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大明:开局抢了陈圆圆> 第183章 万般都是天注定,半点不由人心想

第183章 万般都是天注定,半点不由人心想

  围攻成都战役打响,已经过去了三天三夜。
  成都城在炮火中动荡摇晃,洪承畴伫立在城楼上,面色铁青,咬牙道:“我不能投降,只能战死,绝对不能活着落在崇祯手里!”
  洪承畴抱着必死的决心,指挥着三万士兵与明军死磕。要说他英勇无惧,那是大错特错,之所以奋死抵抗,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
  崇祯十五年,松锦之战明军大败,洪承畴被清军俘虏。经过满清朝廷的多次劝降,他投靠了皇太极。
  当时前线传回来消息,说洪承畴兵败后身死殉国了。崇祯皇帝当即为洪承畴追赠了无上的荣誉,且亲自祭奠,为之洒泪。
  后来无情的事实表明,洪承畴并没有殉国,而是当了汉奸。
  可以这么说,如果这个世上谁伤害崇祯最深,非洪承畴莫属!
  正因为如此,洪承畴不敢想象自己落在崇祯手里的情形。这两年以来,崇祯杀了许多大汉奸,每每听闻类似的事情,他就寝食难安噩梦连连。
  李存明自然清楚洪承畴的心思,倒也不心急,对李定国道:“慢慢耗下去吧,晚些攻破成都城也好,这样悬在洪承畴头顶的利剑落不下去,他就会饱受折磨。大汉奸受到折磨,朕比过年还要高兴痛快!”
  话虽如此说,明军还是在李定国、齐大壮的指挥下,连续作战,进攻一直没有停下来过。
  营外炮声隆隆,人喊马嘶。夏完淳却呆坐在椅子上,木然地看着眼前的卦象,一动不动。
  陈圆圆走进营帐里,擦着额头上的汗水道:“我说小夏大人,你要是没事做,陪我去照顾伤员,好不好?这一战太惨烈了,我军受伤的士兵很多……哎呀,你怎么了?”
  夏完淳被陈圆圆的尖叫声惊醒,木讷道:“你说什么?”
  “你流鼻血啦!天哪,太吓人了!”
  夏完淳鼻子里的血像泉水一样往外涌,染红了下巴、脖子,又浸湿了胸前的衣襟。他后知后觉,伸手抹了一把血迹,看了一眼便昏死过去。
  陈圆圆急忙去告知李存明,又去找来军医。
  军医给夏完淳止住鼻血,把了脉,道:“不碍事的,用脑过度,心思郁结而已,好生休息便没有大碍。”
  想了想,补充一句道:“陛下,小夏大人或许有什么心事,得好好开导。”
  “朕知道了。”李存明颔首。
  等夏完淳醒了,好言安慰几句,问道:“你到底怎么了?跟朕说实话!”
  “陛下,要有大祸发生了!”
  “什么?”
  “陛下,自从臣在昆明卜了老树开花的卦象之后,臣一直心绪不宁。后来鞑子内讧,范老大人杀身成仁,原以为卦象应验了。可臣今日心血来潮重新卜了一卦,卦象仍旧表明陛下要折损一个肱股之臣,这说明灾祸要应在别的人身上!”
  李存明皱起了眉头,也不知该不该相信。
  ……
  开封城,原周王王宫。
  周遇吉收复开封之后,清理了城中的泥沙,周王府保存下来了几处殿宇。王宫已不复当年气象,破败不堪,遗址上杂草丛生,狐兔出没。
  后来太子朱慈烺奉旨来军中历练,周遇吉便派士兵修葺残存的殿宇,置办了家具,充当太子的行宫。
  朱慈烺来到开封之后,一开始也觉得有趣自在,时常去军营里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也到城里体察民情。
  渐渐的懈怠慵懒了,他只接见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等读书人,坐而论道,对军务不再感兴趣。
  随着年岁的增长,朱慈烺身上显露出了老朱家子孙的阴郁、固执、孤僻,以及神经质的特点,他变得喜怒无常。
  又怨恨父皇不理解他,狠心赶他离开南京城,怀着怨气和不满,日渐消沉。
  刘宗周和周遇吉曾经劝过几次,朱慈烺表面上虚心接受劝谏和批评,可转过身,依然郁郁寡欢颓靡不振。
  直到有一天,侍女青鸾爬上了朱慈烺的床榻,为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他才觉得自己又活了回来,焕发出生机。
  朱慈烺经历了男女之事,食髓知味,欲罢不能,整天躲在宫殿里,与青鸾翻云覆雨共赴巫山。
  这一天,二人一番缠绵缱绻之后,相拥着躺在床上。屋外大雪纷飞,屋内春意盎然,朱慈烺觉得再无他求了。
  “好姐姐,我只有你一个人了,此生再也离不开你啦!”朱慈烺脑袋靠在青鸾胸口摩挲,情真意切道。
  青鸾媚笑道:“殿下说哪里的话来,您以后是一国之君,全天下都是您的,怎么会只有奴婢一人呢?以后您还有三宫六院的妃子,无数的宫女,奴家那时候恐怕不知身在何处了。”
  “不,我只要你!”朱慈烺叫道。
  他抬起头,泪珠就要滚落出来,幽幽怨怨道:“如果当皇帝意味着要失去姐姐,不当也罢!”
  “殿下,切莫这样说!”青鸾伸出玉手捂住朱慈烺的嘴巴。
  朱慈烺抓住她的纤纤玉手,亲吻了一口,道:“好姐姐,你听我说一说心里话吧。生长在帝王之家,有什么好的呢?自打我记事以来,父皇整日忙碌国事,母后也为了宫中捉襟见肘的用度焦头烂额,何曾关心过我?皇宫,不过是一个冷冰冰的等级森严的家。”
  “纵然如此,我还是想着为父皇母后分担忧虑,拼命读圣贤书,学习治国理政的道理。我想当尧舜之君,当百姓称颂的明君。”
  “朝廷南迁,父皇派我到南京监国,我毫无怨言承担起了重任。可后来,后来父皇未曾夸赞过我半句,反倒说我做错了许多事情。我闹不明白,我恪守儒家教诲遵行圣人教导行事,怎么就做错了呢?到底错在了哪里?”
  “我终于忤逆了父皇,被驱逐到了开封。离开南京城那一天,父皇母后没有来为我送行,弟弟妹妹也不见踪影,我觉得自己被遗弃了!”
  “青鸾,我被遗弃了,你明白吗?”
  “在我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还好有你陪在我身边,你是我凄风苦雨黯淡无光的日子里的一抹亮光。没了你,我活不下去的!”
  说到这里,泣不成声,脑袋深深埋在青鸾胸口。
  青鸾泪眼婆娑,紧紧抱住他的脑袋,叹道:“万般都是天注定,半点不由人心想!殿下,纵然全天下的人都不要你了,奴家也不离不弃。”
  “好姐姐……”朱慈烺伸手探进青鸾衣裳里。
  片刻后,青鸾娇喘起来。两人在床上滚作一团,灯花噼里啪啦炸响。
  夜深人静,朱慈烺睡熟了。
  青鸾悄悄起了床,披上貂皮大氅出了王宫,在一片废墟上,对着阴森森的角落道:“带信给主子,就说朱慈烺完全在落在我手心里了。”
  ……
  当李存明率领大军围攻成都时,开封一带突然有了异常情况。探子纷纷来报,说有一股清兵从商丘南下,直逼宁陵而来。
  刘大才也来了书信,证实了这个消息,请求周遇吉救援宁陵县城。
  周遇吉带上刘宗周等人,前去见太子殿下。听了汇报,朱慈烺心不在焉道:“本宫奉了圣旨来到开封,是为了历练。军中一切事务,全凭周将军做主!”
  周遇吉道:“鞑子这段时间乱成了一锅粥,陛下攻打成都,靖国公、兴国公攻打西安,鞑子自顾不暇,怎么还能派出军队南下,其中会不会有诈?”
  朱慈烺脑袋里还想着昨夜与青鸾缠绵的情形,没有说话。而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三人却不懂军事,他们也说不出个其所以然来。
  最终,还是得周遇吉承担起重任来,他道:“殿下,不管鞑子有没有使诈,臣带领一支军队去往宁陵走一遭,一切便都明白了。倘若鞑子真要攻打宁陵,臣会请堵胤锡总督派兵应对的。”
  “只是开封城不容有失,臣离开之后,希望殿下不要掉以轻心。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紧闭城门坚守不出,总没有错的!”
  朱慈烺微微抬了抬眼皮,疲惫道:“本宫记住了。”
  “刘老大人,还请你辅佐好殿下,拜托了!本将军不会耽搁太久的,咱们一定要保持联系,明白吗?”周遇吉拱手。
  刘宗周郑重允诺,请周遇吉放心。
  黄宗羲和顾炎武主动请缨道:“周将军,我二人陪你去往宁陵吧。我们虽然是文弱书生,兴许能帮上忙。”
  周遇吉想了想,道:“如果真有紧急情况,还得靠你们与开封守军通报消息,传递文书信件。也好,你们跟我走吧。”
  开封城里有五万人马,周遇吉带上一万人离开了。朱慈烺并不把此事放在心上,揉了揉太阳穴,谎称头疼,躲回卧室里去。
  “太子最近好像变了一个人,没有以前勤学好问了。”刘宗周叹息道。
  他想着等过些时日,北方局势明朗起来,再规劝太子。此时还得去巡视军营,安排各种军务,便匆匆忙忙离开王宫。
  过了三天,宁陵没有传来任何消息。夜幕降临,刘宗周在就寝前最后一次上了城墙,叮嘱士兵们站好岗,同时注意防寒保暖。
  亥时二刻,刘宗周正要返回府衙,突然听得一片喧哗,谯楼上敲响预警的大钟。
  “不好,有敌人来犯!”
  刘宗周奔到城墙边,凝目看去,远远见一片火光飞舞而来,不多时便听见了马蹄翻飞的声音。
  “迎敌!”刘宗周苍老的声音在夜空里飘荡。
  敌人很快到了城下,却是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清兵,少说也有三四万人。城下火把摇曳,无数铁骑排列开来,气势汹汹。
  “准备投石机,炮兵就位……”刘宗周在军营里待久了,还是有些守城经验的,可他话没说完,人就呆住了。
  只见一行人来到城墙上,打头的便是青鸾。她手里握着一把匕首,揪住捆绑起来的朱慈烺,匕首横在他脖子上。
  “太子,怎么回事?”刘宗周惊呼。
  “刘老大人,还看不出来吗?你们的太子被我劫持了!要想保住太子的性命,立即打开城门投降!”青鸾厉声道。
  刘宗周双手发颤,一颗心往下坠,结结巴巴道:“你……你是鞑子的间谍?”
  “没错!”青鸾冷冷一笑,手上用力,匕首在朱慈烺脖子上划出一道伤口,“降还是不降?”
  刘宗周脑海里闪过许多念头,额头上汗水淋漓,身上却一片寒意。
  投降,岂不是辜负了陛下?不投降,太子怎么办?
  “太子殿下,您说降还是不降?”刘宗周问道。
  朱慈烺面如死灰,到了此时一颗心还放在青鸾身上,喃喃道:“你骗了我,你骗了我……”
  “太子!”刘宗周怒吼起来,骤然间升起无穷的勇气,叫道,“大明朝没有投降之君,更没有投降之太子。太子,老臣陪着你一起殉国!”
  说着,举起刀子颤颤巍巍奔向青鸾。一人踹翻刘宗周,朝他肚子上砍了两刀。
  刘宗周肚破肠流,挣扎着道:“太子……你千万不能投降,不能投降啊……记住,你是我大明朝的储君,不可丢了我大明朝的尊严,否则老臣死不瞑目……”
  人死了,血水流了一地。风声呜咽,开封城笼罩在无边的寒意和血腥之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