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大战前夕(二)
一阵蚊子般的哼哼声从天际传来,沉默的霍远与伤疤营长同时抬头望去。
此时的天空是明丽瓦蓝的,却能清晰地看到在遥远的天际有一个小黑点在盘旋,那黑点如同一幅纯净的画掉墨滴而形成的疵点,让人欲除之而后快。
那是日军的侦察机。
“真恨不得一枪把这个dog日的打下来。”刀疤营长看着那飞机咬着牙恨恨地说道。
霍远没吭声,哪个国人不想把它打下来,可是,用什么打?汉阳造?还是驳壳枪?开玩笑!
“旅座,我可是感觉最近小鬼子的动作可是越来越多了,什么时候咱们能主动出击,搞小鬼子一下子?”刀疤营长接着说道。
“是啊,怕是大仗在即啊。”霍远把目光投向那瓦蓝的天空,若有所思的说道。
国的天空如此的明净,那个来自东洋的小黑点却在面如同在自家的后花园里一般耀武扬威地巡视着,这让霍远有一种如芒在背如鲠在喉的感觉。
“可是,唉,刚才还接到了师部的通知,过几天要和小鬼子搞亲善联欢呢。”霍远接着说道。
“亲善联欢?啥意思?小鬼子占了咱国的地盘,欺负着咱国的老百姓,还要和他们搞亲善?!”刀疤营长既惊诧又愤怒。
霍远当然理解刀疤营长的愤怒,但作为刀疤的峰长官却不宜再表态了,尽管他最初得到这个通知时也和刀疤一样的愤怒:
一群执火明仗的强盗,到了别人家烧杀掳掠,却还要说什么我们是来和你们共荣亲善的,而作为主人的被欺辱的我们竟然还要说,好啊,我请你喝酒,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霍远因为又高了一个级别,自然也对全局有了更深的认识,他明白是战是和形势的复杂并不是那些思想朴素抗日热情高涨的下级军官士兵们所能考量的。
从他内心来讲,他想不顾一切代价把日本鬼子赶出华北去,赶出东北去,赶到大海里喂老鳖,但作为一名高级军官却必须要考虑峰的态度。
十九军的掌舵人——军长宋哲元在二十九军高级军官的会强调只应战不挑战。
这种态度无疑是暧昧的,也是默许抗日,但在实际操作,总是对鬼子采取忍让妥协的态度。
至于宋哲元的态度是否代表了一惯对日本人妥协退让的国民政府的意思,霍远也无从猜测。
但果从宋哲元的角度做换位思考,霍远还是理解这位军长的苦衷的:
作为一个杂牌军,能在平津地区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不容易,这块地盘的取得那还是因为在双十二事变,军长宋哲元站对了阵营,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确保委员长安全,从而蒋委员长投桃报李,给了西北军这样一块地盘。
但此一时彼一时,剿共,杂牌军先!抗日,杂牌军先!
多少杂牌军的前车之鉴在那里,部队在前线拼光了,最后落了个血本无归!
算蒋委员长想抗日,但他一惯的排除异己的做法又怎能让东北军西北军这些部队没有后顾之忧呢!
没办法,下不是一心哪!
只是小鬼子明火执仗地从大洋那头而来会少欲知足吗,丰台已经被占了,北平城已经处于日军的三面包围之,只剩下宛平城一条出口了,面对咄咄逼人的日军,只怕时局发展未必能如军长所愿哪……
作为霍远的心腹,刀疤营长或多或少地还是了解霍远的心事的,他也明白目前二十九军内部,是军长态度暧昧,级军官里有霍远这样的抗日派,也不乏一些生活腐化,向日本人示好的妥协派。
而象自己这样的下级军官与士兵却是秉承抗日传统,生活朴素,刻苦练兵,准备交锋。
“你可有日子没回家了,不知道你家少爷在军校学得啥样了。”伤疤营长也明白霍远的两难境地,所以也适时改变了话题。
“嘿嘿,还不错,用刺刀练突刺把七十四军的老兵都下去了。”霍远一听伤疤营长说起了自己的儿子,原来有些冷竣的脸立刻多云转晴了。
这事,还是霍小山写信告诉他的。
伤疤营长偷偷地笑了,不光是他,霍远手下所有的将士都知道,团长一提起儿子那准是喜欢颜开。
回有一个犯错的连长因为欠了老百姓一只鸡钱,霍远要关他禁闭,这个连长急生智,开始夸霍小山。
霍远终于转怒为笑,只是照那连长屁股踢了一脚后让他下不为例了。
不知道这个时候,子君和儿子在做什么,霍远想着。
而在此时,千里之外的南京城。
宋子君住的小楼里,饭厅里传来谈话话声。
但说的却是日语,说话的是霍小山,慕容沛在一旁笑呵呵地听着,霍小山对面的人却是沈冲。
霍小山的日语已经说得很流利了,这自然得益于慕容沛和沈冲这两位老师。
慕容沛的水平不用说了,沈冲的娘又是日本人,所以自幼便会说日语。
由于有了充裕的学习时间,霍小山的日语水平终于摆脱了在从东北来南京路的半吊子水平,口语与听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能用日语和沈冲慕容沛进行大篇的对话了。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极是热闹。
“好端端地学什么日本话?”端菜桌的李嫂掺言道。
“以后打鬼子方便呗。”慕容沛脆声回答。
“天天知道打鬼子,也不读书了。”李嫂的观点自然是老人的观点。
“不打鬼子怎么行,东三省丢了,现小鬼子又在冲华北打坏主意呢。”霍小山解释着,心里却在想,看报纸说,平津一带敌情紧张,不知道这仗会不会打起来,什么时候打起来,而自己又什么时候能走抗日前线。
霍小山此时并不知道他老爹霍远此时也正在想法打鬼子,冥冥之,父子相隔千里却在想着同样一件事,正所谓父子同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