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我在年代文里暴富> 我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17节

我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17节

  有瑕疵的布匹还有碎布头都按斤算,一斤一毛钱。
  乔庆玉毫不客气的搬走了一千斤。
  反正有卡车运输呢。
  去财务室开了票交了一百元钱,厂子里又派了两个运输工人将五麻袋布料送到了汽车站招待所乔青玉住的房间。
  乔青玉也大方,在仓库就悄悄的塞给了两个工人一盒香烟。
  香烟是个稀罕货,也要凭票购买的,就下溪供销社的规模都没香烟的指标,人漂亮本来就占便宜,更何况乔青玉还会来事,于是,两个工人又在废料堆里给她扛了两麻袋碎布头。
  说是碎布头,手巧的人都能用来做衣服的。
  乔青玉将房间门锁好,她又骑着自行车去了汽车站附近专门做小米糕的一户人家,这是面馆的小媳妇告诉她的。
  一斤两毛钱,比下溪公社的供销社便宜一半。
  这户人家是祖传的手艺,做的小米糕不但好吃还容易保存,他们供应着汽车站附近方圆几十里客户的需求。
  她买了五百斤,花了一百块,让这户人家的小伙子帮着都运进了招待所她住的房间。
  至此,乔青玉的计划顺利的完成一大半。
  抛出千丝麻让钱副社长动心,找到赵主任将白菜种子光明正大的送给了基地。
  对,就是白送,她不要钱。
  她在为以后的计划铺路,因为她看中了家属院那一片荒地,准备承包下来。
  接下来就看大伯的了。
  下午的时候,乔青玉等到了乔志远一行人。
  乔小队长不但带来了自己的儿子,还带来了大队的会计和记分员。
  看到乔青玉的一刹那,乔志远眼圈就红了,小青玉是他们老乔家这一代唯一的女娃,所以乔青玉从小到大就得宠,要不哪能在困难的岁月还养的白白胖胖的。
  如果不是闹这一出,弟弟一家也都好好的在乔家大队待着呢,屯子里的人也不敢指指点点笑话他们。
  越想越气,如果不是在大街上,他差不多就要张口骂人了。
  乔青玉一把拉住乔志远,声音哽咽,“大伯,大堂哥,我可想可想你们了”
  这话一出,不说乔志远心软了,本来板着脸的大堂哥乔天宝也红了眼圈,“你这丫头,咋这么糊涂呢,嫁谁也不能嫁给姓贺的,千里迢迢的回个娘家都费劲,奶奶见天的叨咕你”
  乔青玉眼泪汪汪小声的问,“爷爷奶奶他们好吗,我爸和我妈到底去哪儿了,还有我弟弟,真的不念书了吗?”
  第15章 不要钱!
  乔志远没好气的道,“你奶奶很硬朗,没被你给气死,你姥姥和姥爷也惦记你,托我给你带了不少你爱吃的瓜子还有土豆干和干蘑菇,别问你爸和你妈了,我也不清楚,你弟弟去南方了,到现在也没个音信。”
  说到这里,乔志远挺愁的。
  好好的一个家,说散就散了。
  乔青玉也愁,爸妈躲在哪里,大伯肯定知道,没准还是他给找的地方呢,可弟弟自己一人去南方,让她很是惦记。
  乔青玉低头不语,看起来很伤心的样子。
  乔志远叹了一口气,“好了,别难过了,我让你二堂哥去找木宝去了。”
  乔青玉瞪大眼睛震惊的看着乔志远。
  真的很想问问他:
  大伯,你是认真的吗,二堂哥是一个路痴,还高度近视,你让他去找木宝,难道不是准备丢一个再搭一个吗?
  乔志远显然也觉得不妥,尴尬的道,“也不是我让的,是那臭小子不爱干农活自己跑出找人的,他走了我们才知道。”
  接着他不准备说这事了,因为这事和乔青玉说了也没什么用,他问,“玉米种子在哪里呢?”
  “在招待所呢,我带你们去拿。”
  接下来就是好一顿忙活,一百个大瓶子从房间里抱出来,招待所的服务员也没丝毫怀疑,因为上午的时候,好几伙人给她搬来了不少东西,她当时还想,辛亏这女同志要了一个单间,否则的话,同住的肯定要有意见的。
  大堂哥乔天宝是县里运输队的司机,别看大伯只是一个小队长,可是人脉很广,当初有下放的干部在他的小队干活,他或多或少的给了照顾,所以无论去哪里,都有人卖他点面子。
  唯一可惜的是不会写字。
  但大堂哥是初中毕业,被他安排进了县运输队,而乔家大队的孙大队长是县机械厂厂长的亲弟弟,所以,大伯只要发挥他三寸不烂之舌的本事,这要人人来,要车车来。
  大伯办事办的很漂亮,特意带的大队部的张会计。
  都是老庄稼人,看到大玻璃瓶子里一个个颗粒饱满冒出两片小绿芽的金黄色的玉米种子,张会计摸了摸公文包,也不知道带来的钱够不够哇。
  将玉米种子小心翼翼的放进了提前备好的木头箱子里,下面铺了一层麦糠,上面盖了一层的帆布。
  乔志远也忐忑的问,“青玉啊,这得多少钱啊?”
  乔青玉微微一笑,“大伯,张会计,这第一批种子不要钱,白送!”
  几个人惊讶的瞪大了眼睛,白送,真的吗?
  “青玉,怎么会白送呢,这可不少钱呢吧?”乔志远很是担忧的问道。
  “大伯,第一批白送不花钱,是我努力争取过来的,我是乔家大队的人,虽然有人背后议论我笑话我,但我并没有放在心上,是乔家大队的土地养活我长大,我有了能力也要回报家乡,这是我爸自小就教育我的,我牢牢记在心里,始终不敢忘记”
  乔青玉的声音充满了感情,说的也是情真意切,听得张会计羞愧不已,老脸通红,多好的孩子,嫁人了也不忘记家乡,自此以后他发誓再也不在背地里议论人家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