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我给崇祯当老师> 第173章 剪羊毛

第173章 剪羊毛

  与此同时,刘希森三人也开始联系博铺港进出的商人,洽谈购置棉花和羊毛的贸易。
  棉花自宋朝时就在中原开始种植,到了明代末年已成为重要的农作物,长江流域已经广泛种植,而棉布因为物美价廉已经开始流行,松江布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所以就购进棉花的贸易,很快就有苏浙一代的商人应承下来了。
  只是大明的羊毛纺织还在起步阶段,草原上的羊群除了食用以外,就是鞣制羊皮制作大氅,剪羊毛进行纺织,还属于新鲜事物。
  为了获得优质的羊毛,锦瑟给自己的父亲去了一封信,并按照李飞的述说,在其中详细的讲述了羊毛的裁剪方法,并给科尔沁部落划定了合适的贸易路线。
  在锦瑟的信中,科尔沁部落作为草原上的羊毛收购点,将羊毛收购起来,然后经山西商人运到天津,临高商船亲往天津采购,装船后一路南下运往临高。
  一个月之后,布和看着女儿的来信和随信而来的一万两银票,惊讶不已。
  这羊毛还能赚钱?布和有些不解。
  要知道草原上的羊除了挤羊奶,无论是羊肉还是羊皮,只有羊死了才能实现价值。
  而按照锦瑟信中的说法,只要定期剪羊毛就能赚钱,这如何不让布和高兴,如果真的能行,那草原可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不用杀羊卖羊就能赚钱,羊毛每日都会自然生长,而且羊还能下崽,以后的羊岂不是生生不息的摇钱树了。
  想到这里,布和觉得草原民族的好日子来了,赶紧跟自己的父亲商量了一下,就开始在草原上愉快的剪起了羊毛。
  同时,刘希森派贸易代表去江浙、湖广一带收购生丝和棉花,而且分别在各地建立贸易点。
  随着原材料的购进,临高的棉纺、毛纺织业迅速发展了起来。
  机器轰鸣,人头攒动,港口桅杆林立,一片欣欣向荣之色。
  临高人皆行色匆匆,商人见面即谈棉花、布匹、煤炭、生丝,临高百姓见面必问工资薪金和跳槽。
  这时候,如果你问一个临高百姓,你家地里收成如何,人家会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你,‘收成,啥收成,去工厂挣银子他不香吗,为嘛还在地里刨食吃’。
  在临高新城区中心广场上,耸立着一个大的牌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赫然在列。
  刘希森、李飞和周曼如漫步在临高的工业区,看着一个个大烟筒冒出的滚滚黑烟,一时神情恍惚,以为到了十九世纪的英国。
  工业化生产出来的丝织品、棉布和毛呢产品,已经问世,就获得了认可。
  价格便宜,质量上乘,品质如一,直接打开了大明和海外的市场。
  大量的原材料纷纷涌向了临高,优良的丝织、棉布、毛呢则倾销到了大明和世界各地。
  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成色的银元,堆满了临高财政部的金库。
  当然,面对临高如此欣欣向荣的局面,大明的士绅豪强无不眼红,派来使者表示慰问。
  对于此等不怀好意的使者,刘希森皆是派李茂良领着参观一番,然后打发一二,临走再带些小纪念品。
  至于想入股或者在其中分一杯羹的无良人士,皆是与其虚与委蛇。
  本来按照李飞和周曼如的想法,现在临高有兵有粮,又是天高皇帝远,对于这些世绅豪族的代理人,怕他鸟甚,直接一个字“滚”就完了。
  但刘希森不这样认为,一来临高目前实力仍然弱小,二来直接撕破脸得不偿失,三来结个善缘,为将来进攻大明做准备,四来让他们宣传一下临高的新兴发展模式也不错,为大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做好心理准备。
  有了银子,李飞又开始琢磨扩军计划了。
  进入崇祯二年六月,临高已有陆军两个营一千人,炮兵一个营二百人,海军一个营五百人,共计一千七百人。
  重型武器73火炮四十门,木壳铁皮铁甲舰两艘,大型木制机帆船十艘,小型蒸汽动力巡逻艇百余艘。
  经过一年的发展,临高已经成为琼海地区最大的军事集团,尽管和闽粤地区的郑芝龙尚有差距,但是完全可以和刘香分庭抗礼了。
  而且临高还有一个合法性的优势,刘希森是崇祯钦点的临高知县,虽然品级不高,但贵在合法。
  另外,刘希森又是两榜进士出身,名正言顺的优势,自然不是郑芝龙这种海盗出身的势力所能比拟的。
  崇祯元年九月,郑芝龙已在福建巡抚熊文灿的力主下,率部降明,官授五虎游击将军,正四品。
  尽管还干着之前垄断航线收保护费的营生,但碍于朝廷的脸面,对临高的船只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而且随着临高工业实力的进一步显露,玻璃制品、香皂、纺织品已成为了东南沿海供不应求的稀缺货物。
  郑芝龙集团仗着自己船多兵足的优势,自然也打入了临高的供销体系,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原材料供应商和工业品销售商。
  郑芝龙和刘希森等人也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而且在崇祯元年冬,郑芝龙为了获得招安的投名状,在明廷的授意下,对刘香集团发起袭击,刘香损失惨重。
  为了维持闽粤沿海的均势,临高集团并没有参与其中,痛打落水狗,相反还与刘香集团摒弃前嫌,暗中对其进行了粮草弹药的支持。
  有了临高的支持,刘香虽然损失惨重,但核心力量仍在,退出福建沿海后,在广东一带仍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经过刘希森等人的纵横捭阖,郑芝龙、刘香都被发展成了临高的大客户。
  所以,在闽粤琼沿海,临高的船只自然畅行无阻。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临高的玻璃制品月净利润已达十万两,香皂月净利润八万两,纺织品月净利润十五万两,海关等商税收入十万两。
  每月收入总计可达四十三万两白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