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纵横河山> 第679章 针锋相对

第679章 针锋相对

  “文若,我们现在还有多少的粮草?”
  既然起兵相抗的主论调已经在武将的人群中敲定,曹操便把头转向了荀彧,
  有道是,打仗打的是后勤保障,还有境内民众的支持。
  毕竟,就农民来说,天大地大,吃饱肚子才是最大的事情。
  “府库现在还存有粟米七十余万石,都是这几年从徐州弄回来的,以我们现在的八万常备军,以及各地的两万城防军来算,支撑一年还是勉强可以的。
  不过,由于今年兖州大旱,田地减产至少七成以上,个别一些地方几乎绝收,还得靠官府发放救济才行。
  这些,大根需要二十万石左右。
  只不过朝堂上的那些王公大臣们的俸?却是没了着落,到时,就怕他们会闹出事端,影响内部的稳定。”
  作为曹操的钱粮管家,荀彧为此也算是殚精竭力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主曹操选了个四面皆敌的位置作为起家之所呢?
  “优先保证军队和灾民救济之粮,至于朝臣们,先不管他们,我自会去找皇帝,让皇帝跟他们说去。
  我的话他们可以不听,皇帝的话他们通道也管为听不成!
  如今大敌当前,我不需要他们到阵前去亲敌,可他们也不能跟我在后面捣乱,否则的话,也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
  最后,曹操的话里隐隐彰显出一股浓浓的杀气。
  显然,对于这群平时就不让自己省心的朝臣,曹操也是忍得很辛苦了。
  既然朝臣们可以不用考虑,基调也就算是确认了。
  于是,曹操在向天子刘协禀告后,由他颁下讨袁檄文。
  随后集境内所有能够调用的军力共计八万人,向袁绍军所在的黄河对面的白马港集结。
  从许都到黄河边的官道上,一队队赶着装满粮草的牛车,跟在行进的士兵后面,逶迤向北。
  同时,曹操又以天子的名义,向屯驻在徐州境内的刘备、吕布和孙策下旨,令他们集结军队,向青州方向集结,随时准备策应兖州战场的形势,做好攻击青州的准备。
  战争的阴云,在黄河两岸汇聚,一场事关中原归属的战争,悄然铺开。
  ......
  “主公,事情的大概就是这样。”
  郭嘉将由史阿的夜枭营从河北和兖州传回的情报向刘枫汇报了一遍。
  作为军师,郭嘉现在除了参政军事外,刘枫也让他管起了对外情报一事,以后夜枭营的情报将全部汇集到他的手上,由他整理后,再呈报到刘枫这里。
  相对应的,马忠的暗影部则以对内为主,监管着内部官员的一举一动,直接对刘枫负责。
  夜枭与暗影,一内一外,构成了扬州现有的主要情报体系。
  “八万对五十四万,曹操这次很凶险啊!”
  听完郭嘉的汇报,刘枫感叹道。
  “光从兵力对比来说,曹操确实不占优势。”
  对于刘枫的看法,郭嘉是认可的,不管怎样说,实力的差距摆在那里,不管是从军队人数,还是从物资后勤上来说,曹操全都是处于劣势的一方。
  “不过,袁绍虽强,曹操却未必就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抓住。”
  “哦?你到是说说看。”
  刘枫被郭嘉的话勾起了兴趣。
  原本历史上,曹操正是听了郭嘉的策论,这才坚定了与袁绍相抗的决心。
  现在,郭嘉早早的就在自己麾下效力,没有了郭嘉的曹操,还能不能打败袁绍,他不知道。
  不过郭嘉既然说曹操还有机会,刘枫也想听听,他的依据是什么。
  “袁绍虽然看似兵强马壮,数量胜多,然而,他的这些兵马,来源却是非常的混杂。
  有他原本的起家之兵,有原冀州刺史韩馥的降兵,还有最近刚刚击败公孙瓒所收降的部队,以及黑山军的降卒。
  这么多不同派系的军队,以及代表着各自利益的将领,若是没有一个能够协调好其中利害关系的领袖,这些军队到底能够发挥出多少的战力,还真的很难说。
  而出身于四世三公袁氏的袁绍,显然还不具备这个能力!”
  “这是为何?”
  郭嘉竟然说袁绍没有能力统御他自己手下的兵将,这让刘枫有些惊讶。
  就拿自己来说,虽然现在想再调一支军队出去征战不是很容易,主要是地盘太大,各地都需要驻军镇守。
  可没有能够随时调动的空闲军队,并不代表自己麾下的军队就少了。
  若真的有大战爆发,二三十万的军队也是可以轻轻松松的就能够召集起来的。
  可自己并没有觉得会无法统御他们啊!
  “这一点并不奇怪!
  袁绍是士人,袁氏的名声在外,使得他首先要考虑的,同样是世家与士人的利益。
  所以他的侧生点,一直都在士人身上。
  对于其他,只能沦为边缘人物。
  可就算是士人之间,也是有各种利益矛盾的,其大致可分为三股势力。
  其一是原颖川迁往河北的士人集团,也是最为庞大的一支,他们有荀谌、郭图、辛评、辛毗、许攸等人。
  他们所希望的,自然是袁绍能够打过黄河,让他们能够衣锦还乡,所以,他们的求战欲望是最大的。
  其二,是冀州的本土士人,其中以审配等人为道,在军中还能够得到本地将领的支持,他们并不希望现在急着攻打中原,而在大力发展好河北,等到将现在的地盘完全消化后,再徐图中原。
  这是最为稳妥的方法,可惜,袁绍此人却是个好大喜功之人,他们的意见,注定了袁绍是不会采纳的。
  最后,还是一人,他算是袁绍手下的一个奇葩了,他就是逢纪。
  逢纪祖籍南阳,早在袁绍渤海刚起兵时,就在他手下效力,算是他的元老之臣了。
  只不过,逢纪此人虽然保持中立,对于其他两派摆出一副两不相帮的态度。
  可他这人却很不会做人,几乎于袁绍麾下的其他谋臣们都不和。
  如此一个人心不齐的势力,袁绍不发心思去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将他们整合起来,却要这么着急的进攻中原。
  若是战事顺利到还罢,一旦遇到挫折,是会相互攻奸,大好局势将必葬送干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