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三百一十章 这嘴是开过光啊

第三百一十章 这嘴是开过光啊

  黄台吉觉得自己威望不如老奴努尔哈赤的原因在于自己在战场上的表现掉了链子。
  有句话说的好,在哪儿跌倒的就在哪儿爬起来,在谁手里失去的就要从谁的手里夺回来。
  黄台吉觉得自己的威望就是在崇祯皇帝手上失去的,再加上东江的毛文龙和锡伯八部的混账们总是在给自己打麻烦,所以黄台吉觉得这事儿还是得在崇祯皇帝身上解决。
  身为一个男人,想要解决这种事儿其实很简单。
  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谁的拳头大,谁说话就硬气。
  而黄台吉觉得自己的满州八旗就很硬气。
  起码想要去怼一波崇祯狗皇帝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黄台吉不是个傻子,所以再去硬怼大明京师这种事儿,黄台吉觉得肯定是不会干的。
  去山海关也是不可能去的。那破地方墙高城大,兵力又多,女真八旗一直硬怼下去肯定能怼下来。
  但是怼完之后,大金自己就得凉凉了。
  至于东江,去他娘的吧,毛文龙那孙子也不是什么好鸟。
  动不动的就拉着朝鲜的那些垃圾来给本汗捣乱,搞的本汗现在连南四卫都不想要了。
  想来想去,黄台吉觉得唯一剩下的,能怼的地方就剩下了一个。
  遵化。
  遵化之地不像是营州中屯卫那个破地方,一旦面临攻击,与其互成犄角之势的密云后卫和东胜右卫就能一起前出,把自己包了饺子。
  也不像密云那里一样防备严密。
  虽然遵化归属于蓟州所属,而且也算得上是兵家重地,但是在兵力上来讲,其实遵化是不如其他几个地方的。
  由于前后山海关,后有密云,而密云又因为京师的问题所以防守严密,所以遵化相对来讲就要安全的多,防守上自然就是多有不足——通常来说,想要攻打遵化,首先面临的就是山海关和密云夹击的可能性。
  但是黄台吉却是有另外的看法。
  得益于最后抽了不少的福寿膏,黄台吉觉得自己的脑子灵活了许多。
  既然在往常的情况下自己都没有想着去攻打遵化,那明朝蛮子的狗皇帝能想到?
  而且自己也不是真个去攻打遵化的城池,而是打算捞一笔就跑——八旗子弟看中的是钱财,没有人在乎蛮子的土地。
  反正既不能放羊也不能渔猎,无趣的很。
  打定主意后,黄台吉便命人多多准备福寿膏,顺便准备上几天的粮草,然后就再着正白旗的一万六千余大军向着遵化而去,留下了一万大军看家。
  没错,黄台吉根本就没多带其他几旗的士卒。
  在黄台吉看来,正白旗才是自己的根本之所在,至于其他的,没有哪个是真正跟自己一条心的。
  镶黄旗和正黄旗,早晚也得是自己的!
  然而黄台吉哪怕是在谁也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带着大军进发去遵化,消息仍然是不可避免的泄露了出去。
  黄台吉自己早就察觉到了阿敏这个狗东西不对劲,所以这次行军,任何人都没有告诉,不管是线路,还是目的地,黄台吉都没有告诉任何人。
  然而身为大明建州女真都指挥使的阿敏还是察觉到了黄台吉是向着大明去了。
  但是阿敏并没有打算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大明驻建州的锦衣卫。
  这次黄台吉大军出发却瞒着所有人,估计也是察觉到了什么。为了自己的安危,这事儿打死都不能再向外透露了。
  要不然黄台吉再次被怼回来而且恰好知道了有人出卖消息,发疯之下的清查,自己未必能躲的过去。
  更何况,别说自己不知道黄台吉的目的,就算是知道了,这一次老子也不说——轻易得来的情报没有人会重视,连带着自己的重要性都会下降。
  打定了主意之后的阿敏拖了足足有三天,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锦衣卫派驻在他府上的探子。
  理由也很简单,就是黄台吉一直藏着掖着,谁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收到探子回报的楼诚冷笑一声道:“罢了,你且回去,有什么事情及时回报便可。”
  等到探子又回去继续潜伏着之后,楼诚才摊开一张张写了起来:“阿敏似有二心,奴酋出兵时间延误三天才报。黄台吉所往之处,疑为喜峰口或密云亦或开平一带。”
  翻着一本书把这些字给翻译成了一堆乱七八糟让人根本就猜不透的数字之后,楼诚才又把信给塞进了信鸽腿上绑的小筒里。
  看着手中那本谁也不识得,完全由着自己瞎编乱造的书,楼诚不禁得意的想着自己也能写书了?
  更何况自己还写了不止一本——皇帝想出来的这招真好用,大摇大摆的发一堆平时根本就没有意义的数字出去,京城收到后就能还原回来,再也不用搞什么肉里埋竹管一类的蠢事了。
  就算是飞奴被建奴射下来煮了吃,都不怕消息有泄露的风险——就算是建奴看着这一连串的数字,估计都搞不明白这玩意儿到底代表了什么。
  接到辽东信鸽传来的消息之后,崇祯皇帝简直都想笑出声来。
  黄台吉这狗奴才安稳了没几天就带着大军跑来大明找怼,估计也是急眼了。
  至于阿敏,《左传·成公四年》里边的那句话就解释的很清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虽然根据《春秋左传正义》的注解,此处之“族”实为异姓之氏族,并非民族之族。
  但是崇祯皇帝就是固执的坚信,这个族一定就是民族之族。
  所以阿敏这个狗奴才其实是靠不住的。
  不过也正常,别说是阿敏了,换成自己估计也会做出这样儿的选择——既把消息泄露后恶心了黄台吉一把,又成功的保全了自己。
  三天这个时间正好。
  可是阿敏也好,还是黄台吉也好,两个人都小看了锦衣卫在辽东的势力。
  尤其是还有着杨七七这么个家伙的存在。
  而旭端身为建奴的领内侍卫大臣,有意无意之中吩咐自己新晋心腹包衣奴才杨七七杨九爷去办什么事儿的时候所透露出来的消息,也早早的被送到了锦衣卫在沈阳的部分。
  整个建奴虽然不能说上上下下对大明完全透明,其实也差不了多少——就如同之前的大明对于建奴来说就好像筛子一般。
  虽然黄台吉早有预料,自己来怼明朝蛮子的消息一定会被泄露出去,但是无所谓。
  之前自己放出的烟雾弹估计已经完美的瞒住了所有人,连这一万六千骑的正白旗士卒,都以为是跟着自己去密云右卫抢掠一番。
  实际上,到了哈喇河套之后,自己就已经带着大军兜向了东南位置的遵化之所在。
  而且还兵分三路。
  五千骑去了大安口,五千骑去了龙井关,剩下六千骑跟着自己去了洪山口。
  这么一来,哪怕是明朝蛮子接到了消息有所准备,其主力也必然是集结于密云一带。
  至于蓟州一带,纵然有大军集结,实际上也不会太多。
  不得不说,黄台吉想的没有错。
  被情报误导了的崇祯皇帝根本就摸不清楚黄台吉的最终目标是哪儿。
  但是身为皇帝界的平头哥,崇祯皇帝那股子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精神可是一点儿不弱。
  既然知道了你是向着大明来的,那整个北边的关防就统统进入战备状态。
  手榴弹?发下去,每个士卒十颗二十颗的,往多了造往多了发。
  火统?能换装最新式火统的就换装,虽然不太好用。
  不能换装的也都把之前的清查一遍,质量上看着不行的直接回收重制。
  所有人的刀剑盔甲都配发齐全。
  不就是花钱的事儿么,老子别的没有,现在就是钱多。
  打定主意不让建奴好过的崇祯皇帝可算是败了家了。
  托墨家加入皇家学院和匠作监、兵仗局的福,现在的武器不管是设计还是制造,甚至于制造效率上面,都远比之前要好的多。
  而且自己现在不缺钱。
  有了这份底气打底,要是还怕了他黄台吉小儿,那自己当真是直接去吊那棵歪脖子树上得了,还当皇帝干什么。
  不过崇祯皇帝也在暗自庆幸。
  五军都督府虽然已经改制,却是已经早早的完成,并不会影响效率。
  而自己设想之中的军队调防,还没有真正的开始调动。
  这就保证了边军的战斗力,还有不会因为新的军队到了边关之后所需要的适应期。
  崇祯皇帝所设想的军队调动,完全就是弄张军事分布图,上面弄上不同标记的骨头,让一只自己在出宫之时偶然收养下来的,名字被称做阿丑的狗子叼着骨头在上面随意的走动。
  走到哪儿就算哪儿。
  这一招崇祯皇帝是跟着一本历史课外读物《全球三国》学来的,当时觉得很有意思,现在有机会了不实践一下怎么对的起自己?
  但是现在么,崇祯皇帝暗自吞了口口水,暗道一声庆幸,幸好没这么任性的胡来一次。
  大明的边军们谁也想不到自己险些就被这么儿戏的调动。
  虽然被调动后可能就意味着上战场的机会更少,更安全。
  但是对于现在的大明卫所士卒来说,上战场的机会少了,其实就意味着军功少了。
  军功少了可不行。
  现在爷们行情看涨,那些文绉绉的穷酸们行情明显不行了——没看窑子中的姐儿对着丘八们的态度都不一样了么。
  所以这一队大安口之中被派出来巡逻的士卒们就开始了无尽的怨念——狗日的建奴,倒是像之前一样猖狂啊,爷们等着你们来的时候,你们倒他娘的怂了。
  总旗李安国心中也是不爽的紧,只是毕竟大小也是个总旗,总不能和这些大头兵一般没完没了的碎碎念吧?形象还要不要了!
  彼其娘之!
  心中暗骂了一声的李安国止住了一众手下的唠叨,喝道:“都他娘的闭上你们的鸟嘴。这还有完没完了。天启皇爷年间怎么没见你们这么积极?一群杀才!”
  旁边儿的小旗米壮讪笑了一声,接话道:“行了行了,咱们赶紧把前边这段儿巡完就得啦,回去后还得操练,说不定哪天就得上战场呢。”
  打头的李安国却突然之间停了下来,做了个安静的手势后,便跳下了战马,将耳朵贴在地上凝视听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直起身子后,李安国才黑着脸道:“王八蛋,就你嘴碎。这下子把建奴给招来了。”
  旁边脸上笑容还没有敛去的米壮也有些懵。
  这他娘的就把建奴给招来了?老子平日里也不去那些秃驴的庙里拜佛,怎么这嘴就给开了光了?
  咽了口吐沫后,米壮才哑着嗓子道:“咋,咱们退回去还是怎么着?”
  李安国的脸色一直黑着,低声喝道:“走,先往关口去。”
  只是建奴与李安国这一个总旗的人马离的实在是太近——跑的时间不长,众人都已经能感觉到脚下的土地由于大量战马奔跑所带来的震动。
  李安国一行打马狂奔了一阵子后,李安国却突然间减慢了马速,慢慢的停了下来。
  众人见李安国停了下来,便一起跟着停了,用带着询问的目光望向了李安国。
  米壮道:“头儿,咱们不退回去了?”
  李安国苦笑道:“退?怎么退?咱们身后就是大安口,过了口可就是大明了。
  父母妻儿都在关后,咱们怎么退?”
  米壮苦笑一声,抽了自己一耳光道:“这破嘴!”
  李安国脸色缓了缓,开口道:“不是有句老话说的好么,瓦罐难免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
  咱们这些杀才赶上了如同大汉孝武皇帝一般的好时候,死了有血食,活着有战功和好处,一条贱命又算得了什么。”
  见众人脸色都不是太好看,李安国又接着道:“耿锐带着你手下的兄弟回去报信。剩下的跟老子来,咱们先布置一番,给狗建奴一点儿见面礼,能阻一时算一时,替耿锐他们争取时间!”
  耿锐却梗着脖子道:“不回!凭什么你们去捞战功却让我回去?我也不是那贪生怕死的!”
  李安国照着耿锐的脑袋上拍了一把掌后怒道:“这他娘的就你最小,还没有个婆娘,你不回去,是要让你家断根咋的?
  再说了,咱们都死在这儿,功劳是都有了,可是谁去报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