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761节汉西大震动(1)

第761节汉西大震动(1)

  孔明在此战前对部下将兵们千叮咛万嘱咐、下达严令:一定要生擒活捉关羽,不能伤他,更不能杀他,也不能让他自杀。然而,关羽还是死了。
  关羽是个非常重要的人,对汉西是,对汉东也是,不仅如此,孔明本人对关羽也是充满敬意的,在蒙州草原大逃杀事件中,关羽于关山之下放了孔明一马,这也是他对孔明的恩情,孔明岂能不报答?于公于私,孔明都是一万个不想关羽出事,生擒活捉关羽,一来可以交换典韦,二来可以逼迫刘备屈服,就算不能逼迫刘备投降,也可以逼迫刘备答应一些利于汉东、利于天下的条件。可是,关羽死了,一切的一切都化为泡影了,并且,他的死必然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在得知关羽死了时,孔明深深地感到一种如梦如幻、恍若隔世的震惊,那个威震华夏的关云长就这样死了并且是死于他的部下,关羽的死,隐隐地代表着一个旧时期的结束,接着,孔明感到无尽的伤感以及一种痛苦的愤怒,他明明已经反复地下达严令,只能生擒活捉关羽,为什么关羽还是死了?
  调查报告随着关羽之死的消息一起被送到孔明的跟前:关羽没有死于战斗,他是被生擒活捉的,可以判定,关羽虽然不愿意被俘,但也没有太强的求死念头,他还是很想活下去的,他知道孔明会用他跟刘备交换典韦,他的性命是无忧的,他应该打算在回到汉西后重上战场、将功赎罪,然而,他在被俘后被汉东军鹰隼骑千夫长张云给杀死了,张云就是张梁长子张龙。
  二十五年前的尘封往事一下子出现在孔明的跟前:前往冀州,讨伐黄巾军,广宗城之战,那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少年,满身伤痕和血痂,但脸上毫无惧色,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唯独一双眼睛闪烁着阴沉而有神的目光。孔明记起了,是张龙,是他救下的那个少年。
  孔明很想笑,自我嘲笑,苦笑,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在二十五年前救下的那个少年竟然会在二十五年后成为杀害关羽的凶手,这让他想起了原先演义记载的一个人:庞德之子庞会。庞德死于跟关羽的交战,庞会在后来的魏灭蜀之战中杀入成都,杀尽关氏家族满门为父报仇。
  张龙和庞会,完全就是一路人。
  事已至此,孔明只能悲凉无力、怅然若失地叹息道:“天意啊!”天意如此,就算孔明“开了外挂”,但他仍然受到天意的支配。
  卢植十分惶恐地向孔明请罪,他一是为自己请罪,他昔日的麾下第一大将、心腹老部下宗员在此战中竟然沦为汉东的叛徒、汉西的奸细,险些坏了大事;二是为他的长子卢泰请罪,卢泰本来奉命前去擒拿关羽,没想到却让关羽死于非命,虽然杀关羽的人不是卢泰,是张云,但卢泰是有责任的,卢泰已经察觉到张云的真实身份,却没有进行提防,导致张云得以杀死关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蔡邕、蔡琰、蔡琼也十分惶恐地向孔明请罪,都是为蔡晨请罪。
  “算了、算了!”孔明心烦意乱,“关羽被杀跟卢泰、蔡晨无关,天意如此,人又奈其何?他们俩此时肯定也是沮丧痛苦无比,想来,他们俩在此次大战中也立功不小,我不奖励他们,也不惩罚他们,让他们俩继续当千夫长吧。”
  卢植、蔡邕、蔡琰、蔡琼尽皆感激涕零。
  孔明向来宽和仁厚,不喜酷惩、憎恶杀戮,就算是孟优那样的人,在被高顺派人押送到洛阳后,也只是被孔明判了坐几年的牢而已,更别说只是在无意中犯下过错的卢泰、蔡晨了。
  孔明前去瞻仰了关羽的遗体,关羽的遗体被很好地装殓在一具上好的棺木里,仍然金甲绿袍,仍然面如重枣、长髯三尺,面容不改、栩栩如生,但,那双丹凤眼已经永远地闭上了。
  怀着极度复杂的幽思,孔明给关羽的遗体上了三炷香,心中叹息:“关二叔,一路走好。”他情不自禁、有感而发,信口吟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词终了,孔明已经眼眶湿润。
  接下来,孔明一方面难过关羽之死一方面,担心关羽之死,他知道,刘备肯定要失控了。
  洛阳是欢天喜地,长安则是昏天暗地。诸葛亮此时已在长安,他在解除花阳之危后接到刘备的传召,急匆匆地赶回长安,与刘备等人一起商议“关中的弃保大事”。关中是汉西的核心以及精华所在,更是荆益二州与凉安定三州的连接地带,一旦失守,后果是无需多言的。此时,关中处境十分危急,北有臧洪、吕布南下之危,东有太史慈、褚燕西进之急,为保住潼关,刘备可以说是豁出了老本、下足了血本,他把汉西军的精锐部队、精华部队尽皆投入,消耗巨大、伤亡惨重,但也只能保得住一时,保不住长久。不管是臧洪、吕布攻陷了榆林城、米脂城,还是太史慈、褚燕攻破了潼关,关中都会不保。诸葛亮和法正解除花阳之危也只是稳住了益州,对保住关中没有直接作用。
  从刘备的角度出发,如何才能保住堪称“汉西国本”的关中呢?除了在榆林、米脂二城以及潼关进行拼死抵抗外,关羽的北伐,才是能够真正地起到扭转乾坤、力挽狂澜的根本性作用的有效措施。只要关羽北伐成功,汉东就会全盘大乱,关中不但可以一夜之间转危为安,汉西甚至还能趁势联合曹魏共击汉东,全面反攻破局、反败为胜。
  正是基于这个长远的、根本性的考虑,所以,当诸葛亮还在益州时,他联系刘备,请求刘备颁旨下诏命令关羽停止北伐,刘备没有立刻照办,而是犹豫不依、摇摆不定、迟疑不决。刘备知道诸葛亮说的是实话,关羽的北伐是存在不小的甚至很大的风险的,但是,他太渴望关羽能够北伐成功了,因为他的翻盘希望基本上都在关羽的身上了,他就像一个背水一战的、孤注一掷的赌徒,把所有赌本都押在了关羽的身上了,加上他绝对相信关羽,相信曾经两次歼敌过万的关羽的军事能力,认为关羽可以创造奇迹,因此,刘备迟迟地没有听从诸葛亮的进谏和警告,他没有给关羽颁旨下诏,没有命令关羽停止北伐、收兵撤军、返回荆州。
  可以说,关羽的兵败身亡,刘备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当诸葛亮、李严等人知道关羽北伐失败并且生死不明(汉东方面没有公布关羽死讯)后,无不深感震惊、痛惜、痛苦、悚然、惶恐,他们一时间根本不敢告诉刘备,但纸里包不住火,马良、廖化先后从汉东逃回汉西,另外,知道麋芳投降背叛的麋竺在极度的难以置信、震惊、悲愤、羞愧、恚恨中命令家人把自己捆绑起来送到刘备面前痛哭请罪,使得刘备终于知道了这个噩耗。刘备大惊道:“云长战败、北伐功败,一切都可从长计议,唯独云长万不能有失!”
  关羽北伐失败,这对刘备的宏图大业以及他的雄心壮志、幻想希望而言,无疑是个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刘备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在这同时,刘备最大的、唯一的希望就是关羽没事。地盘丢了,可以再夺,军队没了,可以重建,但人死了,却再也不能复活重生了。
  诸葛亮安慰道:“陛下大可放心,云长是不会有事的,孔公亮急需用他跟陛下交换典韦,只会俘获他,岂会加害他?”
  刘备听了,心头稍微安定不少,他当即派遣李恢为使,通过潼关,进入太史慈的军营里,请求得到孔明的接见,与孔明展开换人谈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