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生活>山河犹在红颜改> 第一百零四章:直皖一战难免,玉帅为民撤防

第一百零四章:直皖一战难免,玉帅为民撤防

  直奉之间的纷争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产生的。在第一次府院之争中,作为总理的段祺瑞与总统黎元洪(革命党人)积怨已深。在张勋复辟之后,冯国璋在黎元洪受段祺瑞压力下被迫下台后,续任总统之位。
  在随后的第二次府院之争中,段祺瑞与冯国璋在对护法运动和西南军阀的意见上又有分歧,之后两人于1918年10月共同下野。由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国会选出徐世昌接任总统一职,而段祺瑞则通过安福国会在背后操纵政权。
  1919年12月冯国璋去世,直系军阀开始由曹锟领导。由于曹锟落选副总统、吴佩孚反对安福国会,直皖矛盾激化。穆少凌跟随的吴佩孚,自从1918年亲帅第三师及所辖各旅由鄂入湘,一路所向披靡,能征善战的吴佩孚迅速成为段祺瑞武力统一的主要力量。
  但是吴佩孚本人同段祺瑞之间由于一些误会,之前就有些嫌隙,更是在之后处处被段祺瑞的宠臣徐树铮算计,长期压制,只是他的战功和官职晋升不成对等。可段祺瑞却执意偏袒徐树铮,对其信任有加,吴佩孚对此早已颇有微词。在之后的入湘作战和驻防衡阳的过程中吴佩孚却多次提出撤防要求。
  面对粮饷匮乏,以及疲于前进作战,思乡情绪越加浓烈的战士,从1920年元月一直到五月,期间吴佩孚曾多次向北京发电请求撤防,而电文的言辞一次比一次更激烈,更迫切。
  但他的一封封雪花般的电文却并没有引起皖系把持的内阁任何重视,此事惹火了吴佩孚,一怒之下,发表通电声讨皖系军阀对国政的把持:“比年政府措施,莫不违反民意!全国痛绝者保障之,全国景慕者排挤之。顺我者存,逆我者亡?举满清所不敢为,项城(袁世凯)所不肯为者而政府悍然为之!亦思武力权威较满清、项城如何?”
  “少凌,你看了吗?玉帅的通电,看了真的很解气!早该如此,让大家看看军阀擅政的祸患。看清上面的人一个个无耻的嘴脸!”陆远还是老习惯,同穆少凌熟悉的进门从不敲门,手中拿着今天的报纸,走到正在办公桌前低头看文件的穆少凌前面,并未坐下,随手摊开报纸摆在少凌面前,边说边等着他的反应,爽朗的语气中尽是轻松。
  “哎!这是我的办公室,下次来,麻烦你有点动静好吗?别这麽走路不带声,吓我一跳!”穆少凌正望着面前的军报皱眉,双手支着脑袋沉思,被陆远突如其来的声音所惊扰,颇为不悦的抬头说道。
  “诶!少凌呀,都是多少年的兄弟了,我,你还不知道,从来如此,你就别在意了。快说说,你的想法。”陆远丝毫歉意也无,放下报纸,极为随意的坐在穆少凌对面。
  “嗯,刚才还接到一个美国记者朋友的电话,他说这个消息一定会轰动中外。人人都以为玉帅会乘胜追击,哪有人想到他竟然会在胜利在即时,为了顾及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呼吁停止武力统一全国,回撤北京,决定义和。还痛斥军阀专政的祸国殃民,罪孽深重的卖国求荣、穷兵黩武的野心家。此举定会大快人心,玉帅定会赢得一片赞誉。”
  穆少凌想起刚接的电话,语气中尽是喜悦,心中不断为吴佩孚此举称赞,毫不掩饰的夸奖道。“那是当然!咱们玉帅可是个英杰!自中华民国成立以来,局势动荡,从孙中山让位,袁世凯控制的北洋军阀祸国殃民,再到袁世凯死后,整个中国成了分崩离析,军阀割据的局面。
  武人向来都只知道争夺地盘,每每同室操戈,不惜以性命相博,可咱们玉帅确是唯一一个放过向南进军的大好机会,舍弃湘南这一大片土地肥沃膏腴之地,以息争御侮是重,将自己队伍回撤的,此举定会使百姓交口称赞,轰动国际!”陆远一提到吴佩孚的撤防,止不住连连称赞道。
  “嗯,相比之下,咱们的总统徐世昌倒比不上玉帅的魄力,他一向两面讨好,素有水晶狐狸之称。民国七年时也是在段祺瑞、冯国璋相持不下的境地下,才被选为第二任总统。
  从张勋复辟,袁世凯执政再到如今,正如当年徐世昌极力反对袁世凯与日本帝国签订卖国之《二十一条》时的作为一样,虽然为此‘罢工’十余日,和袁世凯因此产生了嫌隙,对袁世凯的称帝也认为不得民心,但却只是对袁世凯的行为缄口不言,作壁上观,最终只是以辞职回应,为自己今后留转圜余地,并未有更多激烈反抗。
  他总想面面俱到,可结果却总是适得其反;两面讨好,弄不好就会两面得罪。同样是谋求南北和解,结束内战,当时还是徐总统上任后头一件大事,但是在执行方面,他却无法做到玉帅的剑及履及。虽然当初他为此使出浑身解救,但都无甚效果,无非是拖延时间而已。仔细想来不得不敬佩玉帅的果决!”
  穆少凌当初加入吴佩孚的部队,一方面是由于同盟会内部决策,另一方面则是自己一直敬佩他的文韬武略,盖世英才,从当今的时局,联想到以往的政事,穆少凌倒是很赞同对吴佩孚热情追捧的外国媒体的说法:‘吴佩孚是民国救星。’
  甚至在穆少凌心中,以玉帅之才,日后成为民国总统都是理所当然,指日可待的事。吴佩孚的撤防要求毫无意外的被北洋政府驳回,只是迫于国内外的舆论压力,并未直接告知他,而是电复直系的曹锟:“吴师不准撤防!”。
  曹锟却在传达电文内容给吴佩孚时暗示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决定。吴佩孚做出撤防决定并非毫无风险的,在被中外舆论推至荣耀之巅,大加称赞的同时,他还面临着北撤之路必须面对的三个难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