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寻唐> 第四百七十五章:德州的问题

第四百七十五章:德州的问题

  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之称,扼害着山东的西大门,又与现在李泽的统治中心武邑相邻,是李泽极为看重的所在,当年一把火把德州变成一片白地是因为此,而如今,李泽投入进去了无数的资金重建德州亦是如此。
  历经一年多的建设,德州如今正在慢慢地恢复着元气。德州新城已经初具规模,一家家的工坊正式在这里安家落户,正在源源不断地为武威生产着他们所需要的大部分物资。
  虽然整个德州的绝大部分区域现在还处于一片荒原般的模样,但在德州新城附近,却已是显得生气勃勃。
  李泽对于德州的整体规划,基本上沿着一条线前进,自德州新城出发,然后经吴桥县,东光县,至南皮县,最后与沧州连接成一体。
  充沛的水力资源为武威的许多重工业提供了动力,在卫新河,彰卫新河沿岸,一家家利用水力的工坊在一年的时间里被纷纷建立了起来。
  在这里,有以制造武器甲胄的兵工作坊,现在武威军所有士兵标配的板甲,就是在这里利用水力冲槌制作而成的,李泽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小到羽箭达到攻城器械,有将近八成,都是在这里制造出来的。
  这里也是李泽极为重视的武威新钱的铸造地。从这里生产的武威新钱,通过武威钱庄,昌隆钱庄,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大唐境内扩散,对于李泽来说,没有比铸钱利润更高的生意了。而且除了赚钱,武威铜钱的存在和流通以及挤占原本的大唐铸钱的市场,还有着其它无数的妙用。这些用处,在短时间内或者还显不出功效,但在未来,他能起到的作用,可并不比全副武装的军队小了。
  当然,这里还有诸如缫丝,纺织,成衣等一系列的厂坊。
  这里,不仅生产着军国重器,也是很多民用产品的有力竞争者。
  “郭刺史,德州可是一个吞金兽,这两年来,我们在这里已经投入了数百万贯的钱了。”夏荷看着陪同的德州刺史郭奉孝道:“什么时候,德州可以能自济自足呢?”
  郭奉孝两手一摊,笑道:“夫人,如果度支司允许我们向这里的兵工作坊,铸钱司收税的话,那么我们今年便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可问题是,这些都是节镇直辖的啊,我们在他们身上收不了钱,每年倒还倒贴进去不少,实在是没有办法啊!”
  王明义道:“这件事我看郭刺史就不要打主意了,不管是兵工还是铸钱,这可都是国之重器,是断然不可能交给地方上来运作的。”
  夏荷却是摆了摆手:“倒也不尽然。交给地方上也不是不可以,德州虽是地方,但也是节镇下辖的一部分。”
  郭奉孝大喜:“夫人,是太傅已经有了这个想法了吗?”
  “不是,是我!”夏荷道。
  “不是太傅啊?”郭奉孝大失所望。
  夏荷瞟了他一眼道:“今年前两个季度,度支司对兵工作坊和铸钱司的整个运行状态是不大满意的。做着独家生意,啥也不用愁,有些官员,很明显是懈怠了,在我们看来,这些行业的成本,都是可以大幅度下降的。度支司已经数次向他们发出了公函建议了,但很明显,他们并没有放在心上。我的想法是,将他们交给地方来管理,每年节镇向他们下发订单,价格嘛,双方也是可以商量的,他们赚得多了,你们地方上便得的多,赚得少了,养不活人了,你们地方就得倒贴。”
  郭奉孝一听这种搞法,顿时就不乐意了。“夫人,很明显到时候节镇会将价格大幅度的压低,我们还不得不保质保量的生产,要是误了军机大事,那是要杀头的。这是将难题交给了地方上啊!”
  夏荷一听就乐了:“还真是这个想法,不然公子为什么要将你郭奉孝放在这个地方呢?你想要让这些行业成为你德州能下金蛋的老母鸡,那你就得想办法让他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宁可不要了。”郭奉孝连连摇头:“我情愿在其它地方多下下功夫。”
  “这可就由不得你了,可行性报告我们度支司已经起草完毕了,等到公子从潞州回来,便将提交到公子案头,公子一批,你郭奉孝不乐意便去跟公子说吧!”
  郭奉孝顿时苦了脸。
  “你也用不着这么犯愁。”夏荷接着道:“既然是把难题交给你们,自然也会给你们相应的权力,到时候估计你郭刺史的位置也会升上一升,虽然还在这里任刺史,但也会另兼一个职位可以有效地管理这些特殊的行业。接下来的两年里,武威会息兵罢战,对于武器等的需求会大幅度的下降,这也是一个让你可以从容整顿他们的机会。这些作坊不过才正式运营了一年有余,很多弊病便暴露无遗,说到底,还是一个人的问题。这半年来,公子对于许多武器的研究并很不满意,明明已经给出了思路,给出了可行的法子,但新的东西就是出不来。很多人是安逸了,认为现在咱们武威的兵器已经是天下之冠,可以躺着睡一觉了,殊不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的武器装备越好,战场之上便能少死许多人,财政之上也会更加充裕。每年拨给他们那么多的研究经费,可不是让他们拿来用在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上的。”
  “的确是这样。”郭奉孝深有同感地道:“负责军工生产的大使,在德州架子可比我大。”
  夏荷卟哧一笑道:“等到他变成了你的下属,你有的是法子收拾他。不说这些了,等一切都成了定局之后再讨论吧,郭刺史,说说你这里其它的行业吧,我倒是对毛纺业很感兴趣。”
  “纺织这一行业,在军工,铸钱等行业不能给德州带来利润的情况之下,现在可是我们德州的支柱产业啊!”郭奉孝道:“博兴那边的毛纺已经形成规模了,每年能产出数万匹用羊毛纺成的布,这些布匹附加值可比普通的棉布高多了,已经直追丝绸了。在博兴,我们兴建了数家大规模的纺织厂,将那里的人组织起来进厂做工,效率极高。如今的问题是,原材料不足,羊毛产量远远跟不上生产的速度。”
  “现在口外基本上已经平定了下来,义兴社派出去的人手,正在大力安抚哪里的百姓,招纳各类杂胡,到目前为止,卓有成效,大规模地养殖行业已经在口外逐渐形成了,过了今年,原材料就会源源不断地运来。到时候,我只怕你消耗不了。”
  “怎么可能呢?”郭奉孝道:“现在德州新城附近,大量的女子基本上无事可做,这里的兵工铸钱等行业是不招纳女子的,而农田的活计,对于女子来说,也过于繁重,但这些都是劳动力啊,真有了源源不断地原材料,我可以让这些人人手一架纺车,就在家里劳作,然后纺出来的线,让博兴的纺织作坊统一收购,这样一来,既解决了这些女子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纺织厂的原材料问题。”
  王明义听到这里,不由伸出了大拇指:“郭刺史看来也是一个做生意的行家,从这些个体手里收购,而这些人又是利用空余时间来做这些事情,想必你肯定是要从中间赚一笔的。”
  “这个自然,雁过拔毛嘛!”郭奉孝大笑。“不过夫人,有一件事我还要拜托。”
  “什么事情?”
  “这一次金公路过德州的时候,送给了我一块地毯,据称来自遥远的波斯,我问了一下价钱,倒是吓了我一跳,但我看那质地,却也并不比我们这里的纺织厂出来的质量强,听闻这种东西在江南可是有价无市啊,我们为什么不做呢?但唯一的问题,就是一个染料的问题,金公送我的那一张地毯,花色斑斓,图案亮丽,而且经久而不褪色,我听闻太傅麾下就有这么一些人是专门研究这些东西的,能不能请夫人帮帮忙,将这些人送到我这里来呢?”
  “哦,你是说室火猪这支队伍里的人啊!”夏荷想了想:“好像是有这样的一些人,不过我也不太清楚,等太傅回来,我帮你问问吧!想来问题是不大的。”
  “那就多谢夫了。”郭奉孝大喜。
  “现在德州的问题,除了这些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一个人丁不足的问题。”郭奉孝道:“当年移走的那些人,现在都在武邑,南宫,石邑,以及翼州这些地方,比起德州来,只强不弱,走了的人,都不肯回来。现在德州大片土地抛荒,最是让人心疼。”
  “这个问题就只能慢慢来了。”夏荷想了想,道:“前段时间有不少战俘,或者会拨一些人到你这里来,对了,当初卢龙的那些战俘,如今可还安分?”
  “早就是乐不思蜀了。”郭奉孝道:“这些人最早的一批,已经脱离了战俘身份,在德州安了家,要田有田,要屋有屋,谁还乐意回去?有他们现身说法,即便还是战俘身份的人,现在也都卯足了劲,准备在身份转换之后在这里安居乐业呢!”
  “那就好。有人才好办事,能让人心甘情愿地办事,那才是最好的。”夏荷开心地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