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古代言情>锦屏记> 第154章 上元节(二)

第154章 上元节(二)

  君晖特意去探听过绣屏的去向,说是两幅绣屏都被同一个人买走了。小的这幅在齐攸手里,大的那幅自然也是了。她不知不觉就问了出来,结果露了底。
  荀卿染轻轻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背对齐攸,让自己躺的更舒服些,闭上眼睛,摆出副大家都很累了,有话明天再说吧的姿态,试图蒙混过关。
  齐攸却不肯放过她。
  “我同时买了两幅绣屏回来,老太太都不知道,你是如何知道的,还知道老太太那幅是小的?”齐攸将荀卿染的身子扳过来,捏了捏荀卿染的鼻子,问道。
  荀卿染将手搭在齐攸腰上,这个男人怎么就不肯装装糊涂那。她心里抱怨,手向齐攸背后伸去,打算在她觊觎了很久的某地留个爪印,却在发觉自家腰肢酸软时缩回了手。不过还是不甘心,顺手在齐攸腰上摸了一把。
  瞒不过去,那就说实话吧。
  “我不仅知道有两幅绣屏,我还知道那幅大的上面绣的是什么,至于原因,我不告诉你。”荀卿染缓缓道。
  齐攸抬起荀卿染的下巴,两人对视,荀卿染移开了视线。齐攸伸出手臂将荀卿染揽在怀里,半晌并不言语。
  什么都不问,齐攸这个态度让荀卿染觉得放松。
  “睡吧。”良久,齐攸才道。
  荀卿染嗯了一声,和齐攸商量,“这件事,还是不要让老太太知道,也不要让别人知道,好吗?”
  “好,”齐攸答的很干脆,同时提出要求,“以后不准再绣了东西去卖。”
  荀卿染自然点头应了。自打搬到京城,她就再没有拿自己绣的东西出去卖,一是京城人生地不熟,二是君晖中举,姐弟两人生活不像过去那样拮据。而她嫁入齐家后,也是没那么多工夫去绣多余的东西。
  第二天起床,齐攸就交了个匣子在荀卿染手里,荀卿染打开匣子,却是些数额不等的银票,还有整锭的金元宝。
  “……上次给的还没用完那。”荀卿染有些发愁道。
  齐攸不由分说,将荀卿染搂进怀里,伸出手掌,揉了揉她的脑袋,就转身出去了。
  “头发都揉乱了。”荀卿染抱怨道。
  桔梗和麦芽端了热水进来,伺候荀卿染梳洗。
  “奶奶,四爷方才是笑着出去的,难得见四爷笑,这一大早上,奶奶,您跟四爷说什么了?”麦芽嘴快,问荀卿染。
  “没说什么呀。”
  荀卿染刚从床上爬起来,还有些迷糊的,她也想不起来跟齐攸说了什么。
  “奶奶,这是?”桔梗拿起荀卿染放在一边的匣子,睁大眼睛问道。麦芽也凑过去看。
  “哦,那个啊。一会叫陈德家的进来,他们一家原来在庄子上,必定熟悉这些,让陈德打听着有好的田地,咱们也置上一些。”荀卿染道。钱放在手里,只会越用越少,置办些有出息的产业,才是生财之道。
  ………………
  今天的宜年居颇为热闹。容氏坐在上面榻上,大太太、齐二夫人在下面相陪,客座上坐的是郑姨妈,还有一位年纪约四十左右,带着假髻,面容白皙的中年妇人。
  “原来黄太太也是金陵人士,和我是同乡,以前不知道,以后可要多来,别和我们生分了。”容氏笑着对中年妇人道。
  “老太太不嫌烦,我是乐得来,听老太太说说话,也跟着长些见识。”黄太太笑着道。
  这位黄太太夫家是京城,年前曾带着女儿去走亲戚。回来时经过通州,马车却在路上坏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多亏遇到从江南返回的郑元朗,从通州下船,带着车队经过,借了辆马车给黄家母女,后来一路回京,也对这母女多有照顾。
  到京城后,黄家派人来送谢礼,攀谈起来,都是江南人士,再往上追溯,竟还是沾亲带故的。因此黄太太就和郑姨妈亲近起来,又由郑姨妈引见,也和齐府走动起来。
  “这孩子,少年老成,又极热心,办事又周到。郑太太教导的好孩子。还有好儿姑娘和姝儿姑娘,也都是一等一的,我常和我那姑娘说,要多向她这两个妹妹学学,才是闺阁的榜样。”
  黄太太依旧如往日般,不住口的夸着郑元朗,顺带也夸郑家两姐妹。
  众人又说起黄太太的女儿黄秀娥。
  “黄姑娘这样的才貌,想是早就定了人家了吧?”齐二夫人问道。
  “还不满十七岁,也有几家来提亲的。是我心疼我这姑娘,拖着没有定。我是做母亲的心肠,也不要他如何富贵,也不在乎身份,只要人实诚,能善待我的女孩,再要家里父母长辈慈爱,就是再好没有的了。”
  容氏笑眯眯地听着,齐二夫人和郑姨妈交换了个眼色。
  “如果黄太太不嫌弃,我这倒有门亲事,说给黄姑娘。”齐二夫人道。
  黄太太自然问,是哪一家。
  齐二夫人指指郑姨妈,“不如你们做了儿女亲家吧,这也是黄姑娘和朗哥儿的缘分。”
  黄太太哪有不愿意的,郑姨妈也早有此意,因此这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郑姨妈和黄太太两个兴冲冲地商量起换庚帖、下定的事。
  荀卿染听得郑、黄两家的亲事定了便从厅中出来,走到西面梢间。郑家姐妹、黄秀娥、齐婉丽姐妹几个正聚在一处有说有笑,都看着黄秀娥打络子。原来黄秀娥手巧,打的一手好络子,好多花样都是这姐妹几个从未见过的,因此每次黄秀娥来,少不得聚在一处,向黄秀娥讨教。黄秀娥颇有耐性,与众姐妹相处极好。
  “秀娥姐,这个络子好,我编了几次,都编不好,秀娥姐,你再教给我一遍。”郑姝儿挨在黄秀娥身边,语气亲密,带着些撒娇的意味。
  “好,这个是最难的,你别着急,慢慢学。一时学不会也不要紧,你要这络子,我编给你就是了。”黄秀娥柔声道。
  “秀娥姐最好了。”郑姝儿笑道。
  “四奶奶来了。”
  黄秀娥抬头看见荀卿染,忙站起身。她身量不高,却是苗条匀称,一张白皙的鹅蛋脸,水杏眼,鼻子两侧略有些雀斑,容貌并不十分出众,却是温柔可亲。
  “快坐着,不用这样客套。我听见你们说的开心,忍不住来凑个热闹。”荀卿染扶着黄秀娥坐下。
  黄秀娥手指修长,手心微凉。
  郑好儿和齐家姐妹也起身招呼,郑姝儿见了荀卿染,一开始略有些讪讪地,却也起身跟着叫“四表嫂”。
  大家坐下说笑,那边敲定了亲事,想来几个女孩子心中早就有了数。荀卿染怕臊了黄秀娥,便没说出来,只招呼人另送了手炉给黄秀娥,又送了暖身的热茶。
  这边送走了黄太太和黄秀娥,郑姨妈和齐二夫人到祈年堂说话。
  “这下好了,朗哥儿这件大事定了下来,接下来就等冯家进京来,将姝儿嫁过去。她们两个都顺顺当当的,以后我去地下见了老爷、二老爷和二太太,也有个交代。”郑姨妈喜的直念佛。
  原来郑姝儿是她父母在时,自幼与冯家定的娃娃亲。冯家现在外任上,最近也要进京。两家信函往来,只等冯家进京安顿好,选了好日子,就迎娶郑姝儿。
  “朔哥儿年纪也不小了,两个小的都先定了亲事,是不是……”齐二夫人提醒郑姨妈道。
  郑姨妈却不在意,“是隔房的,并不相干。况且,朔哥儿这孩子,我还不放心。他年纪虽长,性子却不定。先拘管他两年,等他收拢了性子,再给他定门亲事。也没得因为他,耽误弟弟妹妹的。”
  “也是这个理。”齐二夫人道,“你也别再说搬过去住的话了。老太太说了,安国公府别的没有,空屋子多的是。你在这住着,多陪老太太说说话,咱们姐妹往来也方便。好儿和姝儿姐妹,也和我家这几个女孩在一处,老太太看着也欢喜。朔哥儿,就依你的意思,让他在族学里附学,我和老爷商量了,特意关照了先生,好生看管着他。你们那边的宅子,朗哥儿去料理就是了。”
  郑姨妈见齐二夫人处处安排的妥帖,也就答应了。
  荀卿染从宜年居出来,绕道花园,正转过假山,斜刺里走出一人,却正是郑元朗。
  两人俱是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碰面,一时不觉都有些发怔。
  “……四表嫂。”郑元朗躬身施礼,声音有些发涩。
  荀卿染忙侧身,屈膝福了一福。
  “朗表哥。”荀卿染依然用了从前的称呼,为那个曾经真心相待的少年。
  此时已有些初春的光景,假山旁的大柳树垂下冒出嫩芽的枝条,随微风轻轻摇曳。
  郑元朗抬起头时,已经收敛了满腹的情绪,荀卿染也是淡淡地笑着。
  郑元朗侧身避让,荀卿染又福了一福,沿着青石甬路向前行去。
  ※※※※※※
  人生中,我们注定和一些人相遇,却又擦肩而过。
  ※※※※
  春困啊,午睡到一半爬起来码字,求粉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18wenku.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