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431节曹操的落寞(1)

第431节曹操的落寞(1)

  李节来到江东,自然是代表孔明的。对于江东的“归顺”,孔明的心态有些复杂和微妙,他希望这是真的,但经过麻龙等人的劝诫,他也隐隐地怀疑这是江东的某种策略、某种计谋。实际上,孔明跟孙坚进行这场“全面大承包交易”,孔明并不亏,毕竟孙坚不是空手套白狼,问题的关键是:孙坚在拿到那些数量庞大的、透支了江东的未来的钱粮物资后,他会干什么?
  孙坚的说法是:他会攻灭刘备,然后带着孙刘两家的地盘和人口一起归顺孔明,继而迫使曹操也不得不归顺孔明,从而让孔明以最小的力气完成一统天下的宏图大业。毫无疑问,孙坚的这套说辞让孔明非常心动,一来,天下可以一统,二来,如此一统方式可以少死很多很多人,可以少流很多很多血,耗费时间不长,战争持续不久,对华夏和华夏苍生伤害最小。
  然而,麻龙等人提醒孔明:江东方面可能并不“单纯”。
  在大年初二晚上的会议上,司马懿声称“在下愚钝”,没有当场阐述他的看法,在经过多日的深思熟虑后,他单独地找到了孔明。
  “殿下,在下有几个想法。”司马懿毕恭毕敬地道。
  孔明笑道:“在我面前,不必拘礼,有话直说。”
  司马懿有条不紊地道:“首先,江东非常亲近我汉东,也是非常依赖、非常畏惧我江东,孙坚等人万万不敢、不会、不愿得罪殿下,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江东方面就算耍小聪明算计殿下你,也会考虑到殿下你的利益,说白了,他们的计谋就算是让他们自己获益,也会同时让殿下你获益。就好像一只狐狸,想要吃到鹿肉,它自己没办法咬死鹿,它会哄骗老虎帮它咬死鹿,接下来,老虎吃到大部分的鹿肉,狐狸吃到小部分的鹿肉,虽然老虎被狐狸利用了,狐狸借助老虎的力量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但是,老虎是不会怨恨狐狸的。殿下,你说是不是?”
  孔明笑着点点头:“是。”
  司马懿接着道:“于是,江东的这套策略在一开始就已经保证了殿下您的利益,殿下你同意了,就已经是稳赚不赔了,殿下你把孙坚想要的东西给他,孙坚也让殿下你得到了很多,因此,你完全可以同意孙坚的请求,至于接下来,不管孙坚怎么折腾,局势仍然一直会处于殿下你的掌控中,你要么赚的更多,要么少赚一点,仅此而已。”
  孔明收起笑意地点点头:“说得对。”
  司马懿继续道:“同时,殿下你可以锦上添花。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孙坚他们究竟会不会真的归顺,这不好说,但殿下你未尝不能趁机未雨绸缪。孙坚需要从殿下你这里得到很多东西,其中,粮食是最重要的。殿下你把孙坚需要的粮食给他,不过,你必须派人把部分粮食直接分给江东民众。江东有三百多万人,一人分发二石粮食就是六百多万石粮食。假如,殿下你把粮食全部给孙坚,他肯定会拿出部分分给江东民众,但究竟给多少呢?恐怕,他不会给太多,他会把大部分的粮食都充当军粮,最重要的是,江东民众是从孙坚手里分到粮食的,那么,不清楚事情真相的江东民众只会感激孙坚,导致江东人心进一步地归于孙坚,这可不利于殿下你;反之,殿下你亲自发粮食给江东民众,一来可直接施惠于民,防止孙坚把太大比例的粮食充当军粮,二来可拉拢江东民心,奠定殿下你以后收服江东的民意基础。”
  孔明再度笑起来:“言之有理。”
  司马懿也笑起来:“孙坚等人当然会明白殿下你这么做的用意,但他们无可奈何、无计可施,因为,他们必须要服从殿下你,这就是殿下你的实力所决定的、无懈可击的阳谋计策。”
  孔明再度点点头,他按照孙坚的请求,把大量粮食给孙坚,目的是“富民(江东之民)”,然而,孙坚更多的是想要“强军(江东之军)”,这就是孔明和孙坚在这件事上的微妙的分歧。
  在下定了这个决定后,孔明前去寻找孙仁,告诉她:他会拿出大量粮食分发给江东的老百姓——然后,他趁着孙仁为之感动高兴时,趁热打铁地坦白:他早就“勾搭上了”樊欣,请求孙仁允许他把樊欣娶进门。
  孙仁似笑非笑地看着强装镇定的孔明,看得孔明冒出一头热汗。
  “我早就知道你们俩的破事了!”孙仁笑嘻嘻地道,“你们俩是不是以为我被蒙在鼓里?其实呢,我只是故意装作被蒙在鼓里,然后欣赏着你们以为我被蒙在鼓里的自作聪明的样子。行了、行了,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娶吧、娶吧,我批准了。”
  孔明顿时冒出一身热汗,他在心里仰天长叹:“果然啊,这种事根本就瞒不过枕边人呀!女人的直觉简直堪比第六感!后世那句话怎么说的——男人最讨厌女人胡乱猜测,因为她们猜得太准了!”
  洛阳城,丞相府。
  曹操以一种无力的姿势坐在他的正席位置上,他的无力不只是来自他的身体,更来自他的内心。曹操此时已经年过半百,过了这年,他五十一岁了,在后世,五十岁可以说是“正值壮年”,正当年富力强的年龄段,但在这个时代,五十岁意味着开始走向衰老,正所谓“五十知天命”,“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接受并且承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五十岁之前,人可以充满梦想,全力以赴地追求梦想,努力地实现梦想,但在五十岁之后,人的精力和寿命已经不多了,必须“认清天命”,如果一个梦想在五十岁到来时还没有实现,那么,人就应该向事实低头了,认识到自己的梦想是难以实现的,从而看开一点、看透一点,不再强求结果,不再强行“违逆天意”继续追求注定难以实现的梦想,适当地放弃一些东西。
  “知天命”,这三个字正是曹操此时的精神、思想、意志的最佳写照。从参加讨伐黄巾开始,曹操持续奋斗了二十二年,一步一步地迈向他的梦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统天下”的梦想不但没有离他越来越近,反而变得越来越遥远了,遥远得已经遥不可及、无法实现。这么多年下来,群雄皆灭,唯独孔刘孙与曹操并存于天下,光是刘备和孙坚,就足以让曹操认识到自己是无法一统天下的了,至于孔明,更是进一步地让曹操彻底地死心了。眼下的曹操想要一统天下,必须完成两大步:第一,灭掉刘备和孙坚;第二,在跟孔明展开的最终大决战中战胜孔明。毫无疑问,这两步一步比一步更难,第一步就是困难至极,第二步更是难如登天。刘备的崛起以及在曹刘大战中遭到的惨败,宣告曹操就连第一步都是不可能完成的,更何况是更难的第二步呢?对此,曹操已经知天命,认命了。奋斗了这么多年,曹操已经身心俱疲、心力交瘁,他的雄心壮志也已经一点一点地消逝掉了。那个曾经傲视天地、气吞日月的曹操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雄心不再的沧桑老者。
  输掉上次的曹刘大战,折了乐进、夏侯渊、于禁等骨干大将,是曹操起兵以来遭到的最大重创,让他在精神上近乎一蹶不振。
  让自己得到一个善终、保住曹家的基业、保全曹氏宗族的延续,这是曹操现在的目标。
  “东部鲜卑被孔明打得抱头鼠窜,中部鲜卑归顺了孔明,西部鲜卑见势不妙,归顺了刘备。”曹操缓缓地开口,表情有些苍凉,声音有些苍老,他用有些黯淡无神的目光扫视着被他召过来的一干谋臣,“刘备的实力再度得到了扩大增强,大伙儿都说说吧,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