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命运多舛的流亡之旅
诸葛亮以及关张二人离开西蜀的消息让陆遥精神大振。
这是他一直都在谋求的目标,从前期布局,再到后来的舆论攻势,追求的就是分化瓦解西蜀。
而诸葛亮以及关张二人可以说是西蜀的核心人物。
历史上,后西蜀时期,西蜀数得上的名将也就一个姜维,他是诸葛亮的徒弟。而关张二人更不用说了,子嗣都不孬,不管是关平也好,张苞也罢,顶级名将称不上,二三流名将妥妥的。
这三位离开益州,等于是将西蜀生生割裂了一大半,剩下的阿猫阿狗们,陆遥也看不上。当然,他从来就没考虑过法正这些谋士会主动投靠自己。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同样是不同文化圈的关系。
自从收了陆逊为义子,朱崖基本就成了江东文化圈的地盘。因为陆家等江东士族的鼎力支持,朱崖上下一众文官基本都是江东文化圈的人。
倒不是说朱崖培养不出自己的人才,奈何文化圈这玩意是有同化性的,相处得久了,朱崖自身培养出来的人才自己就认为是江东文化圈的人。
退一万步讲,即使法正等益州谋士投奔朱崖,势必也会受到江东文化圈的排挤,不得不说文化人发起狠来,那是相当的可怕。
吃到嘴里的才算是自己的。
陆遥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得知诸葛亮三人离开益州,立刻找来贾诩。两人一合计,这个得有,赶紧派人接应先。
抛开诸葛亮不谈,关张二人和他的关系还不错,这就是个极好的借口,另外不管怎么说刘备也是何太后当初迫于形势承认的皇叔,其子刘禅算起来和他也有亲戚关系。这也是个极好的借口。
打着这俩旗号去接应三人,就算是曹操也得掂量。
说到这里有人要说了,双方已经都势如水火了,有必要主动让出人才给对手吗?答案是有必要。
这就涉及到汉末三国时期的风气了。
最著名的例子,曹操明知道关羽回归刘备手下是自己的一大隐患,然而依旧命人开关放行,尽管命令晚了点,让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差点超神。要知道当时曹操和袁绍打起来了,而刘备当时就是在跟袁绍混。
搁在游戏里,曹操已经被剥夺了气运,民心尽失,要是再不设法刷点声望,那更加没得打了。
那么有人又要说了,既然曹操不会阻止,那何必派人接应?答案依旧很简单,曹操可控,吕布不可控。
不同于曹操急需声望,吕布孤家寡人一个,就靠一身武力混饭吃,哪会在意什么声望问题。而且他出身并州,那地方是边境,常年和匈奴啊,鲜卑这些外夷作战,更是崇尚死掉的敌人才是最好的敌人。
如果不是左慈在场,吕布搞不好就一不做二不休,把西蜀上下杀个干净。
暂且不提陆遥紧急派人前去接应。话说诸葛亮三人带走刘备遗孤,星夜兼程离开了成都,过剑阁没情况,但是接下来该走那条路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关张二人只想保护刘禅等人尽快离开蜀地,进入陆遥的地盘,所以要求继续北上,经过阳安关,散关离开益州。
但是诸葛亮却不同意。
阳安关距离汉中不算远,称得上是近在咫尺。这条路线固然最短,但是风险很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曹操或是吕布在前面一堵,大家都成了瓮中之鳖。
经过西蜀皇宫一战,诸葛亮对吕布的实力有着清晰的认知,起码关张二人,就算再加上一票将二代都没法打得过。
与其冒险,不如退而求其次,从剑阁转向西北,经祁山离开蜀地。
这条路线就比较著名了。
历史上诸葛亮组织北伐,这条路线是最主要的,留下了六出祁山的典故。唯一值得推敲的也就是路程过长,花费的时间多。
当然,还有第三条路线。
这条路线的知名度同样不逊于祁山这条路线,那就是邓艾灭蜀路线。历史上邓艾率军经由沓中,当时姜维屯兵沓中抵挡,但是邓艾却牛逼得一塌糊涂,悍然趁姜维赶赴剑阁抵挡钟会偷渡阴平,最后一路坦途,直接攻占了成都,灭掉了蜀国。
不过这条路线比祁山那条路更远。
诸葛亮以及关张等人倒是能扛得住,可惜刘禅等刘备家眷却扛不住,毕竟这操蛋的交通问题啊。
走阳安关有风险,走沓中又太远,只有走祁山最合适。
一番争执过后,诸葛亮各种摆事实讲道理,直言不讳要是曹操或是吕布带兵堵路,走阳安关风险太大,搞不好保不住刘备家眷。这才让关张二人不得不心服口服。
历史上诸葛亮选择祁山这条北伐路线也不是没有道理,这是北上出署最合适的一条路,好走。
搁在游戏里,这条路更加平坦开阔,一行人星夜兼程,很快便过了白水,桥头,然后改道向北,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月白天星派来了信使,告知吕布背着曹操偷偷出手,正在祁山等着一行人。
诸葛亮大惊,完全想不通吕布怎么会猜到自己一行人会经由祁山离开蜀地。他没顾得上考虑,立刻找来关张二人,而这时信使这才道出了陆遥通过月白天星递的话。
“孔明先生可经由斜谷离开益州,有人接应。”
诸葛亮一怔,旋即秒懂,这是朱崖王派来的人啊。至于曹操会不会放人过去,他现在也想明白了,知道曹操有不得已的苦衷,不由暗叹陆遥厉害,竟然看得如此通透。
有陆遥作保,关张二人更加没有意见。他们早就想趁早带走大哥的家眷离开益州这个危险地方,当然走最近的路程最好。
于是一行人重新折返,依托沿途月白天星暗中布置的玩家,粮草辎重等等完全不用他们担心,顺顺利利抵达了阳安关。
历经这么多天,益州的局势业已稳定了下来。自从他们出走之后,也有不少人对益州的未来不抱期望,纷纷辞官,却也没去投奔洛阳,而是散到各地隐居。
此时的阳安关守将已经换上了曹操的人。
关羽不清楚守将已经换人,上前叫关,没曾想却看到了曹操在关上露面。
“云长多时不见,别来无恙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