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明末皇太子> 第四百八十八章政绩(下)

第四百八十八章政绩(下)

  苗宣很清楚,光凭这些虚头巴脑,展望未来的说辞或许能让家境稍微富裕一些的动心,但想完成天子希望的女校大计,还差一把最关键的火,想让这把火彻底燃烧起来,就需要添柴,而这柴就是银子!
  这年头没有优生优育的说法,不管是豪门还是小户都是能生则生,完全不存在生下来以后养不活的说法,如今新生儿夭折率那么高,皇室都不能幸免何况民间,如刘家六兄弟那样全部活下来的只能用凤毛麟角来形容,只能说是种子太优良,这是血统,没办法……
  因此多生才是保证香火传承最重要的手段,而多生对于小户人家来说还有不一般的意义,生的男丁越多,家中的壮劳力就越多,在乡野就越受人艳羡,而生的女儿越多,只要家中有一个男丁成年,就不是绝户,也没什么人会去鄙视你,在背后戳你的脊梁骨,另外生女虽然赔钱,但在赔钱之前,好歹也能缝缝补补做做针线活,编织箩筐补贴家用,万一嫁的好了,那真是全家鸡犬升天……
  天子选秀,数十平民之女入宫成了娘娘和备选娘娘,她们的娘家人,哪怕原本家徒四壁,现在再去看看,那叫一个风光无限,就是县太爷、府尊见了也要曲意逢迎,相比起男人要苦读才有机会改变家族命运来说,女人只要貌美,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比男人不知道大多少倍!
  但要让小民花银子让女子入学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要知道天子一开始施行全民教育计划的时候,入学的男童可都是要收费的,为的是让学校能够自给自足,不增加国库的负担,但是效果让朱慈炯很是失望,最后没有办法只能按地区贫富差距来施行一到三年的免费教育,好在朱慈炯现在不差钱,要不然光是教育一块就能让国库增加不小的压力。
  男童都如此何况女童?女童就算全免,受国人固有观念影响,会去报名女校的都不会有多少,因此女校扬州试点,苗宣在没有请示万岁爷的情况下,大胆做出了决断!
  女童入学,学制三到五年!每年天子补贴入学女童每户十两银子!
  这个决断当真是石破天惊,十两银子,按照扬州女校的容学量,大概可以让五百名左右女童入学读书,一年支出不过五万两,加上建校办学耗费,支出七万两已经算是顶了天了,这点小钱对于朱慈炯来说连毛毛雨都算不上,何况苗宣压根就没打算让万岁爷掏这笔银子,以苗宣的权势,再借着天子的大旗,只要抬抬手,愿意出这笔银子的商贾多得是。
  十两银子,富豪之家当然不会在意,但算算看如今一户人家一年的收入有多少?种地的时候哪怕官府不盘剥,每户能有个四五两就已算是顶天了。
  现在做工的机会多,一个月按正常劳力算大概一两五,一年不过十八两!现在只要家中有一个适龄女童入学就能得十两银子,那是什么概念!大乱之年,一个女童卖都卖不了十两银子,现在天子不但免费让女童读书认字,还补贴,这种好事简直突破天际,亘古未有啊!
  苗宣最后没有办法只能抛出这么个大诱饵以后,扬州女校的生源短短半天立即招满,九成九的女童全都住宿,这样还能省了养女的银子,至于安全问题,天子特办的女校,安全能有什么问题?女校的教习全都是女子,能够随意出入的男人全天下估计除了天子不做第二人想,就是官府中人为了避嫌,对这女校也只能敬而远之。
  至于天子,小民倒是巴不得能看上自家女儿呢,只可惜天子明旨,十六岁以下的女子一概不得参加选秀,是以这种好事,也只能做梦时候想想罢了。
  扬州一间女校的容生量毕竟有限,但闻风而动想要让自家女儿入校赚银子……读书的何止十倍!哪些因为犹豫而错失机会的更是叫苦不迭,除了狠抽自己的大嘴巴子,也没有其它办法……
  苗宣感觉自己玩大了,按照这种反响程度,再兴建一百座女校估计都远远不够,按一百座算,一年支出就是六七百万两!虽然依旧不算很多,但苗宣敢肯定,如果这笔银子让国库出,高弘图不找他玩命才怪……
  于是,苗宣回了京,心情忐忑的向万岁爷做了汇报,估算着自己没有先请示,就开办女校,会不会打乱了万岁爷的教育部署,如果被重责,他也只能认了……
  朱慈炯肯定不会责备苗宣,这和苗宣是不是他的大伴没有半点关系,甚至女校能这么轻易办起来,而且反响这么激烈,很是出乎他的预料,因此很是褒奖苗宣了一番。
  女校的建立是改变国人固有观念的一项重要举措,朱慈炯曾经设想过如何去做,只是手头上的事情太多,一时半会就忘到了脑后,没想到被苗宣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有句话说的好,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都不算问题!
  但朱慈炯知道用银子刺激女童入学不是解决观念的根本办法,但却是行之有效的一种途经,只不过苗宣这种纯砸银子的办法太野蛮,也不是长久之计。
  独立女校要发展成为男女混校,这其中大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去走,在此期间,死命用银子砸,就是朱慈炯自己也吃不消……
  一所女校一年就要六万,一百所六百万,如果对全大明的女童施行这种教育方式,女校起码一千所,一年六千万!朱慈炯有的是银子,但他手上要用银子的地方海了去了,这么干,简直就是挥霍,迟早把家底败空!
  “大伴。”
  “奴婢在。”苗宣精神一振,万岁爷看了这么久,又考虑了足足一炷香的功夫,想来对于女校,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这女校该建还是要建,先按照县学的标准在各府各州兴建一座女校,每座女校最多容纳五百女童就学,学制由五年降为三年,第一年补偿十两,第二年补偿五两,第三年补偿三两,顺利结业的女童授予女硕士称号!
  “然后在各省府兴建一座女校,每座女校可容千人,学制三年,想要入省女学就读,不仅要从府学考试合格,还需缴纳每年五两银子的入学费用,学成结业授女博士称号,最后在南都、北都各建一座女子国学,学制暂定两年,费用每年十两,结业授女学士称号,并可如男子一样走上仕途,并优先为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