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少帝成长计划> 第134章 军功勋爵

第134章 军功勋爵

  次日午时前后,柴武便应召出现在未央宫温室殿。
  对刘弘如此‘故作神秘’的举动,柴武心里有些疑惑:能有什么事,不能昨天在南营里说?
  在听刘弘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之后,柴武回过味来:这件事,还真不太方便在南营聊。
  ——今汉家将士粮几何,饷几许?
  倒不是说这件事有什么见不得人,而是柴武担心,如果刘弘得知真相后脑子一热,许下什么承诺,那可就要出大事了!
  稍稍整理一下语言,柴武便将如今汉室军队的粮饷福利状况,向刘弘尽数道出。
  ——边地长城守卫部队,每人每月粟米两石,醋布半尺;饷银为零!
  从柴武口中,得知自己的边防战士都是为爱发电的‘义务’兵,刘弘惊的下巴都差点掉到了地上!
  “何至于此?”
  下意识发出疑惑的瞬间,刘弘地大脑中就飞速计算了边防部队军粮消耗量。
  除去地方郡国部队外,长城一线,专门负责守卫边墙,直属中央的戎边部队,人数就高达二十万!
  单说军粮一项,每个军卒一年就要吃掉二十四石粟米,折钱2000余钱。
  如此算来,边防部队光是在军粮一项,一年就要耗费四万万铜钱。
  更麻烦的是:军粮,根本就不是按照粮价发铜钱;而是简单粗暴的直接发粮!
  也就是说,中央每年要从关中甚至关东地区,向贫瘠的北部边墙运送粟米约五百万石!
  在这个通讯靠后,交通靠走的时代,五百万石粮,超过千里乃至数千里的运输途中,要消耗的运输成本,几乎不必需要运输的粮食少。
  这样算来,每年在长城卫戎部队的军粮问题上,中央起码要付出一千万石的粮食,以及十数万民夫的义务劳动。
  初冬长安粮价飞涨,刘弘最终靠着多少粮食,才让粮食价格稳定了下来?
  ——对外说是从安陵杜氏得粮百万石,实际上,不过六十万石而已!
  光是长城一线,便是每年一千万石粮食的之处,这对长安中央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负担。
  至于为什么不让边防部队就近获得军粮,反而费时费力,大费周折从南方运粮···
  想起这件事,刘弘就觉得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些。
  后世的山西、河北一带在此时,也就是刘恒的代国,都还是苦寒之地···
  至于更北的上郡,云中郡,那就更不用提了——胡天八月即飞雪,在西汉指的可就是后世内蒙古境内!
  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北墙附近的地区能做到自给自足,种出来的粮食能喂饱当地人的肚子,别闹出‘易子相食’之类的惨剧就谢天谢地了!
  光是军粮一项,就让刘弘反应过来,自己提出的问题有多么天真了。
  ——每年一千万石粟米,折钱八万万五千万钱。
  而中央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才不过三十万万而已。
  就连着三十万万钱,也大都在还没收上来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用处;就算有心想给边防将士们发军饷,长安中央也是无能为力···
  甚至对一年八万万五千万钱的军粮开支,刘弘表示都十分怀疑:边防战士,是否能按照每人每月两石粟米的标准,按时按量拿到军粮?
  果不其然,柴武的回答,让刘弘再度发出无奈的长叹:除非有作战任务需要机动,否则,长城一线的边防部队,军粮普遍都是减半发放···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长安中央对天下的掌控力度不足,国家财政收入过低外,可耕作土地面积、粮食产量,以及民间物资充裕程度,都不足以支撑长安朝堂按时、按量的将军粮送到边防战士们的手中。
  可笑刘弘还试图通过给军队增加福利,来提升自己在军队的威望呢···
  现在看来,刘弘能在有生之年,将汉室兵卒的福利待遇,提升到后世人民军一半的程度,就已经算是很成功了!
  当然,刘弘向柴武咨询军队粮饷问题,除了找机会在军队竖立威望,在汉室军队烙下自己的印记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试图解决边地军粮问题。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问题直到十数年后,才由景帝的太子家令晁错提出‘输粟捐爵’,并被采纳施行后,才得到有效解决。
  但这一世,刘弘显然等不到晁御史出头了——中央朝局不稳,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长安几乎必然会发生一场武装斗争!
  在这种情况下,边墙的稳固对刘弘而言,可谓是重中之重。
  今日召柴武入宫,便是刘弘试图就边地军粮一事,跟柴武交换一下意见。
  ——历史上晁错的老路子,是允许百姓自发的运粮到朝臣脚下,换得边防部队的确认文书,并借此换得相应的爵位。
  这个方案,确实解决了当时边防部队军粮欠缺的问题,但与此同时,汉室从秦继承而来的二十级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也被晁错的‘输粟捐爵’策彻底打断脊梁骨,
  乍一听上去,这个方案无懈可击:国家用不值钱的爵位,就可以换得实实在在的粮食——而且还是包邮到长城脚下的那种!
  民间那些钱多的烧手,就想有个左庶长之类高爵,借此洗清身上铜臭味的狗大户们,也有了门路,以一个可以接受的代价——几千石或上万石粟米送到长城脚下,换得自己梦寐以求的爵位。
  但这件事本质上,跟武帝发行白鹿币,以一张白鹿皮冲抵上千金黄金的举措如出一辙——消费国家信誉。
  汉爵之所以在百姓心目中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有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爵位等级越往上,爵位获得者越少——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再浅显不过。
  待等百姓发现,随便一个卖鸡蛋的都是五大夫,就连村口敲榔头的铁匠,也和县尊同为少上造时,烂大街的汉爵,必然大大贬值。
  刘弘也不想为了每年几百万石粟米,就让二十级军功勋爵制度彻底走向灭亡。
  ——汉二十级军功勋爵制度,正是继承自先秦,一手促成秦卒‘虎狼之师’名号的二十一级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
  即便是以后世人的角度来看,军功勋爵制度,也是对封建军队战斗力提升最大,见效最快,最直接的手段!
  若非如此,历史上武帝也不会换个马甲,推出一个‘武功勋’出来,激励后卫青、霍去病时代的汉军英勇作战了。
  ·
  ·
  ·
  ps:第九更···
  实在抱歉,由于之前准备不足,导致今天的暴更足足暴到了现在,还是没有爆完···
  从凌晨码字码到现在,实在是撑不下去了,还请各位看官老爷恩允,我睡一觉,醒来再奋笔疾书。
  今天少了一更,明天补两更,共四更,万望诸位莫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