她还约史佳瑞去公社,去供销社买点生活用品。
  史佳瑞想了想拒绝了。
  她去上工,依然是跟着王小月,活相对其他知青来说也很简单。
  每个经过史佳瑞身边的村民,都会多看她几眼,想看看修好拖拉机的女知青有什么三头六臂。
  史佳瑞被看得有些尴尬,好在除了小孩子会往她跟前凑,其他村民就不会主动上前。
  李金兰骑着自行车先到公社邮局把知青们的信给寄了,又买了包点心,打了一壶酒,这才往双木大队去。
  双木大队最显眼的地方就是村口有两棵超级大的大榕树,榕树下则是村民们的日常活动场所。
  李金兰的自行车刚在小路那边矛头,榕树下的李老太就瞅见了,直接把笸箩一收,等女儿到了一起回家。
  李金兰到了榕树下就下了自行车,跟着李老太往回走,边走边聊,“兰兰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妈,家里那个坏掉的旧收音机还在吧?”李金兰问道。
  “在呢,不过前两天被小辉拆了,说要修。”李老太说道。
  李辉是李金兰二哥的二儿子,在城里闹腾的,加上上头的政策和指标,李二哥找了关系送到老家当知青,正好也照顾老爷子老太太。
  李金兰一听收音机被拆了,心里不由咯噔下,心想不由有些糟了,她这个侄子不定性,就是想一出是一出,这个旧的收音机可别被他弄得更糟了。
  母女俩边走路边回到家里,就看到李辉没出去上工,堂屋的桌子上,零散地摆放着一些东西。
  李老太瞅了一眼,不由一楞:“小辉,你怎么把好的这个收音机也给拆了?”
  “奶奶,我拆开看看这个收音机研究下,就能把旧的修好了,等会我一定把它原模原样地装回去。”
  李辉信心十足地说道。
  他下乡来,实际上也没吃啥苦头,李老头和李老太没有儿孙在底下侍奉,现在孙子回来了,两人也宠着呢。
  李老太纵然心疼这个收音机,还是舍不得说一句重话。
  李金兰笑眯眯地说:“我这次回来,还想把旧的收音机带回去修,你能修好最好了,省得我还要找人。”
  不管李辉能不能修好,她都不能说丧气话。
  “姑,你放心吧,我一定会修好的。”
  “行,你忙吧。”
  李金兰和李老太进厨房做饭。
  李老太往锅里舀了一瓢水,问了闺女家里一些事儿,又说:“我听你爸说,你们大队的拖拉机坏了,大队的在到处找人修,现在找到人了吗?”
  双木大队当初没拿到购买资格,加上他们离公社不是特别远,人力完全够用,后面就没再打算买拖拉机。
  “已经修好了。”李金兰划下火柴把柴火点燃,“当初我们大队买的是次品,以后还得修。”
  “找哪个师傅修的?”李老太有些好奇,整个公社会修车五个手指头都比不完,“不会找的官山大队的吧。”
  “怎么可能,我们大队跟官山一直不合,是我们大队一个女知青修好的。”
  “女知青?我的乖乖,城里来的姑娘这么厉害吗?”李老太不由咋舌,她也没少见女知青,有娇气的,也有吃苦耐劳的,读的书多,看着跟村里的姑娘就不一样。
  “嗯,很厉害,三两下就修好了,挺厉害的。”不过就算是这样,一队的石大陆依然对她成见很大,一个病歪歪的女知青,挣不了几个工分,肯定是要大队养着的,没谁乐意。
  “那女知青品行怎样?若是瞅着不错,就让莹莹多跟她接触,能学点东西。”
  能把两个儿子培养出来的李老太,眼光自然与普通老太太不同。
  她觉得这些知青终有一天还是要回城的,跟那些知青多学点东西,以后进城说不定会容易一些。
  李金兰点头:“这我晓得。”
  一个人怎样,李金兰还是看得出来的,这个史佳瑞,一看就不是十六七岁的小姑娘。
  一个人的眼神是骗不了人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