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其他类型>汉天子> 第475章 未雨绸缪

第475章 未雨绸缪

  希望刘秀能更进一步的,可不仅仅是刘接,还包括赵王刘林、真定王刘杨,以及刘秀麾下的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马武诸将。
  不过在刘秀看来,现在依旧不是最佳的时机,他还得再继续等。
  对于这些劝进的言论,刘秀一律严厉对待,强行压了下去。
  不日,天子诏书传到了邯郸。
  在诏书中,刘玄对于刘秀在河北的作为,大加称赞,简直把刘秀夸得天上有,地上无,对于刘秀所做出的功绩,更是夸赞到没边了。
  在诏书的末尾,刘玄册封刘秀为萧王,并让刘秀将河北兵权交于尚书令谢躬,他自己回长安复命。
  让明眼人来看刘玄的这份诏书,前面说的那些话,基本都是假的、虚的,没什么实际意义,甚至连给刘秀的封王,也只是走个过场罢了,只封王,没封地,那就是个空头衔嘛!
  这份诏书,真正要表达的,就是让刘秀放下兵权回长安。看得出来,刘玄对刘秀在河北的做大,忌惮不已,现在打算收回刘秀手中的兵权,回到长安,任他宰割。
  接到刘玄的诏书后,刘秀接受了刘玄的封赏,收下萧王的印绶,至于将自己的兵权交给谢躬,自己要回长安复命,那对不起,他做不到。
  刘秀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虽说他在河北平定了王郎之乱,但河北远没有进入太平盛世。
  在河北境内,流窜着大批的贼军,包括铜马、尤来、青犊、高湖、重连、五校、富平等等起义军。
  别说铜马、尤来那些大型的起义军人数众多,即便是像五校军这种中型起义军,人数都多达二十余万。
  整个河北地区,大大小小的起义军,数百万之众,河北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当初刘秀奉命来河北巡抚,平定叛乱是他的工作,平定贼军也同样是他的工作,现在他的工作远未完成,又岂能半途而废,回长安享受太平盛世?
  对于刘玄的这封诏书,刘秀是接受封王,但不肯回长安复命,而且他也给出了拒绝回长安的理由。
  刘秀不肯回长安,送诏书的使臣也拿他没办法。刘秀的态度,让谢躬更加认定刘秀有不臣之心,对他的提防之意也更重,甚至都透出了敌意。
  此时,邯郸的局势很有意思,由原本的王郎一人做主,现在变成了刘秀和谢躬两人做主。
  两人倒是很有默契地在邯郸城内划出一条分界线,刘秀掌管邯郸的东半边,谢躬掌管邯郸的西半边。
  在两人共同治理邯郸期间,刘秀和谢躬也都没闲着。
  刘秀派人出使邯郸东面的清河郡,希望清河郡能效忠于自己,谢躬则派人出使邯郸西南的魏郡,希望魏郡能效忠于朝廷。
  两人的动作都行之有效。清河郡太守连琦向刘秀表了忠心,而魏郡太守陈康,则向谢躬表了忠心。说起来,在刘秀和谢躬共同治理邯郸期间,两人都是有所收获。
  刘秀接封不听召,让刘玄大为恼火,这则是在赵萌的预料之中,他让刘玄赶快给代郡太守赵永去书信,趁着刘秀还没把注意力转移到幽州的空档,尽快拿下代郡,然后再替换掉上谷太守和渔阳太守,进而控制整个幽州,断掉刘秀的幽州根基。
  刘玄采纳赵萌的意见,传诏赵永,调赵永到长安任职。赵永以为天上掉馅饼,好事落到了自己的头上,屁颠颠的离开了郡城桑乾,南下去往长安。
  他人还没出代郡地界,消息传到了上谷,上谷太守耿况听闻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他急忙修书一封,派人连夜追赶赵永。
  耿况派出的属下,很快在代郡地界追上赵永,将耿况的书信交给了他。
  赵永是代郡太守,耿况是上谷太守,两郡左右比邻,赵永和耿况自然也是老熟人。
  也正因为是熟人,耿况在书信中的话也说得很直白。
  耿况帮赵永做了一番分析。更始与萧王的河北之争,愈演愈烈,幽州为重中之重。
  现更始调你到长安,目的是什么?你在代郡的功绩,真大到都传进了长安,连更始帝都对你青睐有加?不可能!
  更始帝调你去长安,其目的是为了派人接管代郡,以代郡为根基,进而控制整个幽州。如此一来,便可大大消损萧王在河北的实力。
  而你呢,到了长安,也必然会受到更始的重用,充其量就得一闲职,天下脚下,遍地贵胄,你无根无基,又哪里有在代郡做太守来得逍遥自在?
  说白了,代郡在北疆,天高皇帝远,身为太守的赵永在这里,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跺一脚,整个代郡颤三颤。
  而去到长安呢,他这个代郡土皇帝,一下子就会变成只小蝼蚁,随便哪个权贵看他不顺眼,都能一脚把他踩死。
  看到这里,赵永被热血冲昏的头脑迅速冷静下来,同时也惊出一身的冷汗。耿况的这番分析,让他有醍醐灌顶之感。
  他继续往后看,耿况给他出的注意是,不能接受更始的召见,不能去长安任职,你应该去邯郸,拜见萧王,向萧王俯首称臣,如此方可继续做代郡的太守。
  看罢耿况的建议后,赵永深以为然,当即改了主意,不再去长安,而是取道前往邯郸。
  邯郸,刘秀府邸。
  这天早上,刘秀吃完早饭,在书房里坐了一会,静下心来,连续写了两封书信。
  一封是写给阴丽华,表达他的思念之情,另一封是写给阴识,让他护送阴丽华回新野老家。
  他这次接封不听宣,必然会让刘玄大动肝火,自己远在河北,刘玄还奈何不了自己,他担心,刘玄会暗中把矛头指向自己的家人。
  大哥死了,二哥死了,二姐死了,大姐住在母亲的娘家,小妹业已嫁给了李通,现在刘秀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妻子阴丽华。
  让阴识把阴丽华接回新野老家,起码安全上能有所保证。他把自己写好的书信交给虚英、虚飞、虚庭三人,让他们带着自己的书信回去,并对阴丽华提供保护。
  虚英、虚飞、虚庭齐齐躬身施了一礼,而后拿起刘秀写好的两卷书简,转身离去。等他们三人走后,刘秀吁了口气,离家这么久了,也不知道丽华在家中如何。
  他心头感慨万千,正琢磨着,郭圣通和许汐泠从外面走了进来,后者手中还端着一杯热腾腾的茶水。
  进入书房,许汐泠说了一声:“主公!”而后她把茶杯放在桌案上,站立到一旁。
  郭圣通看了她一眼,问刘秀道:“妾刚刚看到虚英他们急匆匆的离府,而且都背着行囊,夫君可是派他们远行?”
  虚英三人都是刘秀的贴身侍卫,而郭圣通是刘秀的夫人,他们之间也经常接触,彼此之间自然很熟悉。
  “嗯!”刘秀点了点头,说道:“我让他们去趟南阳,护送丽华回新野老家。”
  郭圣通眼眸一闪,喃喃问道:“姐姐她……”
  刘秀淡然一笑,说道:“我与天子,已渐成水火不容之势,丽华还是回新野老家更安全些。”
  郭圣通哦了一声,沉吟片刻,问道:“阿秀为何不让虚飞他们接姐姐来河北?”
  许汐泠闻言,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头,同时深深看了一眼郭圣通。
  没等刘秀说话,许汐泠缓缓说道:“丽华夫人若回新野老家,还可平安无事,倘若来河北,半路必遭劫难!”
  现在刘玄对刘秀可是充满了提防和戒备,刘秀派人把阴丽华送到新野老家,这或许还不算是个事,可一旦刘秀派人接阴丽华来河北,那可是捅了马蜂窝。
  你把家人接到河北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已经打算在河北造反了?刘玄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行,而且这么做还给了刘玄对丽华下手的口实。
  见刘秀看向自己,郭圣通连忙解释道:“我只是觉得姐姐一个人在家里生活太辛苦了,理应来河北,与夫君团聚才是……”
  她话到一半,突然脸色一变,捂着胸口,连连干呕起来。
  许汐泠吓了一跳,刘秀也急忙站起身形,扶住身形摇晃的郭圣通,问道:“夫人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郭圣通干呕了好一会,才算把呕吐感强压下去,她有气无力地摇摇头,说道:“最近也不知怎么了,可能是受了风寒。”
  刘秀扬头说道:“龙渊!”
  “属下在!”他话音刚落,龙渊从外面走了进来,向刘秀拱手施礼。
  “去请医官来,帮夫人看一看。”刘秀说道。
  “是!”龙渊应了一声,快步离去。
  郭圣通向刘秀强颜笑了笑,说道:“夫君不用担心,妾的身体没事。”
  “刚刚开春,河北这里的温差大,还是得多注意些。”刘秀转头看向许汐泠,说道:“汐泠,代我送夫人回房间休息。”
  “好!”许汐泠走到郭圣通身旁,搀扶着她,走出书房。
  等郭圣通和许汐泠离开,刘秀轻轻叹了口气。
  如果可以,他当然很想把阴丽华接到河北,夫妻二人团聚,但正如许汐泠所言,他一旦这么做了,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刘玄又怎么可能会放走丽华?
  刘秀不愿意现在称帝,阴丽华也是他考虑的因素之一。
  他在书房里看书的时候,外面传来噔噔噔急促的脚步声,时间不长,龙渊连门都没顾得上敲,直接冲了进来,一脸喜色地说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刘秀不解地看着龙渊,不明白平日里一直老成稳重的龙渊,这是怎么了。他问道:“什么事?”
  “主公,夫人有喜了!”
  刘秀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腾的一下站起身形,边快步往外走,边急声问道:“当真?”
  “医官已经替夫人把过脉了,千真万确,绝对错不了!”龙渊兴奋地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