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七十五章 集训

第七十五章 集训

  ‘士不先教,不可用也’,同样军官不教也不能用。忠勇军中多是些出身‘低微’的平民组成,文化素质不高,他们即没有受过普通教育,也没有受过现代专业的国家军事教育,就是想学也没有啊!军官多是在本军中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后果就导致他们无法理解自己经验以外的东西。士兵们往往会取笑那些对未来战争思考的人是自作多情,甚至加以嘲笑和排斥。
  这对于一支军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火器作战在这个时代就是新鲜事务,根本无处借鉴,全凭他们的摸索、研究和总结。如果有些人依然墨守陈规,依然抱着这个时代的战术不放,对军队的危害将是致命的,所以赵柽不得不时时警惕。
  因为赵柽知道指挥员是一个将、一个旅、甚至一个都的最高长官,他代表的一支部队的意志,他不仅完成着部队所应承担的任务,也对部队中每个人承担着责任,也就是上要对得起国家,下要对得起战士,这才是指挥员的职责。人常说,没有无能的士兵,只有无能的指挥官。这句话有些偏颇,但是这句话也正确地反映了指挥员的作用与责任。
  一场战斗的胜利或者一个战争的胜利,指挥员起着决定性作用,他决定着战争的走向,统领着整个部队的意识。指挥员只有了解战士、了解部队,才能驾驭这支部队,才能指挥这支部队。他必须有调动部队各部门间的资源,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能力,才能将部队最大程度发挥出部门的战斗力。所以,指挥员的职责对于整个部队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个伙长升为一个队长可能还觉不出有什么特别,尤其是在大部队集体作战行动中。但是由队长升为都头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他就不仅是一名军事指挥官了,还要管理手下的一百多号士兵。他们的吃喝拉撒要管,喜怒哀乐要问,平时还得组织他们训练、学习。战时指挥他们冲锋...
  同样到了指挥使一级管的更多了,他不光是管的人多了,事情多了,营一直是作为忠勇军基本独立作战单位,经常需要独当一面。由于武器配备的多样化。人员专长都有了一定的偏重性,在执行战略战术任务中往往成为不可或缺的主攻力量,而指挥员就应该具有独立指挥能力和较高的军事素质了。
  指挥员肩上的责任可以说非常沉重,指挥战斗的胜利是指挥员的胜利。失败也是指挥员的失败,而失败的同时又使指挥员承担更大的责任,这个责任不仅是指挥上的责任,也有心灵上的谴责。当你的战士一批批地在你的指挥下到下,那个时候再严厉的惩罚也无法抹去心灵上的谴责。
  而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求指挥员不断的学习。让他拥有应具备的能力,这也是赵柽一直想在军中建立一所培养军官的学校的本意。如今这次扩军是忠勇军到现在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在大批新兵入伍后依然要想提高和保持战斗力,就需要一支有力的基层军官队伍,成立军官教导队便是必然的选择。
  现在首先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先搭起新军的骨架,这个问题赵柽已经思考了很久,军中能够独当一面的人选都已调离,必须有合适的替代者但是能够掌控全局的人人选没有,他只能自己兼任主帅。虽然不免落人口实,可现在也想不了那么多了。赵耻是唯一还在的老军都指挥使,副帅之职非他莫属。都虞侯一职在忠勇军中一直空缺,其实这个职位也相当重要。
  都虞侯,最初出现在唐代后期。当时藩镇节帅以亲信武官为‘都虞侯’、‘虞侯’,于军中执法;同时在中央军中也设有此职。西魏时,置“虞侯都督”,后世沿袭。隋为东宫禁卫官,掌侦察、巡逻。到五代时。都虞侯为禁军高级军官,后梁有六军马步都虞侯,后唐以后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军官,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司都虞侯、殿前司都虞侯、侍卫亲军马军司都虞侯、侍卫亲军步军司都虞侯四种都虞侯,为各司的第三把手,仅次于都指挥史、副都指挥史,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
  忠勇军建军初期,军中没有合适人选,只是让赵耻和赵礼作为参谋跟随赵仁处理军中事务,而作为近卫营指挥使的赵信其实一直实际做着都虞侯的工作。后来赵耻代理豹将都指挥使,赵礼却在西征后一直留守大营,当其他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时刻,他却默默无闻,以致很多后进的职位都超越了赵礼。而赵柽在两年后一回大营,眼睛所见,耳朵所闻,让他发现赵礼正是都虞侯一职的最佳人选。
  留守是一项最令人乏味的事情,领着些病弱看守营房,要是一般人也就做做日常工作,随遇而安了。但是赵礼却没有消沉,他不但领着留守营的官兵改建了营区,还坚持严格的训练,从不懈怠。而赵礼更是利用这段时间编写了忠勇军的《操典》,其中不但涉及选兵、练兵和军纪条例,还对对与夏军作战的各个战例做了总结,制定他们这支新型军队在各种地理条件下的宿营、作战、训练系统的进行了规范。赵礼便以自己另一个方面的才能重新被王爷赏识,获得了重用。
  确定了最高领导层后,又布置工作机构,军部下设参谋司、军务司、辎重司、炮兵司和军情司五个司令部。参谋司由赵礼兼管,赵智和赵孝回到了老本行,继任辎重司和炮兵司;蒋飞依然主持情报司,赵义掌管军务司,成了司令部最忙的人。龙将都指挥使王爷早许给了徐彪,窦俊、王衡、孙继、柳彪也都升了职,成为其余四将的主将。
  近卫旅是王爷的亲军,旅长职务不高却需要个能服众且最得王爷信任的人担任,军事才能倒在其次了,可却让赵柽犯了难,选谁谁高兴,选不上的一定认为王爷对自己不信任,最后赵柽决定按照大宋传统让见喜担任,这个谁也说不出,没有人再比喜爷得王爷信任了。
  近卫旅其下设内卫大队,兵员二百人,不过勤杂人员却占了一半多;两个外勤大队拥有兵员八百人,这才是近卫旅最主要的作战兵力。后设后勤支援大队兵员三百人,由王爷的内侍惜福专管。最精锐和神秘的特种大队,二娃雷振山当仁不让成了这支部队的头领,可虽改成了大队,却仍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只设二百个名额...
  军队整编的事情一直在秘密状态下进行,但详情也只有都指挥使以上的军官了解,便是准备履新的那些中级军官也毫不知晓,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在其部属中挑选候补军官和优秀军士准备进入教导队学习。这个命令很平常,因为在忠勇军中军官晋升都要进入教导队培训才能担任新的职务,而有些人却从中看出了端倪,因为此次挑选的参训人数远多于从前,且这次培训不是由将组织的,而是直接进入军主持的教导队。从级别上说明王爷对这次培训相当重视,而从参加人数上讲忠勇军可能要再次扩编。
  这次组织的教导队目的很明确,一是对士兵进行预选军官培训,因为忠勇军在三年内气吹的似的从三千多人发展成四、五万人的规模,从战士到军官更替周期太短,导致基层军官严重短缺,素质较低,需要继续教育;二是对基层军官进行升职培训,过去的教导队多以培养第一任职能力为主要目标,从伙长升到队长、都头,到指挥使,基本上没有接受过高一级职务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机会,而由教导队再次培训可以解决其缺乏上岗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尽快胜任本职工作,缩短成长周期。三是要办一个中级军官提高班,对即将赴任的中级军官们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使其熟知忠勇军中各兵种的作用和特点,使其具备指挥协同作战的能力,提高其战术和战役指挥水平。
  赵柽的新年在忙碌中很快过去,正月十七各部外出人员全部归队。正月十八下达了整编的命令,宣布了各级指挥员的任命。五天后各部完成调整,可还没等他们喘口气,一部分人就接到了到教导队报到的命令,同时军务司派出人员到各地募兵,他们要在两个月内完成招兵三万五千人的任务。这一切都在众人猝不及防的状态下完成!
  正月二十五,参加集训的八百名官兵齐聚豫让庙前,参加开训仪式。主持典礼的王爷没有多言,带领大家拜祭过主神豫让后,率众来到右偏殿,这里供奉着忠勇军对夏作战中牺牲的五百多位将士的灵位,那些人曾经是他们的亲密战友,同伙的兄弟,甚至还有他们的亲人...
  e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