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406节归顺和投降的区别

第406节归顺和投降的区别

  实际上,退一万步说,这种“投降”或者说是归顺,并不是屈辱的。在这其中,存在一个非常重大、非常值得重点叙述的历史细节:根据书上记载,当曹操率领“八十三万大军南下”时,江东文武高层主战主降意见不一,各执己见、争执不休,鲁肃等人是坚决主战的,周瑜犹豫不决,张昭等人是主降的,似乎……张昭等人充当了一个很不光彩的“投降派”角色,然而,这种看法对张昭等人是不公平的。从严格意义上讲,张昭等人是劝孙权“归顺”曹操,不是“投降”,虽然“归顺”和“投降”看似差不多,但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如果孙权是投降了曹操,那么,他本人、他的子嗣都要去曹操的地盘里,江东政权也会被彻底地瓦解掉;如果孙权是归顺了曹操,那么,他基本上什么都不变,可以继续割据江东,做一个半独立的地方政权首脑,他只需在名义上听曹操的话就可以了,比如,配合曹操灭了穷途末路的刘备,把刘备、诸葛亮等人的脑袋送给曹操,曹操接下来是不会攻打江东的。在这之前,已有先例,就是辽东的公孙氏政权,公孙氏割据辽东,也是半独立的地方政权首脑,公孙氏服从于曹操,曹操便默认他的割据,自曹操一生,他都没有攻灭公孙氏,公孙氏的最终覆灭是自己不安分,在曹魏、孙吴之间一只脚踩两条船,以致于自取灭亡,绝非曹魏言而无信。辽东公孙氏可以如此,江东孙氏也可以如此。对于曹操而言,孙权和刘备是截然不同的人,刘备是他的敌人,因为刘备一直高举着“消灭曹操、匡扶汉室”的政治旗号,曹操和刘备在政治上是不共戴天、水火不容的,至于孙权,跟曹操是无冤无仇的。曹操要的是孙权的归顺,不是强迫孙权投降,曹操要孙权做的,只是配合他攻灭刘备,接下来,曹操会默许孙权继续割据江东,仅此而已。
  张昭等人主张江东归顺(投降)曹操,一来,这绝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因为是归顺,不是投降,二来,他们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从而“卖主求荣”。江东实力大不如曹操,何必逞强冒险、以卵击石呢?张绣当初不是投降曹操了吗?孙氏父子三人的战略是不同的,孙坚的战略是“争霸天下”,孙策的战略是“能争霸天下就争霸天下,不能争霸天下就割据江东”,孙权的战略是“能割据江东就割据江东,不能割据江东就归顺朝廷(就是曹操或者别的把持朝廷的最强大的诸侯)”。——孙权的这个战略,正是孙策在临死时留给孙权的遗言。
  孙策很清楚:孙氏父子三人,孙坚、孙策、孙权,比起冲锋陷阵的勇武,三人一个不如一个,孙坚最强,孙策次之,孙权垫底,比起治民理政的能力,孙权比孙坚、孙策都强。开疆拓土,靠的是勇武,安邦定国,靠的是治民理政的能力,因此,孙权适合“偏安江东以及治理江东”,不适合“开疆拓土、对外进取”(事实确实如此,比打仗,孙坚、孙策都是勇猛超群,孙权完全不行,他在合肥战场上一次又一次地被张辽吊打),自然而然,江东在孙坚、孙策手上,还具有着对外进取乃至争霸天下的能力和希望,但在孙权手上,只能偏安一隅了,另一方面,天下大势不断变化,在孙坚、孙策时期,天下诸侯林立,不管是曹操还是袁绍,没有哪个人成为一家独大、力压群雄的最强诸侯,江东还是有机会进取中原的,但到了孙权时期,曹操已经成为天下最强大的诸侯,天下大势已经定了,如此一来,江东更加没有希望争霸天下了。这就好像战国七雄,在战国前期和中期,七国都有希望问鼎天下,但在战国后期,秦国一家独大,天下注定是秦国的了,另外六国已经没有希望问鼎天下了。综上所述,孙策在临死时嘱咐孙权“能割据江东就割据江东,不能割据江东就归顺朝廷”是很明智的、也是很现实的。张昭等人劝孙权归顺曹操,只是在履行孙策的遗命,绝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卖主求荣。这也是孙权在赤壁大战后继续信任张昭等人的原因:孙权知道张昭劝他归顺曹操并不是出于私心的卖主求荣之举。
  从华夏的角度出发:曹操是汉人,孙权也是汉人,孙权和曹操开战,完全是汉人内战,这对华夏、对汉人而言,显然不是好事,身为汉人的孙权归顺了也是汉人的曹操,有何耻辱?如果孙权归顺曹操,那么,刘备必亡,曹操就可以真真正正地一统天下,华夏也能早点结束内战,这难道不是善莫大焉的好事?在这个历史的十字路口,孙权听了鲁肃的话,选择抗曹,此举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刘备没死,继而建立了蜀汉政权,江东得到了壮大,建立了孙吴政权,天下三分,华夏陷入长期的分裂和内战。对于华夏和华夏苍生而言,这是好事吗?
  然而,鲁肃力劝孙权不要投降(归顺),也有他的道理:孙权要是归顺曹操,刘备必亡,曹操独霸天下,孙氏从此只能偏安于江东一隅之地,不再有发展壮大、独立建国的任何希望,最终走上“安乐死”的绝路。鲁肃劝孙权抗曹,确实是为了孙权和孙氏考虑,但忽略了华夏。
  归顺,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历史上,孙权在赤壁之战前确实考虑过归顺曹操,如今,孙坚也不是不可以归顺孔明,说到底,孙坚跟孔明的关系要比孙权跟曹操的关系亲近得多了。
  “这个……让我想想吧,这事需要从长计议……”孙坚有些心神不宁。孙策、周瑜、鲁肃的表情都是异常地复杂、微妙、古怪,很显然,他们的心思跟孙坚一样,心绪翻涌、心潮翻腾。
  孔明笑了笑:“这只是我的一个建议,岳父大人采纳不采纳都可以。天色已经非常晚了,我该告辞了。”他起身向孙坚、孙策、周瑜、鲁肃行了一礼。
  孙坚四人一起心不在焉、心思各异地回了一礼。
  看着孔明施施然地离去,周瑜语气急切地道:“主公,毫无疑问,孔明是不会参加天下争霸的,他是静等着孙曹刘三家打得三败俱伤,从而在最后把孙曹刘三家一股脑地一锅端了!我们江东想要求存和图强,为今之计就是在曹刘两家中合纵连横,曹操和刘备是不共戴天的,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曹刘两家的矛盾,积极地对外开拓,夺取新的地盘,从而壮大我们自身。”
  孙策连连点头:“不错!时不我待,我们不能继续原地踏步下去了,否则,我们江东的未来出路真的就像孔明描述的那样了!”
  鲁肃叹息一声,不言不语。
  孙坚心乱如麻:“让我想想,让我好好地想想……”
  突然,周瑜猛地一拍大腿,他两眼精光闪闪:“主公、伯符、子敬,我刚才想到一计了!”
  孙坚、孙策、鲁肃一起急切地看向周瑜:“公瑾,你有何妙计?”
  周瑜目光炯炯:“主公、伯符、子敬,我们冷静一下,好好地分析分析孔明的心思以及心机、心计。我先抛砖引玉,你们听一听,觉得我说的对不对。孔明此人,智慧绝伦、谋略盖世,并且,他实力强冠天下,我绝不相信他没有问鼎天下的志向,我绝不相信他只想做个偏安一方的诸侯而不是天下共主,实际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既有问鼎天下的实力,如何没有问鼎天下的志向?只是,我们一直错判了孔明问鼎天下之策,他的策略其实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他故意置身事外,坐视孙、曹、刘三家不断争战,同时潜心发展,最终鲸吞天下。孔明就像……不,他就是一个精明无比的商人,商人,追求的是投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收益,孔明问鼎天下之策也是这样的,他不想为了问鼎天下而耗费太大的实力,他想以最为轻松省力的办法问鼎天下,就是这样。孙曹刘三家没完没了地打,最终,三家一起一蹶不振,孔明届时已经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当他真出手时,孙曹刘三家哪怕联手反抗,也是以卵击石,那时,孙曹刘三家除了投降归顺于他,还有别的出路吗?如此,孔明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地获得问鼎天下的最终胜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