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武侠仙侠>乱世侠影> 第五章 两牛相争

第五章 两牛相争

  玄宗知道强求不成,改变策略,每天软言相求,罗公远不胜其烦,只能答应传授,玄宗大喜。
  罗公远正式对玄宗言到:“司马真人曾经给陛下受箓,天庭上有了陛下的名号,有经过香火祭炼的法印,可以自己画符,贴在灵台之上,可以隐去自己形迹,但是陛下嫔妃数量太多,平时不注意保养精气,画出的符恐怕不能达到完全隐身的效果。”
  玄宗笑道:“但求仙师不吝赐教,学多学少,绝不怪罪仙师。”罗公远不再多言,当下就把隐身符的画法教给了玄宗,玄宗依样画瓢,盖上自己受箓后从未使用的法印,贴在灵台穴,果然效验非凡,马上隐去了玄宗头脸和躯干,但是四肢和衣冠都没有隐去,高力士和边上人不由得笑出声,玄宗瞧着自己也好笑,只能再次请教,罗公远也不禁莞尔,道:“陛下初次使用,已经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属不易,今后多多练习,自然熟能生巧,召唤更多先天之气,效果将越来越好,至于能不能完全隐藏,还得看造化如何。”
  天下升平,玄宗无需为国事操劳,闲暇时就不断画符练习,但是总不能完全隐藏,每次隐身后出入嫔妃宫苑,想给嫔妃们惊喜,却总被发现皇帝驾到,因为总会有一片衣角飘飘荡荡进门,宫女太监一眼看到就知道是皇上,玄宗无奈,再次请教罗公远,罗公远只推说功夫不到,多练习。
  罗公远在宫中一住半年多了,除了自己打坐修炼,闲暇就和玄宗闲谈,纵论治国之策,都能博得玄宗赞赏采纳,赏赐无数,罗公远让人把赏赐的财物送往青城山浮云观,作为观中道士生活所需。
  十多年前,罗公远已经修道圆满,得天庭召唤,可以征得地仙之位,但是并没有上天任职,依旧在凡间修炼,以求更进一步,证得天仙之位,此时道行大臻圆满,心知天庭的召唤几年后就会再次到来,这次不可能再次推脱了,想起一身道法没有传入,突起收徒之念,于是向玄宗告辞。
  玄宗极其不舍,道:“罗仙师为何匆匆告别?宫中衣食无忧,可以静心修道,朕有事也好随时请教仙师,今日一别,何日再见仙颜?”罗公远笑道:“贫道乃山野之人,和陛下一聚数月,也是福缘不浅,今大唐国泰民安,望陛下遵循圣人无为之道,为民造福。”玄宗问道:“仙师将往何处?还望告知,有事也好派人求教。”罗公远道:“贫道幼时四处求道,拜入青城浮云观年份并不久,这次将回观中长居,和陛下终有再见之日!”
  推辞了玄宗的赏赐,罗公远孤身一人,一边云游,一边踏上了回青城山的路上。
  道教传承衣钵,并非阿猫阿狗都能登堂入室,首先要考量徒弟的人品资质,过于愚蠢则不能领悟道法,人品不行则所传非人,遗祸无穷,作为徒弟,自然也希望得到名师指点,所谓师择徒,徒也择师,特别是青城派,自张陵于东汉顺帝汉安二年来到青城山结茅传道,创立五斗米道一来,一直是天师道的祖庭,随着张陵及其历代子孙天师的创建和发展,天师道逐渐扩及全国,产生了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还有各种地区教派,青城派成为了南天师道的正一派。
  罗公远年轻时多半时间游历于蜀地,100岁出头了才拜入青城山浮云观门下,看似一道童,实则年纪最长,道士们知道罗公远底细后,十分佩服,哪敢是师叔师兄自居,罗公远生性随和,和道士们相处非常融洽,经常指点小道士们修炼法门。
  罗公远从长安一路云游回青城,路上多与平民百姓接触,看看有没有佳弟子,以前也遇到过天赋异禀的好料子,要么不想学道,要么被家长拒绝,这些为人父母的,一心只想儿辈考上功名,当官发财,对于做道士一个个嗤之以鼻,差点没把罗公远这个妖言惑众的小妖道用扫帚赶出去。
  这一日到了成都边上的青阳镇,天气正当炎热,农民忙着耕田插秧,小镇倒是蛮热闹繁华,一纵两横三条街道,北面街道的出镇路边上有一所私塾,20多个学生,一个头发花白,一身长衫的老学究在房间里四处踱步,督促学生们朗读,马上中午了,学生们不知道是饿了还是热,一个个无精打采,读书声稀稀拉拉,老学究看着无奈,只能停止授课,让学生们先吃中饭。欢呼声中,孩子们一涌而出,要么回家,要么拿出带的饭菜吃起来。
  罗公远走的热,就在私塾边上的一家茶馆打尖歇脚,要了一壶茶,边喝边观赏周边的景色和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此时耕作的农民也午休了,拿出饭菜狼吞虎咽,缓坡上劳作一上午的几头牛随随便便拴着吃草,吃完饭的孩子们在打闹。
  突然间,坡上的两头公牛打起架来,不知道是边上发情的母牛激起了好斗性,还是因为天气炎热。那时没有机器,耕田都必须靠牛,牛就是农家的宝贝,不管谁家的牛受伤了都是大损失,边上吃饭休息的农民们马上扔下饭碗,站起来涌上前去,此时两头牛角顶着,互不想让,四足刨地,转着圈子,农民们不敢近前,生怕被牛蹄踩着,只能呵斥着用绳子抽打,企图分开两头牛,但是牛劲上来了,这些努力无济于事。
  这时私塾的孩子们停止了打闹,都在往这边观看,有几个爱看热闹的已经拔脚往坡上跑去了,一个 十一二岁的小孩拉着边上的一个孩子,着急的喊道:“哥,这是我家的牛啊,怎么办?”边上的小孩稍大一二岁,也是一脸着急,大人都拆解不开,自己一孩子能够顶啥用,只能安慰自己弟弟:“不用急,牛累了自己会分开!” 此时两牛虽然呼呼喘着粗气,但是丝毫没有分开的意思,众人光着急,一时也想不出办法。
  罗公远看得明白,两牛力气都在慢慢耗净,虽然看似惊险,但是不会受到伤害,所以一直没有出手。此是被称为哥的小孩突然对弟弟喊了一声:“有办法了!” 拔腿就往街道另一边跑了过去,私塾学生都是镇上或者旁边农村的,罗公远猜想这孩子是回家拿什么东西了,不由得好奇心起,索性站起来看这孩子想出什么招。
  不一会,孩子就回来了,原来没有回家,仅仅在一家饭馆转了一下,罗公远看着他手里拿着一包东西,用纸包着,一溜烟往坡上跑去,大人们看到小孩过来,大声呵斥:“一尘,不要过来,小心被牛踩着,站远点!”被称为一尘的孩子没有应声,绕过人群,走到牛的另一边,瞅准时机,打开纸包,奋力向两牛头处抛去,黄纸落地,只见一包红黄褐相间的粉末落在两牛口鼻中间,正在大口喘气的牛吸了不少进去,还有粘在眼睛里,只听见牛连打喷嚏,眼中泪水之流,不由得泄了劲,往后倒退几步,两头牛都是一屁股坐在地上,精疲力尽,再也爬不起来。
  众人一阵欢呼,纷纷上前,发现地上散落了一地的辣椒粉,一阵风吹来,好几个人鼻子也吸进了,忍不住打起喷嚏。原来这孩子去饭店讨要了一包辣椒粉,迫使牛吸进口鼻,自然无力争斗。蜀地湿气重,多吃辣椒胡椒,可以去湿,所以普通人家辣椒是常备,也有磨成粉的,饭店更是作为常用调味品。
  牛虽然脱力,但是毫发无损,最多下午耕不了田,大伙的赞扬声中,叫一尘的小孩腼腆的回到了私塾,他弟弟奔过来抓住一尘的手,又笑又跳,众小孩七嘴八舌,更有回家吃饭的学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围着一尘细问,好一会才慢慢散去,突然一个学生担心的说道:“江一尘,饭店李叔的辣椒粉这么一大包都被你扔出去了,肯定要让你赔,晚上回家会不会被你爹骂?叫一帆偷偷拿点给你。”名叫江一尘那孩子笑道:“我爹不会骂的,大不了我晚上磨了,明天赔给李叔,一帆他妈身体不好,他爸需要照顾,没时间磨。”
  罗公远在旁听得明白,原来这两孩子是叔伯兄弟,一个叫江一尘,一个叫江一帆,看穿着家境中等,家里应该有几亩地,再次仔细打量了一下,心中一动:“难道这俩孩子和贫道有师徒之缘?资质和品性都是上等之选,就是不知道父母会不会答应?也罢,能够收一个也成。” 注意已定,于是继续坐在茶馆喝茶,听人闲聊,打算等私塾放学后去孩子家里问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