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生活>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八百一十一章 叙对夺茶

第八百一十一章 叙对夺茶

  第百十章叙对夺茶
  石鹤老头恭谨地施了礼,这才侧身说道:“这是我道教三清之原始天尊。三清三号虽殊,本同为,是为我道教至高之神。”
  李君阁对着雕像鞠了个躬算是行礼,说道:“这雕刻相当不错啊,开脸开的可真好,很有感情啊。赣州有这么好的木雕工艺?四大派里边没有赣州的啊?”
  石鹤老头不服气:“可不是只有你们李家沟才有非遗,虽然不在四大派之内,可赣州木雕近年来也算是非常厉害的!广丰籍木雕艺人现在就有两万多,余江木雕造像清代就闻名,就离龙虎山不远!这尊元始天尊像,就是余江大师傅的手艺!”
  李君阁赞叹道:“厉害厉害,对了他们说这是什么木头没有?”
  石鹤老头说道:“这个还真没有人能够断定,只说从视感上看起来,和金丝楠倒是很相似,不过金丝楠的金色没有这么明艳,密度也不如这么大,而且,香型也大不样。”
  李君阁说道:“这味道可真香,都不用另外上香了。”
  石鹤老头说道:“是的,野蔬果品供奉就行了。这里现在是我晚间清修之所,这味道让人忘俗,易于精进。等小药师过完年,就抓他到这屋子里边修炼。这就是我三台观第二件镇观之宝。”
  两人出来,石鹤又摸出个小包裹,说道:“这是雕剩的木料做的,给果山弄了串小念珠子,还有给你四爷爷弄了个笔架,你并带下去吧。”
  李君阁笑道:“大年初要陪奶奶去法王寺烧香,有了这个,换老和尚道头柱香应该问题不大吧?”
  石鹤老头翻着白眼说道:“果山可没你说的这么市侩!你要这样就把珠子还我,到时候我亲自给他!”
  李君阁笑道:“哈,跟你开玩笑你还当真了!到底谁俗?行那我下去了,事情可多呢,接着还得守着熏腊肉,这就给您拜早年了。”
  石鹤老头笑道:“难得你年前还特意上来看我趟,那皮娃你也给我替你家里,还有你四爷爷大伯他们带声好,出家人节前就不上门打扰了,等春节之后我再下山拜会。”
  下山回到祠堂,四爷爷正在和老伯老堂哥家子闲聊,其乐融融。
  阿音也正陪在旁。
  李君阁将茶壶里的陈茶去掉,给四爷爷看过新带下山来的茶叶,然后冲起了壶,顿时满室生春。
  老伯讶异道:“李家沟还有这样的好东西?”
  李君阁匀出几杯,笑道:“这是我发现的两棵山里茶树,见叶子奇特,便试着移栽到三台观。”
  “正好石鹤老头也懂制茶,便制了这么点,说是什么镇观之宝,要求四爷爷给起个名字。我尝了也感觉的确不错。”
  四爷爷端起杯子嗅了嗅,然后轻品了口,说道:“果然好茶,实在是难得。”
  老伯心痒难耐,伸手便要端杯子,四爷爷制止道:“慢来,如此好茶,不可牛饮,我们也要做件雅事与之相配。”
  老伯笑道:“父亲这是要考校儿子了。”
  四爷爷笑道:“我们就以李姓的名人为题,谁想出上联就说出来给大家对,谁最先对上,谁就有资格领杯茶,怎么样?”
  李君阁就打趣道:“那Shirly和Alice只怕是喝不成喽……”
  俩妹崽表示不服,比就比!
  四爷爷笑着说道:“那就来了啊,上联,陇西望族。”
  这是最出名的李家族系了,开创了大唐盛世。
  Shirly赶紧举手:“我来我来,北海名流!”
  四爷爷大为高兴:“雨湘连李邕都知道?能说说吗?”
  Shirly说道:“他是初唐大书法家,当时朝高官和各处寺观都拿金帛请他题写碑诵,李白杜甫都曾经为他写过诗,当过北海太守,被称为‘李北海’,喜欢结交名士,他的书法当时人称‘北海如象’。”
  四爷爷将杯子递给Shirly:“能说得出这个,算是对典籍涉猎颇丰了,当得这杯茶。说起北海太守,还有位名人,也喜欢结交名士,Alice你知道吗?”
  Alice拍手笑道:“‘座上客常满,樽酒不空’,孔融孔北海。”
  四爷爷哈哈大笑:“好!思远教得不错,雨淮也当得起喝杯。”
  俩妹仔抢得头彩,得意得都不行了。
  四爷爷笑道:“接着来啊,上联:诗礼趋庭,人羡邺侯卷轴。”
  这联有点难度,老伯笑道:“父亲这是考我了,我的下联是:忠贞体国,世瞻元礼门墙。”
  李君阁对阿音解释道:“上联说的是唐代李泌,这人自幼有神童之说,十岁不到便粗通黄老,从小就往来于皇家宰相之家,深受他们喜爱。”
  “七岁时他偶然得玄宗接见,玄宗当时正在和燕国公张说下棋,就让张说用下棋实验李泌的才气。”
  “李泌就请问怎么玩,张说说用方圆动静来形容好了,举了个例子,‘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李泌对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才,静若遂意。’张说大喜,赞他是宰相之才。”
  “后来他隐居嵩山,曾给玄宗进策,被时人称为‘山宰相’。到后来也真成了宰相,被封邺候,著作等身,有二十卷。这就是四爷爷‘邺候卷轴’的用典。”
  “下联说得是东汉李膺李元礼。李膺先任青州刺史,青州的郡守县令害怕他的严明,听到他要来青州的消息,吓得提前跑掉了多半。”
  阿音噗嗤笑:“这些官是有多腐败?!简直了!”
  李君阁笑道:“东汉末年,你说有多腐败?后来他因得罪宦官被免官,回到家乡纶氏县居住,开学授课,教授学生每每近千人。”
  “当时的大名士荀爽曾经去拜访他,为他赶车,回来后高兴坏了,逢人便讲:‘我今天居然为李君赶车了。’被人敬慕到了这种地步,当时人称‘天下楷模李元礼’。”
  阿音笑道:“做人到这地步,不名留青史都难了。”
  李君阁继续说道:“他虽然为人正直诚实,以威严闻名。但是持家简朴,对宗族亲属照顾十分优厚,按人口多少将自己的俸禄散发给他们,剩下的钱就拿来请人抄书。罢任扬州时,他的书籍多得要用好多大车来拉。”
  “他曾对子孙说:‘我秉性不爱财物,因此以至贫乏。但仰仗京城有赐田十顷,可以耕种,足够食用;在河内有千棵桑树,务桑可以穿衣;在江都有书籍,努力攻读可以进身求官。我死后,子孙能勤于这三件事,就不用求助他人了。’”
  “他生和奸宦作斗争,当年曾有投靠奸宦的人去求学,被李膺拒绝。老伯下联里的‘元礼门墙’,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心思不正的人,他是不会收为学生的。”
  老伯于是也得到杯,接过来喝了,笑道:“果然妙品!雨湘,雨淮,多向二皮叔学习,你们的功夫,还差得远呢。”
  说完笑道:“我也出个,狂歌痛饮双仙骨。”
  李君阁笑道:“那这杯轮到我了,索句呕心锦囊。”
  老伯拿起茶壶添茶,笑道:“皮娃,估计雨湘雨淮要懵,你给她们解释解释。”
  李君阁说道:“上联说的是李白,这位诗酒双仙:下联则是‘诗鬼’李贺,相传他喜欢带着个小奴,背个古破锦囊,每到灵感出现,便将诗句写到纸上投入囊存起来,待有空时再慢慢成诗。”
  “这方法我曾经教过秋丫头,也是成语‘锦囊佳句’的由来。”
  大伯将茶端给李君阁,李君阁交给身后的阿音,然后大家继续。
  什么“岷江水利千年颂;昌谷诗风万里香。”说的是李冰和李贺。
  什么“鸣凤朝阳,谏诤均推御史;宫袍带月,神气咸饮谪仙。”说的是李善感和李白。
  偶尔李君阁也出几个简单的穿插下,让Alice和Shirly保持兴趣。
  比如“经传道德;功济世民。”说的是李耳和唐太宗。
  比如出“卫公勋业”说李靖,让Alice白捡个“元礼门墙”的便宜。
  四爷爷看不下去了,又开始上难度:“田可耕,桑可蚕,书可读,袭誉可推家宝。”
  这是个嵌名联,而且联双人,明面上是说李膺的家训,其实嵌了另个人的名字,唐初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江南巡察大使李袭誉。
  当时扬州江吴都会,民喜经商,李袭誉带着军民疏雷陂水,建句城塘,溉田百顷,地尽其利,使老百姓重新乐于耕种。
  李君阁笑道:“四爷爷你别搞这么难的啊,这就是个游戏而已,那我对:少之壮,老之愤,休之难,懋功无慰平生。”
  老伯对俩妹崽解释:“这难度不是你们现在能玩的了,祖祖上联说了李膺,嵌了李袭誉。皮娃下联说的是李鸿章,嵌了李懋功。”
  “李鸿章,清末三重臣之,青年时曾有‘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的豪言;老了签署诸多不平等条约,肝病缠身,激愤易怒;临终写下‘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死难。’的遗诗,生丰功伟绩,却终不能挽回国运。”
  “李懋功你们应该熟悉了,就是《说唐》里徐茂功的原型,原名徐世绩,后获赐姓李。和李靖齐名,封英国公,陪葬昭陵。”
  这就又得了杯,阿音端着茶杯笑眯眯地说道:“怎么都是男的呀?我们李家有没有女性名人,可以做成副对联的呀?”
  李君阁笑道:“怎么没有?清照花间,女儿词犹漱玉。”
  老伯拍大腿:“平阳关外,娘子军下莫争锋!”
  四爷爷抚掌大笑:“好!武,李清照和平阳公主,当得起女豪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