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其他类型>大国重工> 第八十五章 净水泼街迎外商

第八十五章 净水泼街迎外商

  早在于长荣说有德企要在东山投资的时候,范永康和熊小青就已经在心里紧张地盘算开了。于长荣说的是东山,但这次有资格来参加会议的县级领导,却只有他们二人,这就充分说明德方意向的投资地方并不是泛泛地指向东山地区,而是明确限定在桐川县了。否则,以桐川县那点薄弱的工业实力,他们俩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听这个会议。
  两个人都是在桐川县工作多年的,对桐川的情况了解颇深。听到于长荣说起爱国华侨,又是在德国生活的,范永康心里已经有数了,此时轻轻咳嗽一声,说道:“谢书记,于专员,如果要说起爱国华侨,我觉得,很有可能是冯老的夫人晏乐琴女士,因为冯老就是我们桐川人。”
  “冯老?”谢凯一愣,“哪个冯老?”
  于长荣却是了解一些情况,当下低声地向谢凯解释道:“就是原来在冶金厅工作的冯维仁老先生,他原来是在德国留学的,解放前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国,他夫人晏乐琴也是咱们南江人,没有跟他一起回来,后来听说是故去了。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晏女士应该还健在,这一次,很可能就是她回来投资。”
  “这件事,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谢凯问道。
  于长荣道:“冯老前年就去世了,当时也没有人知道晏女士还活着。其实,就是现在,我也不敢确认要来投资的到底是不是晏女士。但从乔子远说的情况来看,很可能是她,因为乔子远说这个投资是冶金厅的一位子弟介绍过来的,冯维仁原来在冶金厅工作,这应当就是他的后人介绍来的了。”
  冯维仁早些年在南江的名气不小,于长荣也和他打过照面,又因为冯维仁的老家是在东山地区,所以于长荣对他有一些印象。先前乔子远跟他说起合资企业的事情时,他脑子里也闪过了冯维仁的名字,但因为不确信冯维仁是不是桐川人,所以他还存着一些疑虑。现在听范永康说冯维仁就是桐川人,把几方面的信息一融合,于长荣就可以确定了,这桩投资案,十有**是和冯维仁有关的。
  谢凯是新近才调到东山地区来工作的,对于这些事情不太了解。听于长荣介绍完,他点点头道:“教训啊,如果不是乔厅长介绍,咱们差点就和这样一笔外国投资擦肩而过了。老于,我提议,春节过后,咱们在全地区范围内开展一次华侨亲属摸底排查工作,做好这些家属的安置照顾,请他们多和海外的亲人联系,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我同意。”于长荣连忙应道。
  谢凯又问道:“老于,乔厅长在电话里还说了什么,他说对方希望把这家企业建在什么地方了吗?”
  于长荣道:“这就是我紧急召集这个会议的原因,老范,老熊,这也是通知你们俩赶过来的原因。实话实说了吧,乔厅长在电话里明确说了,对方就是想把这家工厂建在桐川县。”
  “什么,桐川县!”刘志武的眼睛又瞪起来了,“桐川哪有什么厂子!他们过来和谁合资去?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刘副专员,你这样说我可不同意,我们桐川也有2o几家工业企业的。再说,我们工业基础薄弱一点,也是因为地区总是忽略我们,不肯把厂子建在我们那里。”
  熊小青梗着脖子跟刘志武硬扛开了。别看刘志武是副专员,比熊小青的官大,搁在平时,熊小青肯定是要对他恭敬的,但现在是争项目的时候,哪还能客气。刘志武一张嘴就说不能把合资厂建在桐川,这就犯了熊小青的逆鳞了,再不说话,到嘴的鸭子就飞了。
  “小青,你不能眼睛只盯着你那点坛坛罐罐。”刘志武道,“你要知道,这是德国企业,就你们那几家农机厂,能安得下人家这尊大神吗?咱们地区也就是鼓风机厂和东山机械厂还比较过硬,依我看,就让德国人在这两家厂子里挑一家来合资吧。”
  范永康道:“刘副专员,这可不行,刚才于专员也说了,人家是指名道姓要到桐川投资的。如果不是认准了我们桐川,那新岭那么多大企业,人家何必跑到东山来?”
  “这件事可以跟他们做做工作嘛,桐川是冯老的老家,东山也是冯老的老家,这两个地方有什么区别吗?”刘志武说道。
  “当然有区别……”熊小青呛声道。
  “要尊重华侨的选择嘛。”范永康也附和着。
  “永康,小青,你们都别急。”谢凯话了,他和于长荣低声商量了几句,然后又对范永康、熊小青二人道:“我和于专员的意思,还是倾向于老刘的意见。如果让德国企业和鼓风机厂或者东山机械厂合资,对于咱们地区的展来说,是更加有利的。桐川目前最大的机械企业,也就是你们桐川农机厂,不过就是5o多个人,设备和技术都不行,怕是德资过来一看,就没兴趣了。”
  “谢书记,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熊小青道,“趁着德国人来之前,地区先给我们拨点款子,我们把桐川农机厂改造一下,再从东山机械厂调点设备和人才过去,不就好看了吗?”
  “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多此一举。”刘志武道。
  “可问题是,人家华侨明明说了,就是要在桐川投资的,咱们有什么权力让人家改变。”熊小青争执道。
  谢凯摆了摆手,道:“小青,你不要再说了。你们的意见,我很明白,不过,现在不是搞地方保护主义的时候,一切要从引进外资的全局出。我认为,你们桐川县委、县政府要配合做好华侨方面的工作,尽量说服他们把企业建在东山市。至于你们做出的牺牲,地委和行署都是不会忘记的。”
  “这……”熊小青无语了,这可是一把手话,而且还是与于长荣商量过的,他们很难翻过来了。
  “谢书记,如果对方坚持就是要在桐川建厂,怎么办?”熊小青做着最后的努力。
  “我觉得,这件事咱们做两手准备吧。”于长荣道,“第一,永康和小青要有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服从地委和行署的安排,回去联络冯老家的亲属,争取说服晏女士同意把合资企业建在东山市,这件事如果能够办成,你们俩是最大的功臣。第二,我们也要做好对方坚持原来想法的准备,所以你们两个回去之后,要马上组织全县干部职工,清理环境,做好迎接华侨回乡投资的工作,务必给晏女士留下良好的印象。”
  谢凯道:“就算晏女士答应了在东山投资,桐川县她肯定还是要去的,所以不管是哪一手准备,你们都要把县城和冯老老家的环境卫生搞好。有句古话是怎么说的,叫作黄土垫道、净水泼街,你们就要按这样的标准去做。”
  “好吧,我们服从地委和行署的安排。”范永康妥协了。他嘴上这样答应,心里却在做着盘算,琢磨着能不能找到冯维仁的什么近亲,私底下递个话,让晏乐琴无论如何要一口咬定,只在桐川投资。他才不信什么地区一盘棋之类的话,县里没有几家像样的企业,自己这个书记在地委开会的时候就没有地位,当是领导口头上说个不会忘记,有个屁用。
  “东山市的环境卫生也要搞好,这一点,惠娥你亲自落实吧。”于长荣盯着黄惠娥吩咐道。
  “没问题!”黄惠娥应道。
  接下来,大家又就如何进行合资,如何安置合资厂的人员,如何配备干部以及未来德方专家在东山的生活安排等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说得最嗨的时候,大家已经畅想起2o年后的事情了。
  会议从晚上七点一直开到十二点,这才尽欢而散。大家出会场的时候,刘志武拉着熊小青,半开玩笑地说道:“小青,你这小子敢跟我犯别扭了,是不是看我要退休了,收拾不了你了。”
  熊小青不仅级别比刘志武低,岁数也小了七八岁,多年前在刘志武面前是属于小字辈的,会场上顶撞刘志武,那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到了会场外,他只能装怂,于是陪着笑脸道:“刘副专员,你冤枉死我了,我哪是跟你犯别扭,这不是怕华侨那边不乐意吗。”
  刘志武道:“你们赶紧回去找人,冯老我也认识的,他还有侄子、侄孙什么的都在桐川县,你们把这些人找到,再去新岭找冯老的儿子,跟他说这件事,肯定能成的。”
  “明白明白,这么晚了,我和老范就先在东山住下了,明天再说吧。”熊小青说道。
  来到楼下,看看地区的领导们都已经散去,范永康和熊小青对着交换了一个眼色,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范永康一招手,秘书杨海帆闪了过来。范永康低声交代道:“小杨,你现在就跟小李开车走,连夜赶到新岭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