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抗战之红色警戒> 第452章 该到我们出手的时候了

第452章 该到我们出手的时候了

  当苏俄军队唱着国歌手挽手的跨过边境侵入芬兰领土的时候,苏俄已经失去了世界舆论的支持。
  若是说之前侵入波兰,还有德国人在前边顶着,苏俄为了保护边境线,占领和扶持波兰的一个新政权还说得过去。但自从芬兰在一战后就已经读力,是个主权国家,此次苏俄的这次攻击,就是赤果果的入侵行为。
  本来世人就对苏俄主义警惕,此时苏俄的入侵行为无疑给欧美国家留下了把柄,被大肆宣扬。
  这丝毫不能影响一些人解放全世界的狂热,张克侠之所以心中有些其他想法,也是受到了先锋军中的一些思想影响。公民党的党章虽然相对比较宽松,但先锋会的教义却是被孟享融合了后世的很多观念,使得也加入了先锋会的张克侠也颇受影响,一些观念也随之改变。苏俄此次那么明显的入侵行为,自然又是减了不少的印象分。
  很多时候,立场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态度。
  芬兰中的苏俄主义党的绝大部分成员也放弃了对苏俄国际的听从,纷纷加入了芬兰政斧军的一方,展开了对苏俄军队的进攻。这一方面是斯大林对进入了苏俄的芬兰积极分子也清洗了一遍,使得其他人对苏俄再也不信任了。再一个毕竟他们的身上还烙着芬兰印记,面对苏俄的侵略,会让很多人放弃原来的世界大和谐的立场。
  这一次因为牵扯到苏俄,同盟国的那些首脑们又开始靖绥起来,一方面是德国人的威胁,一方面是苏俄的过激行为。他们不可能同时面对两个敌人,真的让苏德走到一起。所以在没有明确德国人的最终意图的时候,他们是不会主动对付苏俄的。斯大林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有恃无恐。
  德国人也需要时间消化波兰的成果,希特勒的声望再次攀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国内的一些不和谐声音也在这些胜利面前淡了许多。老希已经开始从容布置新的战斗了。苏俄的行动无疑掩饰了德国人的部分企图,当英法不断的猜疑其中的微妙之处。
  不过,这些都对先锋军没什么影响。孟享一听到苏俄进攻芬兰的消息,就立即命令部队做好继续西进的准备。
  分基地已经在武威展开了。武威附近煤炭资源丰富,可供应分基地的正常使用。反正孟享也不指望在此进行大生产,只是当做前进基地,补充武器弹药。
  孟享不知道张掖附近还有煤炭资源,他只知道武威再向西,恐怕就是一直到哈密才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了。而东边的兰州西宁等地区的驻军也需要武器弹药的供给,所以分基地选择在了武威和兰州之间。下一步如果要对陕西用兵,因为北面的道路不通,只能从东西两侧进攻,所以西边的后勤准备也需要充分。
  为了确保后勤供应得上,除了基地外,道路的建设也随之进行。铁路耗时,耗钱,先锋军军队上的车辆暂时不缺,所以直接修建简易公路。先锋军一占领了附近,在低保正式施行前,以工赈民,先组织起当地的百姓整修水利和道路,这才使得整修过的简易公路勉强能够使用。
  说是简易公路,并不是沥青的黑色路面和混凝土的白色路面,不过是修整好的土路,使得它们不再坑坑洼洼而已。先锋军就是在这样的道路上颠簸着用卡车把武威分基地生产出的弹药补给运送到了武威。其中也包括粮食。
  在之前的扩张中,先锋军不需要考虑粮食的问题。之前攻克的县城基本上道路都很通畅,军粮可以轻松的用火车卡车之类的运过去。尤其是华夏不多的那几条铁路,解决了先锋军的后勤保障远距离调动的问题。剩下的只是从火车站往前线的一段路的运输。
  而且即使道路不通畅的地方,打下的县城一般也都有存粮。处理一部分汉歼,再购买一部分,加上自带的粮食,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先锋军也很少有打很长时间的战斗。
  但此时进入西北,先锋军就不得不考虑粮食的问题。西北一直就缺粮,这不是贫富差距造成的缺少,而是总数就缺。相对恶劣的环境造就了西北地区粮食的不足。平时人烟稀少还觉察不出来,但一下子涌进来十万大军,粮食就紧张了。
  这个时代,并不惜那个后世一样,一些地区还没有开垦,即使傅作义也才刚刚开始在河套地区屯田。所以说一些粮食的缺口需要从后方运输。
  但陇海线只修到宝鸡,平绥线只修到包头,离着兰州还有一大段路,跟不用提运大宗的货物到玉门,甚至继续要迪化了。只能靠卡车一点点的运输。
  这毕竟比起以前的骡马、骆驼来强多了,只是也需要时间。所以才一直拖到了11月中旬。
  而这一段时间,被先锋军赶着推入了疆省的拜火教,在当地拜火教徒的支持发展下,又收拢了不少人,更加的壮大了。被赶入疆省的还有反对三马的那些人,他们不像三马那样依旧躲在青海一带,而是领着更多的回族进入了疆省地区。他们频频的与其他少数民族发生矛盾。他们虽然人数少,但手中握着枪的他们比起那些只会动刀子的要强了许多。
  一个月间,为了争夺粮食和资源,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大,杀红了眼的双方闹出的动静也越来越大。这使得当地的汉民不得不结团自保,由此也使得先锋军对之发出了警告。
  盛世才接到了先锋军的警告自然知道先锋军要插手了,毕竟当时三马就是这样被击溃了的。要让他制止这场争斗,他还做不到,况且背后还有一个先锋军。
  在他认为,无论是拜火教的人也好,还是回族的那些人也好,都是先锋军有意放过来的,作为挑起事端的借口。不止他这么认为,其他很多人也都猜测那些人背后有先锋军提供了支持,但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其实这些就是先锋军建立起来的。
  但无论这么样,既然先锋军在打疆省的主意,盛世才自然不会单纯的认为只要平息动乱就可以挡住先锋军的企图。所以他还是选择了求助苏俄。
  33年盛世才赶跑了金树仁的时候,他就做好了与苏俄接触的准备。几年前回族的马仲英的部队攻击迪化的时候,就是在苏俄出兵帮他解了围。他自然也就倒向了苏俄。
  正是由于苏俄的一个机械团盘踞在哈密附近,才使得中央军不敢轻易西进。
  对于盛世才的投靠,苏俄自然也是乐意把垂涎已久的疆省划入他们的势力圈。
  盛世才为了讨好苏俄,曾数次提出要组建苏维埃共和国加入苏俄,但苏俄考虑到国际影响,一直没有答应。不是向来贪婪的苏俄变仁慈,而是英国人在很早的时候就一直和苏俄在疆省问题上闹别扭,加上华夏中央政斧也绝对不会任由疆省分出去。
  在国际关系还没有转好的时候,苏俄也一直没有机会,一直拖到了二战爆发,他们更没有了机会。
  盛世才作为军阀,也绝对不是心向苏俄主义的。他只是利用这个博取更大的好处而已。如果能读力出去,他自然也是一国之主。不行的话,也不失为一种表忠心的手段。
  果然苏俄不断的加大对盛世才的支持和投入。仅仅36年12月,苏俄就向疆省发出了一千多吨的货物,并在拨出了200万卢布后,再次提供了5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而35年,盛世才还和苏俄签订了500万金卢布的借款。
  借款是瞒着老蒋做的,盛世才为了当军阀,对老蒋政斧是虚与委蛇,很多行动都是瞒着南京政斧。直到后来,在曰军把华夏的其他运输线都堵死,华夏需要疆省这唯一一条国际通道,老蒋才下了手段拉拢盛世才,加上苏俄的渗透已经影响了盛世才的读才亡国的统治,盛世才才又倒向了老蒋。
  要不然,疆省的收回会更麻烦。要知道40年的时候,盛世才和苏俄签订了《新苏租借条约》,直接把疆省当租借卖得更彻底了。若不是后边苏俄遭到德国人的攻击,自身难保,疆省说不定已经落入了苏俄之手。毕竟那个时候,英法自顾不暇,美国人插不上手,老蒋也是被曰本人打得有气无力。苏俄一举拿下疆省也是正常。
  孟享就是知道了苏俄在疆省的势力较大,所以才尽量等到苏俄被西边拖住后,才展开对疆省的行动。
  而此时盛世才去找苏俄帮忙,苏俄也一口答应了。此时他们在芬兰受到的阻力还不算大,依旧信心满满。在很快打败小不点的芬兰后,会向那个先锋军的年轻将军展示一下他们的强大,吓退他们。
  “我们还需要再等一等,此时苏俄人还在自大。等到他们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们对我们的出手会更加的顾忌!”孟享绝对不会被吓倒的,不过为了减小损失,他不介意再等一等。毕竟他可是知道芬兰给了被清洗的比较虚弱的苏军当头一棒。
  当然他也不会空等。有时候,敌人的敌人如果没有太大的利益牵扯,就是朋友。
  “谢谢华夏朋友对我们的支持!”曼纳海姆元帅感激的握着陈君华的手久久不放。苏芬战争虽然开始,但因为同盟国的态度模糊,一直没有提供支援,只有一些零星的志愿者过来帮助参战。虽然一些外国团体不满苏俄明显的侵略行为,但只是支援过来一些物资和药品,武器弹药相对匮乏一些。
  但此时华夏人出现了,这些自称是先锋军的人一出手就援助了芬兰一千支索米冲锋枪,这让一直对华夏剽窃索米的行为而感到愤怒的芬兰人立即改变了态度,谅解了此前华夏人使用山寨公司假冒索米的行为。毕竟此时整个芬兰军中也只有一千多支索米冲锋枪,对于这种武器的姓能他们是极为熟悉的,此时一下子多出了一倍,尤其是在这种关头,自然让他们感激不尽。
  “我们建议贵方可以采用游击战,利用森林的优势,使用雪橇机动,和白色的披风的伪装,来攻击苏军,如果夜晚,攻击他们的篝火效果会更好。当然对于他们的坦克也没什么可怕的,西班牙内战的时候,那种汽油瓶对付苏俄的坦克很有效。”作为先锋军驻北欧的代表,从先锋军当了半年兵的陈君华自然是懂得这份从总指挥部传来的电文的意思,心中也是对能够根据芬兰的地理情况想出这种法子的人感到佩服。
  但他不知道,这个不过是孟享根据后世看到的一些记载在脑袋里搜刮了半天才整理出来的。这正是芬兰人总结出来的一些战术。所以这些方案的提前出现,也让被苏俄50万的庞大军队压的有些喘不过气来的芬兰人眼前一亮。他们或许已经有了其中的一点想法,但还没有总结出来,也没有多少把握。陈君华的话明显在他们的脑海中点燃了一个希望。
  “根据我们的情报,苏俄军队在国内清洗后,他们的指挥官虽然忠于斯大林,但他们的指挥能力却是很差劲。我们相信,正义的芬兰民众最终会战胜邪恶的苏俄侵略者的!”陈君华的话在此时众人皆不看好芬兰的时候,无疑是一种极为宝贵的鼓励。
  “再次感谢你们,我们的华夏朋友!我们会牢记你们的友谊的!”曼纳海姆元帅郑重道。
  作为芬兰军总司令的曼纳海姆元帅的承诺,孟享并没有太过看中,即使有其他人的支持,但芬兰最后还是要落败,当然是很体面的落败。把苏俄崩掉了几颗牙后,败得光荣。
  但至少他们落败也要到明年三月份,如果得到了足够的支援,他们或许还能拖得更长一些。
  孟享对于这场苏芬战争,当然是希望打得越久越好,这样才能方便先锋军在西北和北方多出更多的布置空间。这也是他此次派人来支援芬兰武器的原因了。先锋军送给芬兰的不仅仅是那一千支索米冲锋枪,还给他们介绍上了山寨公司。
  山寨公司答应了芬兰人除去用金银等贵重金属和美元、德国马克等交易外,还可以用以货易货的方式来换更多的索米。
  芬兰人闻听自然大喜,索米冲锋枪不仅仅是造价昂贵,而且因为制造复杂,所以产量也很低。但它的姓能却是数一数二的。此时即使芬兰人想造,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而山寨公司的提供无疑也是一种帮助,尤其是他们可以直接以货易货。
  芬兰人的资源不怎么样,后世的那个诺基亚此时也不过是刚整合了木浆厂、电缆厂和橡胶加工厂凑在一起,与手机还隔着半个世纪。芬兰人的优势资源就是森林加工。山寨公司和他们交易的也就是以林业机械和木浆为主。
  华夏国内的森林面积太少,孟享也早早的禁止了联合战区内对原始森林的大规模的砍伐。所需的纸张和木材,一部分是靠进口的。此时与芬兰签订了这个合约,也算是多了一点来源。至于更近地区的森林资源,比如东南亚和西伯利亚的,孟享都把它们看作是自己了,能留一点就留一点。
  芬兰人更加信赖他们设计出来的索米,加上山寨给了一个优惠价,也算是补偿他们对索米的专利所有权,这也使得芬兰人一口气把一万支索米的订单砸在了山寨公司的头上。这除了山寨公司的优惠价比他们制造的还便宜外,二战的阴云笼罩也使得芬兰担忧的不仅仅是苏俄。除此之外,他们还向先锋军定制了一千挺暴雨机枪,也即是MG-42机枪。加上弹药及其附属配套设施,这一笔武器就有二百多万美元。
  “接!怎么不接?芬兰人还垮不了。此时被逼急了眼的芬兰人才舍得这么大把掏钱。”孟享毫不犹豫就接下了这个单子。虽然此时先锋军中还有新兵没有武器,但此时还没有太大的战斗,所以基地的生产可以偏向于对外的军火买卖。
  “就让世人在这次战斗中看到索米真正的威力吧!”孟享虽然这么说着,但心底里却是想着利用索米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索米是37年以前的枪械,自然优惠更多,比起卖其他冲锋枪,利润更大。只是因为生产成本太高,不被世人重视。即使是先锋军展现了它的威力,但欧美国家整体上还是不曾太在意。如果在苏芬战争中大放光彩,近距离的感官影响,必然会引来众多的订单。
  不出孟享的预料,索米果然向欧美国家展现出了它的精工制造犹如艺术品的另一面。山寨公司用飞机运送过去的索米开始大量装备后,芬兰军队的水平一下子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索米的集中火力在芬兰森林里到处响起,而伴随着的一直都是苏军的惨呼声。
  苏俄虽然还在步步向前,但却是损失惨重。打仗并不仅仅靠着精神胜利就能打赢的,苏俄新换上的那些效忠斯大林的指挥官们显然脑浆都被狂热蒸发了,整个苏军在他们的带领下用血的代价只换回了一寸一寸的芬兰土地。
  “那个可恶的军火贩子!”此时莫斯科的红场上爆吼出了一阵冰寒。苏俄的情报机构自然可以谈查到先锋军的这个行为,不过先锋军也解释的很清楚,一千支索米的支援是为了弥补索米的专利费的。而其他的军火只是山寨公司的作为而已。
  军火公司自然是要卖军火的,谁有钱就给谁。就连苏俄也会卖,只要给钱就行。对此苏俄人也只能无奈,即使以他们强大的情报组织网,也探查不到山寨公司的根脚,没有摸清底细前,他们也不敢跟这个可以生产大和级战列舰的军火公司翻脸。
  战争还在继续,整个欧洲都在躲在旁边看戏。短短的半个月,远没有达到实际预期的苏军不得不背着巨大的伤亡继续增兵。
  “好了,该是我们出手的时候了!”孟享果断的命令道。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张自忠率领的西北方面军立即继续向西压去。
  在抗战后,盛世才表态支持抗战,修建了疆省通往内地的苏俄援助通道。35天的时间,就修了1500多公里的简易公路,5个机场。对于这条道路,苏俄也是支持的,他们根本不怕华夏的军队顺着这条道路攻过来,倒是他们有机会,倒是可以顺着这条道路,挥军越过荒漠地带直袭内地。
  那个时候的老蒋也顾不得这些了,曰本人已经把火烧到了眉毛。在那个英法美都是持着靖绥态度年代,这条道路和苏援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了华夏以巨大的支持。虽然这其中有苏俄利用华夏拖住曰本人,以及这些苏援都是需要真金白银买来的,但这份帮助也是不可多得的。
  但苏俄人和盛世才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时空多了一个先锋军。这条道路对于机械化和摩托化的先锋军来说,更是便利。
  道路上虽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但一边清理,一边行军下,先锋军的大军依旧行进的速度很快。天寒地冻也使得道路被冻得可以承载机械化部队的挺进。
  皑皑白雪上,甚至都翻不起多少泥土,茫茫荒原之上,只有一条黑线的队伍在行进。
  这个时候,先锋军根本不用什么计谋,只是依旧采用了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大军推进。但偏偏这一招就特别有效,尤其是在这个还需要与恶劣的自然气候作斗争的季节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