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龙啸大明> 第327章

第327章

  但就在第五天,下起大雨,虽然中华军的火炮、火枪都可以在大雨中使用,但这个时代的火器,在雨中使用还是要大打拆扣的,而且如果要进行攻城战,还是需要火器发挥作用,另外在大雨中也不方便士兵进行攻城战,因此乔克裕也只能停止进攻。
  但这场大雨一下就是三天,因此第五军一直也得不到再次向泗水县发动进攻的时间。但就在这时,乔克裕收到了童大勇的命令,原来是济南的阿巴泰终于给兖州府发来了援军,因此童大勇下令乔克裕,暂时停止对泗水县的进攻,将人马撤回到费县驻扎休整,等侍下一步的命令。
  因此这一次对泗水县的进攻,就这样暂时告一段落,第五军有两个师一个旅,一共约二万八千左右的兵力,对泗水县发动了四天的进攻,虽然没有能够攻下泗水县,但也歼灭了清军约三千六百多人,而自身的伤亡也在两千人左右。这个结果,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而在另一路进攻邹县的第十军,也没有攻下邹县,接到童大勇的命令,撤回到滕县驻守。不过没有攻下邹县,到是在预料之中,因为第十军里包括有一个骑兵师,真正能用来担任攻坚任务的,只有两个旅而且,邹县并不是这一次出兵的主攻目标,只是作为牵制衮州府的兵力所用。
  不过让童大勇彻底停止对衮州府的进攻,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周少桓对进攻山东的进军计划,作出了一个大的调整。
  ————————————
  就在童大勇带领第五军,第十军向衮州府发动的进攻的时候,北线的周少桓也指挥着第四军和第九军,对济南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由于在此前,中华军已经攻占了济南府的东北部地区,济南也和兖州一样,在北面和东面四五十里的地方,各有一座县城,北面是位于大清河边的济阳县,和从水道直通济南,而东面是章丘县,有官道和济南相通,因此这两个县也都是济南的屏障。
  早在周少桓出兵清扫济南府东北地区的时候,阿巴泰就已经开始加强济阳和章丘县的防守,而且判断中华军对济南的进攻,应该是在章丘方向。因为这时济南东部的高苑到湽州一线已经都被中华军占领,因此进攻章丘,中华军不必担心自己的侧翼遭到清军的袭击。
  清军在济南府的兵力,可要比兖州府雄厚得多,仅常规的兵力就有五万以上,阿巴泰统领二万人马,坐镇济南,两面接应;由博洛带领两万人马,驻守济阳;由镶蓝旗梅勒额真谭布,带一万二千人马,驻守章丘。而且这时阿巴泰还决定,调动驻守泰安州的神威营,驻守章丘县。
  神威营是清廷训练的六支新军之一,人数为一万五千人,由阿巴泰的小儿子岳乐出任神威营统领。泰安州正好位于济南到兖州的官道之间,因此神威营驻扎在这里,也可以随时曾援济南或兖州。
  接到了阿巴泰的命令之后,岳乐留下五千士兵驻守泰安州,准备增援衮州,自己带领一万人马,来到济南,给阿巴泰留下了三千士兵作为预备兵力,然后带着剩余的七千士兵,赶到章丘县驻守,而阿巴泰又给岳乐增派了三千兵力,使一个小小的章丘县,聚集的驻守兵力达到二万二千多人。
  在进攻济南之前,周少桓已经通过情报人员,基本查清了清军守卫济南的兵力布置,虽然周少桓对中华军的战斗力有充份的信心,但也考虑到清军在济南的兵力确实十分雄厚,因此在制定进攻济南的计划时,周少桓并没有向南线那样,分兵两路,同时进攻济阳县和章丘县。而是把主要进攻的方向放在章丘县。
  不仅是出于进攻章丘,不用担心自己的侧翼,另一方面,由于前一阶段的军事行动都进行的十分顺利,全军上下的士气都非常高昂,也希望能够找到清军的主力,进行决战,一但击败了清军的主力部队,那么下一步进攻济南的战斗,也就容易多了。
  因此周少桓最终决定,担任进攻章丘县的是第四军,而第九军第十四师、驻守高官寨、切断济阳和章丘的联系,并掩护中华军的侧翼,第四旅进驻枣园,付责阻击济南方向的援军,第九军的特种兵旅则随第四军一起出战,进攻章丘县。这一次战斗,总计投入兵力达到三万五千多人。因此周少桓也认为,虽然清军在章丘县布置了大量的兵力驻守,但以中华军出动的兵力,足以攻下章丘县了。
  但让周少桓没有想到的是,中华军在章丘县下,会遭遇到清军的顽强抵抗。
  岳乐率军到达章丘县之后,立刻就立刻接管了守卫县城的指挥权,并且作出了十分周密的防御部署,然后督促士兵昼夜抢修防御阵地。
  而且岳乐带来的七千神威营士兵,一共有火枪五千二百余支,各种火炮一百五十余门,另外还有大量震天雷、霹雳火箭等火器。而驻守章丘的清军也有火枪八百余支,火炮十几门。另外全军还有弓箭手五千多人,因此纯火力来说,和中华军已经相差并不多。
  神威营按照中华军的训练方式,差不多进行了两年的训练,而岳乐的年纪并不大,但实战的经验却不少,而且对于新事物、新思维的接受也比较快,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也非常认真的学习中华军的各种战斗方式,和战术思想,因此这时他对战争的理解,已经和中华军十分接近了。
  而在章丘县的防守布置上,岳乐并没有只局限在章丘县城外围,因为这时章丘县本来就位于一个丘岭地带,可以设置阻击的地方很多,而且清军在章丘县有足够的防守兵力,因此岳乐也将防线扩大到章丘县方圆五里以内的地区,在所有的重要据点,险要的地段,都布置了防守阵地,并都按照中华军的标准,依托地形,不仅挖出了十分完善的战壕防线,同时还木桩、泥沙袋,土石等材料,修筑了几个简易的堡垒,做为阵地的核心。
  在每一处阵地前三百步内,所有的树木和庄稼全都砍光,并且在战壕前还设下了一道十余步宽的鹿砦,而且各阵地之间,都有交通壕相连,并在交通壕上面全部用树木、门板掩盖,并加盖厚厚的土石,底下再支撑木柱,可以十分有效的抵挡中华军的炮火轰击。互相兵力支持不受外界影响。
  等到是以十几多座堡垒为核心,章丘县的整个防御系统建戌之后,岳乐也十分满意,认为这样的阵地,完全可以抵挡得住二到三倍的中华军进攻。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十八章 山东战役(六)
  中华军对章丘县的进攻是在四月二十六日开始,比进攻充州的战斗晚了两天。
  第四军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向章丘县展开攻击,东线的进攻,是由第二师付责,主攻清军的三岔岗、白虎山、刘林集、赵家官庄等阵地;南线进攻由第十一师付责,攻打清军设在这里的经石桥、向沙沟、小水口,马头崮等阵地;由第二旅进攻北线,这一线有桑家铺、大望店、郑港村等阵地。而第九军的特种兵旅担任预备部队。
  战役一开始即异常激烈,因为这一次清军使用的火器比率,也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次战斗,火力也大幅提高。对中华军的进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清军在训练新军,对中华军来说,并不是什么密秘,因此中华军对清军的火力加强,也有所预料,而且在战斗之前,周少桓也收到了童大勇发来的衮州战场的战报,知道不能再用以前的观念来估计清军的火力,也向全军发出了预告,但在进攻开始之后,还是大大出乎中华军的想象。
  好在是中华军也有心理准备,因此在渡过了最初的震惊之后,中华军很快就稳定了下来,向清军的阵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在东线第二师的炮兵营首先向清军的三岔岗阵地发动一连串凶猛的炮击,各种火炮纷纷开火,曲射直射,打得清军的阵地爆炸不断,清军的士兵几乎连头都无法抬起来。虽然有战壕,泥沙袋墙作掩体,但清军还是伤亡了不少士兵。
  尽管清军也开炮还击,但清军的火炮数量虽然并不算少,但要分散在十多个阵地上,因此单在某一个阵地上,清军的炮火远不能和中华军相比。
  随后第二师三十七团也在火炮的掩护下,向三岔岗阵地发动了地面进攻,虽然遭到了清军的顽强阻止,但三十七团的士兵表现得十分英勇,冒着清军的火力,奋力的突击,同时该团的炮兵营在离清军阵地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架起了三十门臼炮,轮番将开花弹打进清军的阵地里。
  有了炮兵的有力支援,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激战之后,终于突破了清军的防线,双方在清军的阵地里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虽然清军也奋力的抵抗,但在第二师的另一个团増援到战场之后,清军终于抵抗不住,放弃了三岔岗阵地,向章丘县撤退。
  随后,第二师又向白虎山阵地发动了进攻。守卫白虎山阵地的是镶蓝旗牛录额真纳海,守军只有五百余人。纳海本来是满八旗的一个普通步甲兵,由其南征失利,满八旗的精锐丧失大半,后来又要进行扩军,加上他又有一点门路,这样才当上了牛录额真,但无论是他本身的能力,还是战场上的经验,其实都不算合格。
  其实岳乐也知道纳海有几把刷子,但因为白虎山阵地是章丘县外围最高的一个阵地,岳乐认为这里有险可守,不必布置过多的兵力,因此才派纳海来守卫白虎山阵地,而纳海也不敢抗令,只好硬着头皮上来。
  三岔岗的阵地的失守,也给白虎山的守军带来了巨大的心里压力,因此第八师向白虎山发动进攻之后,守军自身就发生了混乱,结果没有抵抗一会儿,纳海就带着军队,逃离了白虎山。
  白虎山可以俯视章丘县东面的全部防守阵地,因此夺取了白虎山之后,中华军在东线的战场上,也取得了极大的优势,第二师马上将自己的师部移到白虎山,准备继续向章丘县发动攻击。
  中华军在南线的进攻,就要困难得多,南线首先进攻的是经石桥,这个地方虽然叫桥,但实际并没有河,只有一条巳经干枯了的河床,清军在经石桥的西岸修建了防御工事,抵挡中华军十一师的进攻。
  同样是在炮兵的掩护下,中华军向清军的经石桥防线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但干枯了的河床确实增加了中华军的进攻难度,尽管十一师的士兵们十分努力,而且有几次都突破了清军的防线,但都被清军给打退了回来。
  双方在阵地上进行了反复的争夺,甚致是几次易手,在河床里几乎都躺满了中华军士兵的尸体。有一次中华军几乎都已经将清军给逐出了阵地,但与经石桥防线相邻的小水口防线派来一支援军,结果清军合兵之后,奋起发动反击,竟然硬生生的又将中华军给打得退回到经石桥的东岸。
  直到后来十一师派出一个营,阻击其他阵地的援军路线,彻底断绝了清军的后援,这才算是攻占了经石桥阵地,但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而随后第十一师又向清军的小水口防线发动进攻,但连续进攻了三次,都无法突破清军的防线,南线的战事也就陷于了僵持中。
  虽然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但中华军在东、南两线都还取得了一些成果。而进攻最不顺利的,还是北线,因此仔责北线进攻的是第二旅,首先进攻的是清军的桑家铺防钱。但按中华军的编制,旅一级是没有炮兵团的,虽然毎个团配有一个炮兵营,但为了便于行动,炮兵营携带的都是中轻型火炮,射程有限。
  由于缺乏重型火炮的掩护,在对桑家铺防线的进攻一开始,第二旅就遭到了清军阵地上火炮的打击,尽管后来炮兵营在清军的打击下,在靠近清军阵地的前沿架设了火炮,为进攻的部队提供火力支持,但效果明显差得多。因此虽然中华军连续向清军的阵地发动进攻,但经过了一天的战斗,还是始终无法突破清军的阵地。
  在第一天的战斗结束之后,第四军攻破了清军三个阵地,由其是攻克了白虎山阵地,在东线取得了十分眀显的优势。这样的结果,也算是差强人意。但由于清军的火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也给中华军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在第一天的战斗中,中华军一共阵亡一千一百多人,另有一千三百多人受伤。而且这一次受伤的士兵可就不像是兖州战场,都是受得皮肉伤,在这里的大部份士兵都是被枪丸击伤,不仅恢复起来很慢,而且有相当一部份士兵难以治愈,或者说就是治愈了以后,也无法在从军参战了。因此实际这一天的战斗减员人数,超过了二千人。
  这样的伤亡结果,也是在战斗之前,周少桓没有预料到的。说实话由于前几年中华军连续击败清军,因此在全军中都有一股看不起清军的情绪,虽然说这种情绪使中华军在与清军对阵时,在心理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不能否认,也在中华军中滋生了骄傲的心里,认为清军不过如此。
  这一次山东军区首先得到商毅的命令,向清廷发动全面进攻,整个山东军区也都蔓延着一种乐的情绪,认为总算是轮到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可以向其他的部队正明,山东军区的实力,同时也是自己建立功勋的大好机会。而在一开始阶段的连续胜利,也助长了这种情绪。
  但现在山东战场的两条战线上,中华军都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而这其中,又是以济南一线的困难更大一些,毕竟在兖州战场上,中华军差不多已经摸清了清军套路,巳经开始取得优势了。
  不过战斗已经开始了,也就不能这么半途而废,何况今天的战斗也不是全对中华军不利,不是也夺下了凊军的三个阵地吗?因此众将也都认为,明天应该继续向章丘县发动进攻,给清军施加更大的压力,由其是在东线,完全可以借助目前取得的优势,一举突破清军的外围阵地,一直打到章丘县去。
  而周少桓当然也不甘心就这么撤军,见众将依然士气不减,也十分高兴,因此也决定在第二天继续加强攻势,争取突破章丘县的外围防线。
  当然中华军虽然伤亡不小,但清军的情况也不见得好到那里去,在第一天的战斗中,清军也阵亡了八百余人,另有一千余人受伤,丢失了三个阵地,由其是白虎山阵地,也确实让岳乐觉得十分头疼。
  对弃守阵地的镶蓝旗牛录额真纳海,岳乐也立刻下令,斩首示众,警示全军,再有不努力抵抗,贪生怕死者,这就是例子。纳海被斩首之后,全军也无不骇然,谁也不敢轻易撤退了。
  杀了纳海当然容易,但战局也并不容乐观。除了有三个阵地失守以处,另外各个阵地的弹药消耗量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由其是小水口防线和桑家铺防线,因为战斗激烈,弹药的消耗量都达到八成左右,如果明天中华军再发动进攻,估计也支持不了一个时辰。
  因为清军现在才刚刚转型,对于一场战斗中弹药的消耗量,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慨念。而岳乐计算了一下,如果按这样的消耗量,整个章丘县军储备的弹药最多也只不够用十天。而现在章丘到济南的通道己被中华军截断,想要补充弹药,恐怕十分困难,一但没有弹药了,清军还拿什么来抵挡中华军的进攻呢。这个时候岳乐也不禁有些后悔了,看来自己还是太低估了中华军的战斗力了。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十九章 山东战役(七)
  进攻章丘县的战斗一共进行了五天的时间。
  岳乐将纳海斩首之后,对清军的全军确实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因此在随后的战斗中,清军全军上下无不奋力死战,不敢后退半步。那怕是中华军已经突破了阵地,还是有不少清兵也仍然在阵地上死守不退,拼力奋战。
  清军的顽强抵抗,也给中华军的进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尽管中华军每一天都向清军发动猛烈的进攻,并且又连续攻破了章丘县外围的刘林集、赵家官庄、向沙沟、小水口,马头崮、桑家铺等阵地,但就整个战局来说,进展并不算大,清军的外围阵地并没全部崩溃,中华军仍然还没有打到章丘县的县城前,而且付出的伤亡非常重大,战斗减员达到八千人左右,其中阵亡的士兵已经接近了五千人。
  而这时在另一条战线上,进攻衮州府的中华军因为大雨而停止了攻击,两线的战事都陷入了僵局中,也令周少桓和第四军的军部人员十分憔急。
  这时在章丘县里,岳乐也是坐立不安,因为在这几天的激战中,章丘县的损失也不小,外围的阵地几乎全部失守不说,兵力损失也达到了五千左右。
  当然兵力减少到还是其次的问题,毕竟清军的兵力是足够的,而且在外围阵地失守以后,对兵力的需求也减小了许多,目前的兵力是完全足够的,但章丘县的弹药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岳乐估计,剩余的弹药,最多还只能坚持三天。
  虽然说在这几天的战斗中,中华军的弹药消耗比清军更多,但有充足的后勤供应,可以保障在战场上有足够的弹药使用。而章丘通向济南和济阳的道路都已经被中华军切断,因此尽管在战事开始的第一天,岳乐就派人到济南给老爹阿巴泰送信,告诉章丘县的弹药不足需补充,但到现在依然杳无音信,要知道从章丘到济南,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足够了。
  其实这时济南的阿巴泰也同样十分憔急不安,因为他早就接到了岳乐的信,知道这事不能耽搁,但从济南通向章丘的通路己被中华军给截断了,而且阿巴泰和中华军交战多次,知道中华军一向善于围城打援,因此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集合了济南、济阳两地的兵力,调动了两万人马,另外加上岳乐留在济南的三千神威营的士兵,向章丘方向赶去増援。
  济南的援军是在开战后的第四天出发,由阿巴泰亲自带领,人马走到枣园地区的时候,遭遇到了中华军第九早第四旅的阻击,由于这一次是救援儿子,因此阿巴泰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采用以两千为一个冲击单位的滚动式战法,一批垮下来,另一批立即出动,无论伤亡多少,都持继不断,轮番向中华军的阵地发动进攻,使四旅的士兵们时剂都陷于苦战中,几乎得不到一点的喘息时间。
  不过为了阻击清军,四旅也是做好了充份的准备,除了修建好了严密的阵地之外,还装配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后填弹式步枪就装配了一个连,另外还转轮式连发枪六十架,单管斗方连发枪二十架,多管连发枪十架。因此单以火力而论,四旅甚致可以超过一个师。
  虽然清军里有三千神威营的士兵,但在进攻中,清军新军表现就明显不如防守。其实受这个时候的火枪技术所限,火枪在进攻中的作用并不大,就是中华军在进攻中,也必须要依靠强大的炮火支持才行,在近战中,也主要是使用手榴弹,并没有怎么使用火枪。而清军在大规模使用火器方面,更是一个初学者,实际还是用的老一套拿人向上垫的战术,只不过总算是学会了将进攻的队例展开,而不在是把兵力密集成一团。
  但尽管如此,也兴是能让清军减少一点损失,在中华军阵地前组织的严密火力网面前,清军的进攻依然毫无作用,几乎根本就无法靠近到阵地的五十米前。在两天的战斗中,清军损失的兵力接近三千人,但中华军的防线却依然稳如泰山,没有受到一点威胁。
  驻守枣园的四旅成功的阻击住了清廷的援军,也让周少桓稍稍觉得安心。但他也知道,四旅的阻击战,未必能坚持太长的时间,因为现在中华军也很难绕过章丘县,给四旅大量补充弹药,一但四旅的弹药耗尽,阻击战也就到此为止了。因此目前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攻下章丘县。但清军在章丘县的防守力度,很难在短时间内攻克下来,周少桓当然不可能知道,章丘县里的弹药其实也差不多消耗殆尽了。
  就在这时,周少桓又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清廷向山东派来了援军,由汉军正红旗人李国英,率领一万五千人马,赶来增援山东。这时人马已经过了徳州,进入济南府境内。
  虽然说这一万五千人马并不算多,但到足以改变目前济南府的局面。因为现在双方都已经调集了自己几乎所有的兵力,在济南、济阳、章丘一带的战场对持,中华军在其他地方的驻守兵力很少,因此这支持军赶到之后,战局的天平也将立刻倒向清军的一边。
  而且这还只是清军的第一支持军,谁也不敢保证,以后还会不会有其他援军陆续赶到山东来,毕竟济南是河南的屏障,京师的门户,清廷不可能不重视,而且清廷在北京周边还有二十余万的驻军,三个营的新军,如果要增援济南,绝不可能只有这区区一万五千人马,如果清廷真的出动大军来増援济南,那么仅靠山东军区的兵力,恐怕难以力敌了,还常要从南京増派兵力。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中华军没能极时的攻占济南-兖州一线,如果能够攻占济南或兖州一地,那么再迎击清廷的大军,也就有把握多了。
  但现在山东的局势明显严峻起来,这个时候周少桓还能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没有一味强攻,而是下令部队撤离战场。由第九军退守武定州,驻守济南府东北地区;而第四军则退守淄川、高苑一线;同时又给童大勇下令,让第五军、第十军暂时停止对衮州府的进攻,退守衮州府的东南地区驻守。
  中华军撤军之后,阿巴泰、岳乐也都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这次总算是挡住了中华军的进攻,又得到了李国英的一万五千援军,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直到这时,中华军对山东的进攻也暂时告一段落,整个战事从中华军增援淄州县的谢迁起义军开始,一共进行了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时间,中华军虽然占领了济南府东北和衮州府东南的部份地区,但最重要的兖州-济南一线还牢牢的掌握在清军的手里,因此预期的战略目标并没有达到。
  从战果上来说,清军损失的兵力约为二万七千人左右,阵亡一万八千余人,受伤六千余人,被俘三千余人。而中华军的损失在一万五千左右,阵亡九千多人,受伤近六千,不过被俘的人员并不多,不超过二百人。但清军损失的兵力大半是在前期,在后期就要明显少得多了,而中华军则正好相反。结果到了战事的后期,双方的损失大体相当,甚致可以说中华军还要略多一点。
  因此从总体的结果来看,这一次山东战役,确实是中华军建军以来,少有一次全面的败阵。
  这一战最后打成了这样的结果,也让整个山东军区都十分郁闷。虽然说中华军并不是没有打过败仗,当初南京失守的时候,造成的局面可比现在艰难得多,但当时全军也并没有气馁。因为在出兵之前,山东军区全军上下的心气都是很高的,想的都是一举扫平山东全境,为中华军全面北伐,建立奇功。但最终的结果和最初的预期目标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反差,全军上下也都陷入了一个低沉期里。
  山东军区的最高长官周少桓也同样陷入自责中,退守到淄川县之后,周少桓也下令,将山东军区司令部的主要成员都招集到淄川县来,开会讨论这一次失败的教训,以及下一次的作战计划。
  而就在这时,统战部的最新命令和商毅写给周少桓的一封信也送到了淄州。
  从山东青州府到南京的直线距离大约为六七百公里,以飞鸽传书的速度,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山东的战事进程,每天都要向南京汇报,因此山东的战事情况,南京统战部基本上都可以在第二天知道。虽然在发出新命令的时候,商毅并不知道周少桓决定撤军,但这次进攻山东战役的失利,商毅也基本可以预计到。
  对于这次失利,商毅并没有太在意,因为这次山东战役,和以前的战斗不同,在以前基本都是清军进攻,中华军防守,等挫败了清军的进攻之后,才给清军以反击,而这一次,是中华军主动向清军发动全面进攻,这对中华军来说,也是一种新的作战方式,进攻的一方,总要比防守的一方难一些。另外山东军区也确实缺少打大战的经验,因此这一次战斗的失利,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十章 北方大变(上)
  而从整个的南北局势来看,这一次进攻山东的失利,对大局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山东军区虽然失利,但并未溃败,兵力损失并不算大,而且由于是主动进攻一方,自已的领土也并没被清军占领,相反还有所扩大。而且清军在山东的兵力也被进一步削弱,因此在中华军撤退之后,也无力发动反击,可以说山东的局势和战前相比,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甚致中华军还要略好一点,只要是总结好这一战的的经验教训,还可以再向山东发动进攻。
  另外就在山东战役发生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北方的局势,也发生了有利于南京政府的极大变化。
  原来在北方各地的农民起义,原明官员反正爆发的十分频繁。
  首光是在山东地区,继谢迁起义之后,在山东西南部与河北大名府交界一带的曹州、濮州、范县等地区也爆发了以任七、张七为首的农民起义,同时清廷的曹州守将,也是原明总兵刘泽清的旧部,李化鲸、郑隆芳、姚文昌等人也响影起义军,以曹州为驻点,起兵反正,举起了反清的大旗。
  而在陕西神木县,也发生了高友才为首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声势大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连续攻取了陕北地区的十九个州县,并委任了巡抚以下的各级文武官员。同时原明将领,出任清廷的延安营参将王永强,也借着带兵赴神木、府谷等处平乱之机,起兵反正响应,占领了陕北的重镇榆林,杀死了清廷的延绥巡抚王正志、延绥总兵沈文华、靖远道夏时芳等官员,并自称招抚大将军。随后王永强又引兵南下,会同留守延安的原明将王永镇,占领了延安,杀死清廷的延安知府宋从心,以廷安、榆林两地为基础,与高友才的义军互相呼应。
  与此同时,甘肃回族将领米喇印、丁国栋、黑承印等人也在甘肃地区发动了反清起义,连克甘州、凉州、肃州等地,清廷的甘肃巡抚张文衡、甘肃总兵刘良臣、肃州副总兵潘云腾、凉州副总兵毛镔、甘凉道林维造、西宁道张鹏翼等地方官员都被擒杀。接着米喇印、丁国栋等人引兵东进,攻破兰州,杀同知赵冲学、知县赵翀;连克临洮、河州、洮州、岷州等地。这一次起义,参与的不仅有汉族百姓,也有大量的回族百姓,也反映了甘肃等地区的回民对清廷的暴虐统治严重不满。
  不过在北方各地的反正起义中,反清声势最为浩大,范围最广,同时也是对时局影响最大,还数在山西发生的原明将领,清廷的大同总兵姜瓖起兵反清。
  姜瓖是陕西延川县人,原来是明朝挂镇朔将军印大同总兵。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大顺军攻克太原后,姜瓖投降了大顺军,李自成仍然让他镇守大同。同年五月,大顺军在山海关战败之后、姜瓖又发动叛乱,杀害大顺军守将张天琳,归附了清朝。姜瓖降清之后,仍然还是继续充当大同总兵,并且曾随英亲王阿济格西征,在镇压陕北大顺军高一功等部时,表现颇为卖力。
  不过在姜瓖降清之前,因为并不了解清廷有入主中原的意图,因此在大同拥立了一个名叫朱鼎珊的明朝宗室为王,以号招人心,而这一事件也使清廷对姜瓖始终难以放心,对他多方质疑,并且还命姜瓖将长子送到北京入朝侍卫,实际就是充当人质。
  姜瓖自以为不费清朝一兵一卒,把大同地区拱手献给了清廷,接着又在陕西榆林击败大顺军,不仅功高无赏,反而备受猜疑,因此也憋了一肚子怨气。
  在北京暴乱发生之后,清廷虽然最终决定对百姓以安抚为主,但对手握军权的汉族将领猜忌益深,而大同地区的清朝官员又奉命征集粮草,急如星火,使百姓怨声载道,对姜瓖也多有指质其征催钱粮不力,怀有异心等等。
  而就在这时,中华军的水军袭击大沽口,山东地区又发动对清的进攻,姜瓖本来就对清廷十分不满,这时也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乘宣大总督耿焞等人出城验草的机会,突然关闭城门,下令易冠服,并自称大将军,公开揭起了反清的旗帜。
  姜瓖在大同举义反正之后,山西各地的汉族官绅纷纷响应,原明大学士山西曲沃人李建泰,原明宁夏巡抚李虞夔等人也都在家乡积极策动乡绅共襄义举反正。
  另外还有原明将领刘迁、万练等人也起兵响应,速度占领了宁武、岢岚、保德州、代州、繁峙、五台等州县之地。在山西东南,有胡国鼎、陈杜、张斗光等人起响应,攻克泽州、平顺等地。而在山西西南,蒲州到陕西韩城一带,也有虞胤、韩昭宣、李企晟等闻风响应,克陷蒲州及蒲属临晋等县。
  结果在在很短的时间里,山西全省除了省首府太原和少数城池外,差不多都被反正的义军占领,同时姜瓖还派人潜入南方,和商毅联络,希望能够得到商毅的影响和支持。
  在这一系列的起义反正中,最大的特点是,并不是像一般的农民起义一样,只有农民参与,或是以农民为主体。而且在农民起义爆发之后,很快就有大量的原明官员和将领广泛的参与其中,由于他们都居有相当的军政经验和能力,因此在短时间内,也将起义反正的声势造得非常大。
  另外这一系列的起义反正表面上看来,还是北京爆乱的余波,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北方的汉族人对清廷统制不满的一次集体大爆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