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唐朝好岳父> 第九十二章 坦诚,不以为意

第九十二章 坦诚,不以为意

  “这是你们日常所居住的地方。”
  苏烈带着他们来到一排排横列的小房间面前,房间之中有一张木床,一场桌子,一把小椅子以及一个架子。
  桌子之上放着一个小油灯和一个香囊,主要是用来照明和驱蚊子。
  随着春天的到来,蚊子难免多了不少,更不用说书院外围种植不少树木。
  “每一个人独立一间小房屋,现在你可以先选好,将带来的东西放进去,很快书院就会让你们这一些下人回去,一个小时之后集合。”
  苏烈的声音响起,因为人数不多的缘故,所以每一个人一小房间还是足够的。
  至于后面的半句话自然是对这一些世家子弟和勋贵二代说的,毕竟只有他们有带仆人。
  农家子弟的话东西都还放在家里,之前来福早已经通知了该准备什么东西,纸笔衣物布衾等等。
  随着苏烈的声音响起之后,一下子人群就散开了,开始选择自己的房间和布置了。
  不管他们接不接受,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中肯定都要待在书院之中。
  苏烈看着匆忙而去的学生面色之上露出一丝笑意,不得不说他之前同样有着不小的惊讶。
  比如这一位越王的到来,哪怕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那一位陛下竟然有这样的魄力。
  之前还以为老爷会特殊对待这一位越王,没有想到同样一视同仁。
  哪怕是苏烈同样不由捏了一把汗,要不是知晓自家老爷的身份,若是换做一些人的话,那么还不把将这一位小祖宗供着。
  不过苏烈并没有想太多,看着在操场之上那一道享受阳光的身影,他内心突然有一些犹豫了。
  操场的跑道之上,舒安慢慢散步着,春天来了倒是没有了寒冬的冰冷,虽然北方的春天还是有着不少的潮湿。
  但是在阳光之下倒是相得益彰,一种温暖在身体之中徜徉。
  趁着学生在整理属于自己房间的时候,舒安倒是偷得几度的浮闲。
  他依稀记得穿越之前的校园生活,时常会来压操场,今日看到这虽然不算是很完整的操场,面色之上不由多了一丝缅怀。
  “老爷。”
  不过正当舒安思绪纷飞的时候,一道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不是其他人,正是苏烈了。
  对于苏烈的称呼舒安倒是没有太刻意去改变什么,主要是不同于学生,和自己没有任何雇佣关系。
  “小苏可有什么事情?”
  舒安面色之上露出了一丝温和说道,说起来的话苏烈的话进入府中后就兢兢业业,没有出什么落差。
  无过就是功,加上舒狂虎对苏烈的评价极高,慢慢也将苏烈当成了自己人。
  当然这其中的信任肯定是要比护卫还要低一些的,一些机密的事情苏烈并不知晓。
  苏烈对于这一个称号已经免疫了,好在这个称号都是没有外人的时候才会喊。
  “老爷,有一些事情我想要和你说。”
  苏烈面色之上带着一丝坚决说道,话语之中仿佛有一种决然一般。
  “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舒安内心倒是有一些疑惑不过还是出声道。
  “我本名是苏烈,但以前在外用的是苏定方。”
  “武德年间,曾经跟随窦建德、刘黑闼对抗李唐。”
  “后来,河北义军败退,趁乱我回到了家乡,恢复了本名。”
  .....
  苏烈一口气将自己之前的经历都说了一遍,面色之上有一些忐忑。
  因为他担心有一天他自己会被认出来,他已经习惯了舒府之中的日子,只想好好当一名护卫。
  原本之前他的内心就在犹豫,今天开学看到舒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管什么身份都一视同仁之后,他就内心有一些负罪感。
  毕竟自己老爷可是一位圣人,自己有什么好隐瞒的。
  舒安面色倒是没有变化,仿佛是听完一个故事而已,不过之前他还觉得苏烈名字熟悉,原来是如此。
  苏烈的话这个名字倒是让他没多大印象,但是苏定方的话倒是让他记得不少。
  倒是立下了不少功劳,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李世民并没有重用,这可能是和其曾经经历有关系。
  毕竟李世民肯定优先重用自己的亲信将领,所以导致苏烈一直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
  “无妨,世民不是小气之人。”
  舒安轻微摇了摇头说道,或许在苏定方看来纠结的一件事情,在他看来并不算什么。
  不说历史之上就是如此,就说有着自己的关系,李世民不可能不给他这一面子,不过是赦免一个人而已。
  随着舒安话音落下之后,苏烈内心不由松了一口气,他看出老爷是真的不在意这件事情。
  “不知晓定方可有意继续走上从军路。”
  舒安声音继续响起,当然他主要是感兴趣而已,毕竟历史之上苏烈重新为官肯定内心有所想法。
  “老爷,定方只想在府中为一护卫。”
  苏烈面色苦笑说道,话语之中带着一丝真诚。
  话音落下之后舒安面色倒是有着不小的笑意,当然他不是因为苏定方的话语。
  而是因为自己不知不觉之间又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不过未来也未可知。
  毕竟苏定方熟读兵法,一身功夫也不比任何人差,可以说现在正值巅峰的时候。
  若是仅仅是做一位护卫的话,未免太可惜了,然而并不着急,因为舒安记得这一两年时间的话,李世民还没有那么容易动刀兵。
  主要还是大唐国库空虚,虽然因为之前利州省下了不少人力物力,不过在科举之上的投入又花去了一些。
  据舒安知晓,为了让各地寒门的举人能够来到长安继续考试,李世民给每一位通过举人的学子发放一贯钱。
  一贯钱相当于一两银子,足够普通人家一年的温饱了,这个时代百姓要求还是挺低的,足够寒门举人来回长安了。
  也就是说李世民一年就要花费二千贯给这一些举人,除此之外不要忘记这因为科举制度变革同样要拨出不少财政。
  这还仅仅是举人,若算上进士又要算上一笔账,毕竟进士的待遇赏赐总不可能比举人来得差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