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弃妻似锦> 弃妻似锦 第200节

弃妻似锦 第200节

  等等,谢三夫人接触她们做甚?
  当初听谢明承的说辞,官府发现余音死的时候,匕首还插在她的胸口,不知后来流落到了何处。
  她让谢三老爷找的“凶器”,会不会是“血月”……一定是。她后来打听到了血月所在的大概范围,让谢三老爷帮她寻找。
  若再次拿到血月,再找到祭童,就能再次重生。
  古代的双胞胎很少,符合那几个条件的就更少。谢三夫人一定是找了很久没找到合适的,才敢把主意打到小郡主子身上。
  真是个疯子……
  韩莞越想越诡异,她正想发问,就听到外面传来小姐妹和春嬷嬷的对话。
  “春姥姥帮我们腌咸菜呢,谢谢,过会子我给你捶背。”
  “我再给小榔头编个漂亮的络子,专门装糖丸。”
  春嬷嬷呵呵笑了几声,小声道,“好孩子,小声些,姑奶奶和周大姐在屋里说话呢,莫打扰她们。”
  两个小姑娘赶紧捂住小嘴。
  周大娘站起身,“姑奶奶,我能说的都说了,你不要再为难我,也不要把这些话说出去,置我于险境。”
  她打开门出去,跟春嬷嬷一起腌咸菜。
  几十年前的琼音,艳冠群芳,才艺双绝。如今却成了天下最丑陋的老婆子,还跌入凡间,学会腌咸菜了……
  韩莞又想到那个问题,那种重生能想穿到谁身上就穿到谁身上吗?白苏是怎么穿到华氏身上的?她若再次凑齐“血月”和“祭童”,又能主导穿越到谁身上,她最想穿越的人应该是和昌吧?若那样,既能跟情郎明正言顺一生相伴,又能把谢明承干掉,再想办法把谢明继拉到身边,让他承爵……
  想到这里,韩莞一个激灵,立即觉得小屋里阴森恐怖。她赶紧出了门,暴露在温暖的阳光下,置身于人群中,才减少了刚才的恐慌。
  她哪怕是穿越人,对于那种重生也充满了恐惧和唾弃。谁想自杀和重生别人也管不了,但残害另两条无辜的小生命就太可恶了。
  春嬷嬷见韩莞的脸色不好,苍白,心事重重。停下手中的活计问道,“姑奶奶怎么了,别是生病了吧?”
  韩莞道,“我是有些不舒服。”
  周大娘道,“只剩一点收尾活了,春家弟妹服侍姑奶奶回去吧。”
  春嬷嬷答应着,在盆里洗了手。
  韩莞又问周大娘,“你真的不要那支笛子?”
  她还想再问问有些不解之处。
  周大娘摇摇头,“老婆子能活一天是一天,太好的东西,烫手。姑奶奶也莫太过担心,有些传言不可信。”
  韩莞也没多说。余音或者说白苏重生的事,只有她百分之百的相信,因为她就是穿越人。而这些人,肯定会有疑问,或者说不相信。
  只是小声提醒道,“周大娘,以后尽量不要再弹琴。一定要弹,水平不要那么高。”
  周大娘点头说道,“听姑奶奶的劝,之前的确是我大意了。”
  在路过双宜山庄大门时,韩莞住足望过去,金色的光阳里仿佛出现两个欢快的小身影,耳畔也响起软糯糯的笑声。
  小姑娘不在这里也好,她怕她没本事护住她们。而赵畅是王爷,王府戒备森严,应该比乡下庄子安全得多。
  回到屋里,她让人去把戚管事请来,再次重申了一遍要看好小姐妹,不要接触外人。
  戚管事见她脸色郑重,问道,“韩娘子是知道什么事了吗?”
  韩莞含糊说道,“知道的不具体,你把那话禀给勤王爷即可。”
  戚管事一直信服韩莞,躬身道,“小的这就让人回京给王爷送信。”
  春嬷嬷觉得韩莞此举不妥。
  等戚管事走后,才说道,“姑奶奶,你这样,知道的人会觉得你是心疼那小姐俩,怕她们出事。可不知道的,或是不领情的,会觉得你插手别人家事,相反会对你不高兴。而且,你们……更会被人说嘴。”
  她不好意思说“孤男寡女”四个字。至于“不领情”的人,指的是何淑妃。
  韩莞道,“管不了那么多,勤王爷应该不会那么小气。”
  其实,韩莞还想让人去提醒谢国公,注意和昌的安全。她可不愿意让白苏的芯子再穿到和昌身上,那样不仅谢明承要倒霉,两只虎,包括自己,都要倒霉。
  可她又不敢冒然行动。她本人就前后反差太大,只不过用“狐仙保佑”和“生活磨励”搪塞过去。若由她说出白苏可能重生到谢三夫人身上,那么她的不妥之处同样会被人怀疑。
  谢国公是多聪明的人,会想的更多……
  韩莞把春嬷嬷打发出去,关着门一个人斜倚在美人榻上想心事。
  突然,韩莞又想到青山元君的话。她一定知道那个传闻,又看出赵家小姐妹符合当“祭童”的条件。
  倒真是老神仙,知多识广。能不能找她帮忙收拾那个“妖孽”……
  韩莞又否定了。那些给人家“除鬼镇妖”的道士是可怕的,要贴符念咒,要撒狗血鸡血,还要烧人……若怀疑自己是穿越人,用火烧自己怎么办。
  第三百九十六章 闰年闰月
  韩莞思来想去,能收拾“妖孽”,又名正言顺的,应该是明弘老和尚。他本身是穿越人,又知道自己的身份,还有高僧的品德、本事、名望,以及老奸巨滑。
  只可惜他远在天边。
  说到底,白苏想伤害韩莞并不容易,但韩莞不愿意赵家小姐妹受伤,不愿意和昌被白苏替代。
  那个女人彪悍狠毒,不仅敢杀别人,还敢杀自己。若拚这个,韩莞这个现代人自认不如。
  以后,她要更加谨慎才行。若白苏的真面目没暴光,对她是潜在威胁。若白苏重生人的真面目暴光,弄不好会让有心人对她这个前后反差太大、又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也有所怀疑。
  韩莞找出万年历来看,明年二月就是闰年闰月。怪不得谢三夫人急切了,应该是想在这个时间有所动作。
  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希望“血月”能让谢明承提前一步找到,自己想办法弄过来藏进空间。若白找苏到了,想办法偷过来。不仅白苏再害不了人,其他人也害不了人。
  现在要做的事是继续监视谢三夫人,见招拆招。最好找到机会利用自己的东西收拾她。比如“装鬼”、“神曲”、“电指功”,吓不死她,也要吓得屁滚尿流,前提是不能让她发现跟韩莞有任何关系。因为她自己的身份,韩莞有一点风吹草动,她都会往“重生人”上想。
  正想着,外面传来两只虎的大嗓门及狐狗驴马的叫声。
  “娘亲,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月姑姑要生小弟弟了。”
  “封爷爷请娘亲去他们吃饭。”
  韩月怀孕了?这倒是喜事。
  韩莞起来,让丫头拿半斤燕窝、四只鸡,一起去封家。春嬷嬷回了自己家,说拿两只鸡和五十个蛋过去。
  路上,两只虎都不约而同地看了好几眼韩莞的肚子,扯了扯嘴角没敢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韩莞知道他们想说什么,有些恼怒,却不好骂人。
  来到封家,韩月羞的躲在屋里不好意思出来。
  韩莞先去正院跟封和夫妇说笑几句,便去了后院,封景和朝月夫妇住在后罩房。
  后院的布置比正院精致,有小个小小的池塘,一个小小的亭子,哪怕已经深秋,还是有几株菊花争奇斗艳。后罩房还加了外廊,雕栏画栋,甚是气派。
  韩月听说韩莞来了,才从榻上起来,拉着韩莞进屋说悄悄话。
  不多时,孙红妮也来了。
  孙红妮已经定了亲,明年成亲。后生家在孟县县城开了一家铺子,算得上小富。后生家之所以看上乡下出身的孙红妮,不是看上孙家,而是看上孙家的亲家封家。
  韩莞很喜欢这个小妮子,一直记着她的情。
  孙红妮红着脸笑道,“谢谢韩姐姐,那块绸缎好漂亮。我娘让我做,做……”
  她没好意思说“嫁衣”二字。她已经开始做嫁衣了,但这块料子比之前的好太多,她和她娘最终决定用这块料子做。
  韩莞专门在绣坊买了十六尺大红撒花绸缎送给她,就是让她做两身漂亮的喜服。韩莞有和王妃和韩云等贵妇送的更奢华的各种大红缎子,但不适合乡下姑娘穿。
  几人说笑之际,方晓辰又来了。
  方家如今也是喜事连连,方家大儿子考上了同进士,通过韩莞攀上李侍郎,如今终于候到一个缺,去陕中的一个县当了县丞。有李侍郎的提携,将来的前程差不了。
  方晓辰笑道,“我们路过星月山庄的时候,正好遇到了谢老太傅去找两只虎。他听说两只虎来了这里,也来了。”
  韩莞无语。那个老头只要来了乡下,就经常厚着脸皮到方家或是封家蹭饭,偶尔还会去小鼻涕家和马旦家。
  这几家惹不起他,又看在他是两只虎太爷爷的份上,当然也有巴结之意,都是好吃好喝好招待。
  若谢老爷子不在,乡下人家请客,男女都在一个屋吃,只不过人多分桌。但他来了,就要各吃各的,韩莞几人、封大娘、方娘子等妇人都在后罩房吃。
  韩莞连着两天晚上又去了谢三夫人那里,谢三老爷都在,两人上演着“水陆大战”,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线索,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已经找到凶器。第三天,他们去了定州。
  这次只他们夫妇两人去,老夫人怕他们教不好儿女,把谢明楚和谢明兰留下。也只带了两个谢三老爷的宠妾嫣红和翠绿去,谢明兰的生母曹氏因为年老色衰,也留在府里。
  曹氏也才二十六岁,在前世正当年,可跟十六、七岁的小娇娘比,就老了。
  令韩莞沮丧的是,她暂时没有办法去定州知府府衙。过些天让春叔去一趟定州,拿样东西扔进知府府衙后宅的围墙里,她再去夜探一番。
  这天晚上,她又带着两只虎去找谢明承。
  谢明承还没到目的地,晚上在一家驿站歇息。
  他们去的时候,正赶上谢明承“嘘嘘”。哗哗的声音,以及他嘴里的“嘘嘘”声,逗得两只虎大乐。
  “这就是娘亲说的遗传,先生说的传承吧,我们撒尿的声音跟爹爹一样。”
  “我们是小娃,撒尿说‘嘘嘘’还说得过去,爹爹是大人,还是大将军,怎么也这样。”
  “哇哈哈哈哈……”
  两个人笑的肚子痛,捂着肚子直不起来。
  韩莞也忍不住乐了几声。
  “嘘嘘”完,谢明承又轻声交待了谢福几句。声音太小听不全,大意是让他去雍城找哪位将军,把和王和谢国公的秘信交给他。他办完洪州和九阳的事后,再去雍城办另一件事。
  原来,他们出来还要秘密为和王办事。
  不一会儿,谢吉进来禀道,“世子爷,这里的驿丞郝大人在我房里,说他可以弄到好货色,男女都有,问世子爷需不需要。小的直接回了,说世子爷严明自律,不好那一口。”
  谢明承”嗯“了一声,谢吉刚要退下,谢明承又叫住了他。
  “让他过来,我有话要问。”
  一阵脚步声后,一个谦恭的声音,“下官见过谢大人。谢大人饶命,下官只是,只是……”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窟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