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336章 浈昌县令

第1336章 浈昌县令

  军队拔营启程南下,因为有辅兵在前面开路,即便前面的诸多道路被堵住,桥梁被毁掉,却也一路顺利,不曾再耽搁时间。
  因为刚进入韶州边境时,后续孙思邈安排人送来的药水已经到了,军中每个士兵都装备了药水,身上涂抹后能驱虫,确保不被蚊虫叮咬。
  如此一来,将士舒服了许多。
  大军进入韶州边境,很顺利便抵达岭南道韶州东北方向的浈昌县。
  浈昌县一县之地,很是辽阔,不过境内多山水丛林。从江南道进入浈昌县,只有一条官道,甚至这一条官道还不曾铺筑水泥路。曾经大唐统御天下,天下各道各州都是在主干道修建水泥路,以便于能赶路。
  因为韶州境内,实在偏僻,这样的地方炎热天气时,更是酷暑难耐,所以大唐对韶州的掌控力很弱,故而不曾修路。恰是如此,对赶路的夏国军队来说,也起到了一定的阻拦作用。将士赶路颇为不容易。
  即便如此,杜启的军队距离浈昌县,也越来越近。
  浈昌县,县城内。
  县衙后院书房。
  一个四十开外的中年人,身穿一袭青色长袍,便端坐在主位上。中年人名为刘邛,是浈昌县的县令,他更是浈昌县本地的大族。甚至刘家在韶州,也颇有影响力。即便不是最大的家族,但好歹也排得上号。
  浈昌县刘家,在韶州已经近百年,一直以来浈昌县令都是刘家的人。
  所以刘家在浈昌县,那是土皇帝。
  刘邛相貌偏瘦,虽说是文士,皮肤却略显黝黑。他一双眸子,却明亮灿然。刘邛目光落在了下方坐着的一个中年文人,询问道:“蒲先生,如今夏国皇帝杜启,率军进入浈昌县。我们如今,当如何应对?”
  中年文人名叫蒲昌之。
  是刘邛的幕僚。
  蒲昌之捋着颌下的胡须,微微一笑道:“县尊,李世民南下浈昌县时,我们直接归顺李世民,所以李世民不曾动浈昌县分毫,县令也能够继续坐镇浈昌县,不受半点影响。”
  “如今杜启率领南下,在下建议归顺杜启,为杜启效力。”
  “毕竟李世民手中的那点兵力,依照在下推断,不是杜启的对手。明知道李世民挡不住夏国的攻伐,我们何必要去赴死呢?当初归顺李世民,不过是顺势而为,是顾全自身。”
  蒲昌之说道:“如今杜启来了,我们直接归顺。总之,保全自身为上。谁赢了,我们就站在谁的一边。总之,两边都不得罪。”
  刘邛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赞叹道:“知我者,蒲先生也。本官是这么考虑的,我们何必要在杜启离开后捣乱呢?一旦被杜启发现,咱们吃不了兜着走。与其如此,不如早早的归顺杜启,不如先归顺了再说。至于后续情况,等他们分出胜负再做考虑。”
  蒲昌之道:“县尊英明!”
  刘邛沉声道:“既然决定要归顺,先生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归顺,才是最好的安排?总之既然要归顺,把归顺的事情做好。”
  蒲昌之心下也是快速的思考着。
  待他考虑一番,便说道:“县尊,依我看要表达诚意,您亲自率领这浈昌县的文武官员出城,亲自迎接夏国的大军。您亲自去迎接夏国皇帝,这是最大的诚意。”
  刘邛闻言心中仔细的思索着。
  亲自迎接。
  刘邛想了想道:“可是我亲自去迎接,消息传出后,一旦李世民知悉,肯定会记住本官的所作所为。到时候万一李世民取得了胜利,恐怕就会清算本官了。”
  蒲昌之摇头道:“县尊,您错了。”
  刘邛道:“怎么说?”
  蒲昌之开口道:“第一,我们归顺杜启,是李世民安排的。李世民安排了人传令各县的官员,让我们在杜启大军南下时,都顺势归顺杜启,然后等杜启南下后,再给杜启的后方捣乱。我们如今归顺,有什么错呢?”
  “相反,我们这么做,是为了取得杜启的信任,不让杜启怀疑。即便是李世民要找县尊的麻烦,县尊也可以借口辩解,不会有什么问题。”
  “第二,这一战的情况,我仔细琢磨过。杜启一方,兵力有至少十万之众。且夏国的武器,县尊也是知道的,强横无比,无法匹敌。反观李世民,他本身就是从江都逃难才南下的。李世民在韶州境内,那是避难来的。”
  “所以李世民要抵挡杜启,恐怕也不轻松。甚至于,李世民有极大的可能是落败。所以在当下,我认为出城迎接不会有错。”
  “县尊,这是在下的建议。”
  “请县尊三思。”
  蒲昌之只是刘邛身边的幕僚,他只负责提出建议。具体要如何谋划,具体要如何考虑安排,那是蒲昌之的问题。
  刘邛这时候,也是仔细的考虑着。
  因为蒲昌之的分析很不错。
  刘邛能作为一族之长,以及一县之主,并非优柔寡断的人。他略作思考后,便道:“很好,我们就按照你的建议来安排,等夏国的大军,靠近浈昌县城,本官亲自带着人出城,亲自去迎接杜启。”
  蒲昌之道:“县尊英明!”
  刘邛继续道:“眼下还涉及到另外的一件事,那就是我们虽说归顺了杜启。尤其你都已经是判定,杜启极可能会覆灭李唐。所以如今的局势下,干脆暂时不考虑墙头草,而是考虑彻底归附杜启的事情。在此情况下,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在杜启的麾下站稳脚跟,得到杜启的器重。蒲先生,你怎么看待此事?”
  蒲昌之道:“县尊,这就复杂一些了。”
  刘邛说道:“本官知道复杂,也更难以操作,但无论如何,都是要安排的。本官既然要做,那就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否则,不如不做。”
  蒲昌之快速的开动脑筋思考。
  因为在当下,要得到杜启的器重,对于一县之主的刘邛来说不容易。或许在这浈昌县内,刘邛是地头蛇,是土皇帝,甚至在韶州境内,刘邛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是有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放在岭南道,放眼更广阔的区域,刘邛却排不上号,刘家也排不上号。
  要讨好杜启,却也不容易。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蒲昌之一直在思考,刘邛也自始至终未发一言,不曾打搅刘邛。好半响后,蒲昌之忽然道:“有了,我有计划了。”
  刘邛棱角分明的面庞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说道:“什么计划?”
  蒲昌之道:“前些日子,有一个自海外来的商人,进献了一些神物给县尊,说是吃了这一神物,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既如此,何不把这神物进献给杜启呢?毕竟这样的神物,味道汁水甘甜,是相当不错的。只要皇帝高兴了,对县尊来说,那是天大的荣宠。尤其是皇帝,哪有不喜欢延年益寿的。即便杜启还年轻,却也依旧肯定喜欢。”
  刘邛听得眼前一亮。
  是这个道理啊!
  当初一个海上来的外国商人,为了在浈昌县购买大批的茶叶、丝绸布匹,所以进献了一项神物,约莫有百余斤,说是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甚至吃了后身子骨也能更好。
  刘邛当时也吃了,味道甘甜,汁水丰润,的确不错。虽说刘邛也不相信延年益寿的说法,但胜在好吃,而且商人在浈昌县要大批购买茶叶、丝绸布匹,对浈昌县来说,那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刘邛当时就接受了。
  刘邛颔首道:“蒲先生,你安排一下。等杜启的军队,抵近县城后,我们亲自出城迎接。然后杜启入城后,便进献神物。甭管这是否是神物,进献上去准没错。毕竟我们也都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从未见到这样的食物,称之为神物也不为过。再者,这的确是有大用处的,吃了后很是不错,口味很好。”
  蒲昌之道:“县尊英明!”
  刘邛就不再多言,摆了摆手让蒲昌之下去安排,毕竟要迎接杜启,可不是一件小事,需要仔细安排,确保不出任何的差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