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势均力敌
一轮,两轮……
十多台投石器连续向前抛射超过两百个炸药包后,挡在鞑子面前的严严实实盾墙,已经不能用‘千疮百孔’几个字来形容。
放眼望去,绵延几十丈的盾墙上,几乎看不到一架仍然完好的盾车。
失去加装铁板,防御力强悍的盾车,鞑子以及步兵跟役握在手里的盾牌,根本挡不住百步外呼啸而来的铅弹和炮弹。
于是,在数百虎豹军将士的疯狂射击下,新的一场单方面屠杀,开始在蘑菇裕城外一二线阵地之间的战场展开。
不过,这种屠杀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已经熟练掌握虎豹军具体打发的鞑子给破解。
爆豆般的枪声中,刚刚还是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的步兵跟役,就好像天女散花一样,迅速向周围四散开来,形成后世战场上非常常见的散兵进攻队形。
因为火绳枪射击所产生大量白烟的困扰,除了第一轮射击外,整个后续战斗过程中,火绳枪都无法对敌人进行精确瞄准射击。
再加上这个时代还没有火力强大的重机枪……
数千步兵跟役刚刚散开,三百火枪手所取得的战果,就开始急剧下降。
如果不是中型佛朗机不断向前射出一打一大片的散弹,三百火枪手射出的铅弹。几乎很难命中已经分散开来,并且弯着腰,不断向前推进的鞑子步兵跟役。
不过,就算有十门佛朗机火炮的帮助,和刚刚单方面屠杀相比,不到三成的伤亡也无法挡住鞑子以及步兵跟役的进攻步伐。
蘑菇裕城墙上,站在卫征身后的一众部下还没有从战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反应过来,卫征脸上已经闪过一抹凝重。
因为,来自后世的卫征清楚,即使后装步枪,甚至于重机枪发明以后,散兵进攻都是进攻部队减轻己方伤亡的最佳进攻方式,更何况眼前仅仅装备火绳枪的虎豹军。
看着战场正以很小伤亡,不断向前推进的鞑子散兵阵型,卫征语气沉重的自言自语道:“看来鞑子已经看出我们火器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对他们的密集阵型造成毁灭行打击。一旦队形分散,有限的火力密度,再加上火枪不能在战场上进行精确瞄准,火枪射出的铅弹就无法覆盖战场每一个角落,也就无法给分散开来的敌人带来大规模杀伤。”
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的周疏远下意识接口道:“将军,那我们就眼睁睁看着鞑子不断向我们阵地推进……这样一来,我们想要利用战壕对敌人进行大规模杀伤的目的就无法实现了。”
卫征一脸认可的点了点头后,沉声回答:“必须要想办法增加我们的火力密度,让我们射出的铅弹覆盖到战场每一个角落。不然,稀疏的铅弹根本无法对分散开来的鞑子造成杀伤。”
短暂沉思后,对着身后周书源命令道:“火枪团二三营,马上进入战场。在二线阵地后一丈处,三丈处列阵,向敌人进攻部队开枪,增加我们的反击火力密度。”
六百多火枪手加入战场后,扫向鞑子进攻部队的铅弹密度马上增加一倍有余。
还算密集的铅弹虽然仍然无法覆盖到战场每一个角落,但是,仍有不少敌人中弹,并且在冲锋的惯性作用下,向前扑倒在地。
就在这时,一声充满无奈的叹息声再次从周书源嘴里响起:“将军,现在对敌人的杀伤虽然比不上刚刚的单方面屠杀,但是,和刚刚相比,已经好了很多。现在看来,我们想要通过城外壕沟杀伤敌人的战果,就只能有这么多了。”
卫征点了点头回答:“这是我预料之中的事情。战斗开始之前我就说了,在我们手里吃过一次亏的多尔衮绝不会再吃第二次亏。现在看来,多尔衮果然有准备。”
“既然多尔衮有准备,那发生在城外的战斗就会变成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我们所额火器优势就会变得荡然无存。”
看到大家脸上慢慢浮现出来的沮丧表情,卫征话锋忽然一转,继续开口道:“当然,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城外的战壕群中,我们虽然无法给鞑子造成毁灭行打击,但是,我也没有想过在城外就结束战斗。”
“在我的想法中,真正给鞑子造成毁灭行打击,迫使鞑子不得不进行退兵的战斗不在城外而是在城墙脚下,用我们手里的手榴弹和火枪,甚至于火炮来取得。”
随后,对着身后脸色恢复不少的部下果断命令道:“军师,命令所有参战的兄弟们,该撤退的时候就给我撤退,绝对不要在阵地上恋战,让鞑子弓箭手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必要的伤亡。”
向虎豹军二线阵地发动攻击的部队虽然不断有人倒在冲锋路上,但是,这些伤亡对于拥有数万兵力的多尔衮来说,完全可以称得上不值一提。
面对战场不断向前推进的部下,多尔衮脸上至始至终都笼罩着一层浓浓的笑容。
特别是看到虎豹军连抛射炸药包这个绝技都使出来,仍然没有办法挡住进攻部队时,多尔衮脸上的笑容就更浓了。
对着部下满怀兴奋的叫道:“虎豹军火器部队的各种打法都使出来了,仍然没有办法挡住我们的进攻部队。现在看来,我们对虎豹军火器部队的研究和各种准备,都没有白费。”
“不过,不管我们准备的再怎么充分,虎豹军火器部队仍然是给我们带来伤亡的罪魁祸首。为了保存更多兵力同虎豹军进行决战,这种进攻即使我们占了优势,也要适可而止。”
“连续攻占虎豹军两道防线,已经足够勇士们恢复士气了。”
“命令勇士们,占领虎豹军第二道防线以后,停止进攻,就地进行防守,以防虎豹军进行反扑。等到下雨天气,虎豹军手里的火器失去作用后,再给虎豹军以毁灭行打击。”
“贝勒爷英明,奴才马上去下达命令…..”紧跟在多尔衮身后的一众部下,带着满脸恭维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