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生活>春柳湖上> 第一节千里长江一网收

第一节千里长江一网收

  第六十一卷 长江寻路
  第一节 千里长江一网收
  鱼苗繁殖是开展养殖的最大难题,也是第一道难题。
  岳阳城陵矶,从西而东的千里长江水,在这里与八百里洞庭水相汇,水流渐渐变缓,水面渐渐变阔,靠近南岸的江面宛如一张弓,水流回环,环环相连,形成了独特的江流奇观。
  烈日下,雷耀湘、历崇德、甘德保、危说章、周生法、李义才等6位渔民,正在岳阳城陵矶的长江江面上,张网捕捞细如头发丝大小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种苗。
  他们站在齐腰深的江水中,手上所用的捕捞网并非常用的渔网,而是用蚊帐布制成的小罾(音zeng)网,一米见方。
  他们所在的江面,是长江流至城陵矶的一道拐弯处,这里水势较缓,江面平静,最适合捕捞刚刚孵化出来的“江花”。
  鱼类产卵孵化后称为鱼苗,亦称鱼秧,俗称“江花”“毛子”。
  雷耀湘他们每起一罾,大约能捞到600尾左右的“江花”。每天每船要捞起几百万尾小“江花”才算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心里方能满意。
  他们把捞起的“江花”集中放养到浮在江上的小布袋中,积少成多。
  他们在水中捕捞“江花”,没有遮蔽,汗流浃背,一天弯腰数百次,又苦又累。
  从5月末到6月初,连续劳作近六七天,6个渔民总共捕捞起大约1亿尾“江花”。这时便开始运往春柳湖。
  雷耀湘他们捕捞“江花”的方式,既传承了祖上的秘籍,也有他们多年经验的积累。
  他们发现,各种鱼类的产卵繁殖对季节要求有所不同,有在夏季产卵的,但大多数鱼类的繁殖季节在春季,渔民广为养殖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鱼类多在春季产卵。
  不同鱼类的产卵繁殖对场地的要求也不一样,有的鱼类喜欢在静水中产卵,有的鱼类则喜欢在流水中产卵,但大多选择在江河河口或两种水系交汇、浮游生物饵料丰盛的水域为其产卵场所,或称繁殖场。
  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湖水系交汇、饵料丰富之地往往是良好的鱼类产卵繁殖场地。
  雷耀湘他们曾对几处最为典型的场所进行考察和比较,其中江西九江地区鄱阳湖水系与长江水系交汇之地,是一个良好的鱼类产卵场;新洲大埠至团风罗沟桥的长江江面,是长江从武汉进入黄冈后的一处拐弯处,这里水势较缓,港湾平静,适合捕捞刚刚孵化出来的“江花”;还有太湖吴中地区、安徽安庆枞阳一带,都是捕捞“江花”的好湖场。
  最终,他们综合各方面条件,把湖南岳阳城陵矶确定为每年捕捞“江花”的首选地。
  由于岳阳城陵矶一带处于洞庭湖与长江交汇之地,是良好的天然鱼类繁殖产卵场地,鱼苗捕捞生产规模非常大,早在明代就有专门以捕捞鱼苗为生的渔民群体,洪武十四年,钦差总旗王道儿等至府编签渔人,谓之涝户。史书对此有详细记载:渔家池塘所蓄鱼,其种皆出城陵矶,谓之鱼苗,或曰鱼秧。南至闽广,北越淮泗,东至于海,无别种也。盖江湖交会之间,气蕴所钟。每岁于三月初旬,挹取于水。其细如发,养之舟中,渐次长成。亦有盈缩,其利颇广。
  也就是说在洞庭湖一带有一独特的渔民群体,他们专门以捕捞采集并培育鱼苗为生。明洪武十四年,朝廷官府专门派饮差总旗王道儿等人前往岳阳编定签发这一渔民群体,并把他们称为涝户,意为专门于江湖中以捞取鱼苗为生的人户。
  每年农历三月上旬,涝户们于江湖交汇之水流捕捞鱼苗。这当中就有雷耀湘、历崇德他们的祖先。所以城陵矶自古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规模最大的鱼苗孵化产地。
  雷耀湘他们捕捞的鱼秧刚出水时,细如发丝,取水视之,才如蚊芒,辄能辨其种类多寡,也就是说雷耀湘他们对于刚采集上来的细如针锋的鱼秧,就能分辨出是什么鱼,数量有多少。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些鱼秧中往往混杂有肉食性的害鱼苗如鳢鱼苗等。如果没有及时将那些害鱼苗剔除掉的话,则养殖用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苗等就可能被它们吃掉。
  因此要将“能伤其众,稍大而黑鳞者去之”,即剔除不利于养殖的肉食性害鱼苗。
  随即结小方囊连缀数十,置沿江浅水中培育。刚从江河中采捞到的鱼秧极为细小,因此,要用精饲料喂养一段时间,其喂养方法为“饲之以鸡鸭之卵黄或大麦之麸屑,或炒大豆之末梢”;也就是用鸡蛋或鸭蛋蛋黄或者麦屑、豆末等喂养。
  等积累了一定的数量,也长到一定规格大小,便运往春柳湖。
  他们的住地,往往有鱼苗贩运商上门,向他们出高价购买,他们不为所动,决不给一尾一苗。
  雷耀湘他们将“江花”运回春柳湖,其培育方式视鱼秧规格大小而各异。
  鱼苗,畜于小池,稍长,入中塘。
  对于长约半寸的鱼苗,即以木桶置水中,细切草为食。待其稍长才能入池养殖,即“大则鬻鱼池养之家”。
  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市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鱼种,吃火锅、做滑鱼用的草鱼、青鱼,做剁椒鱼头用的鳙鱼,到了冬至节后,这四种家鱼中青鱼、草鱼,又是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民众腌制腊鱼的主要鱼种。
  不仅南方省市,北方省市需要量也特别大。
  可是,这些家鱼的种苗每四年必须更换一次。如果不及时更换种群,将会导致养殖的鱼苗鱼型不美观,而且生长缓慢,不利于渔民增收,更不能满足市场的所需。
  要更换鱼种,四大家鱼的种苗从哪里来?
  那个年代,种鱼的来源只有依靠在长江上捕捞。每年的春季,四大家鱼的成鱼,在宜昌上游的南津关水域产卵后,鱼卵随江水漂流约600公里后,到达城陵矶的江面,就孵化成了状似手表时针大小的“江花”,而长江在这个江段正好水势缓慢,最适合捕捞“江花”。
  所以雷耀湘、历崇德、甘德保、危说章、周生法、李义才等每年捕捞“江花”,就选在城陵矶上下20多公里的江湾上。
  雷耀湘他们收起存放在江面的“江花”袋子,仔细辨认袋子中的“江花”,随便舀一碗水,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江花”,看着就像头发丝,在水中游动。
  雷耀湘高兴地对兄弟们说,这一碗水中至少有400尾“江花”。
  6个渔民每天早上下长江,忙到天黑后收网,只能弄到百多万尾“江花”。
  这种作业很辛苦,比平常捕捞大鱼辛苦得多,但回报比捕捞大鱼少得多,春柳湖的年轻人不会干,也不愿意干,只有雷耀湘、历崇德、甘德保、危说章、周生法、李义才等中老年渔民,为了春柳湖的青鱼、草鱼、鳙鱼、鲢鱼不绝种,并不断改良鱼种,才有苦心和能耐下长江寻找和捕捞“江花”。
  所以对于他们而言,苦和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别无选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