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大宋终结者> 第179章 乱真

第179章 乱真

  至于票上繁杂的纹样,则都是雕版大匠等人的自由发挥,李煜给出总体思路:“越复杂越好,最好是能达到让人看一眼就眼花的程度。”
  如此指导思想下的本票花纹之繁复精美,简直是南唐印刷业的一次升华,加上二色套印,本票看起来就像工艺品。
  但就是这样依然无法阻止仿冒者。
  李煜将韩栋呈上的这张加本票细细观测,旁边潘诚厚和冯如松也在轻声细语的解释。
  不得不说,这张本票的仿制水准极高,用的就是正宗的澄心堂纸,那繁复的花纹则是以圭头笔一笔一笔细细勾勒而出。
  粗看之下和真货几无任何区别,难怪韩栋这等大商人都会上当。
  “韩栋,你且过来”李煜道
  韩栋畏畏缩缩上前,李煜温言道:“这本票确实是假货。”
  “噗通”韩栋双膝一软再次跪倒在地“大王,这十万贯乃是小人全部身家……”
  “还问同乡借了些,倘若不能兑换,小人,小人……”连续几声小人,话却是再也说不下去,他也知道这假本票自然是不能兑来铜钱的,本来还能闹一闹,但上面坐着两个大王,再闹能有什么结果?
  惹急了二位,一张名刺递到江宁县里去,别说十万贯钱的问题,自己一条命能否保住都难说。
  “但,韩栋,这事情未尝没有转机,你且将事情经过如数道来,不得有任何隐瞒,你讲的越仔细,便能越快的查出真凶来,也能让你不至于一把蚀空。”
  “啊?”韩栋顿时见到了希望,用袖子抹了两把面孔,面上露出仔细思索的神情来。
  李煜挥挥手让人给他送个热手巾。
  韩栋擦了把脸后,面上表情逐渐正常。
  李煜再看,韩栋三十多岁的年纪,相貌颇为英武,却有带着一丝商人特有的精明气质来,那怪年纪轻轻就能挣下偌大家业,不过到了这个规模再要往上走便是千难万难。
  此人也着实灵活,随即便投入李景逷的门下,但尚处在外围,还不算核心成员。
  “好叫安定王得知,事情是这样的”
  在韩栋的叙述中,这张假票的来龙去脉渐渐清晰的展现在众人面前。
  然而最让李煜吃惊的地方却在于,这张假票竟然是经过转手的!
  也就是说这张本票并不是韩栋本人在江宁之外的分号中存了十万贯,然而提票到江宁城总号来取钱。
  而是他卖出一批货后,别人给他的货款。
  也就是说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商人已经开始自发的将其作为准货币进行流通!
  “肏……以后谁tmd再说只有犹太人会做生意,懂金融,老子就和他们急……南唐商人的敏感性太可怕了!”
  于是让人给他上盏茶,虽然他很想知道本票流通的细节情况,但还是让韩栋着重讲讲这假票的事情。
  不料还是要绕到这流通方面来。
  原来德昌宫银行正式开业才三天,这些商人就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好处。
  为了验证其信誉,不少商人宁可赔几贯手续费,也要自己先尝试一下。
  江宁、江都不过半天路程,德昌宫银行第一批的业务,就是商人们对其的验证。
  几个商人凑个一万贯早晨往江宁总号一存,第二天便到江都分号去提取。
  其实按照他们的意思,最好是当天下午就去提取,以验证其信誉。
  但李煜在制定细则的时候特别考虑注明,除非是本地存取,否则都要有天数不等的延时。
  目的是为了让总号和分号间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账册的传递与核对。
  持票者并不是拿着本票往柜台里一塞就能拿到银子的,柜台中还要将本票和账本进行核对,二者完全一致后才会进行付款。
  假设某人武昌分号存了五万贯钱财,取的一张标号为“武八三八四”的本票。
  而武昌方面会营业结束后,将当日所开具的全部票据的详细资料,整理后,誊写为一式七份,三分一总四家号铺各有一份作为记账依据,其余三份,分别进入总号档案库、澄心堂、内侍省归档。
  内侍省那份是纯粹给李璟看的,毕竟这是他的钱,当然要让他知道日常运营情况,他看不看是一回事,但李煜必须把规矩执行到位,在德昌宫的日常经营上,他没有一丝从中偷鸡摸狗的想法,为的就是做到公开公正。
  毕竟银行最看中的就是信誉,信誉的积累就是从无数小事开始的。
  至于澄心堂那份,名义上澄心堂乃是南唐最大的档案库,管理着内外庭所有档案。
  实际上,潘诚厚早就安排好了心腹,根据这些资料做出表格,绘制图示。
  这么搞,一天两天看不出什么成果来,时间长了便能从侧面得知这四个城市的商业发展情况。
  毕竟是封建时代,对内政的管理远远谈不上精细,多以地方官报上的数字为准,以前算力不足无法复核。
  现在有了算盘和计算中心后,能够有效的提高地方政府的作弊难度。
  而德昌宫本票的数据,也可以作为复核或者验算的重要手段。
  假设,南都留守说今年城门税较往年有大幅度下降,但开具本票的数量和单位金额较大增幅,如此二者的数据便有了矛盾,完全可以要求南都留守作出解释。
  这也是德昌宫所有办事人员坚持都用太监的缘故-只听命于天子和正副宫使,地方官可以鸟都不鸟。
  李煜一开始并没有把澄心堂在进行数据分析的事情告诉李璟,而是在二十天后,将成套的分析表格和图标直接展示给李璟看。
  后者顿时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般,南都、武昌分号的数据,只是草草过目,对东都却是详细过问,随后下令要求李煜继续做下去,尤其是对江都的数据整理分析更是重中之中。
  李璟的理由也很充分,江都既是天下商业重镇,又是抗击伪汉和吴越的军事中心,朝廷当然要对其多加关心,一旦发现数据有误,必须及时上报。
  李煜自然是领命而去。
  扯远了。
  这种账票核对的制度,才是本票和盛唐飞钱的最大区别,也是前者能大规模发展,而后者只能是个别人的小打小闹的根本缘故。
  当业务量大幅度上升后,在统一格式的账簿上查找数据,比一张一张的合契来的更方便快捷。
  至于开票数据的及时传输,对这个时代的绝大多人而言是巨大难题,哪怕一笔生意几十万贯上下的豪商也是如此。
  可李煜是皇子,德昌宫又是皇帝的私房钱,于是便堂而皇之的动用了驿站系统。
  反正现在南唐境内是太平时节,驿站也就作日常传递公文之用。
  每天多加个几份急递也不算什么事儿,大不了再招几个驿卒,买几匹驿马就是。
  方才韩栋拿着这张本票来支取十万贯钱财,掌柜在核对时发现账本上并没有这笔金额。
  顿时慌了神,又将账本翻了个遍,也没发现。
  大掌柜见了,赶忙让人去档案库中翻检票据开立日期前后的原始档案,自然一无所获。
  这才细细打量起这张票据来,又对其编号进行确认,发现并不符合内部规定。
  编号规则也是李煜一手所创,直接摈弃了流水号的做法,因为这样很容易让有心人根据号码推断出德昌宫的业务量,经济数据自然是要严格保密的。
  所以,四家商号都各有自己的编号规则,而且隔一段时间会更换,这又是一重防伪手段。
  让这张假票最终露出马脚的就是在编号规则上,澄心堂纸可以偷,套色印刷可以用笔硬描。
  但在编号规则上,除非出了内鬼,否则造假者基本绕不过这道铁门槛。
  韩栋是在江都收到这张假票的,现在江都、江宁的交易中,本票作为大额支付手段非常流行,毕竟之前测试过信用,商人们觉得怀里揣两块木板(保护本票的夹板)来做生意,爽的让人难以置信。
  韩栋本来觉得自己运气不错,他原本从南都贩运一批铜料去江都,江都也是铜业中心,所铸造的铜佛像,铜香炉,细致巧妙几为天下之最。
  离江都不远的句容其实也产铜,不过,这些年句容往市场上出售的铜料是越来越少,铜监对外说是,矿料枯竭,但却还在定期招募矿工。
  于是大家都很有默契的不再提及此事。
  原本韩栋的老主顾,这次不知为什么忽然找不到人了。
  当然铜这种东西永远不愁没销路,韩栋再打算自己找几个大作坊将货卖了。
  却在大街上被人叫住,他自认记性不错,但却死活认不出招呼他的人来。
  而那人却非常热情,直接拉着他进了最好的酒楼,席间对谈中,那人说乃是在一次酒宴上认识的,并且将列席者的姓名,性格都说的八九不离十。
  那次大宴,韩栋喝的有点多,最后直接溜了桌子,确实是无法回忆起所有食客来。
  此刻见他说的如此真切,心中也便信了。
  加上大宗货物终于平安运到地头,心中也松快起来,此刻他乡遇故知,自然是更觉得轻松。
  那人也豪爽,直接叫了全桌头等膳食,据说是用的乃是宫中发明的新式铁锅,以炒制的方法烹饪而成,鲜香美味别具一格。
  韩栋混过几年行伍,也是豪迈性子,眼看对方热情不似作伪,便也放开心思大吃大喝起来。
  那人对韩栋的日常结交的圈子也颇为熟稔,对某人的习惯品性脱口而出,随后还加上几句刻薄话评论一番,顿时让韩栋大起知己之感。
  说着说着,就谈到买卖问题,韩栋说自己带了一船铜料而来。
  那人眼睛一亮,说正好自己最近开了两个铜作坊,从几家老号里挖来的好师傅,眼下江都缺铜,韩栋这船货色,正是瞌睡掉下枕头。
  随即直接拍出一张十万贯的本票来算是订金,韩栋这船货色本来也就打算卖个十一二万贯。
  眼看对方如此爽气,自然没二话,这船货物便易主了。
  至于差额部分,对方在办完交割手续后也给了他。
  韩栋也是做惯了买卖的人,对本票早有留意,不虞其中有诈。
  直到今天事发,才知道着了道儿,顿时欲哭无泪。
  韩栋说完,可怜巴巴的望着李煜,在座众人都知道他的心思,多年积蓄一朝灰飞烟灭,自然是不甘心的。
  李煜也明白,但还是挥挥手让小太监带韩栋下去休息。
  扭头看着李景逷,嘴里喃喃:“好算计啊,所谋者大”
  李景逷虽然在宫里一口一个贤侄叫的亲热,但在这种场合也知道轻重,形容严肃的道“谁的手笔?这就是冲着德昌宫和本票来的。”
  房间中的气氛凝滞起来。
  潘诚厚冯如松在内侍省混了那么多年,已经是人精中的人精。
  加上个少年多智的李景逷。
  都看清楚了这件事情背后的麻烦之处。
  首先,伪造本票的就不是普通人,因为普通人根本没有渠道得到高级的澄心堂纸。
  印刷所用的墨汁也是李廷硅特制,一如李墨所具备浓黑厚亮的特色,李墨价值千金也不是一般人所能问津的。
  至于用毛笔一丝不苟的勾画出票面细纹,对执笔者手上的功夫要求及高,一笔下去花纹粗细一直,不能断不能顿,能有此功力者,莫不是精擅书画之辈,否则不可能有如此手劲。
  尤其是将事发地点放在东都。
  李弘冀的个人天下,从上到下都是只知有太子而不知天子的人。
  要去查案寻访的难度自然是倍增,尤其是去人还要在市井中游走打听,这落到太子爷眼里会产生什么想法不问可知。
  再有骗子能将韩栋朋友情况讲的头头是道,可见在韩栋身上是下了功夫的。
  而韩栋之前一直在南都采购铜料,那说明他被关注已经很久了,甚至他在南都能顺利采买到铜料,以及江都的老主顾突然失联,只怕也是安排好的。
  这些事情,都不是小门小户所能办到的,不是皇亲国戚级别,就是朝中权臣类似。
  否则无法调动那么多资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