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十国帝王> 第200章

第200章

  第316章 铁甲阵前横杀敌,天将雄师出关急(二)
  韩仲锡话说完,耶律敌烈轻笑出声,他颔首道:“果真知我者,仲锡也!”
  韩仲锡拱手道:“大王谬赞,只不过跟随大王征战多年,耳濡目睹大王雄才大略,小人有幸窥得几分罢了,虽是皮毛,但对付幽云这些唐朝将领,却已是够用了。”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韩仲锡这记马屁拍得颇有水平,耶律敌烈哈哈大笑。笑罢,再度将眼神投入到战场上,眼见李从璟率领大同军马军一马当先,从后方奔驰而来,已经逐步靠近后阵,耶律敌烈的双眼微微眯起来。
  在看似没有防备的契丹军阵后阵中,是被耶律敌烈才召回不久的耶律博纳在坐镇,从耶律敌烈所在的位置望下去,可以清楚看见整个战场的形势,自然也能将后阵中埋伏好的契丹军士身影看在眼中,他们躬身负兵,藏于阵中,只待时机到来,便暴起击杀接阵之敌军。
  契丹军阵后阵阵型如何,李从璟一眼望去,只能看到最前面的一条线,和其后的刀柄人马身影,其它的一概不知。在李从璟发起对契丹军阵的冲锋时,那原本背对他们的契丹军后阵中的契丹军士,迅速奔跑集结,在转而面向他的同时,努力寻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结阵,以求快速形成防御力,将李从璟挡在阵外。
  这是很正常的军阵反应,看起来没有丝毫问题。况且以李从璟平视的目光看过去,眼前除了密集如林的人和刀柄,确实也看不到其他东西。
  骑兵军阵轰然向前,已经接近到距离契丹军阵仅仅数百步的距离,在这个位置上,李从璟等人不仅能清晰看到对方的阵型,甚至连对方将士的面孔,都能看得见。
  契丹军阵前方的将士在不停的集结,紧张结阵,竖起刀柄,组成防线,有些混乱,忙成一团。契丹军匆忙结阵,组成的防线,以枪矛为主,间有盾牌,这样的防御力量,虽然有了战力,但要说经得起骑兵猛烈冲锋,却还是差得太远。
  时间仓促,几乎是瞬息之间,大同军轰然而至。
  李从璟双眼凛然,从中射出锐利的光芒,如同利箭离弦。
  再近,至三百步。
  契丹军阵中飞出一片箭雨,虽然不甚严整,不够密集,但却不能忽视其杀伤力。不用李从璟吩咐,他身后奔驰的大同军马军将士都伏低了身子,将自己埋在马脖子后面,利箭在半空中滑过一道半圆的弧线,最后箭头斜对地面,雨线一般落下来。
  利箭更多落在骑兵与骑兵之间的空隙地带,却也有不少落在骑士后背上,但在这样的距离上,利箭是无法穿透骑兵背后的甲胄的,除非利箭透过缝隙,才有可能钻进骑士的身体中。
  亦有利箭落在战马上,骑兵战马都曾经过特殊而严密的训练,少有因皮外伤而受惊失控的,虽然这一轮箭雨下来,有铁箭落在马身上,但对战马造成的杀伤着实有限,因马失前蹄而落马的军士,虽则也有,但只是零落的极少骑士。
  一波箭雨之后,李从璟靠近到距离契丹军阵不到两百步的距离中,他的目光落在对面的军阵上,将对方的杂乱脚步、身影都看在眼里。这样在匆忙之间结成的军阵,防御不够严密,对于势能强大的骑兵军阵而来,是最好撕裂的。
  二波箭雨,噗嗤噗嗤的声响在身后传来,中箭落马和中间失去平衡的战马多了些,马嘶声钻入耳中,最能引起人的心悸,让人不由得担心下一箭会不会命中自己的战马,战马会不会将自己也摔落地面。然而李从璟的目光始终冷静如水,只是锋利得紧。
  第三波箭雨,一支利箭滑过李从璟的肩膀,带出一道不深不浅的口子,对常人而言疼痛难忍的伤口,只不过带给李从璟蚂蚁叮咬一般的触觉,完全不能引起他半分重视,更不能让他分神。
  几乎是箭雨初停,李从璟坐直身体,骤然抬起手臂,向前方一挥,同时勒转马缰绳!
  以此同时,那方才还显得匆忙、混乱的契丹军阵,陡然一变,脚步不稳的契丹军士,忽然以单位距离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间留出巨大的空白处来,这些空白地方,就形成了天然的骑兵冲锋通道。面对这样的阵型,骑兵冲击过去,自然不会去撞击那竖着长矛、盾牌的军士铁墙,另外战马急速前冲的势头,也不可能立即被遏止下来,遑论后面还有正在往前奔驰的同袍,若是骤然降低马速,前后骑兵必然相撞,那无异于自杀。因此,这些对手留给己方的通道,骑兵只能一往无前的冲进去。
  这些通道兀一出现,大同军将士就看到了里面,通道两侧,由重盾组成的坚如壁垒的墙壁,在墙壁间的空隙中,已有带着倒钩的长兵伸出,冷冰冰的横在重盾下方,离地两尺的位置。这样的位置、角度,正好勾住冲过来的骑兵马腿。
  可以想象,骑兵冲进通道之后,只能是有去无回!
  这副场景,落在骑兵眼中,无异于地狱。这就是步兵对阵骑兵的利器,铁甲阵,又称为龟甲阵。在这个阵型中,步卒是刀俎,而骑兵是鱼肉。这样的杀阵,非军中良将,以及训练有素的将士不能布置。
  只看一眼眼前的铁甲阵,李从璟便知,耶律敌烈,绝非易与之辈,契丹北院夷离堇的显赫声威,绝对不容轻易触犯。
  然而,李从璟的嘴角勾起一抹微小,但笑意盎然的弧度。
  在他扭转马缰绳,抬起手臂的那一瞬间,作为马军领头的他,就带着大同军骑兵,在契丹军前阵甩了一个线条流畅的大弯,整个骑兵阵型成一条长龙,如一条大河,在距离契丹军阵不过一二十步的地方,以近乎九十度的极限角度,调转方向,变成平行于契丹军阵奔驰,而没有冲进契丹军布置好的口袋中!
  这样的动作,难度太大,即便是对弓马娴熟,历经杀伐征战的真正精锐,也不可能临时做出,只能是事先就预定、准备好的!
  在大同军骑兵改变奔行轨道的瞬间,马上骑士无不坐直了身体,而在他们手中,已然多了紧紧握住的弓箭。
  李从璟拿稳手中弓箭,三支利箭在三根手指指缝中,无需刻意瞄准,在目标充足、且距离足够近的前提下,李从璟右手三根手指刹那间松开,三支铁箭便猛地射出,弓弦响动的声音还未落下,而侧面的契丹军阵中已然传来三声惨呼。三名契丹军士,竟然都是咽喉中箭,他们如遭雷击,脑袋猛地向后一仰,一阵飘起的血滴子中,立即倒在了军阵中!
  李从璟身后的大同军马军,起身,弯弓,放箭,三个动作一气呵成,霎时间飞出的利箭,组成一条长绳,迎面轰然甩进契丹军阵中。那些举着长枪长矛,想要将大同军马军逼开、放进铁甲阵中的契丹蛮子,怎么都想不到,眼前竟然会发生这样的变故。没有防御姿态和防御准备的他们,顿时被利箭射中。在这样近的距离下,即便是铁箭射中甲胄,也能将其穿透,狠狠钉进人体中!
  近千大同军马军一轮齐射,杀伤就远远超出方才他们冲阵时,契丹军乱箭的杀伤总和!而第一轮齐射,并不是战斗的结束,紧紧是开始而已。
  为迷惑李从璟和大同军,契丹军在布置铁甲阵时,在阵前部放了许多防御明显不足,只有攻击利器,而没有重盾重甲的军士,此时,他们就成了大同军马军最好的靶子!大同军马军将士从他们面前驰过,便是三轮利箭齐射,一层一层的契丹军士,如同被骤然而至的飓风吹倒的野草,层层倒下。不同的是,野草经风吹,还能再直起身,而这些中箭的契丹蛮子,却是再也没有机会爬起来!
  在龙尾的大同军将士第三轮利箭放出时,龙首的马军将士,已经再度转弯,竟是又折了回来。
  他们从头至尾,再次奔过契丹军阵前,以狂暴的箭雨,将意图向前冲杀的契丹蛮子尽数射倒在地,叫人牙酸的弓弦声后,是利箭入体的噗嗤声响,连成一片,不绝于耳。
  阵中指挥的耶律博纳看到这一幕,气得直欲吐血,他骤然发出一声厉吼,急令骑兵出两翼,去迎战大同军马军!
  从军令下达,到军令传到骑兵将令手中,再到骑兵将领点了部卒,最后出阵,这其中花去的时间,已经让大同军在契丹军阵前折腾了两个来回。当这些契丹骑兵急匆匆奔行出阵时,李从璟已经率领大同军马军最后一次甩过一道大弯,干脆利落扬长而去!
  在他们身后,是早已没有军阵模样,倒了一地的契丹蛮子大阵,这些契丹蛮一层层倒在地上,连成一片一片,就像被人割了丢弃在地上的杂草。而往来奔走的军士,望着已经远去的李从璟和大同军将士,徒然高举兵刃与盾牌。
  在方才短暂但激烈的交锋中,李从璟带领大同军将士将猝不及防和之后拼命想要抵抗、反击的契丹军士,射倒了一层又一层,到最后,这些契丹军士已经只能惨嚎着放弃一切不切实际的想法,在犀利的箭雨中,绝望的抱头蹲在地上,甚至有放声大哭者,然后又一个接一个倒下。
  骤然奔至,快速杀戮,急速撤离,这就是骑兵精髓的奔战之法。这样的骑兵战法,不求掠地,只求杀人,给予敌军有生力量以毁灭性打击。
  李从璟带领大同军这一次探营,便是采用如此战法。特殊的地方在于,他们没有动刀,只动了弓箭。
  在契丹骑兵出动前,李从璟和大同军将士奔离战场,向战场外而去。
  冲出阵的契丹精骑不甘心就此放过李从璟等人,拼命拍马跟上来。
  而当他们紧随李从璟和大同军马军脱离契丹本阵,再度看到唐军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阵型严密的大同军步军,大同军步军将辎重车摆在阵外,成环形拱卫大阵,辎重车后弓箭手则引弓搭箭。
  李从璟和大同军马军在阵前分成两股洪流,汇入到偃月阵两翼。当契丹精骑追上来时,迎接他们的是候之久矣的步卒弓箭手,一阵密集如蝗的箭雨,立即叫这批契丹精骑遭受当头棒喝。
  不及骤停的契丹精骑军阵,顿时一片人仰马翻,人马交相惨呼,声音惨烈不忍听闻。
  第317章 铁甲阵前横杀敌,天将雄师出关急(三)
  追出来的契丹精骑并没有愚笨到家,他们在看到大同军步军已经布置好的偃月阵后,就立即意识到不好,为首的契丹军将立即喝令大军停止进行。只不过他们攻势太猛,骤然之间却是不可避免冲进大同军弓箭手的射程范围,在付出百十人死伤的代价后,他们成功奔离了大同军的射杀范围。
  但是这群契丹精骑并未就此离去,而是隔着一两里的距离,结成军阵,对大同军虎视眈眈。只不过在丈量双方的实力后,这批契丹精骑明智的没有选择继续进攻,但要他们就此离去,却叫吃了亏了和眼见同袍伤亡惨重的他们极度不甘心,因是他们就逗留在大同军军阵前,既不肯退却,又不前行。
  在归至偃月阵中后,李从璟就从战马上下来,走到阵后临时搭建的一座并不高大,但却勉强够用的望楼上,观察桑亁关外的局势。
  张大千等诸将哈哈笑着走上来,将李从璟簇拥在中间,在各自深表了一番敬佩之情后,开始讨论正题。比之早先对李从璟种种谋划、战绩的震惊,眼下的大同军诸将竟然都露出习以为常的神色,仿佛在他们眼中,但凡只要李从璟出阵,没有斩获、战斗不成功,那才是该震惊的事情。
  李从璟方才的冲营之举,或者说探营之举,最先的打算,是想试一试耶律敌烈亲自坐镇指挥下的契丹军,战力究竟如何,所以他将自己送到契丹大军面前,让他们对自己出手。这就好比,两个势均力敌的拳手,在正式全力相搏前,会谨慎的跳进对方的攻击范围,刻意去挨对方一拳,再立即跳出来,此举为的,就是试探对方的拳脚力道,为接下来的战术、打法、进攻节奏的安排提供依据。
  李从璟虽然早已打定,隔着一段距离在契丹军阵后方扎营的主意,但仍旧在初至此地时,便带领马军冲向敌阵,也是如此打算。
  有耶律敌烈亲自坐镇的契丹大军,战力如何,这个问题,没有量化的标准,但经过李从璟方才一役,对张大千等大同军诸将而言,即便是以劣势兵力与之对阵,不也会有丝毫惧怕、顾虑,行动起来也不会束手束脚。
  如此看来,李从璟方才这一阵,打得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张大千笑道:“看来耶律敌烈也并非如传言中那般厉害,今次与之对阵,我等与之交手,未尝没有胜算。”
  有一位大同军将领也笑着接话道:“耶律敌烈是否如传言中那般厉害,那可得看他面对的是怎样的对手,若是李将军出阵,纵然耶律敌烈有百战百胜的威名,那也是如同镜花水月一般,没有半分作用!”
  军中汉子说话直接,连拍马屁都拍得这么露骨,这让即便是已经习惯被人称赞的李从璟,都稍稍有些不好意思。当然,若是换个角度来看,这位大同军将领并非是有意拍马屁,而是肺腑之言。如此一想,李从璟果然不再感到羞涩,对对方话中的钦佩之意,也能坦然受之了。
  张大千指着阵前一两里外停留的契丹骑兵,不屑的努努嘴,“一大帮真刀真枪的大老爷们儿,停在阵前,战又不敢战,退又不能退,如此进退失据,看着让人心烦!”
  话虽如此,张大千却没有请求出战,去将这帮碍眼的契丹马军轰走,毕竟大同军兵力不占优势,现在以偃月阵相待,足能保证一时无虞,但要真说去击败耶律敌烈,即便现下全军士气高昂,张大千等人感觉良好,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看了片刻,李从璟不再在望楼上干站着。契丹军队桑亁关的进攻虽然不曾停歇,还在继续,但明显势头弱了许多,倒是桑亁关上的守军,见到骤然出现的大同军,本就已经士气振奋,又眼见李从璟戏耍了契丹大军一阵,无不激昂奋然,战斗力凭空提升许多,反击倒是愈发有力了。
  走下望楼,李从璟对跟在身后的大同军诸将吩咐道:“传令下去,将士轮番歇息、进餐,准备就地打造营地。”此地距离契丹营地十来里,有足够的战略缓冲地带,无论是支援桑亁关,还是面对契丹大军反扑,选择固守、撤退,都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张大千等人轰然应诺,那些将校自去各自本部,将李从璟的命令下传。
  面对契丹三倍于己的强敌,面对名声赫赫的契丹北院夷离堇耶律敌烈,大同军将士们没有丝毫局促、胆怯,俱都神色自然的轮值、进餐,有条不紊的准备各项事务,一片自信、勃发之象。
  很难想象,这支军队,在前不久与耶律雉的对阵中,差些全军覆没,其后更是奔逃如丧家之犬。
  在李从璟与第五姑娘、刘细细等人一同进餐的时候,有军士来报,阵前新到一群契丹将士,更有一支人数不多的骑兵队伍缓缓靠近过来。
  李从璟走上望楼,果然就看到了军士所说的场景,有十来骑脱离了契丹军阵,直向大同军军阵行来。之后在阵外数百步之外停下,分出两骑前来与大同军守军搭话。
  不久,经过消息的层层上报,李从璟得知,对面竟是耶律敌烈亲至,请李从璟阵前说话。李从璟早已看到对方那十来骑中,有一人身材高大、坐骑神骏,在他旁边,还有个汉人文士模样的男子。
  两军对垒,耶律敌烈只率十余骑,就敢只身到大同军军阵前数百步,且其以契丹北院大王的尊贵身份,能在阵前相候,仅是这份胆量和胸襟,就不是常人能够拥有的。
  对此李从璟没有任何认怂的道理,坦然应之。不过耶律敌烈表现得如此有胆色有胸怀,在气势上将自己拔高了许多,李从璟却不打算输给他,遂在出阵前换下了披挂甲胄,穿上了青色长衫,更是不带其他护卫,只带第五姑娘和刘细细两名女子,就出了军阵。
  耶律敌烈淡然从容,不将大同军放在眼里,敢只身到阵前,李从璟就更加不将耶律敌烈放在眼里,轻脱的表现,既有表现自己气度和胆气的意思,也有蔑视对手的含义。
  三骑踏马出营,不时,与耶律敌烈在阵前相遇,双方仅隔着十来步,坐在马上说话。
  既然要各自装逼,为何不干脆下马来,置一张桌子,举杯对饮?这却是找死的行为。李从璟与耶律敌烈的关系,可不比当时他与王彦章,两人有种族国家的对立,是外战对手,矛盾不可调和。一旦有一人敢下马,这十来步的距离,对方立马就会拍马而至,瞬息之间,就可将其斩在马下。总之,装逼可以,但要有节制。
  在耶律敌烈与李从璟会晤的时候,契丹军对桑亁关的进攻再次停了下来,秦仕得和秦林双双得了喘息的机会,又走到一处,共同观察、讨论眼前的局势。
  秦仕得率先感叹道:“今日初见契丹军阵后出现我大同军的旗帜、将士时,本帅惊喜非常,全城将士也俱都兴奋难当,连日来遭受契丹蛮子猛攻,跌落的士气也都全都提升了起来,李从璟不愧是名将,如你所言,盛名之下无虚士,他竟然真带着我大同军将士回到了桑亁关,来支援我等,真不知他是如何做到的!”
  感叹完,他又道:“其后瞧见我大同军将士初至此处,马军便分离而出,向契丹军冲阵,本帅着实惊诧不小,尤其是在看到契丹军阵后的隐秘布置后,更是提心吊胆,恨不得跑到李从璟身前,告诉他契丹军阵中有陷阱。那时,本帅心想,李从璟既然能从契丹大军的追击、包围中逃生,带着我数千大同军,完好无损的出现在这里,该是智勇双全,不会犯下如此错误才对。后见其在蛮子军阵前的表现,真叫本帅眼前一亮,这样的打法,这样精准的计算,可见李从璟不仅在征战战略战术上造诣深厚,在细节上,也是功夫极深!至此,本帅便彻底不担心,我大同军将士会重入虎口,而桑亁关会落入耶律敌烈手里!”
  说到这,秦仕得笑着打趣道:“未在阵前,而片刻数惊,殊不知李从璟却气定神闲,游刃有余,看来本帅的确是老了,争不过这些年轻人喽!”
  连日以来,精神一直高度紧张的秦林,此时心中的弦也终于能得到些许放松,这让他能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道:“军帅老当益壮,是关心则乱,哪有英雄迟暮之说。眼下,有军帅在内,李从璟在外,你二人合力,必能将耶律敌烈从桑亁关外轰走!”
  秦仕得点点头,“的确,有李从璟领着我大同军数千精锐在外,本帅确实不用再提心吊胆了。接下来,作战需得更加稳妥,万不可中了耶律敌烈的奸计,让李从璟好不容易扳回的大好局面付之东流!”
  秦林恭声应是。他抬起头,看向城外大同军的位置,心中想道:“这个李从璟,到底是如何长成这幅模样的,年纪轻轻,竟有如此鬼才,这让我等同辈中人,谁还好意思再说自己是良将?”
  大同军军阵外,李从璟和耶律敌烈各自略微向对方施礼,在表现自己修养的同时,又不落下气势。
  李从璟竟然带了两名女子出来相见,这让耶律敌烈怎么都无法预料到,他当然知道这是李从璟在表达对他的轻蔑,却也不生气,开口笑道:“唐朝上下,文臣武将无数,然而称得上良才的,在本王看来唯有三人。”
  第318章 铁甲阵前横杀敌,天将雄师出关急(四)
  如今唐朝上下无数文武官员中,堪称良才者唯有三人,这三人是谁?李嗣源、郭崇韬是其中铁打不动的两个,若是有意抬举,或者按照对话情景进行,这第三人便该是李从璟。然而耶律敌烈会这般说话吗?明显不会。
  “依李将军之见,这三人是谁?”耶律敌烈紧接着以请教神态,问李从璟。
  李从璟看着耶律敌烈,直到对方将那一句话说完,这才微微笑了笑,他眼神认真的看着对方,却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很庄重地说道:“我大唐上下,英雄辈出,人杰如过江之鲫,满朝文武,更是个个英才,都乃我汉人脊梁,岂会如你所言,只两三良才?俱贤才矣!你说出这样的话,让我感到很是奇怪,看来在某些地方,虽明面上看上去有众多高位者聚集,然则可能应了那句话,‘肉食者鄙’,能称为材的,只两三人而已啊!”
  李从璟这话一出口,立即叫耶律敌烈眼中闪过一抹厉色,李从璟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嘲讽他契丹国没有良才,“肉食者鄙”本意是身居高位者见识短浅、没有才能,不过契丹作为草原民族,几乎是举族“食肉”了,李从璟轻飘飘的一句话,可将耶律敌烈和契丹都骂得不轻。
  李从璟不接耶律敌烈的招,转而反唇相讥,这就如同两人博弈,一人出拳,另一人却看都不看挥来的拳头,直接一拳甩在对方脸上,这让率先出手的人,不能不郁闷非常。气被憋在半路,不得通畅,自是痛苦的。
  耶律敌烈不动声色,李从璟不接招,他却不能自损攻势,故作淡然的继续道:“当下唐朝境内仅有的能称之为良才的人,一为我契丹皇上的侄子李亚子,一为去年才从幽州退走、现已告老养病的李存审,至于这第三个嘛……”李克用曾和耶律阿保机结为兄弟,以图军事互助,故此耶律敌烈说李亚子是阿保机侄子,他意味深长的看了李从璟一眼,故意停顿了片刻,这才悠悠道:“听说唐朝皇宫中有一位美人,貌若天仙,有倾国倾城之容,为天下汉女美艳之绝,人观之没有不心驰神往的,或可称得上另一种意义上的良材!”
  耶律敌烈话说完,眼中笑意盎然,和他身旁的文士相视发笑。
  耶律敌烈这话的意思,是唐朝国中的能人,要么就已老去,要么就已成昨日黄花,其最后竟将一介女子拿出来讨论,大有蔑视大唐国中无男儿之意。皇宫美人之说,涉及后宫,犹如外人言他人私房事,耶律敌烈这是在侮辱李存勖,他侮辱李存勖,自然也是在侮辱每一个唐人。
  耶律敌烈专门跑到大同军阵前,和李从璟说话,自然不是什么仰慕对方久矣亟待一见,想来跟李从璟来一场君子谈话,在战前树立友谊、纵论天下什么的,之所以与李从璟阵前说话,明显抱有军事目的。
  唇枪舌战,虽不比拼武艺,没有明刀明枪交手,但字字珠玑,句句杀机,比拼的是智慧、胆色、反应,同样关系到将帅沙场之能,若是言语不当,掉入对方陷阱中,吃了亏,或者被对方驳斥的哑口无言,在气势上输给对方,一来影响士气,二来一方将帅在阵前输给对方,掉了面子、失了威严后,必定心中不平,这就会对其之后行动有所影响。
  是以,唇枪舌战虽是言语交锋,实则凶险半分不亚于战阵厮杀。
  但凡与人辩论、骂战,最忌思维被对方牵着走,但比之更重要的,则是不能被对手左右了情绪。思维一招不慎,尚可补救,但若情绪失控,让负面情绪影响了理智,那就没有半分胜算可言了。
  是以耶律敌烈的话,虽然让李从璟感到恼怒,但李从璟很快将这份恼怒压了下去,表面上依旧是云淡风轻,斜眼瞥着耶律敌烈,不屑道:“耶律敌烈,汝小儿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