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天下节度> 第141章

第141章

  阵前,许再思与徐绾二人在胡床上箕踞而坐,神情倨傲,身后竖着两杆将旗,十余名浙东联军将领鱼贯而入,两边站着两排武勇都亲兵,个个身披铁甲,手持长槊,指向斜上方,相互交叉,如同一条巷道一般,这些人虽然也是久经战阵的汉子,可刚刚战败,心情本就沮丧之极,手中又无寸铁护身,头顶上寒光闪闪的尽是敌兵的利刃,只要一个不好,便能将自己扎成肉串,虽然就在刚才方永珍的打气声犹在耳边,可一个个还是不由得腿肚子打起鼓来。
  徐绾看到眼前诸人一副胆怯的模样,冷笑道:“汝曹犬羊之辈,竟敢与吾等猛士相抗,当真是可笑之极。”
  众人闻言,正不知如何回答,却听到身后一人朗声道:“徐公何出此言,汝虽高踞在上,与我等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又有何区别。”
  徐绾闻言大怒,站起身来大声喝道:“说话的是何人,还不给我站出来。”
  众人赶紧向左右分开,后面现出一个人来,面露微笑,正是方永珍,他正要上前,这时一旁窜出一人来,将他拦在身后,双手握拳,双目园瞪,死死的盯着一旁持兵的卫士,却是樊大牛。
  徐绾看到说话那人是方永珍,不由得脸上现出讥诮的神色,笑道:“我道是何人出此大言,原来是老相识,好好好,今日我倒要听你说出个究竟。”说到这里,慢慢坐了下来,脸上满是玩味的笑意。
  方永珍推开挡在他身前的樊大牛,道:“二位想必是在好奇为何某家不领军逃走,而弃兵投降吧,今日战局虽然对我等不利,但还远远未至绝境,方才我若决死一战,就算不胜,贵军也要多死伤不少人吧?”
  方永珍话音刚落,许再思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而徐绾不屑的笑道:“尔等无胆鼠辈,又岂敢当我军虎威,还有脸在这里胡言。”
  方永珍却不怒,继续道:“若我们领军而退,你们还不知道赵刺史大军何在,必然不敢全力追击,至少我可以领着三分之一的兵马安全撤离,岂不远远胜过在这里,性命仰与人手的状态。便是我方永珍是个傻瓜,这里十余人都是傻瓜不成。”
  许、徐二人听了方永珍的话,也觉得他说的有理,这一战他们也是赢得惊险之极,首先是赵引弓的明州兵莫名其妙的撤兵了,一直到现在都不知去向,然后便是湖州水师超水准发挥,以弱胜强,击垮了对方的左翼,而且到现在他们都不知道赵引弓的明州兵到哪里去了,所以方才受降之时才那么忐忑不安。两人对视了一眼,许再思冷然道:“方将军,你也无须绕弯子了,有什么话便直说吧。”
  “其实你我在这里打的你死我活,都中了赵引弓那厮的计了,方才刚刚开战,他便领兵而退,定然是去取那越州城了,想必此时越州城已经在他手中了。”说到这里,方永珍脸上满是愤愤不平之色,继续说道:“我领兵出降,为的就是不愿意让赵引弓这么轻易的便得了越州城,还能嘲笑我们两家在这里打个两败俱伤。”
  许再思刚听到一半,便觉得耳边一阵轰鸣,再也听不进方永珍说的下面一半话了。方才在他心中萦绕了许久的疑问现在有了答案,自己其实在开战之前,一开始便输了,眼下前有赵引弓据有坚城,难以猝破;后有吕方虎踞浙西,已经染指睦、歙、衢三州,自己空有一身抱负,满腹韬略,和数千子弟兵苦战了十余年,竟然全是为他人做了嫁衣,空忙了一场,连个容身之地也无,想到这里,他只觉得眼前一黑,便昏倒了过去。
  徐绾正惊怒间,猛然听到咯噔一声,转头一看却是许再思昏倒在地上,赶忙将他扶了起来,又是掐人中,又是用冷水擦脸,过了好一会儿,许再思方才悠悠醒了过来,看到他醒过来,徐绾喜道:“可算醒过来了,自从随故孙将军南下,都有十几年了。这几千兄弟可盼着你带着他们打出一片天下来,若你有个三长两短,那可如何是好呀。”
  许再思坐起身来,好似做出了什么重要的决断一般,对方永珍道:“若按你所说,我立刻遣轻兵疾进,可还能赶得上?”
  方永珍摇了摇头,叹道:“想必是来不及了,那赵引弓肯定是蓄谋已久了,在越州城中定然预先准备好了内应,加上越州守兵本就所剩无几,我们出兵时又带了一半出来,加上现在士卒已经苦战半日,疲乏之极。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我们这边。”
  许再思看了看己方士卒,心知方永珍所言不虚,不由得叹了口气。那越州城墙虽然在顾全武破董昌时破坏了不少,不过毕竟其为东南名都已有千年,其形势并非寻常。先前城内不过千余残兵时,自己都难以攻下,现在城内是赵引弓率领的五千精兵,想要攻取只怕是比登天还难,如今正是春荒时节,自己深入敌境,野无所掠,又多了这么多降兵,定然不能持久,难道要退回浙西,寄人篱下不成。想到这里,许再思不由得眉头深锁陷入了沉思中。
  这时,许无忌兴冲冲的进来了,大声道:“禀告叔父,我水师方才大破敌军,获甲首四百余具,击沉、焚烧敌船十七艘,俘获敌兵千人,大小战船四十余艘,敌兵溺死者不计其数,周将军因为要收编俘虏,清点军械,让小侄先来报捷。”
  听到许无忌的报捷声,许再思不但不喜,脸上反而越发阴沉了。许无忌看到他叔父这般模样,倒似落入了五里雾中,稀里糊涂的问道:“叔父为何这般表情,这可是大捷呀,自此一战,料浙东水师不敢再正眼对我军了,以越州为据点,取浙东诸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以越州为据点?”许再思苦笑道:“你知道现在在越州城中是何人?”
  “是何人又有何关系,我等这般大捷,守兵定然胆寒,取越州不过是振槁枝而落枯叶罢了,又有何难?”许无忌满脸都是诧异,对叔父的问话觉得颇为奇怪。
  “那赵引弓刚刚一开战便撤兵,此时想必已经在越州城中了,我们赢了又和输了有什么区别?”
  许无忌闻言愕然,他也没想到竟然是这般结局。过了半响,才听到许再思道:“无忌,你且再辛苦一趟,去杭州拜见吕公一番。”
  许无忌下意识的应了一声,才回过味来,问道:“叔父遣我去杭州,是要借兵还是借粮呀?”
  “此次前往,你且将我等家属亲眷尽数带上,送到杭州城中去,你也留在吕公府中,在他手下做事吧。具体事情,我会写在信中,你呈给吕公便是。”许再思沉声道。
  “什么?”一旁的徐绾站起身来,喝道:“这岂不是委质给那吕方吗?我们和他是平等盟友关系,若这般做,岂不是又成了他的下属,难道我们叛离了钱缪,便是为了再给另外一个人当部将不成?”旁边的许无忌虽然没有说话,可看着叔父的双眼里也满是反对和不理解的眼神。
  “我知道。可若不这般,吕方又怎么会再借兵和粮食给我们,没有他的那些炮队,我们如何能攻得下越州这等坚城,如果没有新的粮食,营中的粮食只够将士们再吃十天了,你让我怎么办?”许再思猛然大吼道。
  徐绾和许无忌二人闻言无语,吕方派兵出浙东,攻取诸州,却只派了二十艘战船给他们,便表明了他的态度,那就是绝不会出兵出粮,为他人做嫁衣。从莫邪都的利益来看,让浙东存在多个分裂,相互敌对的小势力远比让武勇都一统浙东要有利的多,毕竟吕、许二家虽然现在友好的很,可那是在双方都有强敌在外,都有求于对方的前提下的,若是一旦外部的压力消失了,双方说不定就有互相吞并之意。更不要说浙东浙西只不过有一条浙江分隔,风土人情相近,吕方现在又只有湖杭二州,实力单薄,若要扩张,北面是淮南本部的势力,西面是强悍的宣州田覠,东面是大海,只有南面的浙东,兵力薄弱,士民殷富是最好的扩张方向,许再思的做法虽然看起来颇为难解,但仔细一想,却是武勇都现在的唯一出路。
  为王前驱 第291章 堤坝
  第291章 堤坝
  越州城,赵引弓站在城门楼上,踌躇满志的的看着大队的明州兵由下面城门鱼贯而入,在他身后站着的胡真脸色苍白,闭口不言。这时身后传来吴过气喘吁吁的声音:“禀告主公,武库、刺史府还有其余几处城门已经被我军控制,守兵都弃兵投降,按照您事先的嘱咐,城中已经宵禁,禁止闲杂人等上街,眼下城中一片平静。”
  赵引弓转身问道:“那我军损伤了几人?又杀了几人?”
  “那些守兵见势不妙,除了几个逃走的以外,都没有抵抗,自然也没有人死伤。”
  赵引弓满意的点了点头,拍拍身后胡真的肩膀道:“我知道你此时心中不痛快,可你看那些将士都有妻小家人,若两军交战,也不知要多出多少孤儿寡母,这满城百姓,并无一个损伤,这些都要拜你所赐。你平日里以菜蔬度日,又岂是贪利买主之人,现在虽然有人说你闲话,日后时间久了,自然有公论。”
  胡真闻言,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躬身拜了一拜,道:“眼下州城已定,主公当如何对付武勇都大军呢?”
  赵引弓一笑,道:“你当年在石城山与许再思也算是老相识了,其实当年若非董昌昏庸,自寻死路,将董真那等良将投闲置散,就算是顾全武,也讨不得好去,眼下许再思兵不过四五千,就算兼并了浙东联军的降兵也不过万人,又无军粮器械,若是识相的,便引兵退去,还能保全性命,若是全军来攻,我便先坚守城中,遣一别将领千余精兵在外游弋,彼军粮不足,必定会分兵四掠乡里,定为我游兵所乘,最多不过月余,彼士卒定然一日不可再食,面有饥色,那是许再思便是想要保全首级也难了。”
  胡真不由得暗自点头,古语有云“兵法最毒莫过断粮。”任你胸中有万般韬略,士卒如何精悍,可若是军粮不足,便是万事皆休。许再思若想在乡间打粮,就必须将自己的军队分散开来,那时这些分散的打粮队便会成为明州军的好靶子,以有心算无心,几乎可以断定明州军已经赢定了,这些胜仗虽然武勇都不会损失多少实力,可顿兵坚城之下,本来军队士气便很容易低落,又补给不足,连打败仗,许再思想要不输,便是孙吴复生想要赢这仗也难得很。
  这时,绝大部分明州兵已经入城了,只有担任后卫的却月都还在城外,已经到了地平线边的夕阳照在士卒们手中长矛上挡血的缨绒上,仿佛沾满了鲜血一般。赵引弓凝视着自己的精锐部队,突然指向北方大声喊道:“这只是第一步,先是越州,然后便是浙东诸州,再就是杭州、湖州、苏州,一直到长江,到润州。”总有一天,我要尽复两浙故土。”
  杭州城中,吕方正在军府中批阅文书,高奉天和陈允坐在一旁,准备回答吕方的疑问。
  吕方突然皱起眉头,问道“咦?在码头旁挖掘河沟,准备水车的事情不是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动工了,怎么到现在还在修建加宽道路,这进度也太慢了吧?”
  一旁的高奉天赶紧应答道:“眼下正是农忙季节,无论是民力还是牲畜都十分紧缺,若是误了农时,可不是小事,所以这一个月,那边只是让些官奴在那边拓宽道路,做些准备工作。”
  原来吕方自从拿下杭州之后,便下定决心,将杭州城外的浙江沿岸,建设成自己的军工基地,这里不但水运方便,而且水流充沛,有足够的动力来源,无论是炼铁炉的水力鼓风机,未来的铸炮厂所需的水力锻锤,都准备选址与此处。作为一个穿越众,对这个基地的建设自然是重视的很,将自己手中能拿得出的劳动力尽数派了过去,连府中伺候自己起居的家仆也只留了几个年老体衰的老妇。可比起要铺开的摊子,能够征发的劳动力实在是太少了。更不要说如果征发徭役,虽然不用付工钱,可伙食可得管饱管好,不然那可是民变和暴动的温床,古代无数次农民起义的诱因都是徭役这可不是偶然,可一想起自己手中的存粮,吕方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高判官,我们手中还有多少粮食,今年秋收后若要征发徭役,可有足够的粮食作为民夫口粮?”
  高奉天的脸色一下子苦了起来:“这个,这个?若是小规模的也就罢了,若是大规模的,只怕,只怕。”说到这里,高奉天就说不下去了,不过吕方也大概猜出了他的意思,不由得一阵烦躁,大声质问道:“这杭州乃是两浙精华所在,昔日太平年间,两浙之地每年漕运到长安的谷物便不下三十万石,算上路途耗费,输出的谷物不少于六十万石,现在漕运断绝,这些谷物全部都落在钱缪手中,这几年累积下来,怎么练点累积都没有?”
  “主公有所不知,两浙虽然素来号称富庶,无有水旱之害。可这些年连年战乱,许多水利年久失修,已经大不如前了,加上钱缪前几年修筑杭州城,耗费了不少粮食,若要征发百姓徭役,粮食倒也勉强够,可若是来年一旦有水害,谷物不登,无有积存,只怕便会局面大坏,不可收拾。”
  吕方听到这里,突然想起来钱缪在死前对自己的谏言,叮嘱要修筑浙江两岸的海塘,防止海潮倒灌之灾害,赶紧问道:“那日钱缪死前说的修筑海塘和那水害可有关系。”
  高奉天听到吕方提起钱缪遗言,举手加额道:“主公果然是天纵之才,不学而明。一句话便抓住了这两浙水害的要点。”说到这里,他从一旁取出一卷帛书,打开一看,乃是杭州附近的分水图,对这图细细讲解起来,原来这钱塘江流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天气晴冷干燥;夏季多东南风;夏秋之际多台风,由于季风环流的方向与主要山脉走向基本正交,山脉起着阻滞北方寒流和台风的作用,所以一旦有台风到达,往往便会在山脉前坡大量降水,水借风势,将堤坝冲垮。而且雨量集中,尤其是4—6月间,几占全年降水的一半,极其易发生洪、涝灾害;而7~9月却只有全年五分之一的雨量,早灾频繁。江水随着雨量丰俭年际变化极大。有时甚至达到五比一。更不要说钱塘潮水天下闻名,海潮倒灌之时,也易于冲垮堤坝,危害民生。
  吕方听到这里,才知道自己手中问题的棘手,自古以来,修建水利都是劳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搞这种大型的公共事业,要征用大批的民夫,本来就是招人怨的事情,其虽然有大利,可百姓往往目光短浅,未见其利,心怀怨恨,一旦有小吏上下其手,盘剥百姓,由其中牟利,再有野心家振臂一呼,往往便是一个朝代灭亡了。前朝的隋炀帝便是殷鉴,其京杭大运河不能不说是于国于民都有大利的事业,可百姓也深受其苦,所以后世人有‘隋虽受其弊,然唐亦承其惠’之说。”想到这里,不由得暗自佩服钱缪,此人在历史上修缮了两浙水利,百姓深受其惠,千载之后还传颂其名,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者,自然是要把他的事业做得更好。想到这里,便笑道:“也好,那便先把军工基地的事情先放一放,待到农闲下来再修海堤便是。”
  高奉天却面有难色,答道:“我看这恐非一年两年的事情。”
  吕方听了一愣,仔细询问才明白,这修建海堤民力耗费极大,只凭自己两州之力只怕是不行的,过去都是两岸数州之力联合起来,分摊钱粮,才做得完的。
  吕方听到这里,暗想莫非自己还得首先拿下这两浙之地,才能大修水利不成,可现在那边局势复杂,广陵对自己颇有敌意,哪里能抽得出身,正思忖间,去听到一直沉默不语的陈允突然道:“某倒有办法,能够让浙江的水灾化为乌有。”
  吕方闻言大喜,笑道:“陈书记你执掌机要,想不到连这等民务也懂得,快快说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