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科幻未来>熬鹰航空业> 第四百五十六章:有些不太实际

第四百五十六章:有些不太实际

  对地的地图测绘能就是为战机的对地攻击提供信息保障,而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对地测绘就要靠多普勒波束锐化功能来实现对地的地形测绘。
  雷达有了地形测绘功能就可以实现与飞机自动驾驶仪的联动,这在是战机超低空突袭所必须要有的能力,同时也是战机使用各种精确对地攻击弹药,跟踪地面目标所要的必须要素。
  可以说,一款真正具备多功能作战能力的战机,都必须要具备最基本的地形测绘能力,不管是如何实现地形测绘,反正这一点都必须要有,这一点也是fc17作战所必须。
  既然是一开始就早早地提出了性能要求,这边研制7806雷达肯定要有这些考虑。
  “这一点放心好了,在elm2035雷达的时候就有了地形测绘这一功能,我们现在研制7806雷达肯定没有问题。”
  既然重要的地形测绘功能没有问题,这款雷达的大部分能力杨辉已经了然于心,只要能将重量控制下来,问题都不会太大。
  这款雷达该有的功能都具备了,后面需要关心的就是各种数据,而数据中最重要的就要数雷达的探测距离。
  雷达的探测距离在这个时候也已经有了大致的数据,这些是科研人员通过对雷达功率的计算而得出的,还是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
  这些数据本来是该保密的,不过这种保密的对象肯定是不包括fc17的研制方。
  当数据摆在杨辉的面前之时,看得杨辉和随同的三人都是一愣一愣的。
  “雷达上视70km。下视46km,地形测绘大于140km?”
  杨辉第一眼看到这数据就是各种不相信。这样的雷达性能恐怕至少得要是elm2035雷达这一重量级的雷达才能做到,作为轻量缩小版的7806雷达。居然可以做到性能不缩水……
  这简直是颠覆了杨辉对这款雷达的看法,现在这款雷达的性能到底有什么级别?
  做个最简单的对比,美制的apg67雷达上视72km,下视39km,这样的数据至少在探测距离上已经是达到轻型雷达的世界一流水平。
  在共和国现在这样的雷达水平之上,研制一款出这样的雷达,绝对是放了一个大炮仗。
  对于杨辉的惊讶,这边的介绍人员却是一点儿也不感到多余,要是杨辉没有为此感到惊讶那才怪了。
  “是的。我们这次的雷达性能指标已经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国的apg67雷达,毕竟apg67雷达已经是81年研制的产品,在这些年得发展之下,我们也要有所进步才是。”
  听到这种说法,杨辉心里也是笑而不语,什么共和国的雷达进步,说是以色列的支援还差不多。
  对于长红厂的能力杨辉是绝对的一清二楚,刚刚搞定蓝狐雷达,算是摸清了单脉冲雷达的各个方面。
  但要说几年之内就直接突破单脉冲。雷达下视、地形测绘这些难题的同时,还能把重量体积都降下来,反正杨辉是说什么也不信。
  不过这次7806雷达是有了以色列参与研制,并且长红厂全程参与。若是能成功倒也能够算是长红厂的突破。
  “这雷达的性能的确不俗,若是能够研制出来,我们fc17的雷达就铁定是它了。这样吧,我们再将雷达的重量上限增加10kg。只希望你们能够按时拿出雷达成品,要绝对可靠。”
  要说杨辉为什么主动将雷达重量限制扩大10kg。这还是因为这款雷达放的炮仗太大,杨辉是怕用了这雷达之后可靠性烂的一笔,那才是得不偿失。
  毕竟美国的apg67雷达重量都有122kg,性能差不多甚至还有些超过的7806雷达重量限制到100kg以内,这确实还有些技术要求的太高。
  果不其然,在杨辉将重量限制放开到110kg之后,这边的雷达研制人员的面部表情有了很大的放松。
  自家的东西自家知道,7806雷达的性能指标之所以提的这么高,最主要还是为了能够让将竞争对手击败。
  fc17战机作为国际联合项目,自然在很多的子系统采购方面可以更多的选择,又因为以后这款飞机的海外订单并不是在共和国生产,杨辉干脆就放开了雷达的采购选项。
  来自美国的apg67雷达就是这次7806雷达的最大威胁,不管是卯足了劲儿要准备在这次项目中重新回到共和国一线雷达制造单位的长红厂,还是因为美国爸爸强制废掉了lavi项目后,一心想要证明自己能力的以色列方面。
  双方都一直决定在雷达的重量体积比apg67小的的情况下,还要把性能控制在和apg67同一水平。
  目标很远大,但在研制中却是各种麻烦不老少,最主要的就是控制重量这一方面,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的7806雷达,实际上就是对elm2035雷达进行各种减重,再减重。
  原本以色列就是在87年才完成2035雷达的定型,那绝对是用上了以色列最前沿的雷达技术,现在仅仅过了一年时间不到就要提出将重量减去35kg……
  可想而知这次的7806雷达研制并不是很顺利,现在放宽了10kg的重量限制,这绝对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没问题,现在都将最大重量放宽到了110kg我们就一定能按时拿出可靠的7806雷达,fc17的雷达一定是我们拿下了!”
  这时候话语中透露出浓浓地自信,在他们看来,现在的雷达研制已经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要再有两年时间的研制之后,90年绝对可以交付飞机使用。
  随着这边自信满满地回答以后,杨辉也就大致明白了情况,继续听着对这款雷达的后续介绍。
  而后续的介绍也终于让杨辉彻底放心了这长红厂的7806雷达,原因简单,这长红厂在研制这款雷达的时候是绝对用了心的。
  原本的蓝狐雷达也好、elm2035也罢,这两款雷达都是使用老实的数据交换方式,很多时候并不是太好用。
  众所周知:雷达的天线,信号接收机都是装在机头雷达罩里面,雷达罩的重量距离机身升力中心远,在一切为了配平考虑的时候,尽量选择将雷达的其他部分往机体升力中心靠。
  这种原理就好像是做跷跷板一样,同样的重量靠近支点和靠近两端所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