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384节赚钱和开疆拓土

第384节赚钱和开疆拓土

  曹刘展开大战,孔明又得到了大发战争横财的机会。曹操用人口跟孔明交换钱粮物资,至于刘备,他虽然跟孔明关系不佳,但他不得不跟孔明做生意。曹操是不会跟刘备做生意的,孙坚以前跟刘备做生意,但在眼下已经基本上断绝,一来,孙坚憎恨刘备,二来,江东拥有汉东这个财力雄厚的商贸合作伙伴就够了,不太需要刘备,于是,刘备能选择的“生意伙伴”只有孔明一家了。刘备当然不会用人口跟孔明交换钱粮物资,他卖给孔明的东西主要是蜀锦,孔明趁着刘备跟曹操开战,毫不客气地压价,迫使刘备把他卖给孔明的蜀锦等物都打了七折,孔明在拿到刘备的蜀锦后,转手卖去了海外,从而赚到了几十倍、近百倍的利润,至于孔明支付给刘备的东西,肯定不是钱,刘备不需要钱,他真正需要的是粮食、生铁、被服、布帛、马匹、医药等实物,就算孔明给他钱,他也要拿到汉东境内购买实物,如此,还不如直接“以物换物”,双方都省事。不过,孔明是反战的,他是不会卖“可以加强战争强度的东西”的,他卖的主要是粮食、布帛、医药,不卖生铁、马匹、兵器、军械等。如此一来,孔明和刘备展开的贸易相当于刘备用蜀锦等物交换孔明的粮食、布帛、医药等物。——孔明的汉东地盘与曹孙刘三家地盘都接壤,他的交州、丰州与刘备的荆西三郡、益州六郡接壤,可以做生意。
  曹操和刘备在战场上打得热火朝天,孔明在金币堆里数金币数得手抽筋。
  对于此战,曹操和刘备的心态存在着很大不同,刘备是锐气十足、蓄意进取,曹操则是有些消极消沉。在很早前,曹操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认为自己毫无疑问地是天下第一雄主,扫荡六合、一统神州、扭转乾坤、力挽狂澜的伟大使命非他莫属,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天下大势的不断发展,他发现,天下的雄主并非只有他一人,袁绍、袁术之流确实不是他的对手,但孙坚、刘备、孔明却是一个比一个更加强雄,对于孙坚,曹操还是有信心能战胜的,对于刘备,曹操已经有些信心不足了,对于孔明,曹操更是感到自己胜算渺茫。曹操在汉东境内自然是有细作、耳目、眼线的,他越了解汉东就越畏惧孔明,尤其经过“密旨血诏事件”,天子逃脱了他的掌控,让他失去了天下最大的、最重要的政治资本,沉重地打击了他的精神。
  曹操已经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并且,他心里清楚,天子当初被迫答应解决方案,在十年之内“不动”他,那么,在十年之后呢?一旦想起这个,曹操就感到阵阵的焦躁忧虑,毫无疑问,天子对他是十分憎恶的,十年之后,如果曹氏实力大减、势力大衰,天子再正式宣布曹氏家族是逆贼,那么,曹氏家族的末日就要到了。如此,曹操怎么能不感到焦躁忧虑?
  根据书上记载,在刘备得到西川时,曹操也得到了东川,刘晔等人劝他一鼓作气地攻入西川,因为刘备刚刚通过鸠占鹊巢的不光彩方式得到西川,西川人心不向刘备,并且在得知曹军占领东川后,西川境内人心惊恐,反对刘备的人更是蠢蠢欲动,极有利于曹操趁势夺取西川,一旦曹操夺取西川,加上孙权怨恨刘备,刘备必定败亡覆灭,到时候,孙权也是独木难支、孤掌难鸣,天下就剩下曹操、孙权两家,孙权要么投降归顺要么兵败身死,曹操便可一统天下,这也正是曹操最后一次可以一统天下的机会。然而,曹操却叹道:“人苦不知足,既得陇,何望蜀?”从而只满足于得到东川,没有进取西川,后来,刘备发兵北上,与曹操展开汉中之战并且取胜,天下曹孙刘三足鼎立之势遂成。曹操错失了最后的一统天下的机会。
  曹操为什么这么做?原因很简单:他累了,他没有信心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人挡杀人、神挡杀神的战争机器了。
  如今,曹操的情况更加严重,一方面,他确实没有信心可以攻灭孙坚、刘备、孔明三家,完成天下一统的大业,另一方面,他十分害怕十年之期结束时,曹氏家族会遭到最终的秋后算账。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曹操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在这十年之内攻灭孙刘孔,到时候,天下就是曹氏家族的,天子也会重新成为他的掌中玩物,然而,他对此没什么信心,他就算可以攻灭孙坚和刘备,还有一个更强大的孔明,一旦他付出巨大无比的代价攻灭孙刘,孔明必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举灭了他,天下最终属于孔明,他等于白白地给孔明做了嫁衣,甚至,更糟糕的结果是孙刘孔三家合力灭了他,如此,曹氏家族的末日就提前了;二是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不与孙坚、刘备、孔明进行死打硬拼,放弃一统天下的宏愿,确保曹氏家族在十年后仍然拥有非常强大的实力进行自保。
  毫无疑问,在越来越远的梦想和曹氏家族得到保存的严峻现实之间,曹操只能选择后者。
  因此,这场曹刘大战,虽然刘备实力弱于曹操,但却是战略进攻的一方,虽然曹操实力强于刘备,但却是战略防御的一方。刘备为了打赢此战,可谓孤注一掷,把全部的血本家当投入了此战,曹操完全无意跟刘备死磕玩命到底,他只出动了一半多的军力与刘备进行交战,他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此战失败,让自己在此战后还有较强的实力进行持久顽抗,他甚至在开战前就已经做好全面大败、丢失凉司豫三州的心理准备,所以,他才在开战前对凉司豫三州进行全面的坚壁清野,把三州人口迁移一空。说白了,曹操在战前已经准备战败撤退了。
  军旗猎猎、战鼓隆隆,刀剑如林、箭石似雨。看汉中和关中之间,杀声震天、血流成河;望南阳和洛阳之间,烽烟遍地、尸积成山。
  曹操和刘备展开大战,孙坚在江东忙着修生养民、整军经武,孔明在汉东忙着继续赚钱、继续发财、继续开疆、继续拓土。
  在海上,由于汉东的海上商船队前往罗马帝国、贵霜帝国、安息帝国等地时必须从南海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因此,新加坡这个地方就非常重要了。此时的新加坡就是一处无人区,新加坡最早的历史是在西元3世纪开始的,此时距离西元3世纪还有差不多一百年,新加坡自然无人居住。汉东水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这个咽喉重地,在当地建立了一处定居点,被孔明设为“新加坡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从华夏领海南海进入印度洋的重要中转站;——“印度洋”得名较晚,大概在西元10世纪(也就是西元1000年左右)才被确定为此名,孔明肯定不会使用这个“偏向于印度”的名称,他把“印度洋”取名为了“大南洋”,眼下,环印度洋地区最强横的海上力量就是汉东水军,因此,孔明毫无疑问地具有给这片世界第三大洋取名的权力,相对的,他把太平洋取名为“大东洋”,把北冰洋取名为“大北洋”或“北极洋”(与南极洲相对),“大西洋”名称不变,如此,“世界四大洋”就是“东南西北四大洋”。
  汉东水军先占领了新加坡,后占领了对于“海上丝绸之路”而言地理位置同样很重要的狮子国(后世斯里兰卡)。狮子国面积约6.56万平方公里,岛上有人居住,数量大约一百万,主要分为两大族群:僧伽罗人、泰米尔人,双方没完没了地互相攻打,以致于双方都是损失惨重,让汉东军白白地占了便宜。汉东军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吞并了狮子国,建立“西兰郡”,继而在接下来前前后后花了二三年时间消化掉了西兰郡(斯里兰卡旧称锡兰,谐音“西兰”);
  汉东陆军和汉东水军互相配合,以海南郡、新加坡县、西兰郡为三大前沿阵地,逐步地吞并了位于孟加拉湾以东、马六甲海峡以北、华夏南海以西的整个中南半岛(相当于后世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暹罗/泰国、缅甸等国),先后攻灭四十多个土著小国,中南半岛全境一半被纳入了交州辖区(新加坡县属于交州),另一半被纳入了丰州辖区(西兰郡属于丰州);——汉东的交州、丰州在地理区域范围上囊括后世的广东省全境、广西省全境、云南省全境、贵州省全境、四川省南部地区以及整个中南半岛、斯里兰卡等地,这些地区超过95%是荒无人烟的热带雨林,十之七八的人口、农田、已开发地区在沿海地带,内陆腹地处于原始状态,毫无疑问,开发交州、丰州的内陆腹地绝不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数代人、几百年才能完成。
  除了在岭南,汉东军在漠北也是如入无人之境(本来就是无人之境),轻轻松松地掠地数千里。以辽州为出发原点,拥有棉花、羊毛、乌拉草、雪橇、罐头以及孔明提供的地图的汉东军兵分三路进行开拓,一路向东翻越大兴安岭,扩张至贝加尔湖,该湖被孔明取名为“北海湖”(也叫“白海湖”,与“青海湖”相对),一路向北翻越了小兴安岭,扩张至外兴安岭,一路向东横跨黑龙江的东部流域,直至鞑靼海峡,并在那里发现了一个在北地寒冬时节仍然保持长时间不冰冻的天然大良港,该港被孔明取名为“海参港”,以上漠北新领土都被纳入辽州辖区。这些新领土的北部已经属于东西伯利亚的东南部地区了(西伯利亚分为三大部分:西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汉东军是有能力向北继续扩张的,直至北冰洋(大北洋、北极洋),但那是没意义的,一来,根本没人跟汉东军争抢西伯利亚,西伯利亚随着时间的推移,注定会成为华夏的领土,可以慢慢来,不着急,不需要在一朝一夕间急于求成;二来,此时的社会生产力还不足以开发西伯利亚,加上西伯利亚的自然环境实在太过于恶劣,汉东军就算占领了当地,当地既没人居住,也难以迁移内地汉民前去居住,无法建立有效的统治体系,因此,在此时就占领是没价值的,华夏可以慢慢地、花几百年时间消化西伯利亚。
  汉东水军随即在海参港建立了船队基地,并且根据孔明的命令,派遣船队横跨鞑靼海峡,果然,在海峡对面发现了一个大岛,即库页岛,接着,汉东水军的船队从库页岛出发,向南航行,果然,在库页岛南部又发现了一系列的小岛和一个大岛,大岛即北海道岛。库页岛和北海道岛以及二大岛的附属岛屿也被纳入了辽州辖区;
  以台湾郡为出发原点,汉东水军向着东北方向航行,成功地发现一串无人岛屿,建立“琉球县”,被纳入台湾郡辖区;
  建安十五年(西元205年),汉东军以高丽半岛东南部陆地和东瀛九州岛之间的对马岛为跳板,横渡海峡,攻伐东瀛三岛。
  用了一年时间,汉东军陆续攻灭东瀛三岛境内的邪马台、末虞、伊都、不弥、奴、狗奴、投马、熊袭等三十多个小国,占领了九州岛、四国岛、本州岛以及此三大岛的众多附属岛屿,继而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州”,下辖3郡13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