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牛吏> 第424章 423.上谷大佬

第424章 423.上谷大佬

  上谷太守耿况也是世为两千石之家,妥妥的豪族出身,曾经和王莽的堂弟王伋是同学。
  看人家豪族的交际圈子,一般的寒门怎么比得起。
  在这样的圈子里混,当官是很容易的事,不仅当官容易,升迁也是轻松加愉快,你一个寒门子弟不管有多大本事,努力一辈子也是拍马赶不上。
  耿况成年后便成为皇帝身边的郎官,后来被王莽任命为“朔调连率”。“朔调连率”这官名听起来很怪,这是易名癖王莽改的,朔调郡就是上谷郡,连率就是太守。
  天下大乱,更始兴起,更始帝派使者四处招降,许诺“先降者复爵位”。使者到了上谷,耿况亲自迎接,盛情款待,老老实实地上缴太守印信。
  按理说人家都这么懂事儿了,使者应该立即发还印信,复了耿况的太守之位,这才是规矩。
  可这使者偏偏是个起事儿的,拿到印信就是不还,意思可能是要重新任命,这太守是不是你耿况的,那可就不一定了。
  懂事儿的遇到起事儿的,耿况立即就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平事儿的出来了。
  上郡功曹寇恂听说后,勃然大怒,带着兵去传舍,见到使者,义正辞严地指责他,人家皇帝都说了,“先降者复爵位”,耿况早早归降,你为什么不按照规矩,恢复人家太守的位子?
  使者当时并没有被吓尿,而是硬挺着腰杆说:“我是皇帝的使者,功曹难道要胁迫我吗?”
  寇恂嘴上说着不敢,又讲了一堆大道理,然后命人以使者的名义召来耿况。他自己则从使者处夺过太守印信授与耿况。在寇恂的逼迫下,使者无奈,只得下正式诏命,承认了耿况上谷太守的地位。
  要不说寇恂是文武全才,嘴上大道理把使者挤兑得没话说,下手也毫不迟疑,不给就动手直接抢。
  为什么寇恂如此替耿况出头?
  因为他和耿况的利益是一致的。其实寇恂也是在为自己出头,耿况这个太守是外来户,寇恂却是个坐地的豪强,他家就在上谷郡。他是由太守耿况自辟的属吏,耿况就是他的老大。
  当然换个太守依旧可能任用他,但是这也是说不准的事儿,本地豪强又不止他一个。也可能是寇恂和耿况相处特别融洽,两家绑定得比较结实。所以猛男寇恂悍然出手,把更始皇帝的使者硬怼了回去。
  那么寇恂为什么敢出这个头?
  因为更始朝的影响力在河北还很弱小,幽冀的豪强不太尿他这一壶。刘玄彼时尚在洛阳,上谷郡天高皇帝远,他管不着。要不怎么刘玄找人抚定河北,谁都不愿意接?因为这差使实在不好干。
  河北的局势太乱太凶险,本地豪强实力既强,还有强大的铜马流民军,都各据一方,谁也不听谁的,想找个人把这些人都镇住,太难了。正因为是这种谁都不愿意干的苦差使,所以才能轮到刘秀的头上。
  回过来说上谷郡,铁打的太守流水的皇帝,耿况继续留任太守。但是因为这个太守是从皇帝使者手里强抢的,耿况心里很没底。他一向是个懂事儿的,这时就急急忙忙地派儿子耿弇带着礼物去洛阳,朝拜更始帝,打通关节,和朝中大佬搞搞关系,以期坐稳屁股下面的太守位子。
  耿弇南下途中,正碰到王郎在邯郸称帝,因为王郎的宣传工作做得很到位,自称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名正言顺,又有汉宗室刘林和豪强李育、张参等力挺,实力强劲。河北各地纷纷响应,与耿弇同行的郡吏便都转向邯郸,去投王郎。唯独耿弇一个人不干,非要南下洛阳,双方分道扬镳。
  可是南下的道路已经不通,耿弇听说玄汉大司马刘秀在卢奴,当即就跑去晋见。耿弇从小痴迷兵事,对昆阳大战的英雄刘秀是崇拜有加,当即要回上谷发突骑攻取邯郸。
  刘秀只当他是个孩子,虽然笑着说他:“这是我的北道主人。”实际上没有当回事儿。此时蓟城骚乱,刘秀夺门逃出,开始苦通的南逃之路,而耿弇与他失散,回到上谷。
  耿弇当时信誓旦旦地要发兵助刘秀,其实是他自作主张,上谷的事儿还是他父亲耿况做主。耿况此时畏惧王郎势大,有心投了邯郸。这时能定事儿的人又站出来了,又是寇恂。
  寇恂说道:“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咱们上谷有这个实力,可以自主选择,邯郸算什么东西?
  寇恂继上次太守任命事件之后,又一次强势表态。咱有兵有将,管他什么皇帝不皇帝?更始皇帝刘玄算个p?赵汉皇帝王郎算个p?一锤定音。
  耿况派寇恂联络渔阳太守彭宠,两郡各发骑兵二千,步兵一千,南下支援刘秀,只这一路南下,沿途击斩了王郎的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下,攻取了沿途的二十二县,展现了幽州突骑的恐怖实力。在广阿追上刘秀之后,立即成为刘秀争战天下的中坚力量。
  但是依照寇恂的说法,上谷“控弦万骑”,去支援刘秀是两千骑,大概只是上谷郡骑兵的零头。这表示耿况还是留有相当的余地,并没有把鸡蛋一下子全放到刘秀的篮子里。
  上谷郡的实力耿弇十分清楚,灭了王郎之后,耿弇又主动表示要回幽州再发大兵,等到进击彭宠的时候,耿弇又一次回上谷发兵。
  说起来耿弇真的是刘秀的贵人,但却是他爹的败家子,这一次又一次的讨债鬼似的回去发兵,是要把他爹的家底掏空的节奏啊!耿况一边骂儿子败家,一边迫不得已地往外送人。
  大概耿弇还在不满意地叨叨:“一次都给我就得了呗,非得让我费劲地一个子一个子地往外抠。”
  但是耿况就是不肯,这说明他对于刘秀一直是保有余地的,天下大势未定,有实力的豪强是不肯一下子投入所有的。尤其是上谷这种天高皇帝远,谁都管不着的地界。
  上谷、渔阳两郡的实力是惊人的。彭宠在派出吴汉、盖延、王梁等人带兵南下支援刘秀,又不断地送人送钱送粮,输出如此多之后,还有实力兴兵造反,割据一方,还能四处略地,扩大地盘,而刘秀根本就拿他没法子。直到同为幽州的上谷郡出手,耿弇再一次从老爹手中抠出来些兵马,才算解决了彭宠。
  而彭宠请来的匈奴骑兵数千,由两个王率领支援,为了保障耿弇获胜,耿况派另一个儿子耿舒率上谷突骑将其击溃,杀死了两个匈奴王,可见上谷郡还有相当的保留实力,而且人家耿况的儿子一个比一个牛,耿家军不好惹。
  刘秀因人成事,都说他运气太好,好是好,可是也很烦恼。每次有人来投,刘秀都让他们各领其兵,从来不敢打散了重新分配,就是要维护人家入伙的各位大佬的利益。每次朝廷一出兵就是数员大将齐集,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是没法子,只能各带各的兵嘛!
  就是一下子收降了铜马军几十万人,刘秀也没有趁机建一支自己的直属军队,而是全都分配给诸将。一直都没有靠得住的直属自己的强大力量,就是刘秀最大的烦恼,因此他急迫地要培养自已人,主要是南阳人。
  他几乎是任人唯亲,按家乡任人。比如贾复这个南阳人孤身来投,刘秀一见,非常认可,不顾他寸功未立的事实,立即任命其为破虏将军,引起诸将的不满,但刘秀坚持不改任。称帝之后,立即拜贾复为负责保卫京城安全的“执金吾”。
  而另一个贴身保卫皇帝的位子“卫尉”,刘秀则交给了另一个南阳人,他的妹夫李通。每次刘秀亲征,都把京城老巢交给李通守卫,这是超乎寻常的信任。
  西汉时,执金吾掌北军,卫尉掌南军,执金吾主京城防务,卫尉主宫门和宫内,两者相为表里。从这可以看出,刘秀把自己贴身的安保全都交给了南阳人。
  河北大佬们实力强劲儿,刘秀要倚靠他们,不能不予以重用,但是他最信任的还是南阳集团,也着力培养南阳集团。他发一半的精兵给邓禹,令其西进关中,就是希望邓禹能壮大起来,成为除了河北派之外支撑他帝业的另一条腿,没想到邓禹不争气,惨败收场,灰溜溜地回来。
  河北派实力最强劲的大佬,刘扬被杀,彭宠被灭,只有耿况独存。当然还有刘植、耿纯等人,实力比这三位还是差了一些。
  刘秀对耿况放心吗?不放心!
  就算耿弇一厢情愿,愿意为刘秀付出所有,他也无法得到刘秀的全部真心,不能进入皇帝身边的核心小圈子,不能成为他最信任的人。
  刘秀等不到耿况再次懂事儿地送儿子过来,就要下旨直接召耿况入洛阳养老,逼着耿家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怀抱,别再留什么余地了,老子不放心你!
  第一大心腹邓禹出手阻止了,邓禹说道:“非其时也。耿弇重兵在外,代郡紧临上谷,随时可联结一片。耿国今在洛阳,生死操于放牛皇帝之手。若对耿况逼迫过甚,恐会生变。”
  这是君臣两人的私密对话,邓禹说得很直白,耿弇率军在紧临上谷的代郡,耿国被俘,你手里一点倚仗都没有,怎么敢搞解人兵权的事呢?你逼得紧了,耿家的行为就不可测了。
  刘秀接受了意见,但是并没有完全放弃努力,他没有召耿况入京,允许他继续在上谷做土皇帝,但是他下旨,征耿况之子耿舒为黄门侍郎,让他即刻来邯郸上任。
  懂事儿点,赶紧再把儿子送来!
  耿况接旨之后,和儿子们商量,耿舒道:“兄长大军在外,父亲坐镇上谷,三弟洛阳被俘,陛下心中不安,欲以儿为质邯郸,本不应推辞。不过父亲年纪大了,弟弟们还小,父亲身边没个得力的人襄助,儿子有些担心。”
  做人质这活有利有弊,利就是可以早去皇帝身边,未来前途可期,弊就是家族一旦和皇帝闹分手,人质就是第一个挨刀的。
  本来刘秀稳稳的,耿家兄弟大概都想早早去邯郸发展,可是洛阳大败之后,刘钰在洛阳周边以破竹之势拿下颍川和南阳,又进兵河内,进逼建武汉的核心地带。刘秀告急,大家信心动摇,从耿况不再主动向邯郸送儿子就看出来了。
  耿况是耿氏家族的掌舵人,一个真正的幕后大佬,他走的每一步都关系到家族命运,迄今为止,他的每一步都走对了。如今他装糊涂不再送人质,他的儿子耿舒揣测父亲的意思,有些不想去邯郸了。
  五儿子耿举还是十几岁的少年,人小脾气大,当即说道:“耿家的地位不是陛下给的,反倒是陛下依靠耿家成事。三兄已去陛下身边,却被丢在了洛阳,陛下既然不以耿家人为重,为何还要送兄长前去?难道我们耿家儿郎就要一个个地送去给皇帝做人质吗?”
  耿况斥责了耿举,说道:“陛下是人主,耿氏是臣子,臣子服从君上,是天经地义的事,焉能有怨言?”
  耿举愤愤不平,却不敢再说话。
  耿况从心里不想耿舒去,但是又不太敢公开违逆朝廷,也不想因为这事儿抹杀了从前的种种功劳,毕竟耿家已经为刘秀奉献了那么多,如果现在闹掰,从前那些便都成了沉没成本。
  刘秀要耿家加大投入,送一个儿子过去,不算太过分,要是让他举族内迁,耿况才会真正地重新考虑去就,从现在看,刘秀依然是值得再投入的一方大势力。
  耿况想来想去,决定派儿子去,反正他儿子多。但是他做了个折衷,说二儿耿舒最近病了,不能成行,他派四儿耿广去皇帝身边侍候。
  刘秀无所谓,反正就是要你一个儿子,给一个就行。
  这时传来了一个震动两汉的消息,耿况的儿子,建威大将军耿弇占领了阳曲,突入太原郡,将战火硬生生地烧到了建世汉的境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